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检测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975488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检测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检测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检测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检测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2022年除夕夜,四川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虎年春晚,给观众们强烈的精神震撼。这尊面具采用中原王朝的制作技术,又兼具古蜀国的特色,代表了我国商周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由此可知()A中国青铜冶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青铜铸造是商周最重要的手工业C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D我国在商周时期已形成统一国家2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表明,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按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也是连接天人意志的神。这说明商朝()A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B以神权来强化皇权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血缘与政治相结

2、合3“母弟”在先秦文献中一般指的是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左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只有诸侯的“母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A体现礼乐教化 B强化宗法观念C维护母系权威 D突出分封差别4王国维指出:自殷以前,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王国维意在说明,西周通过“新建”诸国()A落实了宗法制的原则B强化了统治者的权威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国家疆域范围5礼记王制云:“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

3、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A消弭了地域间的文化差异B源于自然风土民情C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D以神权政治为核心6西周金文中有关于周王对大臣册命礼仪的记载。册命的主要内容有赏赐、任命和告诫,以获得大臣们世代效忠。这一做法()A加强了西周中央集权B蕴含了政治伦理意义C革新了权力继承方式D维系了血缘政治关系7许倬云说:“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

4、了道德的意义。”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国家权力与家庭关系结合B未能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王权与神权高度结合D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8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而无所芬华。”商鞅据此将秦国原来的爵制发展为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这一措施()A有利于军功贵族的崛起B沉重打击商人阶层利益C否定贵族爵秩等级制度D强化了君主专制的观念9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公子时期流亡各国寻求庇护,在重耳及其随从造访一系列同姓诸侯国时,各国卿士均特地强调晋国祖先与这些同姓诸侯国的祖先在家族谱系中的地位关系。这一现象表明春秋时期()A贵族政治等级森严 B血缘政治影响深远C

5、官僚政治备受重视 D分封秩序受到冲击10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战国时期,魏、楚、秦、韩等国变法更是以选贤任能作为任官标准。这些做法()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11观察下图。图中现象有助于()A加速西周灭亡 B增强秦国实力C延缓统一进程 D促进民族交融12田氏代齐后,齐国将宫城从大城内迁到小城,并同时兴建一座学宫,因地处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几乎各个学派,汇集了

6、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如孟子、荀子等。据此可以推断齐国()宫城与稷下学宫位置图A基本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目的B开始打破贵族垄断教育格局C力图实现统一天下政治目标D竭力引导“百家争鸣”方向13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被游离出来。在生存压力之下,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材料旨在说明()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百家争鸣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C礼崩乐坏的时代变化推动了士的崛起D士再就业的压力促成百家争鸣的局面14墨子说:“义,利也。”在他看来,“义”存在

7、于生活之中,“利人”“利天下”只有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对百姓之安、对天下之治确有实际功效,才是道德之义、伦理之义。这表明墨子()A向统治阶层表示让步B单纯强调儒家道义观C具有鲜明的功利思想D显现出极端利己倾向15老子反对以德治国,也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但老子的治国方案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治大国若烹小鲜”。这说明老子()A思想主张与治国方案背道而驰B有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哲学思维C在治理国家上融合了法家思想D反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政治主张16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理想是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则认为统治者应该省刑罚、薄赋敛,不夺民

8、时,使人民生活无忧。这反映出他们的思想()A都倡导为政以德 B都合流于儒家学说C都具有人文精神 D都代表民众的利益二、非选择题17 (12分)匠人营国材料一周礼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文献,其成书年代大致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王城布局,该文献提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材料二周公是兴周灭商、辅佐成王和创立周代礼乐制度的元老重臣,其封国为鲁。根据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如下表。形态特征考古实测资料长宽东西约9里,南北约7里城门已发现南面2门,东、北、西各3门道路东西、南北向各有五条干道核心功能布局宫庙居中,面朝后

9、市,居民区居东,墓地居西(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文献记载的王城布局与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的差异,并结合所学推测原因。(6分)(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述周代鲁城考古发现的价值。(6分)18 (14分)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教育主张材料儒家追求社会的完善,要求人们超越自我,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把社会完善作为人生责任。在道德教育上,儒家注重培养为官者“以民为本”、对百姓负责的责任意识,“操心也危,虑患也深”“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主张为官行政,必须有公正无私、勤政有为、清廉自守的道德规范。儒家也重视“教化”“化民成俗”,重视“礼”的道德规范的作用,“道之以德,齐之以

10、礼,有耻且格”。在道德教育上,道家认为道德是自然存在,呼吁为官者应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百姓,要顺人之心,顺物之性,无为施政,不扰民生,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道家以政不扰民作为行政者最重要的道德要求。道家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是慈、俭、不争,这里包含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等一系列社会道德规范。摘编自邹强、王松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儒家和道家有关道德教育的主张。1C“采用中原王朝的制作技术,又兼具古蜀国的特色”可以发现古蜀国和中原有着不同的文化风格,但从生产技术来讲却有相同之处,体现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C项;“代表了我国商周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这

11、只是在国内的评价,无法判断其在国际上的成就,排除A项;“兼具古蜀国的特色”我们无法确定古蜀国是否属于商朝,无法由此去推断商代的手工业情况,排除B项;“又兼具古蜀国的特色”说明古蜀国和中原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确定它当时臣属于商朝,排除D项。2C根据“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按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也是连接天人意志的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王通过占卜来决定军国大事,这说明商朝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没有实现中央集权,秦朝以后才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是在秦朝出现的,这时期没有皇权,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血缘政治

12、与宗法制有关,而材料体现的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排除D项。3B题干中“母弟”由国君或者宗子的同母弟到周朝时只能称呼同母弟而不能称呼异母弟,说明这是在区别嫡庶,所以等于在强化宗法观念,故选B项;题干并没有体现礼乐教化中的不同阶层或者等级,而是在强化嫡庶关系,排除A项;题干中是在规范“弟”的称呼,而不是关于母系权威的规定,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分封问题,排除D项。4B“自殷以前,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前后的变化是后者有了君臣之分,可以理解为后来等级制度开始确立,统治者拥有了诸侯之上的权

13、威,故选B项;“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可见有些分封并不是血缘关系,而且没有说明其继承关系,无法证明宗法制已成型,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即中央对地方的绝对管理制度,而在西周时期诸侯只须承担天子的规定义务,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不属于中央集权,排除C项;“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可见强调的是君臣关系的确立,没有涉及到疆域的大小,排除D项。5C据材料“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可知,沿袭(顺应)他们(被征服的异族者)的宗教信仰,而不强行改变他们的习俗;将政令合并统一(于统治者手上)但不变更他们原有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达到天下即地方

14、,地方即天下,体现出“因俗而治,天下一家”,故选C项;“消弭”说法错误,排除A项;西周封建的出发点是巩固统治,排除B项;以神权政治为核心与“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不符,排除D项。6B根据“册命的主要内容有赏赐、任命和告诫,以获得大臣们世代效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周王通过赏赐、任命和告诫大臣,完成册命礼仪,以期获得大臣世代效忠的做法,蕴含了君臣有序的政治伦理,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建立,排除A项;革新了权力继承方式与册命的目的是“获得大臣们世代效忠”不符,排除C项;周代礼仪维系的君臣关系并非全部是血缘关系,排除D项。7A据文中“依仗宗族纽带不断

15、加强亲戚之间”体现国家权力与家庭关系结合,故选A项;未能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指的是分封制,排除B项;占卜反映王权和神权结合,排除C项;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产生,排除D项。8A军人凭借军功可以获得爵位俸禄,这激发了军人的战斗力,有利于军功贵族的崛起,故选A项;军功爵制属于军事领域的改革,并不会触及商人的利益,排除B项;商鞅变法改变的是授爵的标准,并未否定爵秩等级制度,排除C项;商鞅变法时秦国还没有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排除D项。9B据材料“各国卿士均特地强调晋国祖先与这些同姓诸侯国的祖先在家族谱系中的地位关系”,可知春秋时期各国卿士强调晋国祖先的宗族地位,说明血缘政治影响深远,故选B项;等级森严强调贵

16、族之间严格的秩序,而材料强调晋国祖先的家族族谱地位关系,排除A项;战国时期官僚政治才逐渐形成,排除C项;分封秩序受到冲击强调卿士和诸侯僭越礼制,自己分封自己,而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排除D项。10C根据材料“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以选贤任能作为任官标准”可知,这些做法打击了贵族的势力,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有利于选拔人才,故选C项;材料中的做法打击了贵族势力,破坏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排除A项;选贤任能冲击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周天子权威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封宗法制的瓦解,并非材料中的做法所导致,排除D项。11D图中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争

17、分为三类,其中夷狄国家与夷狄国家间战争(有利于民族交融)有72次,诸夏国家与夷狄国家间战争(有利于民族交融)281次,诸夏国家与诸夏国家间战争(诸夏一般理解为华夏族建立的国家)436次,这三类战争有两类都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是在西周灭亡之后才出现的,排除A项;题干中会涉及秦国,但并没有单独强调秦国参与的战争,所以不能只说对秦国的作用,排除B项;各国之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一般会有强国吞并弱国或者大国兼并小国的结果出现,所以会促进统一的进程,排除C项。12C根据材料“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几乎各个学派,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稷下学

18、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同时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养士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力图实现统一天下政治目标,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在秦朝以后才出现,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打破贵族垄断教育格局,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百家争鸣出现,齐国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自己的实力,力图实现统一天下政治目标,排除D项。13D根据材料“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提出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的逻辑推导可以得出士再就业的压力与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的关系,从而选择D;材料的主旨是探究士再就业的压力与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的关系,“社会阶层的流动

19、”“士的崛起”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仅仅是这一主旨的背景,不选A、B和C。14C在墨子看来,对百姓之安、对天下之治确有实际功效,才是道德之义、伦理之义,说明墨子注重实际的功效,注重道义的现实意义,故选C项;墨子的利是对百姓有益,而非向统治阶层让步,排除A项;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墨子认为真正的道德之义是利百姓,而非利己,排除D项。15B根据“但老子的治国方案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述及“治国方案”,体现了方法论;“无为而无不为”体现了辩证法,故选B项;老子治国方案强调“无为”,与前面讲的“反对以德治国,也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

20、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是契合的,不能说“背道而驰”,排除A项;老子强调了“反对制度束缚”,这与法家治理国家的主张是不同的,排除C项;材料述及“治国方案”、以“无为”达到“无不为”,体现了老子对现实世界是关注的、关怀的,并不是“反对入世”,排除D项。16C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理想是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则认为统治者应该省刑罚、薄赋敛,不夺民时,使人民生活无忧”可知,墨子、孟子、老子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都阐释了“爱民”的主张,以维护统治秩序,都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C项;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三家思想的共通之处,但并没有合流于儒学,排除B

21、项;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孟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只有墨子代表的是民众的利益,排除D项。17答案:(1)(6分)差异:长宽不同。考工记记载方九里,鲁城东西9里,南北7里;城门数量不同。考工记每个方向三个门,鲁城已发现的数量较少;道路数量不同。考工记记载有九条干道,鲁城仅有五条。(3分)原因:考工记是理想的古代都城规划,鲁城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自然地理等因素;考古发掘的局限性,还未发现;考工记记载的是王城的建制,而鲁城仅为诸侯都邑。(3分)(2)(6分)鲁城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2分)。对于研究周代诸侯的都邑布局、理解中国古代城市布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22、)。(2分)可以印证考工记等文献中关于周代营建城市制度的记载,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的错漏。(2分)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一“方九里,旁三门”材料二“东西约9里,南北约7里”“已发现南面2门,东、北、西各3门”可得,一是长宽不同:考工记记载方九里,鲁城东西9里,南北7里;二是城门数量不同:考工记每个方向三个门,鲁城已发现的数量较少,据材料一“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材料二“东西、南北向各有五条干道”可得道路数量不同:考工记记载有九条干道,鲁城仅有五条。第二小问原因,“周礼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文献”只是理论上的规划和设计,而鲁城的兴建则需要因地制宜

23、考虑自然地理等因素,“根据考古发现”也可能是考古发掘的局限性,还未发现其它部分,材料一“关于王城布局”,材料二“其封国为鲁”比较也可以看出前者设计的王城可能是天子之城,后者只是一个诸侯的都邑,规模本来应该小于天子之王城。(2)据材料二“根据考古发现”可得出鲁城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周代鲁城布局如下表”中的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研究周代诸侯的都邑布局、理解中国古代城市布局思想,由于是考古实物,可以对“周礼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文献”文献资料进行验证,从而弥补文献的不足甚至可以纠正。18答案:儒家要求人们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以民为本,对百

24、姓实行教化,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家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不扰民生,社会道德规范是慈、俭、不争。(4分)儒家和道家都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等现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道德教育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主张仁者爱人,由此衍生出来的道德教育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儒家主张的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后来成为了中国古代与法治相辅相成的治理方式。道家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道”,提出“道法自然”,由此衍生出来的道德教育主张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思想,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8分)儒家和道家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是

25、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实现,但却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解析:儒家:据材料“儒家追求社会的完善,要求人们超越自我,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把社会完善作为人生责任”可知儒家要求人们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据材料“在道德教育上,儒家注重培养为官者以民为本、对百姓负责的责任意识”可知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以民为本;据材料“儒家也重视教化化民成俗,重视礼的道德规范的作用”可知主张对百姓实行教化,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家:据材料“道家认为道德是自然存在,呼吁为官者应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百姓道家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是慈、俭、不争”可知道家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不扰

26、民生,社会道德规范是慈、俭、不争。综合分析:结合儒家和道家诞生的历史背景、内容、作用可知儒家和道家都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等现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道德教育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主张仁者爱人,由此衍生出来的道德教育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儒家主张的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后来成为了中国古代与法治相辅相成的治理方式。道家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道”,提出“道法自然”,由此衍生出来的道德教育主张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思想,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儒家和道家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实现,但却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