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1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技术1绪论.ppt(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 章 绪论1 1 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 1 1 1 本课程的任务“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包括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及施工质量的检验等知识,与其它专业课相比,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理论跨度大等特点。1 1 我国建筑施工发展概况1.1.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1.地基加固技术第1 类是压密固结法,如强夯、降水压密、真空预压等,适用于大面积松软地基处理;第2 类是加筋体复合地基处理,如砂桩、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水泥土搅拌桩等,应用范围广,已成为地基加固的主体;第3 类是换填垫层法,如砂石垫层、灰
2、土垫层等,适用范围较小:第4 类是浆液加固法,如水泥注浆、化学注浆等,主要用于既有建筑地基的加固处理。2.桩基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具有适用于任何土层、承载力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因而发展最快。目前已施工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径达3m、孔深达104m。3.深基坑支护技术 为适应不同坑深和环境保护要求,在支护墙方面发展了土钉墙、水泥土墙、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等。1.2.2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1.预拌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术(1)预拌混凝土技术 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例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的水平。随着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我国的混凝土泵送技术提高很快,泵送高度在上海金茂大厦达到382.5m,在世界上
3、已名列前茅。2)混凝土外加剂技术 商品混凝土产量的增大,极大地推动了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各种减水剂)的发展。如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喷射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3)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措施 我国许多地方存在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给结构带来严重危害。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混凝土安全,延长结构使用寿命。要解决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重点在选用的低碱水泥、砂石料、外加剂和低碱活性集料等,选用高品质减水剂、膨胀剂,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及其级配,混凝土试配时首先考虑使用低碱活性集料以及优选低碱水泥(碱含当量0.6 以下)、掺加矿粉掺和料及低碱、无碱外加剂。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目前我国已利用多种
4、地方材料(磨细砂渣、无机超细粉、粉煤灰、硅粉等)和超塑化剂在工业化生产水平C60 的高强混凝土,C80 高强混凝土在一些大城市开始用于工程实践,也已基本掌握了配置C100 高强混凝土的技术,并在国家大剧院工程中应用。此外,一些特种混凝土如纤维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特细砂混凝土等,亦成功配制和应用。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我国在高层建筑的桩基承台或箱基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面达到很高水平。中央电视台主楼工程基础底板厚度约为7.5m,电梯井区域最厚处达到了13.55m,我国施工技术水平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n(1)进行混凝土试配。n(2)根据混凝土用
5、量,组织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现场泵车、备用电源、混凝土罐车确保现场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n(3)混凝土采用斜面推进、大斜面分层下料,分层振筑。n(4)现场测温设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微机自动测试仪”,对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适时监控。4.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新级钢筋和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的推广,以及开发研究的新型预应力锚夹具的应用,都为推广预应力混凝土创造了条件。目前大跨度预应力框架和高层建筑大开间的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应用较为普遍,后者能减少板厚、减低高度、减轻建筑物自重,优越性显著。在构筑物中,如压力管道、水池、贮罐、核电站、电视塔应用更普遍,如天津电视塔采用了最长束达310m 的竖向预应力筋,其预应力
6、束长度为国内之最。5.钢筋技术 在粗钢筋连接方面,除广泛应用的电渣压力焊外,机械连接(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不受钢筋化学成分、可焊性及气候影响,质量稳定,无明火,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尤其是直螺纹连接,可确保接头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连接套筒通用、级钢筋,该技术正得到国内广泛推广。6.模板工程施工技术(1)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发展 近20 年来,竖向模板经历了小钢模钢框竹胶合板全钢组合大模板,目前市场的主流体系除组合钢模板外,木胶合板模板使用量也比较大。水平模板体系一直难以工具化,国内主要采用木胶合板模板和竹胶合板模板体系(欧美多采用铝木结合)。全钢大模板具有拼缝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
7、不易漏浆;刚度大,构件不易变形、鼓肚;周转次数多;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成型质量好,能很好保证清水混凝土质量的优点。(2)模板脚手架技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国内许多专利系统模板被应用,很多新型模板技术工法及已使用。如:墙体模板体系、柱模体系、井筒模体系;早拆体系;滑模、爬升模板体系;预应力圆孔、大型屋面、异型(楼梯模、门窗洞口模等)多向新型模板系统;路、桥梁、隧道模板体系;饰面混凝土模板系统;竹胶合板及高强人造板模板;钢框胶合板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铝制、玻璃钢模壳及其它材质的新型结构模板系统等。在脚手架技术方面,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以及爬、挑、挂脚手架得到广泛应用,此外
8、还有一些特殊脚手架,如:吊脚手架(吊篮)桥式脚手架塔式脚手架,而木、竹脚手架则因为成本低廉,在高度较低建筑物施工中使用。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促进了高层建筑模板体系的系统研究,目前已有模板CAD辅助设计软件。高层建筑施工用附着升降式脚手架亦日益完善。7.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饰面混凝土的饰面效果通过明缝、禅缝设计,对拉螺栓的设计,金属装饰片的设计,模板的设计与施工来完成。明缝布置要根据建筑物高度确定,分块大小要与建筑物协调,水平明缝与楼层施工缝结合考虑;竖向明缝根据构件形式确定,一般设置在构件中部。1.2.3 钢结构安装技术1.2.4 建筑防水技术1.2.5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1.2.6 信息
9、化管理技术1.2.7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2)大力发展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3)台理利用工业废料和新型建筑材料(4)施工企业应建立现代管理技术1 2 我国建筑施工的基本程序n 1、承接施工任务、签订施工合同n 2、全面统筹安排、做好施工计划n 3、落实施工程序、提出开工报告n 4、精心组织施工,加强各项管理n 5、进行工程验收,交付使用 接受施工任务-施工准备-组织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 1 3 施工规范和施工规程1.3.1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作用 施工规范是国家在工程建设施工方面的技术标准。任何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都应该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主要作用是:
10、n 反映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现阶段应达到的最低质量标准;n 有利于承包商制定其内部的施工工艺标准;n 有利于业主确定拟建项目的质量标准;n 有利于建设工程各个责任主体对工程实施质量监督;n 有利于划分和明确建设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1.3.2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构成n(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n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n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n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2001n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n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n 建筑地
11、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n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n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n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n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n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n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n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n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n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n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2)建筑材料及建筑
12、工程质量检测方法标准n 建筑材料的质量状况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的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及构配件进行现场检验。n 只有经过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并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及构配件,才能在建筑工程中使用。n 进场验收、检验批、见证取样检测、交接检验、主控项目、一般项目、观感质量、强制性条文(3)设计文件及业主对工程质量的要求n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各专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明确了应达到的最低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中应业主要求,设计单位可能提高工程的质量标准,并在设计文件及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反映出来。在施工质量验收中,则
13、应满足这些要求。(4)新技术项目的验收n 对于工程建设中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新技术项目以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未包括的验收项目,业主应组织专家组进行专项论证和专项验收,其质量标准应由专家组共同确定。1 4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主要专业课程,重在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的选择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广,实践性极强,并且与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施工预算等课程有密切联系。如果该课程教学只停留在课堂上,很难把涉及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及施工关键点等具体问题讲清楚,同学们也难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问题。因此,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本课程特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