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参考模板范本.doc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8975142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参考模板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参考模板范本.doc(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 录摘 要1第一章 总则21.1编制目的21.2编制依据21.2.1相关法律法规21.2.2有关技术标准21.2.3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的文件31.3工作原则41.4适用范围41.5预案衔接41.6事件分级5第二章 基本情况62.1饮用水源地概况62.2水源地主要危害风险物质62.3地理位置62.4水源地周围保护目标82.5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9第三章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103.1应急组织机构103.2应急指挥部人员组成及职责11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164.1预防措施164.1.1监测能力164.1.2出水口水质监测164.2水源地风险防范措施

2、164.3预警措施214.3.1预警信息获取途径214.3.2预警的分级与发布22第五章 应急响应245.1分级响应245.2信息报送255.3信息通报265.4应急准备265.5应急监测275.6现场应急处置275.7受伤人员救治295.8安全防护295.9信息发布295.10应急终止29第六章 后期处置316.1调查与评估316.2善后处置316.3恢复重建316.4保险31第七章 应急保障327.1应急队伍保障327.2经费保障327.3应急物资装备327.4通信与信息保障337.6交通保障337.7医疗保障33第八章 监督管理348.1宣传和培训348.2预案演练348.3预案修订35

3、8.4预案备案35第九章 附则379.1预案签署与解释379.2修订情况379.3实施日期37附件:附件1 饮用水源地划定方案附件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互助协议附件3 应急演练方案附件4 格式文件附图:图件1 水源地现场图图件2 水源地应急物资库附图1 交通地理位置图附图2 饮用水水源地划分范围图附图3 监测布点图附图4 县水文地质图附图5 河管网图III摘 要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位于县街道村河,距离县城3.5公里处,属于地下型水源地,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供水范围为县整个县城。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分方案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地总面积为0.1021km2,其中一级保护区面

4、积为0.0314km2,二级保护区面积为0.0707km2。取水点坐标为:东经10804702,北纬2815964。针对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作出风险评估报告,根据风险的控制水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依据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得出饮用水地风险级别为一般环境风险。本风险等级表示为“一般风险”。本预案针对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地内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一定分析,并对现有资源进行调查,根据现有资源及风险控制水平,制定合理有效措施。预防环境突发事件,减小财产损失,降低人员伤亡。该预案确定了县街道河饮用水水源地的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应急小组及相关单位的职责,细化应急相应

5、程序。针对各种风险源可能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1第一章 总则1.1编制目的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完善本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事故的能力,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可以迅速实施救援,有效地控制危险源,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蔓延扩大,结合本饮用水水源地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5)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16号);(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

6、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7)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2号);(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9)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6号);(10)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31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施行;(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2.2有关技术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7、辨识(GB18218-2009);(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6)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0)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1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1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1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14)企

8、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16)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环办201193 号);(1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1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19)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环办应急20189号);(21)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公告2018年第1号。1.2.3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的文

9、件(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3)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应急办函200962号,2009年9月);(5)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通知,2015年10月23日;(6)贵州省环保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黔环通2013124号);(7)铜仁市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8)县饮用水水源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德府办函201751号);(8)县突发环境事

10、件应急预案(德府办函201739号);(9)铜仁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2012年修订执行)。1.3工作原则饮用水水源地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组织协调下,各有关部门自行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

11、威性和可操作性。(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等工作。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贵州省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区域内农业面源等因素引起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或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水源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等应对工作。1.5预案衔接制定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及工作职责,作为水源地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源地应急预案应列出所有参与

12、应急指挥、协调活动的负责人姓名、所处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期间如有人员变化应及时更新。联系人列表应将第一联系人列在首位,并按照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人。明确应急状态下,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以及支援方式、支援能力、装备水平、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最快可抵达时限等,并及时更新。联系单位列表应将第一联系单位列在首位,并按照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单位。1.6事件分级参照县饮用水水源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级办法,根据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将县街道河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事件分为两级(即级和级)。根据县饮用水水源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应急预案分为四个级别,

13、即: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涉及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等级划分要求:级(特大):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贮运中发生泄漏或补给水源严重污染,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污染事故;因环境突发事件使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严重影响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污染事故。级(重大):因环境突发事件造成饮用水源污染,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污染事故;因重要河流、水库大面积污染使城镇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污染事故。级(较大):因饮用水源污染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

14、下中毒,使主要乡镇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级(一般):因饮用水源污染造成3人以下死亡,使村镇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37第二章 基本情况2.1饮用水源地概况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位于县街道村,距离县城3.5公里处,属于地下型水源地,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源地划分方案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地总面积为0.1021km2,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为0.0314km2,二级保护区面积为0.0707km2。取水点坐标为:东经10804702,北纬2815964,整个取水点位置高于河床,河取水点及河提升泵房始建于1989年,并于1990年竣工并正式投产,取水点至泵房间由一根DN500焊接钢

15、管连通,水源通过管道自流到河蓄水池,由河提升泵房水泵加压提升到县供水公司一水厂进行消毒处理,日取水量为0.83万m3。饮用水源基本信息表见表2-1。表2-1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取水点位置地半径位置(经纬度)所在社区(村)街道村河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l00150E:10804702N:2815964村2.2水源地主要危害风险物质根据本次调查,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污染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涉及构成饮用水水源地(包括一级、二级水源地)危害的风险物质为农村面源污染,对于移动风险源,通过对饮用水水源地周围现场踏勘,水源地地内及周围没有污染性企业存在,但不排除穿越水源地的通村道路的车辆发生车

16、祸、侧翻油品泄漏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2.3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位于县街道村,距离县城3.5公里。(2)地质结构县大地构造位置地处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凤岗北北东构造变形区及息峰复杂构造变形区之次级武陵凹陷褶皱中。属新华夏系及华夏系构造体系,境内从西往东主要以北北东一南南西向的高山石朝复式向斜。复式背斜及红坳向斜三个区域性的一级褶皱组县境的地质构造格架。在此之下,发育着与区域一级褶皱大致平行的次一级背向斜构造,由西至东主要有平原向斜、金鸡岭背斜、沙溪向斜、长丰背斜、高山向斜、土地坳背斜、黄土背斜新场向斜、白果树背斜、东华溪背斜、沙沟向斜、英武溪背斜及谁家铺向

17、斜等从褶曲形式看,一般背向斜的南东翼较陡,地层倾角3.565度,北西翼较缓地层倾角103.5度,为一系列狭长形不对称褶曲。在区域性一级背斜的核部及两翼发育着与褶皱轴大致平行或成锐角相交的高角度正断层及枢扭断层。其中规模较大或横贯全境的主要有北东南西向的新场正断层及宽平正断层,均属区域一级断裂,同时有与之大致平行的文新正断层,还发育有近于南北向的稳坪枢扭断层,麻仪坝正断层及北东南西向的姜家渡及杨河两条枢扭断层等主要端裂,尚有一些北西南东以及东西向的小断层,它们常切割上列断层。县境出露地层有: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迭系、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尚有中生界的三迭系及新生界的第四系其中以古生界的

18、各系地层分布最广。背斜核部多分布着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向斜轴部为中上志留统下三迭统地层境内岩石均为沉积岩,多为碳酸盐岩,以灰岩、白云岩为主,次为碎屑岩、砂岩、页岩、粘土岩等。境内地层岩性较简单,地质构造较发育。(3)水文县境内河流除乌江外,其余大小河流均属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河流短小,谷坡较大,河床比较大,地表分水岭明显。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78条,其中大于或等于10公里或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31条,总长31.16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公里,河流呈北东一西南走向,流量受降雨量的影响,时起时落。根据河流发育归宿特点,主要分为川岩流域、乌江干流流域、冷水河流域、马蹄河流域、乌纳

19、河流域和丰乐河流域。全县水资源总量约4亿m3,其中地下水年均径流量大概3.2亿m3,地下水出露大于5L/S的泉井约103处。全县水力资源可开发量1.7万KW,开发潜力较大。(4)气候气象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冬季盛行西北风,空气干燥而寒冷;夏季盛行东南风,空气暖和而潮湿,主导风为西北风。境内年均日照时数1045小时,夏半年(49月)73.5小时,冬半年(10月两次年3月)310小时。各月日照时数与温度的升降比较协调,主要作物生长期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好。年均气温16.1,1月最冷,平均5.2;7月最热平均26.2。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气宜人。积温值差异大,海拔500米以下,

20、日平均气温10的平均活动积温5000.0以上,日平均气温10至20,年平均活动积温在4000.0以上,基本能满足稻、油(麦)等农作物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的热量条件。年降雪日数平均3至4天,无霜期达298天。年降雨量1230.7毫米,年降雨日数累年平均165天,其中4至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56绝对湿度(水气压)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一致,7至8月最大冬季最小;相对湿度6月和10月最大,冬季最小。年平均风速2.5m/s,主导风向为NNE,全年平均雾日数27.8天。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倒春寒、冰雹、白露风冻雨等。(5)土壤植被周边植被主要有以灌木丛为主的山体林地,附近农田土地里的季节性耕作物,如水稻

21、、玉米、小麦、洋芋、油菜等;动物主要有鸡、鸭、猪等家禽、畜以及多种野生鸟类和昆虫。生态环境质量良好。2.4水源地周围保护目标根据水源地周围环境分析,环境保护的目标见敏感点情况一览表,表2-2。表2-2 主要敏感点情况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点名称方位距离(m)环境功能环境保护目标地下水环境风险受体一级、二级保护区四周0类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类标准大气环境风险受体街道村西68居民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西北78居民区北98居民区东北126居民区土壤环境风险受体水源地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2.5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

22、和排放标准根据饮用水水源地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状况及环境功能,饮用水水源地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执行标准见下表:表2-3 功能区划及标准一览表编号项目功能属性及执行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2地下水环境功能区类水体,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限值第三章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3.1应急组织机构为了降低或避免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确保有组织、有计划、快速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及时组织抢险和救援,必须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并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应急人员

23、应立即到位,明确分工、职责,高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为此,县街道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成立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全公司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且本预案要求,如有应急组人员变动时及时替补及变动相关负责人所有信息。常设机构为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组织体系见图3-1。图3-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表3-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成员应急组织机构职位负责人联系电话应急指挥部供水公司总经理总指挥申学军供水公司副经理副指挥王勇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刘浪应急技术组组长张亚运组员宁延平组员张平轩应急疏散组组长冉茂江组员朱昭印组员冯洲杰应急救援组组长陈进强组员万明舟

24、组员杨植均应急通讯组组长李铁军组员何琴组员张劲松应急保卫组组长张福同组员解仕军19984460777组员杨斌应急协调组组长杨先华组员王进组员王小江应急后勤组组长张玉桥组员陈飞宇组员李捍东应急监测组县环境监测站站长龚娟县环境监测站工作员孟霞县环境监测站工作员王军应急专家组铜仁学院教授舒华铜仁学院副教授陈美航铜仁学院副教授吴运东3.2应急指挥部人员组成及职责(一)应急指挥部人员组成及职责为规范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运转有序,职责明确,处置有力,成立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总指挥:申学军(供水公司总经理) 副总指挥:冉茂江(水厂厂长) 工作职责:(1)负责人员、应急资源配置、应

25、急队伍的调动;(2)负责应急救援的决策方案;(3)负责向政府部门汇报事故情况,接受政府部门的指令和调动;(4)负责本预案的终止与启动;(5)发布及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6)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信息;(7)负责统一指挥环境应急事件现场处置工作;(8)迅速控制事态,指挥各应急工作小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10)根据险情发展、应急反应方案实施效果,提出应急反应措施的调整或结束应急反应。(二)应急管理办公室人员组成及职责应急管理办公室:刘浪 08568523794工作职责:(1)负责协调各应急救援小组的应急救援工作;(2)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原因调查以及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档案记录及整理工作;(3)组织环

26、境应急预案演练、人员培训和环境应急知识普及工作;(4)受应急指挥部指挥,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反应的组织和协调工作。;(5)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案件调处工作;(6)指导公司相关部室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三)应急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1、应急技术组组长:张亚运组员:宁延平 张平轩工作职责: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技术支持工作;负责做好环境风险事件的和应急救援中的技术支持工作,协助指挥部做好事件的技术支持工作;负责及时了解事故及灾后发生的原因及经过,检查装置生产工艺处理情况;配合消防、救护人员进行事故处理、抢救,如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2、应急疏散组组长:冉茂江组

27、员:朱昭印 冯洲杰工作职责:负责环境污染事件的人员紧急疏散和抢救物资;负责设置疏散路线和疏散出口;及时协助厂内员工和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3、应急救援组组长:陈进强组员:万明舟 杨植均工作职责:根据事故发生的状态,组织制定应急行动方案并逐一组织实施;负责突发事故的信息报告;负责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环境污染防范措施;负责迅速集结抢险队伍,按预案程序布置抢险力量,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带来的危害;负责迅速查明污染事故的性质、类别和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参与制定抢险方案;负责事故现场有害介质无害化处置、洗消;向事故关联单位下达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负责搜救事故中受伤人员,负责安全转移需紧急抢救

28、的伤员。4、应急通讯组组长:李铁军组员:何琴 张劲松工作职责:接到报警后立即采取措施中断一般外线电话,确保事故处理外线畅通,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电话迅速、准备无误;在事故、灾害发生后,通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接通临时电话,供救灾指挥部使用;当有线通讯设施遭受破坏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通讯联络畅通。负责灾后全面检查修复有线通讯设备,确保通讯设施正常工作,以便尽快恢复生产。5、应急保卫组组长:张福同组员:解仕军 杨斌工作职责: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的保卫工作,设置警界线,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维持现场交通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做好事故及灾害现场治安巡逻,保护现故现场,制

29、止各类破坏骚乱活动,控制嫌疑人员。当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时,根据救灾指挥部的指令,通知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同时禁止在警戒区范围内使用对讲机、移动电话。接到报警后,立即封闭厂区,维护厂区周围道路交通秩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地,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封闭事故发生区域道路,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负责做好救灾物资的保卫工作。6、应急后勤组组长:张玉桥组员:陈飞宇 李捍东工作职责:接到报警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迅速调集抢险救援物资至事故发生地;根据生产部门、事故装置查明事故部位管线、阀门、法兰、设备等型号及几何尺寸,对照库存储备,及时准确的提供备件;根

30、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周边单位联系,调剂物资,工程器具等;负责抢险救援、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运输。7、应急协调组组长:杨先华组员:王进 王小江工作职责:迅速通知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各应急救援小组及有关部门事故情况,联络各应急组织机构进行应急救援;接受指挥部指令对外进行信息发布;负责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处理情况,严把宣传报道关;协调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排险减害救助工作,保证现场指挥与上级的通讯联络畅通,沟通指挥部与外界联系,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动员围观群众离开事故现场;8、应急监测组及环境应急专家组组长:龚娟 舒华组员:孟霞 王

31、军 陈美航 吴运东工作职责: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器材,第一时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对于无法开展的监测项目,可以进行布点、采样,通过通讯联络组联系委托环境监测站,前来现场进行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为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救援和处置提供科学的依据;负责积极配合委托监测站或上级委派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依托专家应急库成员、环保主管部门专家、公司内部专家等组成;负责制定控制污染方案,提出污染处置措施、方法,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控制情况,对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等级和危害做出恰当认定,对建立和解除污染警报的时间、区域提出建议。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县街道河饮用水水源地从制度建立

32、、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各项供水、水源地管理活动的事故预防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安全防范工作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整改。4.1预防措施4.1.1监测能力由于自来水公司无监测能力,由县环保局委托贵州净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供水站提供监测工作。取水点水质监测:A、监测项目: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B、监测地点:取水点出口。C、监测周期和频率:每月一次。4.1.2出水口水质监测A、监测项目:pH、总硬度、硫酸盐、

33、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B、监测地点:出水管口。C、监测周期和频率:每月一次。针对环境风险重点源,在事故预防上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在对重点污染的管理上,实行供水公司总经理主抓,水厂厂长具体抓好,职员监督的管理措施,确保重点风险源的环保设施和应急设施正常有效的运行。在监测方面实行县环境监测站、贵州净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来水公司职员监督相结合,使环境风险可控,并做好隐患排查和记录。4.2水源地风险防范措施根据调查分析,县街道河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风

34、险为:移动风险源、农业面源污染。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对于移动风险源、农业面源的污染,应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1、生活污染源及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范措施(1)分级防治一级保护区内应视实际情况实施封闭式管理。按照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要求,一级保护区内不得有与取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及其他禁止行为。主要治理措施有:建筑物清拆、排污口关闭、人口搬迁、集约化农作物种植及垃圾堆放场搬迁等。在有条件的地区,一级保护区陆域周围应建设隔离防护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采用围网或围栏进行保护的物理隔离;二是选择适宜树木种类建设防护林的生物隔离。工程措施包括建设围栏、围网,种植生态防护林,

35、设立水源地标志以及建设取水口污染防治设施等。二级保护区按照近期清拆违规污染源、远期预防的原则进行整治。按照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要求,二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和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主要治理措施有:拆除现有点源、建设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将尾水引至水源地外排放、控制畜禽养殖和集约化农作物种植、建设隔离防护设施。针对非点源污染防治工程应坚持系统、循环、平衡的生态学原则,与生态修复工程相结合,着重从源头控制污染负荷,进一步保障水质。(2)分类防治河流型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工作应注重全流域综合防控,严格实行容量总量控制,坚决取缔地内排污口,

36、严防种植业和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强化水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主要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内容:从全流域尺度保护水源,保障地上游水质达标;严格限制利用天然排污沟渠间接在水源上游排污;取缔地内排污口和违法建设项目;禁止或限制航运、水上娱乐设施、公路铁路等流动污染源;逐步控制农业污染源,发展有机农业;底泥清淤,建设生态堤坝;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岛。2、生活污染源(1)实施人口搬迁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人口搬迁补贴及优惠政策,制定搬迁计划,逐步迁出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农村人口。(2)集中治理若因强制搬迁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应加强地内及其上游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防渗排污管道的铺设和

37、管理,提高再生水回用和深度处理能力,加强固体废弃物环境监管与整治,统一收集污水送至水源下游(地以外)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3、农业污染源(1)种植业优先考虑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实行生态补偿政策。一级保护区禁止从事种植、放牧等污染水体的活动,由县人民政府出面对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农田进行退耕还林并对农户给予补偿。二级保护区禁止集约化农作物种植,占用耕地的部分建议发展有机农业;准地应建设生态缓冲带,农作物种植面积应严格控制,选用低毒农药和缓释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为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源周边环境,将易造成水土流失或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

38、或开展人工湿地建设和生态恢复工程。生态补偿政策饮用水水源生态供给方为受益方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受益方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支付意愿,提供地内因取缔种植业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水源地内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的农户,应按一定标准给予补偿;或采用个体承包的形式,将水源地内造林种草和植被保护的任务,落实到户,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明确造林种草者权益,使群众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为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发展有机农业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通过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实施等高耕作、梯田耕

39、作以及保留收割时的残留物,利用秸秆还田、绿肥施用等措施保持土壤养分循环,降低径流坡度,尽量减少土壤表层的人为扰动,降低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的概率。选用低毒农药低毒农药是通过改良农药的毒性,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毒性小或无毒,易被土壤吸收、分解,不会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污染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安全农药。施用缓释肥缓释肥是在化肥颗粒表面包上一层很薄的疏水物质制成包膜化肥,对肥料养分释放速度进行调整,根据作物需求释放养分,达到元素供肥强度与作物生理需求的动态平衡。缓释肥可以控制养分释放速度,提高肥效,减少肥料施用量和损失量,降低环境污染。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

40、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满足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需要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建设生态缓冲带在农田和水源之间建设生态缓冲带,利用缓冲带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拦截农田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源,同时,缓冲区有助于阻止附近地区(耕地及养殖场)的径流污染物。(2)农村生活污水饮用水水源地内不得修建渗水的厕所、化粪池和渗水坑,现有公共设施应进行污水防渗处理,取水口应尽量远离这些设施。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生活污水应避免污染水源,根据生活污水排放现状与特点、农村区域

41、经济与社会条件,按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及有关要求,尽可能选取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已建环境基础设施、操作简便、运行维护费用低、辐射带动范围广的污水处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污水管网建设并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适宜的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或氧化塘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人工湿地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水体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地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床体的表面种植具

42、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对污染水进行处理。氧化塘经人工改造的具有处理污水能力的自然池塘,是一种构造简单、维护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节省能源的净化系统。污水在塘内经过较长时间的停留、贮存,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菌藻相互作用或菌藻、水生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有机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质得到降解和去除。(3)农村固体废物饮用水水源地内禁止设立粪便、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站,禁止堆放医疗垃圾,禁止设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仓库。饮用水水源地内厕所达到国家卫生厕所标准,与饮用水水源保持必要的安全卫生距离。水源地以外的粪便应实现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对无害化卫生厕

43、所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进行抽样检测,粪大肠菌、蛔虫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的规定。无害化卫生厕所应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具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按规范进行使用管理的厕所。卫生厕所要求有墙、有顶,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所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应按规定清出。一般垃圾回收厨余、瓜果皮、植物农作物残体等可降解有机类垃圾,可用作牲畜饲料,或进行堆肥处理。倡导水源地内农村垃圾就地分类,综合利用,应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模式进行收集。特殊垃圾处置医疗废弃物、农药瓶、电池、电瓶等有毒有害或具有腐蚀性物品的垃圾,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处置。

44、垃圾综合利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鼓励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不同类型的垃圾选择合适的处理处置方式。煤渣、泥土、建筑垃圾等惰性无机类垃圾,可用于修路、筑堤或就地进行填埋处理。废纸、玻璃、塑料、泡沫、农用地膜、废橡胶等可回收类垃圾可进行回收再利用。(4)流动污染源风险防范措施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或严格限制公路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不得建设服务站、加油站,严格限制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根据水源地的不同级别,对公路运输的物品及所用车辆进行限制性通行。在进入水源地范围的入口处,应设立检测管理点,对进入地的车辆及物品进行检查,防止车辆漏油、物品散落等。车辆限行限制各种容易泄露、散装、超载车辆上路,在公路和跨线桥两侧设置警示牌或限速牌。设置防护墙(栏)对存在危险品运输公路和跨线桥应设置防护墙(栏)等安全隔离防护设施,修建应急收集池(沟),必要时可设置小型净化池。4.3预警措施4.3.1预警信息获取途径(1)人员监控监控人员通过日常监控,其监控方式主要通过定期巡检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巡检频率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正常生产情况下,每班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特殊情况下,现场不能离人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