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分析内 容 摘 要信用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凭借其便捷的支付和资金融通功能,不仅成为现代化全球通用的货币形式,融入到居民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信用卡作为金融产品,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新兴的利润争夺领域。改革开放后,信用卡在我国诞生并经历了一次次跨越式的发展,经多年追逐规模和市场后的风险形势日趋复杂,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提升商业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发展现状阐述及其改进方案研究,明确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管理的研究
2、思路和方向。本文具体在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详细分析中信银行经营背景、业务发展和业务流程、财务数据和人员现状等情况,梳理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数据进一步研究近年形成信用风险的原因,并提出授信额度策略的优化、监测预警管控的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风险处置方式的完善等方面的风险控制管理改进方案。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控能力。关键词: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分析一、绪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支付能力不断增强,信用
3、卡作为支付和小额信贷工具,以其便利性和灵活性的优点得到广泛普及,从1985年国内首张信用卡发卡至今,规模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无论是拉动内需还是便利国民消费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了争先抢夺市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实行规模扩张战略,快速扩大发卡规模,忽视资产安全性,前期疏于管理导致资产风险不断暴露。近年来,受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比率逐年攀高,尤其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的加入,理财宝、小微贷等新金融产品不断替代传统商业银行金融工具,新竞争者不断地入侵商业银行的传统产业,加速行业竞争升级,同时加剧了行业风险。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代表之一中信银行,
4、如何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同时,在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下认清内外在的风险形势,积级应对各种挑战、维持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成为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章概述了研究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实际意义和目的,并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进行了阐述,为整篇论文的展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及相关理论概述(一)商业银行信用卡概述1.商业银行信用卡的概念 信用卡,亦称贷记卡,是一种银行向个人或企业提供的、用于非现金交易付款的信贷服务,为具备集支付、信贷、转账及现金等多功能的金融电子卡。2.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主要分类 按卡类级别,分为普卡、金卡、白金卡、无限卡等,发卡机构对不同级别的持卡用户收费和
5、服务不一;按卡清算组织,即联合跨行交易网络的银行卡组织,国外有维萨卡、万事达卡、美国大莱卡、运通卡、日本JCB卡等,国内有中国银联;按卡介质,分为磁条卡、IC芯片卡等;按卡币种,分为单币种卡和双币种卡;按卡使用区域,分为境内卡、国际卡。3.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主要特征 多功能金融工具。信用卡集支付与信贷功能为一体,兼备转账、取现等功能,持卡人可在发卡机构批核的额度内使用信贷资金,应用广泛便捷。 授信对象广且多。信用卡的授信对象即持卡人均为个人,涉及到的群体广泛,包含各类行业各种背景社会人士,受众个人所属地域分散,受众群体多。 信用额度循环。区别于其他贷款,信用卡的额度使用后,归还的贷款本金将成为新
6、的信用额度继续使用。 无担保无抵押贷款。信用卡无须申请人提供担保或抵押,依据持卡人提供本人的相关材料作为信用证明,结合权威系统查询的记录,发卡机构即给出是否批核信用卡、批准的额度的决定,属于银行高风险高收益的信贷业务。(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概念1.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在不利因素条件下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信用卡业务风险是特指在经营信用卡业务过程中,对经营目标的达成存在不利影响及由此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2.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类型 新巴塞尔协议将商业银行业务风险分类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欺诈风险。其中,基于信用卡产品属性特征,信用卡业务主要从信用风
7、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着重讨论。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按契约约定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给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由此产生债权人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表现为在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恶意透支,信用风险是信用卡业务的主要风险。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制度流程、人员失误或系统的缺陷,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日常业务中人员或系统处理瑕疵、内部流程制度不完善、人员舞弊作案或自然灾害等。由于信用卡行业规模效应的存在,加之信用卡业务的操作细致复杂且涉及面广,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及其影响尤为巨大深远。 欺诈风险。欺诈风险主要为第三方为谋取经济利益故意采用
8、欺骗手段,对商业银行财产进行盗用、抢劫、或通过伪造要件、攻击信息科技系统逃避法律监管导致商业银行财产损失的风险。信用卡欺诈风险特指不法分子或不法机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造成资金损失的风险,信用卡欺诈风险类型包括伪卡、伪冒申请、未达卡、账户接管、卡不在场欺诈等。(三)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主要特征由于信用卡在功能、授信对象、额度及担保抵押等方面的特殊性,其业务风险相应主要存在以下特征: 1.滞后性。信用卡先消费、后账单结算、再还款、且含免息期的周期特点,决定持卡人债务偿还存在不确定性,没有任何抵押的贷款给发卡银行带来收款资金损失的风险,只有经过逾期催收阶段后,发卡银行才能发现或确定风险损失。 2.隐
9、蔽性。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小额信用贷款后,是否还存在还款能力和意愿,该信息对发卡银行无法直接获知,持卡人的资信变化情况对发卡银行不透明,存在隐蔽性。 3.分散性。发卡银行面对不同国家的个人发行信用卡,信用卡持卡人分散各地区,且每个持卡人职业、年龄、性别、消费习惯、生活环境各异,不同类别的持卡人意味着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分散多样。 4.复杂性。由于信用卡持卡人分散性、信用卡业务小额多样且流程繁锁、涉及相关主体众多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卡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常见伪卡、伪冒申请、未达卡外,还有非面对面交易欺诈等,识别和控制难度较大。 (四)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四个阶段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
10、是风险管理第一步,正确识别出自身所面临的风险是商业银行能够主动、准确和有效应对的前提基础。信用卡的风险识别主要对持卡人的信用风险识别,一是贷前对申请人的资料真实性以及申请目的的审核,避免持卡人逆向选择的风险;二是贷中持卡人还款意愿的改变可能导致的持卡人道德风险。 2.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前后,人们量化评估该事件对生活、生命、财产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并测算评价其影响和损失的程度。信用卡的风险评估主要量化风险事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和损失。 3.风险监测。商业银行根据信用卡业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运用针对性的工具及系统手段,监控预设量化规则的关键风险指数,据此推测非量化
11、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并结合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应用,对质量与效果进行分析,不断优化系统规则,以达到防范风险发生的目的。 4.风险控制。商业银行根据信用卡业务风险监测结果提示,采取对应的策略或措施,杜绝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或抑止缩小风险事件所产生损失的范围。 三、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作为总行下属的一级部门,集中管理全行的信用卡业务,在总行的方针指导和政策支持下,信用卡业务得以快速发展,2016 年信用卡中心利润贡献度提升至 77%,然而在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冲击以及新旧竞争者发力的内外环境影响下,如何管理信用卡业务风险成为信用卡中心在现行竞争环境下
12、实现战略发展规划的首要问题。本章从中信银行的发展历程、机构设置、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风险现状及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现状1.中信银行大连分行简介中信银行大连分行成立于1988年9月,是中信银行最早设立的区域性一级分行之一。2008年,大连分行迎来了成立20周年。成立20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行干部员工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坚持先人一手、快人一步、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行总资产430亿元,一般性存款时点余额275.2亿元,其中对
13、公日均存款156.2亿元,零售管理资产142.5亿元,一般性贷款159.7亿元,实现税前利润6.32亿元,实现了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经营利润提前两年实现了分行“五年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以良好的经营业绩步入当地同业竞争前列;在总行等级行考评中,大连分行进一步提升了排名,首次进入优秀行行列。2008年,分行荣获大连市先进单位。20年来,大连分行始终坚持“稳步发展,争创一流”的指导方针;坚持“不求实力最强、但求形象最佳,不求规模最大、但求效益最好”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内控优先、依法合规、审慎经营、稳健发展”、“质量是发展第一主题”、“效益是银行经营最终目标”的全新理念,坚定不移走质量高、发
14、展快、效益佳、管理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骄人业绩。全辖现有17个分支机构(其中,在鞍山设立了分行),24个营业网点,员工871人。2016年中信银行大连分行自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以来,全力打造“中信国际业务全程通贸易及跨境金融服务商”品牌,坚持“专业、快捷、灵活”的服务理念,紧跟市场变化,加大产品创新,致力于为广大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2.信用卡业务基本经营情况(1)发卡规模 2003年年底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中心正式发卡,于发卡第三年发行量突破100万张,并于2006年12月实现盈亏平衡,成为国内发卡时间最短和投入资本最少实现盈利的信用卡中心;2010年5月,发卡量成功突破100万
15、张;2013年10月,累计发卡量突破2000万张,截止2016年末,已累计发卡超过3738万张,在发行信用卡的十几年期间,发卡量增长超过37倍。图1 2015-2019年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发卡量和交易量(2)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流程 中信银行大连分行的信用卡业务包括发卡和收单业务,依据经营发展战略,以发卡业务为侧重点,所关注的业务流程也以发卡业务为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发卡营销。银行通过柜台、销售点、代办点等渠道招揽引入客户办理信用卡而进行卡片销售营销的工作。 2.信贷审批。银行通过信用卡申请人的材料、征信系统等对申请人资信情况进行审核,并作出信用卡是否发放及发放额度的决定。
16、3.进件处理。包括个人申请信用卡、银行录入申请件、信贷查核审批申请、银行制作卡片并将卡片邮寄送达持卡人、持卡人激活开卡。 4.市场推广。银行通过促销宣传,提升持卡人使用信用卡进行交易(消费、提现、还款等)笔数和金额占比,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5.交易处理。银行对于商家的机具终端发起的交易通过设定的路由进行授权处理,并以此作为资金清算的路径。 6.授信调额。根据持卡人的信用卡使用情况,在授信政策要求下银行自动或依据持卡人申请对账户额度进行调整处理。 7.交易监测。银行通过设置一定的交易规则,对信用卡联机交易授权进行监控,及时对风险异常交易进行管控处理。 8.交易清算。银行日终与商家和卡组织清分清算
17、,并完成持卡人账务处理的工作。 9.账单及用卡服务。银行定期制作和邮寄账单给持卡人,并为持卡人提供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疑问解答、交易渠道维护等日常服务。 10.交易差错争议。银行对日常持卡人的账务差错进行调整,对持卡人的争议纠纷进行处理解决。 11.卡片变更服务。银行对持卡人到期换卡、或挂失或注销信用卡等变更提供的服务。 以上流程其中-为贷前流程,-为贷中流程,-为贷后流程。 (3)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中心盈收情况 从发卡量、透支余额、营业收入等数据反映中信银行大连分行的信用卡业务经营业绩位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发卡规模和信贷规模带动下,在 2015-2017年期间,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收入
18、每年均达到50%左右的增长速度,近两年由于监管机构对信用卡业务管理不断加强,盈收增长放缓,增速降至30%左右,2015-2019年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收入情况如图2所示:图2 2015-2019年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收入情况从收入结构情况来看,利息收入逐年下降,传统银行利息收入来源在缩减,在 2019年经营信用卡收入125亿元中,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为 69%,下降三个百分点主要来自于分期业务收入123.30亿元,由于分期业务大力推广所带来的分期手续费的快速上升;非息收入主要来自于消费金融业务。2015-2019年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收入结构情况如图3所示。图3 2015-20
19、19年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收入结构情况四、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稳固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提升信用卡业务管理能力,强化信用卡的风险管理职能,为中信银行大连分行刻不容缓的任务。从近年不断涌现的风险事件来看,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滞后的问题反映显著,原有的风险管理措施在新环境形势下已难以匹配成效,由此逐渐形成潜在风险隐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授信额度管理政策滞后从授信政策上,现行的授信对象评分缺乏动态跟踪机制,授信对象条件不管在哪个阶段的授信需求,均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估,并且一旦制度实施后,固定一段期间难以调整
20、,造成授信对象的需求没有针对性,导致资信好的客户没有留住,反而资信差的客户在反复利用授信额度进行不良交易,时常引发信用风险事件,银行在管理资信不良的客户在成本和难度上与贵宾客户相当。如某网上商城的套利事件,表面上为网上商品买卖,实际为经营资金归集性质的不法网站,并滋生有一群套利团伙,以正规的途径申领信用卡后在此网络商城进行不法交易,然后利用银行的信用卡交易纠纷受理通道,向银行提供不实声明。但经银行调查发现,由于此网站的漏洞,部分持卡人通过不实声明获得了商家的退款,此后银行不断接到持卡人类似的投诉,要求商家为其退款,持卡人由此获取不当得利。事件后续处理中,虽然银行已通过司法对此商家进行法律追究,
21、但这群诈骗团伙仍在其他商家或银行中寻求不正当的获利途径。此类事件此时彼伏,又如近期疑似积分套利事件,还有利用POS机套现后二清机构携款潜逃等风险事件。上述案件采取常规的审核标准已难以识别此类不良持卡人,银行需要进一步细分客户群体或从其他渠道获得更多客户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实行更科学的方法与时俱进,遏制不良持卡人不当行为。(二)交易监测和预警维度单一卡中心设立24小时交易监测专员实时监控联机交易,通过对系统设置一定的条件规则,出现与系统设定规则不符的交易时,系统会报警,提示监测人员对异常交易进行处理。传统授信监测系统通过识别地域匹配、时间匹配、持卡人特征匹配以及交易笔数、频率等监测异常,但在近
22、年来,多起风险事件引发管理人员的思考,为何出现数百笔的网络充值交易未被监测发现,为何超出授权金额多倍的预授权可以成功完成结算,为何凌晨时点能大批量地授权通过同一家商户不同持卡人上百笔大额交易,种种问题指向现存的规则逻辑未能有效防范上述情形的交易风险。通过风险部门等对交易进行调查后发现,由于收单银行对商户管理不到位,收单市场混乱现象层出不穷,出现持卡人同为商户法人、持卡人与商户勾结的案件,还有非法集资、套积分、套现、套利等形式多样化、隐蔽化的交易发生;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现场与网络、线上和线下、时间与空间界线已难以区分,难以通过交易数据匹配历史特征发现交易异常。可见,面临新科技时代千变万化的
23、作案手法,交易监测规则表现其落后的一面,未及时优化预警规则,难以抵抗外来风险攻击。(三)卡片发放操作不规范近年来各家银行经营战略虽从规模向效益转型,但从未放松市场扩张的步伐,从一线员工指标升级到内部后台员工发卡指标的增设、奖励幅度提升可见一斑。2011 年银监二号令要求,信用卡发售业务应做到三亲见规定,即工作人员必须亲自见到信用卡申请人本人,核对到办卡者的个人身份证件原件,由申请人本人亲自签名。之所以规定这项要求,主要目的为避免假冒非本人证件办理信用卡,同时办卡者的申请意愿通过当面沟通了解,并能第一时间收集到申请人的个人资料,保证信用卡申请人资料录入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防止申请人个人信息涉露。
24、然而,在实际信用卡业务开展时,由于受到组织管理和绩效业绩考核因素影响,营销网点只关注信用卡的办理数量,存在一线受理申请人材料审核进件不严、未将“三亲”落到实处的情况,致使假冒非本人申卡的不法分子得逞,为日后卡片的使用在发放之初就埋下了风险隐患。(四)同业联动机制不完善信用卡交易过程涉及到持卡人、发卡行、收单行和商户,发生风险交易时,若发现交易风险时及时暂停交易进程,冻洁资金清算,在交易货物或服务提供到购买者前,通过机构间的协作关系和约定,阻断风险交易的完成,从而防止款项支付方资金实际损失,这是同业间风险联动机制的重要合作。然而,由于目前大部分通过新支付方式或网络消费交易实时交货或提供服务,若未
25、能及时收到交易暂停的通知,商家端即时快速完成了交易,即使收到通知,在秒级的处理虚拟交易程序中,也无法有效实施拦截。另一方面,空中拦截要求时效性非常高,但目前因银行内部流程归属未明确,实际执行难以到位,接到风险事件的前端是客服人员或监测团队,虽能实时响应但操作难以专业,转后台专业团队时由于非 24 小时在线接受转接,导致时滞问题无法快速响应。目前未有一个有效覆盖大部分风险交易的流程指引实施拦截,拦截机制不完善造成拦截成功率低,该机制实际未能达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五、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一)建立授信风险评分模型1.模型架构设计思路 持卡人的个人信息和情况未真实记
26、录和反映到银行,银行提供持卡人授信额度内的贷款后,若持卡人违约未履行还款义务则给银行增加了不良贷款。为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借鉴国外发卡机构先进经验,设计一套授信评分模型,通过优化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中心信用额度调整的目标群体结构,提高银行风险客户识别能力,降低存量不良贷款规模,对新增不良贷款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防御,从而提升银行经营效益。 2.优化授信策略,改善风险指标 运用行为信用评分模型,通过对额度调整申请的准入门槛以及授信过程审查条件增加参数的设置,进而加入了客户的行为评分和客户等级分类,分别对永久额度调整和临时额度调整进行审查,较大幅度降低旧策略高风险账户的比重,改善了业务
27、风险水平,降低了不良率和逾期率,匹配“严永久额度调整、宽临时额调整”的授信原则,2019年风险指标达到不良率在 0.98%、逾期率1.42%,均已达到年初的预期。(二)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管理1.加强交易监测力度,提升风控水平 首先,通过对风险预警界线设置的加强提升信用卡业务风险预警能力,从不同维度有效准确分析和监控交易动态;其次,建立持卡人灰名单和黑名单,对监测发现可疑的客户,根据程度分别列入灰名单或黑名单中,对持卡人用卡习惯设定监控值,对异常用卡情况及时报警;此外,银行应根据互联网风险案件表现,研发和引进先进风险监控模型,有效准确识别风险;另在新业务上线部署中,建立和加强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的
28、风险批量案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蔓延。 2.加强账户监控及动态管理 根据信息不对称原理,发卡银行对持卡人信息掌握不全面,发卡机构为有效实现对持卡人风险管理,通过主动搜集持卡人个人信息和实时监测持卡人用卡行为信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目的。一般情况下,银行对持卡人信息来源主要通过办卡申请资料、国家征信系统以及行内用卡记录,而行内用卡记录是银行可主动获取到的第一手信息,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持卡人交易账户动态监测管理。首先,建立账户监控机制,在交易授权时,通过预警平台实时掌握账户信息,增设渠道、账户验证强度等单一和组合阈值方式进行控制;其次,在整体账户层面上,增设高风险地域、行业、商户类别等结合时间和空间多维
29、度组合作为交易限度控制;此外,在交易清算时,通过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和筛选,对列入超过预设阈值的记录设定处理规则,并对监控系统规则依据新风险形势不断更新调整;最后,通过触犯规则报警的异常,应设置常规处理流程和应急处理流程,对系统认为可能出现的风险,账户自动提示进行标识,与人工判断的异常记录一并进入风险控制流程进行处理。(三)实行信用卡产品周期风险管理信用卡的产品周期按业务流程分为产品设计、营销获客、账务服务、结清注销四个环节,四个环节重复循环,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建立产品生产周期监测机制,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结清为完整阶段,每一环节梳理业务关键点和风险点,每环节需要经过风险、市场、财务、技术、合规和
30、运营等多个职能共同制定控制点,在产品上线前,均应经过本机制审核,上线后,任一环节出现苗头,应发现部门提起审查要求,若出现风险,则该机制成员共同商量解决方案、并审议通过方案,对各环节的风险控制,实现整个产品线全流程监管。(四)完善信用卡风险拦截机制机构间风险联动拦截机制不仅为银行减轻事后风险处置的负担,而且为持卡人减少资金损失赢得持卡人的信任和忠诚,银行更应积极充分发挥该机制的有利之处,对于外部拦截成功率的问题以及内部协调的问题,建议建立风险拦截和风险信息共享平台。该共享平台应允许所有合作银行和第三方机构加入会员,通过设置实时联网提交拦截需求,对方机构可以及时响应、快速处理和反馈,机构间出于协作
31、关系,彼此均可能成为收单或发卡机构,均需要加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更紧密合作机制,提升风险交易拦截效率,提高拦截挽损的成功率;此外,在持卡人信用风险管理上,各银行应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以诚信为原则,积极分享和配合他行协作,提供本机构收集的持卡人黑名单、灰名单,在共享平台上,形成持卡人风险信息池,从而形成机构间强大的合作力量。在日常识别中,该系统可供所有成员机构查询使用,甚至在风险事件发生后,风险影响可能波及他行,若掌握了不良持卡人的信息,可提前在系统做好标识、在服务前端做好应对,避免批量信用风险事件的重复发生,造成风险损失不断扩大。六、结论本文通过在介绍国内外信用卡行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结合分
32、析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业务的基本背景、机构设置、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人员配置等基础上,梳理中信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的业务流程、质量指标、风管控制措施等现状,总结以下几点存在的问题:一是国家征信体系不完善,银行间未实现信息共享;二是授信管理存在政策滞后、对个人信用评估不足、交易监测和预警维度单一等问题;三是发卡环节存在操作合规性问题;四是同业联动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风险现状问题,本文提出改进内容如下:首先优化授信额度审批标准,增加对临时和永久调额维度参数规则的策略,减少高风险客户永久调额从而降低授信风险;然后,通过加强风控培训体系、完善健全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息科学技术基础建设改善发卡环节和运营流程的风险问题;其次,在授信政策上,进一步加强交易监测力度提升风控水平,并且强化账户监控动态管理规则,以改善事中的风险监测问题;最后通过提升服务品质严控声誉风险,通过创新资产证券化、完善多渠道催收策略、优化风险保障和拦截机制,以改善事后风险处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