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7034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70343.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例:孩子们像花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借喻:不出现本体与喻体,直接叙述喻体。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例2:整个的是块空
2、灵的蓝水晶。(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例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
3、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答: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与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分)。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1分)。例2: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使小草人格化,生动地描
4、绘了春天到来时小草生长的可爱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1分)。例3: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选句出处: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就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赴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显现着那一腔硬朗朗的本色。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胡杨人格化,形象地描绘了胡杨与霜风与沙尘抗争的姿态,表现了胡杨顽强的精神与硬朗的本色。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调了(或:强烈地表达了的情感)。例: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答案:运用了反
5、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排比: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强化语势,使语言精炼、有力,强调了叙述:运用排比,形成语势,铺叙了,强烈地表达了抒情:运用排比,形成语势,强烈地表达了情感,使抒情更加真挚感人。景物描写:运用排比,形成语势,铺写了,渲染了气氛(或:突出了的美),表达了 议论:运用排比,形成语势,强烈(层层深入)地表达了,增强了说理力量,有雄辩的气势。例1: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答: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与谐、气
6、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例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与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与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与谦逊(谁是最可爱的人) 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之情。例3: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美无处不在的特点。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
7、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开头设问:点明写作对象(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引出下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引发读者的注意与思考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进一步深入,使文章脉络清晰。例1: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与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强调了强烈地表达了(什么)之情。例1:这能全怪我吗?答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
8、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夸张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怎么样,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1: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教室的特别安静,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2: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老舍骆驼祥子) 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的酷热,使北京的夏天给人的热的感觉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例3: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场地小的特点,使场地的小表达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例4: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注:根据具体语境回答)答:运用了
9、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她不胜酒量的特点,使她不善喝酒的特点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答:突出地表现了她面对幸福突然来临时的感觉,使她的陶醉感表现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对偶(骈句、对仗,汉语特有)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的景物(或:抒发了的情感;或:阐述了的哲理),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与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例:雪茫茫 雨霏霏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雨雪纷飞的景象,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与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 几种特殊形式的比喻我们知道,比喻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明喻、暗喻与借
10、喻。其实,比喻还有若干种形式。了解与掌握这些形式,对于灵活运用比喻,提高语言表达技巧,是大有好处的。一、博喻:又名复喻,即运用多个不同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同一个本体。这种比喻能够充分地描写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揭示事物多方面的内涵,又能大大地增强文章的气势。如: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蓝、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天山景物记)二、倒喻:又名逆喻,即故意将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倒过来使用,它能使本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凸现,而且意趣盎然。如: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反对党八股)三、反喻:即
11、从本体的反面设喻,来说明本体不具备某种性质或特征。这种比喻具有正反对照的效果,能够加强观点与感情的鲜明性。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显耀自己。(致橡树)四、引喻:即运用一种事物蕴含的道理来引出并比喻另一种事物蕴含的道理。它的前面是喻体部分,后面是本体部分。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五、互喻:又名回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
12、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天上的街市)六、较喻:又称强喻,是指本体不仅像喻体,而且超过喻体。如: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为了忘却的记念)七、饰喻:是指本体与喻体间构成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喻体作定语,本体作中心语,如: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天山景物记)二是本体作定语,喻体作中心语,如: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土地)附:中学课本中的古代地理常识一、地区名1、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2、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壁之战3、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13、如: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4、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5、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与黄河以南的地区。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6、中国指中原地区。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二、政区名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故“九州”也用来指代中国。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已亥杂诗2、八州、八荒泛指中国。如: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3、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如: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
14、为桂林、象郡。过秦论4、国汉代诸候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5、道唐代的道是临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与军区的性质。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海瑞传三、山川关隘名1、江指长江。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
15、奴娇赤壁怀古2、河指黄河。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3、崤指崤山。如:崤有二陵焉。崤之战4、函指函谷关。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5、岱指泰山。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7、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水、济水。9、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10、五湖指具区、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与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1)、南京
16、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如:金陵降,君臣出走。阎典史传吴中孙公兆圭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梅花岭记(2)、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3)、福州又称三山。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4)、镇江又称京口。如:去京口,挟旨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同上)(5)、开封又称东京。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12、三都、两都、三辅。(1)、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京都长安。(2)、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3)、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与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13、畿古代王都所在地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