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T-CSAE 178—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T-CSAE 178—2021).pdf(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43.040.10 CCS T 35 团 体 标 准 T/CSAE 1782021 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high voltage connectors 2021-05-13 发布 2021-05-13 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 T/CSAE 178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连接器等级分类.4 5 技术要求.6 6 试验方法.15 附录 A(资料性)电流特性.58 附录 B(资料性)连接器典型安装界面推荐.62 附录 C(资料性)连接器
2、斜插测试示例.67 T/CSAE 178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乐清八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河南航瑞电子科技有限公
3、司、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汽研究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成勇、苏忠、袁昌荣、鲁成周、王强、吴震、夏建华、黎欢乐、郭亮、李统刚、王国堂、夏全飞、刘海军、黄炘、陈小亮、芦娜、张海兵、郭辉、周光荣、纪克、麻腾、王飞、姜点双、曲振宁、姜翠娜、潘国富、李波、周安健、邓承浩、苟荣飞、毛国军、李晓印、陈雪、向晓东、张红娟、璐蓉、王娇娇、闫海杰、宋凯亮、张亮、王强、余杰、沈娟。T/CSAE
4、 1782021 1 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的定义、性能要求以及试验方法,并推荐连接器的典型安装界面。本文件适用于符合GB18384规定的B级电压的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 11118.1 液压油(L-HL、L-HM、L-HV、L-HS、L-HG)GB 1112
5、1 汽油机油 GB 12981 机动车辆制动液 GB/T 16935.1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 17930 车用汽油 GB 18384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 19147 车用柴油 GB/T 23436 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 GB/T 25085 道路车辆 60V和600V单芯电线 GB/T 300382013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设备防护等级(IP代码)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QC/T 1037 道路车辆用高压电缆 QC/T 1067.12017 汽车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连接器 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QC/T 29106201
6、4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端子 terminal 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件,包括用于插接的插头端子(图1)、插座端子(图2)和用紧固件形成电气连接的孔式端子(图3)。来源:QC/T 1067.12017,3.1,有修改 T/CSAE 1782021 2 标引序号说明:1导体连接结构(压接、焊接等);2电缆连接结构;3屏蔽连接结构;4电缆;5屏蔽环;6绝缘支撑。图1 插头端子 标引序号说明:1导体连接结构(压接、焊接等);2电缆连接结构;3屏蔽连接结构;4电缆;5屏蔽环;6绝缘支撑。图2 插座端子 T/CSAE 1782021 3 标引序号说明:1导
7、体连接结构(压接、焊接等);2屏蔽连接结构;3电缆;4屏蔽环。图3 孔式端子 3.2 电线附件 cable attachment 端子、屏蔽环、密封栓与电缆通过某种结构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3.3 护套 housing 保护和固定端子的部件,以及该部件上实现特定功能的零件所组成的组合件。3.4 高压连接器 high voltage connector 由端子、护套及其附件组成,与对配组合件连接后能实现B级电压电气连接的组合件。3.5 线束连接器 harness connector 与电缆末端连接,在电路间形成电气连接的连接器。3.6 设备连接器 device connector 安装在电器设备壳
8、体上,与电器设备内部电路相连,与线束连接器连接后可在设备与整车电路间形成电气连接的连接器。3.7 集成式贯通连接器 integrated pass through connector(IPT)安装在电器设备壳体上,与电缆末端连接,实现外部电路直接与电器设备内部电路连接的连接器。3.8 端子二次锁止机构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TPA)确保端子安装到位并单独提供端子锁止力的机构。来源:QC/T 1067.12017,3.10 3.9 端子一次锁止加强机构 primary lock reinforcement(PLR)确保端子一次锁止结构保持在正确的位置的机构。来源
9、:QC/T 1067.12017,3.11 T/CSAE 1782021 4 3.10 连接器二次锁止机构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CPA)在连接器的锁止机构上额外增加的一种锁止机构(可选的),用于防止连接器锁止机构意外松脱,并可作为连接器充分连接的指示。来源:QC/T 1067.12017,3.12,有修改 3.11 屏蔽环 shielding ring 安装在电缆上,用于连接电缆屏蔽层与连接器屏蔽结构的金属介质。3.12 高压互锁 high voltage interlock detection(HVIL)用于检测连接器两端的电气连接完整性的结构。3.13
10、 吊耳 lifting lug 在带助力机构的连接器中,用来固定助力机构并使其在轴向转动的结构。3.14 固定结构 locator clip 在连接器中,实现护套与安装支架连接的机械结构。3.15 热稳定状态 thermal equilibrium state 在间隔时间不少于10 min的连续3次读数的温度变化都不超过1K,则判定为热稳定状态。3.16 连接电阻 connection resistance 一对端子对配后增加的电阻值,包括端子与电缆导体的压接电阻、对配端子接触界面的接触电阻和一对端子的体积电阻,示意见图4。图4 连接电阻示意图 4 连接器等级分类 根据在车辆的预期使用环境,应
11、为连接器选择温度等级、密封等级、振动等级和插拔循环等级。4.1 温度等级 连接器的温度等级见表1。R T/CSAE 1782021 5 表1 温度等级 等级 工作温度范围 适用位置 T1-4085 乘员舱(不推荐)T2-40100 乘员舱、发动机舱 T3-40125 发动机舱、电机总成 T4-40150 发动机总成及发热部件的附近位置(高温位置)T5-40175 由供需双方商定 4.2 密封等级 连接器的密封等级见表2。表2 密封等级 等级 应用类型 适用位置 S1a 不密封 车身上干燥区域,如乘客舱、行李舱 S2b 密封 车身上外露区域 S3c 密封(高温高压喷射)车身上外露区域,适于有飞溅
12、水直接喷射的区域 a 非密封型的连接器。b 密封型的连接器,应符合对密封连接器浸没、气密性的要求。c 密封型的连接器,应符合对密封连接器浸没、气密性和高压喷射的要求。4.3 插拔循环等级 连接器的插拨循环等级见表3。表3 插拔循环等级 等级 插拔次数 类型描述 M1 10 在维修服务过程中不经常拆卸,车辆组装好以后不希望被拆卸 M2 50 在维修服务过程中经常拆卸 M3 由供需双方商定 连接器的通断作为零件的正常功能。在试验报告中需记录插拔次数 4.4 振动等级 连接器的振动等级见表4。T/CSAE 1782021 6 表4 振动等级 等级 应用类型 V1 安装在车身上弹性部位a但不与动力总成
13、相连的连接器 V2 安装在与动力总成相连但不与剧烈振动部件相连的连接器 V3 与动力总成直接连接的连接器 V4 根据需要安装在极端振动的区域 V5 车轮上 a 弹性部位指车身上通过悬挂系统支撑的部位。弹性部位不包括轮胎、轮毂、刹车盘(鼓)等部位。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基本要求 连接器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的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除特殊说明外,所有测试连接器均须包含HVIL。5.1.2 外观 端子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形、刮擦、毛边、生锈等问题。护套外观:无任何形式的明显变形、刮擦、凹陷、收缩、毛边、焊缝、流痕等问题。连接器总成外观:样品不应出现膨胀、腐蚀、色变、
14、触点镀层磨损、物理变形、开裂等影响产品功能的缺陷,端子排列整齐,电线附件完整。5.1.3 颜色 外壳为非金属材料的连接器主体应为橙色,配对后应无明显色差,推荐RAL1028、RAL2003、RAL2008。外壳为金属材料的连接器,对配两端的表面处理工艺一致,颜色与质感相同,配对后无明显肉眼可辨识差异。5.1.4 标识 端子及护套应具有基本标识,例如商标、型号等,标识需要清晰、耐磨。5.1.5 尺寸 端子尺寸、护套尺寸、附件尺寸应符合图纸规定的尺寸公差。5.1.6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连接器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GB/T 16935.1中规定。T/CSAE 1782021 7 5.1.7 电
15、流连续性 在需要电流连续性监控时,连接器所有孔位均要进行监测。在试验回路中,任何被测量端子对的电阻连续大于7 的时间不超过 1 s,如图5所示。图5 电流连续性接受标准 5.2 机械性能 5.2.1 端子抗弯折能力 端子最小弯折力应满足表17和表18中的规定,且端子不能被撕裂。如果端子在试验过程中发生弯曲,校直后不应被撕裂或产生裂缝。注:不适用于电线附件与端子的插入方向呈90 的端子。5.2.2 电线附件拉力 5.2.2.1 屏蔽环-电缆拉力 屏蔽环与电缆之间的拉力应符合表5要求。表5 屏蔽环-电缆拉力 电缆屏蔽层直径 d(mm)最小拉脱力(N)d5 50 5d8 100 d8 150 5.2
16、.2.2 端子-电缆拉力 端子-电缆拉力应符合表6要求,HVIL端子应符合QC/T 291062014中4.4.6规定的连接强度的要求,如有其它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T/CSAE 1782021 8 表6 端子-电缆拉力 电缆规格(mm2)最小拉脱力(N)1.5 150 2.0 195 2.5 200 3.0 260 4.0 270 5.0 360 6.0 450 10.0 500 16.0 1500 25.0 1900 35.0 2200 50.0 2700 70.0 3400 95.0 4200 120.0 4800 注:未列出电缆规格的拉力可通过插值来确定。5.2.3 端子与护套间插
17、入力 端子与护套间的插入力应符合表7、表8的要求。表7 HVIL 端子插入力 电缆规格(mm2)端子插入力(N)1 15 1 30 T/CSAE 1782021 9 表8 高压端子插入力 电缆规格(mm2)端子插入力(N)2 30 2 75 5.2.4 端子与护套间保持力 端子保持力应符合表9要求。表9 端子保持力 电缆规格(mm2)一次锁止保持力a(N)潮湿处理后保持力(带 TPA)(N)温度/湿度循环后保持力(带 TPA)(N)0.3S0.5 30 60 50 0.5S0.75 45 70 50 0.75S2 60 90 50 2S5 80 110 50 5S8 125 175 75 8S
18、32 180 235 115 32 200 450 225 a 包括连接器带 PLR 的情况。5.2.5 设备连接器端子保持力 设备连接器端子保持力应符合表10要求。注:仅适用于端子尾部非电缆连接的设备连接器,如:PCB焊接,紧固件连接等。表10 设备连接器端子保持力 端子规格(mm)最小保持力(N)1.2 或1 15 1.2 或1 50 5.2.6 端子与端子孔防错结构 在错插情况下,端子不能插入端子孔,且绝缘支撑和密封件应露在端子孔的外面,试验后端子和端子孔不应出现影响后续正常插入和功能的现象。注:不适用于在任何方向(360)都能正确插入端子孔并锁定的情况。T/CSAE 1782021 1
19、0 5.2.7 端子孔强度 端子未装配到位时,施加规定的力,PLR不能插入到最终位置。端子孔和其它组件在本步骤操作后,必须能正确的装配并且保持全部功能。端子、PLR正确装配后,端子保持力应符合表9中潮湿处理后数值要求。注:不适用于PLR能够推动端子使其到达锁定位置和PLR在装配方向与端子互相垂直的情况。5.2.8 助力机构机械强度 试验后,连接器助力结构不应破坏。5.2.9 吊耳强度 吊耳被破坏时的力应大于220N。5.2.10 安装面耐压能力 试验后,安装面应无部件脱落且不能有无法复原、变形、裂纹等影响使用的现象出现。5.2.11 固定结构机械强度 连接器固定结构不应破坏或不应与安装结构分离
20、。5.2.12 混合附件操作力 混合附件操作力应符合表11要求。表11 混合附件操作力 组件 接合力 分离力 预装位置到锁止位置 锁止位置到预装位置 从预装位置分离 TPA/PLR 最大 60 N(装配所有端子)最小 15 N(不装配端子)最小 60 N(存在未装配到位端子)18 N60 N 最小 25 N CPA 最小 60 N(没有配合的连接器)最大 22 N(正确配合的连接器)10 N30 N 最小 60 N 固定结构 最大 60 N N/A 最小 110 N 5.2.13 密封件装配稳定性 试验后,密封件应保持在原设计位置。5.2.14 连接器操作力 连接器操作力符合表12的要求。T/
21、CSAE 1782021 11 表12 连接器操作力 连接器类型 操作力 要求 不带助力机构的连接器 接合力 75 N 分离力 75 N 锁止强度 120 N 解锁力 6 N51 N 带助力机构的连接器 预装接合力 75 N 预装分离力 15 N75 N 助力机构初始保持力 10 N 接合力 75 N 分离力 75 N 锁止强度 120 N 解锁力 6 N51 N 5.2.15 插拔循环 试验后,连接器样品无附件位移和损坏,端子镀层允许有磨损,但是不能露出基材,应符合5.3.1、5.3.8和5.4.2的要求。5.2.16 连接器尾部耐受力 在端子尾部受力条件下,连接器可正常插拔,接合力、分离力
22、符合表12要求,且端子及尾部密封结构应保持在正确安装位置,不受损坏。5.2.17 连接器斜插测试 在连接器对配校正前,不能碰弯端子,不能短接端子。试验后,端子无损伤,不应出现影响正常使用的现象,密封圈等附件无位移、变形和损坏。5.2.18 连接器防错结构 5.2.18.1 连接器对配防错结构 连接器承受错误接合力时不应损坏,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金属部分不应接触,端子不应碰弯或损伤。若连接器为金属外壳,金属外壳不能同时搭接任意两个端子。5.2.18.2 连接器与设备箱体安装防错结构 将连接器通过错误方式在设备壳体进行安装时,连接器应无法安装到位且不被损坏。注:仅适用于设备连接器,安装界面参考附录B
23、。T/CSAE 1782021 12 5.2.19 跌落 试验后,护套适用组件不应从装配位置脱落;不能出现功能性损伤及影响功能的开裂。5.2.20 振动 试验过程中满足5.1.7要求。试验后,端子镀层允许有磨损,但是不能露出基材,符合5.1.2、5.3.1、5.3.2、5.3.5的要求。5.2.21 机械冲击 试验过程中满足5.1.7要求。试验后,端子镀层允许有磨损,但是不能露出基材,符合5.1.2、5.3.1、5.3.2、5.3.5的要求。5.3 电气性能 5.3.1 连接电阻 连接电阻应符合表13和表14要求。表13 片式端子连接电阻 序号 端子规格 X(mm)连接电阻(m)试验前 试验后
24、 1 0.64 8.0 16.0 2 1.5 6.0 12.0 3 2.8 5.0 10.0 4 4.8 3.0 6.0 5 6.35 2.0 4.0 6 7.8 1.5 3.0 7 9.5 1.0 2.0 注:未列出端子规格的连接电阻可通过插值来确定。表14 圆孔端子连接电阻 序号 端子规格 X(mm)连接电阻(m)试验前 试验后 1 X3 10.0 20.0 2 3X6 5.0 10.0 3 6X8 2.0 4.0 4 8 1.0 2.0 T/CSAE 1782021 13 5.3.2 电压降 连接电阻应符合表13和表14要求。5.3.3 通电温升 连接器达到热稳定状态时温度不能超过其温度
25、等级。5.3.4 电流循环 在试验过程中,任一端子对的温升不应超过55K,任一端子对的连接电阻不应超过表13和表14规定。5.3.5 绝缘电阻 环境试验前后,1000VDC下,被试验连接器中任何两个相邻金属组件之间(包括端子与端子,端子与屏蔽层,屏蔽层与外壳之间,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值至少为100 M,屏蔽绝缘电阻至少为 100 M;HVIL端子在500VDC下,两个HVIL端子间的绝缘电阻至少为100 M。5.3.6 绝缘介电强度 连接器任何两个端子孔之间、端子孔与连接器外壳之间、端子与屏蔽层、屏蔽层与外壳之间无飞弧或击穿现象,电流泄漏应小于或等于5mA。5.3.7 短时过载冲击 试验
26、后,连接电阻应符合5.3.1要求。端子外观应符合5.1.2要求,不应出现粘连、烧蚀等现象。5.3.8 屏蔽连接电阻 屏蔽连接电阻应符合表15中要求。表15 屏蔽连接电阻 屏蔽连接电阻类型 试验前 试验后 电缆屏蔽层到线束连接器屏蔽层连接电阻 3 m 6 m 连接器屏蔽层间连接电阻 4 m 8 m 设备连接器屏蔽层到设备壳体连接电阻 2 m 4 m 5.4 环境性能 5.4.1 浸没 试验后,连接器应符合5.3.5、5.3.6的要求,且内部目视无水分。5.4.2 气密性 试验过程中,当达到规定压力时,连接器不应有气泡冒出;试验后,连接器应符合5.3.5、5.3.6的要求,且内部目视无水分。T/C
27、SAE 1782021 14 5.4.3 高温高压喷射 试验后,连接器应符合5.3.5、5.3.6的要求,且内部目视无水分。5.4.4 热老化 试验后,连接器符合5.3.1、5.3.2、5.3.5、5.3.6、5.4.2的要求。5.4.5 低温操作 试验后,连接器符合5.1.2、5.3.1、5.3.2、5.3.5、5.3.6的要求。5.4.6 热冲击 试验过程中,连接器应符合5.1.7要求;试验后,连接器符合5.3.1、5.3.2、5.3.5、5.3.6的要求。5.4.7 温度湿度循环 试验后,连接器应符合5.1.2、5.2.4、5.3.1、5.3.2、5.3.5、5.3.6的要求。5.4.8
28、 耐化学试剂 试验后,连接器应符合5.1.2、5.3.5、5.3.6和5.4.2要求。放干后在10倍放大镜下检查,不得在任何连接器上看到明显的降解,开裂或机械功能的丧失,电缆、连接器及密封物的膨胀是允许的。5.4.9 盐雾试验 试验后,连接器无起泡、白锈、红锈等现象,应符合5.2.14、5.3.5、5.3.6、5.3.8、5.4.2的要求。5.4.10 防尘测试 试验后,连接器符合5.1.2、5.3.1、5.3.2要求。5.5 安全性能 5.5.1 响声 测试数据仅作为连接器设计评估,不做判定。连接器对配到位响声建议应高于环境音:潮湿前7 dB,潮湿后5 dB。5.5.2 触及防护 连接器分离
29、时两端均应符合GB/T 30038中IPXXB要求,对配后应符合IPXXD要求。注:不适用于集成式贯通连接器。5.5.3 禁限物质 连接器应符合GB/T 30512要求。5.5.4 可燃性 在试验温度850 下,样品没有燃烧或灼热;或发生了起燃,样品的火焰或灼热在移开灼热丝之后的30 s内熄灭,且铺底层不起燃。5.5.5 阻燃特性 T/CSAE 1782021 15 连接器所用材料应符合GB/T 24082008中燃烧等级HB的要求。如有其它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5.6 高压互锁检查 插入时,高压端子实现可靠电气连接后,HVIL端子须至少1 mm的行程才能接触;分离时,HVIL端子分离
30、至少1 mm以上,高压端子应保持电气连接。6 试验方法 6.1 基本检查 6.1.1 样品准备 电缆要求:试验用高压电缆应符合QC/T 1037的规定,低压电线应符合GB/T 25085的规定。电线附件组合要求:应按照相关制造商提供的端子、屏蔽环等组件与电缆的连接要求进行连接,并满足相关制造商提供的连接参数。样品预处理:在所有试验开始前,应将样品放置到室温(23 5),相对湿度45%75%的环境下保持24 h。6.1.2 试验环境条件 除特殊规定外,所有试验均在以下试验条件下进行:a)环境温度:23 5;b)空气相对湿度:25%75%;c)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6.1.3 容许
31、误差 除特殊说明外,试验容许误差以标称值的百分比表示,见表16。表16 试验容许误差 指标 误差范围 指标 误差范围 温度 3 力 5%电压 5%速度 5%电流 1%频率 5%电阻 5%流量 5%长度 5%气压 5%时间 5%相对湿度 5%(需控制时)6.1.4 外观 6.1.4.1 设备 照相机、录像机、10倍放大镜(如需要)。T/CSAE 1782021 16 6.1.4.2 试验方法 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试验:a)试验前,目视检查试验样品,记录制造和材料缺陷,如裂缝、色变、毛刺等。对试验样品拍照、录像或为每个试验组准备一个不做试验的样品,以便试验后对比试样;b)试验后,目视检查每个试验过的样
32、品并记录所有能观察到的变化,将试验后的样品与上述第 a)步中未经试验的样品、照片或录像进行对比,并在试验报告中记录所有的差别。6.1.5 尺寸 6.1.5.1 设备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三坐标投影仪等(进行尺寸测量的设备,测量精度应比所测量的零部件的设计尺寸高一个等级)。6.1.5.2 试验方法 需要进行检测的尺寸由供需双方商议确定,建议关重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才能进行后续试验。端子、护套等组件应符合图纸中规定的尺寸和公差。6.1.6 电流连续性 6.1.6.1 设备 连续测试仪,直流电源。6.1.6.2 试验方法 将所有样品的每个孔位通过锡焊的方式首尾相连形成一条串联电路,要求形成一个回路
33、,仅有两个自由端。将电缆的一个自由端与2 W,(1201)的电阻器连接,另一端与直流电源连接。将连续测试仪与电阻器或连接器并联,调整直流电源,向电路提供低于100 mA的电流,如图6所示。注:该试验不作为独立的测试项目进行验证。图6 电流连续性测试回路示意图 T/CSAE 1782021 17 6.2 机械性能 6.2.1 端子抗弯折能力 6.2.1.1 设备 专用夹具,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6.2.1.2 试验方法 按图7确定端子的类型。类型“A”类型“B”类型“C”图7 端子类型 试验步骤如下。a)“A”型端子:1)至少准备 15 套端子样品,每套端子尾部连接 150 mm300 m
34、m 长度的适配规格电缆,对样品进行编号;2)将试验端子固定到夹具中,使位置“1”处于图 8 所示的位置;图8 端子抗弯折施力示意图 3)按图 8 所示向端子尾部绝缘压接部位施加力并保持 15 s,然后释放。施力值见表 17 和表18;T/CSAE 1782021 18 表17 片式端子施加力 端子规格 X(mm)施加的力(N)0.5 3.0 0.64X1.5 4.0 1.52.8 7.0 2.86.3 10.0 6.39.5 15.0 9.5 20.0 表18 圆孔端子施加力 端子规格(mm)施加的力(N)13 20 38 30 8 45 4)用至少 10 倍放大镜检查弯曲区域,记录开裂情况。
35、如果端子在试验过程中弯曲,把端子校直重新检查开裂情况,试验 5 套端子;5)使用至少 5 套新端子,按图 8 的位置将端子旋转 180装入试验夹具中,重复第 3)4)步;6)使用至少 5 套新端子,按图 8 的位置将端子旋转 90装入试验夹具中,重复第 3)4)步。b)“B”型端子:1)至少准备 5 套端子样品,每个端子尾部连接 150 mm300 mm 长度的适配规格电缆,对样品进行编号;2)将试验端子固定到夹具中,使位置“1”处于图 8 所示的位置;3)按图 8 所示向端子尾部绝缘压接部位施加力并保持 15 s,然后释放。施力值见表 17 和表18;4)用至少 10 倍放大镜检查弯曲区域,
36、记录开裂情况。如果端子在试验过程中弯曲,把端子校直重新检查开裂情况,试验 5 套端子。c)“C”型端子:1)至少准备 30 套端子样品,每个端子尾部连接 150 mm300 mm 长度的适配规格电缆,对样品进行编号;2)将试验端子固定到夹具中,使位置“1”处于图 8 所示的位置;3)按图 8 所示向端子尾部绝缘压接部位施加力并保持 15 s,然后释放。施力值见表 17 和表18;T/CSAE 1782021 19 4)用至少 10 倍放大镜检查弯曲区域,记录开裂情况。如果端子在试验过程中弯曲,把端子校直重新检查开裂情况,试验 5 套端子;5)使用至少 5 套新端子,按图 8 的位置将端子旋转
37、180 装入试验夹具中,重复第 3)4)步;6)使用至少 5 套新端子,按图 8 的位置将端子旋转 90 装入试验夹具中,重复第 3)4)步;7)把“C”型新端子固定到夹具中,使位置“2”处于图 8 中位置“1”所示位置,重复第 3)6)步。6.2.2 电线附件拉力 6.2.2.1 屏蔽环-电缆拉力 6.2.2.1.1 设备 专用夹具,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6.2.2.1.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用连接器能适配的所有规格屏蔽电缆连接上屏蔽环,线长 300 mm,每种规格至少准备 10 套压接样品,对样品进行编号。当绝缘支撑与屏蔽环同时适用时,绝缘支撑不应压接;b)按图 9 将试验
38、样品固定在夹具上;c)在轴线方向上以 50 mm/min 的均匀速度施加拉力;d)记录将屏蔽环从压接位置移开所需的最大力。图9 屏蔽环-电缆测试施力示意图 6.2.2.2 端子-电缆拉力 6.2.2.2.1 设备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T/CSAE 1782021 20 6.2.2.2.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用端子适配的所有规格电缆连接上端子及其组件,每种规格至少准备 10 套样品,对样品进行编号;b)将端子固定在夹具上;c)将力测试仪上的拉力和位移量清零;d)以每分钟 50 mm/min250 mm/min(推荐 100 mm/min)的速度施加轴向拉力;e)记录每套样品电缆
39、与端子分离时的最大力值。6.2.3 端子与护套间插入力 6.2.3.1 设备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6.2.3.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用端子适配的最大规格和最小规格的电缆连接上端子及其组件,护套和每种规格的端子至少准备 10 套样品,对每个护套和每个端子孔进行编号;b)用夹具固定护套;c)用力测试仪在距绝缘支撑 20 mm 处夹持电缆;d)以 50 mm/min 的均匀速度把端子直线插入至护套中;e)记录端子插入护套所需的最大力值。注:对于密封连接器,插入力应包括单独密封堵与护套孔之间的摩擦力,或端子与整体密封垫之间的摩擦力。测试时应包含完整的电线附件,如果连接器尾部的密封结构
40、是在端子插入前装配,则测试时需要将该密封结构提前组装好。6.2.4 端子与护套间保持力 6.2.4.1 设备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温/湿度箱。6.2.4.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至少准备 10 套端子和护套样品,用端子适配的最大规格的电缆连接上端子及其组件,将样品平均分为 2 组,对每个护套和每个端子孔进行编号。b)把护套放在温/湿度箱(温度 40、相对湿度 95%98%)中保持 6 h,然后在室温下保持 1 h。本试验应在潮湿处理后 8 h 内完成,如不能完成,样品应放置在干燥的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在24 h 内完成本试验;c)将第一组样品端子插入护套中,不安装 TPA;d)用
41、夹具固定护套;e)用力测试仪夹持电缆;f)以 50 mm/min 的均匀速度增加力,将端子从护套中直线分离;T/CSAE 1782021 21 g)记录端子从护套中分离所需要的力及对应的端子孔编号和护套编号。如果在分离端子之前护套破裂或电缆断裂,应在试验报告中记录力值并描述此情况;h)将第二组样品安装 TPA,重复第 d)g)步。6.2.5 设备连接器端子保持力 6.2.5.1 设备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温/湿度箱。6.2.5.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至少准备 5 套连接器样品,对样品进行编号,试验应测试所有端子;b)把连接器放在温/湿度箱(温度 40、相对湿度 95%98%)
42、中保持 6 h,然后在室温下保持 1 h。本试验应在潮湿处理后 8 h 内完成,如不能完成,样品应放置在干燥的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在24 h 内完成本试验;c)把连接器固定在夹具中;d)用力测试仪沿端子的中心线向端子逐渐施加推力,记录端子开始移动时(移动距离小于 0.2 mm)最大力;e)使用新样品,用力测试仪沿端子的中心线向端子逐渐施加拉力,记录端子开始移动时(移动距离小于 0.2 mm)最大力。6.2.6 端子与端子孔防错结构 6.2.6.1 设备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6.2.6.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分析端子和端子孔结构,确定错误的端子插入方向。一般情况下,至少应对 90
43、、180、270的错插方向进行试验。矩形端子至少对 180 的错插方向进行试验;b)准备足够多的端子和护套,用端子能适配的最大规格的电缆连接上端子,按第 a)步中确定的错插方向,每个方向至少试验 10 次,每次试验都应使用新端子和新端子孔,护套上的每个端子孔都应测试,对每个护套和每个端子孔进行编号;c)把护套固定在夹具中,护套不能受力变形;d)用力测试仪在距绝缘支撑 10 mm20 mm 处夹持电缆;e)调整力测试仪,使其能按第 a)步中选择的错插方向将端子直线插入端子孔;f)插入力为端子插入护套力最大值的 1.5 倍或 15 N,以较大者为准;g)以 50 mm/min 的均匀速度施加第 f
44、)步中规定的力将端子插入端子孔;h)记录试验结果:端子未插入端子孔、端子插入深度等情况;i)用新端子和新端子孔重复第 c)h)步,测试所有端子孔。6.2.7 端子孔强度 6.2.7.1 设备 T/CSAE 1782021 22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6.2.7.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准备 PLR 不在锁定位置的护套和端子,用端子适配的所有规格电缆连接上端子,每种规格样品至少准备 5 套,对样品进行编号;b)从测试样品中随机为每种规格的端子选择一个端子孔;c)用 6.2.12.2 中 a)中测定的力增加 40 N 作为本试验所需要的力。对于规格小于 1.5 mm 的端子,最小力为
45、 60 N;对于规格大于或等于 1.5 mm 的端子,最小力为 80 N;d)把端子插入选择的端子孔,使其刚好不在锁定位置。然后以不超过 50 mm/min 的均匀速度向 PLR施加力直至达到 c)中确定的力。记录 PLR 是否到位并锁定,如图 10 所示;图10 端子孔强度施力示意图 e)撤销施加力,把 PLR 退回,然后将端子、PLR 装配到位;f)测试并记录端子保持力。6.2.8 助力机构机械强度 6.2.8.1 设备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6.2.8.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至少准备 5 套护套样品,样品须装配助力机构,对样品进行编号;b)将护套固定在夹具中;c)当助力机
46、构在预装位置和锁止位置时,如图 11 所示,朝 F 方向及反方向,以(50 10)mm/min的均匀速度向助力机构施加力直至达到 100 N;T/CSAE 1782021 23 d)将助力机构置于预装位置和锁止位置的中间位置,如图 11 所示,朝 F 方向及反方向,以(5010)mm/min 的均匀速度向助力机构施加力直至达到 60 N。图11 助力机构机械强度施力示意图 6.2.9 吊耳强度 6.2.9.1 设备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6.2.9.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至少准备 5 套护套,对样品进行编号;b)将护套固定在夹具上;c)如图 12 所示,朝 F1 方向,以(50
47、10)mm/min 的均匀速度向垂直于护套对配方向进行拉动,记录吊耳被破坏时的最大力;d)如图 12 所示,朝 F2 方向,以(5010)mm/min 的均匀速度沿护套对配方向的垂直方向进行拉动,记录吊耳被破坏时的最大力。图12 吊耳强度施力示意图 6.2.10 安装面耐压能力 6.2.10.1 设备 扭矩测试仪。F F1 F2 T/CSAE 1782021 24 6.2.10.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至少准备 5 套设备连接器,对样品进行编号;b)将连接器按照表 19 中提供的预紧力矩装配到安装面上;c)然后将螺栓完全退出;d)重复第 b)c)步,连续进行 5 次装配;表19 螺栓装
48、配预紧力矩 螺栓规格 预紧力矩(Nm)M4 2.5(15%)M5 5.0(15%)M6 8.0(15%)M8 15.0(15%)M10 25.0(15%)6.2.11 连接器固定结构机械强度 6.2.11.1 设备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6.2.11.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至少准备 30 套护套样品,平均每个方向至少 5 套,对样品进行编号;b)把护套安装到能与护套固定结构相配合的支架上(图 13),支架不应额外加强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图13 安装支架示意图 c)在 F1 方向,以 50 mm/min 的均匀速度对护套施加力直至 50 N 或固定结构破坏。此力应施加在护套尾部边缘
49、 5 mm 处,以便产生最大的力矩(见图 14、图 15);T/CSAE 1782021 25 图14 施力正视图 标引序号说明:1固定结构;2试验护套。注:箭头表示施加力的方向,而不是施加力的位置。图15 施力轴侧图 d)将护套从支架上移走;e)用其它 4 个护套重复上述第 b)d)步;f)在其它 5 个方向上(F2F5 方向为 50 N,F6 方向为 110 N)重复第 b)e)步。如果没有损坏,可在同一个护套上测试多个方向的力。T/CSAE 1782021 26 6.2.12 混合附件操作力 6.2.12.1 设备 具有波峰读数特征的力测试仪。6.2.12.2 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a
50、)当所有端子都正确装配到护套中,把 TPA 装配到锁止位置需要的力:1)至少准备 10 套 TPA 在预装位置(如适用)的护套,对样品进行编号;2)在护套中插满端子,把护套(包括 TPA)固定到夹具中;3)以 50 mm/min 的均匀速度把 TPA 装配到锁止位置,记录最大力。b)当护套中不装配端子时,把 TPA 装配到锁止位置需要的力:1)至少准备 10 套不装配端子的护套,对样品进行编号;2)把护套固定到夹具中;3)以 50 mm/min 的均匀速度把 TPA 装配到锁止位置,记录最大力。c)当一个端子没有装配到锁定位置时,TPA 装配到锁止位置需要的力:1)至少准备 10 套不装配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