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诗歌鉴赏练习题(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诗歌鉴赏练习题(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送郑侍御谪闽中(1)高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2)。大都秋雁少(3),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注释】(1)侍御:官名,即侍御史。负弹劾纠举不法之责。郑侍御为高适的朋友。谪:指官吏因过失,降职调遣到偏远的地方。(2)闽中: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3)大都:大概。(1)诗歌的领联选取了那些意象?这些童象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6分)(2)请简要赏析尾联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青玉案宋 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
2、,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 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谩:徒然、空自。(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3 分)(2)词人为什么说“凄凉只恐乡心起”?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4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裁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2
3、)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5 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一(2)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阅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11分)雨过至城中苏家宋 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
4、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1)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分析。(5分)(2)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6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黄溪夜泊欧阳修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非乡况复惊残岁,对客偏官把酒杯,行见江山日吟咏,不因迁適当能来【注】本诗是诗人于景祐四年被贬夷陵经黄溪时所作。(1)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颔联。(5分)(2)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6分)七、阅读下
5、面这首诗,完成习题。甲辰八月辞故里张煌言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注】张煌言:是与郑成功齐名的南明抗清人物。抗清兵败被俘,慷慨就义。此诗作于被俘后。于氏:于谦。一枝:喻栖身之所。鸱夷;皮制口袋。史书上说伍子胥死后,吴王取其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灵异录说子胥魂怒,驰水为钱塘江潮,“常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1)请简析首联的作用。(5分)(2)这首诗写了诗人自觉走向死亡时的哪些心态?请结合诗句作分析。(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减字木兰花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
6、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注】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1.请简要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5分)2.“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与温庭筠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意蕴相似。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做以简要分析。(6分)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习题临江仙 信州作晁补之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注】晁补之:北宋词人。本词作于作者贬官监信州酒税时,词中的“江城”即信州。幽禽:指杜鹃。(1
7、)这首词的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5分)(2)请赏析“苦来醉耳边啼”一句的妙处。(6分)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太常引暮行李齐贤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坰。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苔扉半扃。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今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注】明星:启明星。1.从这首词的上阕可看出作者的心理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2.这首词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秋雁、夜猿。(2分)诗歌用“秋雁少”表现闽中的偏僻和消息的闭塞,用“夜猿多”表现闽中夜晚的凄清、环境的恶劣。(4分)(2)尾联运用了象征(或比喻)和虚写的
8、表现手法。(2分)“雨露”象征(或比喻)皇帝的恩泽,“逢雨露”虚写对方肯定会得到赦免,回到京都;“风波”象征(或比喻)朋友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诗人以“慎风波”告诫友人要小心行事。诗作表意含蓄委婉,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告诫、关心之情。(3分)【译文】把你降职调遣到偏远的地方去请不要怨恨,因为闽中我以前也曾到访过。那个地方很少看见秋天的雁鸟,但是夜里却常听到很多猿猴的叫声。往东青山与白云接连不断,往南虽然又湿又热,但是瘴气与瘟疫还算温和。你应该很快就会重新蒙受皇上的恩泽,回到朝廷,放心地去吧,但是要注意顺应环境的变化呀!作品评析这是诗人写给朋友郑姓侍御史的送别诗。郑侍御因为犯了过失面被贬放到当
9、时认为是帟荒之地的福建去,诗人担心他心中不平,不安,所以诗人在起首就提醒郑侍御对被谪放这件事不要产生恨意。并且以过来人的身分告诉闽中的环境特征。也告诉他复职的希望。所以只要注意旅途上的安全以及意在言外的其它风波外。其它不必相心。诗人是一位重年节,疾恶如仇的人,若非友人有冤屈,他是不会这么劝的,他希望他的友人能够忍受下来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然后“自当逢雨露”,重返朝廷。大概贬谪之人最需雨露恩泽,因此诗人劝影朋友,皇帝的恩泽一定会惠及远谪之人,劝触朋友要珍重有为。这是至友的真关怀,颇有为友喊冤的意思在内。二、(1)答,有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之情(1分)。2有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
10、的温暖和慰藉之情(1分),也有因眼前如画的烟村,而触发的词人思乡之情(1分)。(三种情感各1分,共3分,意思答对即可。) (2)答:词人先望楼念亲,感叹路遥人远,视线难及,望乡的怅惘之情由此生发。(2分)接着想到今宵独宿旅馆的孤寂情景,征雁、残月,徒增乡思之苦,使内心的凄凉更为浓重,所以说“凄凉只恐乡心起”。(2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三、 (1)1原因: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4分,答出四点即可)2、情感;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2分,答出两点即可) (2)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
11、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赏析】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秋日的一天,刘禹锡受朋友窦员外之邀,参观了他在京城长安买的新居。参观完毕,刘禹锡写了这首诗
12、相赠。首联“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诗人谪居多年,心情苦闷,受朋友窦员外邀请,来到他的崇德里新居,看到街西美丽的风景,禁不住喜笑颜开。“开颜”二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实写院外之景。清光门外,有一溪渠水缭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颈联“蔬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是写院内之景: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院子里还栽种了很多芍药,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色。前一句是实写,后一句是虚写。颔联和颈联,从写景的艺术来看,两联选取“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等景物进行铺陈描摹;颔联写院
13、外的远景,然后移步换景,由院外写到院内;颈联写院内的近景;这样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富有层次。这两联前三句是实景,第四句是虚景。尾联“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这一联写诗人和窦员外“在此间”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表达了闲适愉悦的心情。整首诗语言清新隽秀,景色秀丽幽静,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四、(1)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 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解析:这道题问写景的
14、角度有何不同,我们学过的写景的角度一共是两种:一是直接、二是间接。白的景物描写是十分直接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之相比,发的景物描写则是间接的,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2)情感:尾联表达了作者以国事为重,竭力完成王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了国事,即使思念家乡、亲人想和亲人团聚也只能梦中悄悄思念,把思乡放在了次要位置的复杂感情。(2分)诗歌尾联说“勤王”即使指尽力王事,也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写出了作者不因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报效祖国的决心,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
15、聚的情感,但在国事面前,诗人把轻重分的很清楚,表达了诗人即使思念家乡和亲人,但也会以国事为重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2分)作用:对全诗的感情抒发在内容情感上起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全面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华了主题,言简义丰,言有尽意无穷。解析:虽然问的是最后一句的情感,其实就是结合最后一句谈谈全诗的情感。那么结合题目、作者还有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岑参把爱国、完成王命和同家人团聚孰轻孰重分的非常清楚,虽然思乡思人,但依旧以国家大事为重,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整体赏析】此诗所写,都是回应其他人的关心和慰问。诗题“发临洮将赴北庭”,因而诗中所叙述,也是临洮至北庭沿途景物
16、。开头“闻说”者,则说明此行轮台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暗示着和安西有对比:自然方面,春风不到,连年雪飞;人事方面,汉使应稀。此次虽是作者第二次出塞,但到北庭还是第一次,所以凭传闻写出轮台的寒冷与荒凉,但是调子并不低沉。从“连年见雪飞”至“青山过武威”写景,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连年见雪飞”写气候之寒冷,“春风曾不到”写其荒凉,“白草通疏勒”写其萧瑟,“汉使亦应稀”写其地距中原之遥远,揭示出西域戍边的艰苦性尾联在内容情感上起到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全面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勤王敢道远”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
17、祖国,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这两句其实是回答别人“勤王道路远,家乡何时归”的关怀,写得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华了主题,言简义丰,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以抒发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的思想感情。五、(1)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天空放晴,美景尽现,红花沾雨,柳色葱翠,加之好友贬后重新被予以重任,高兴地心情溢于言表。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平时公务繁忙,此时难得清闲,可以看出作者被委以重任,内心踌躇满志,暂得偷闲的欢乐。 (2)对仗,如“花飞”对
18、“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比拟,如“柳拂”。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六、(1)颔联借景抒情(1分),从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的角度,描写了峡川从黄昏到静夜的景象(1分),营造了凄清的意境(1分),抒发了诗人缠结难解的愁绪(1分),同时呼应了标题中的“夜”字。(1分)(意思对即可)(2)漂泊之苦,岁末之痛,迁滴之恨,思乡之切,旷达之怀(答到三点给4分,四点给5分,五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1黄溪:夷陵黄牛峡附近。2“楚人”句:夷陵在春秋时属楚。战国时楚人宋玉作九辩,有“贲标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之语。3“暂到”句:形容忧思之甚。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19、有“是以一日而九回”4三峡:湖北宜昌以上,四川奉节以下的长江两岸,重峦叠嶂,其中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最险,合称三峡。5“满川”句:翻用水经注江水所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语意。6偏宜:最宜。这首诗作于景元年(1037),为夷陵九咏之六。欧阳修谪居夷陵,曾经过黄溪,登山临水之际,抚今伤古,感慨良多,遂有此诗。诗中前六句,句句为沉痛语,“ 恨”“愁”、“哀”、“暗”、“惊”,字字血泪,谪居山城之苦、忠而被贬之痛溢于言表。然而,古代诗人遭遇困厄奄蹇之时,向来善作宽解之言,以平衡内心的苦闷。胸襟开阔,善于苦中作乐的欧阳修更是如此:戏答元珍中有“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的自慰之语,现
20、在这首诗末两句亦笔锋一转,不再作伤心语,而有一股旷达豪迈之气溢于纸面。这两句与元稹適越州时作的以州宅夸乐天中的“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品格相似,从此可窥见古代诗人性情之一斑。七、(1)参考答案:首联点题,诗人于国破家亡之际,决意以死明志。为下文写对两位英雄的景仰及向英雄学习的意志作铺垫。为全诗奠定了慷慨悲壮的感情基调。 (2)首联,表明自己为国为民而英勇不屈、蹈死不顾的决心。颔联、颈联,既表达对民族英雄于谦和岳飞二人的景仰之情,又为自己能为国家民族利益献身而感到自豪。尾联,表达自己虽死,但抗清的精魂永远不会泯灭。(每点2分)八、1.诗歌中描绘了一位春天登楼远眺思念归人,心中满怀离愁别
21、恨的女子形象。“天涯旧恨”、“独自凄凉”写出了女子的离愁别恨。而回肠寸断,春风吹不展黛娥写出愁苦之深,故“困倚危楼”。2.情感上,两诗都表现的是思妇登楼远眺,盼望思念之人归来,却迟迟未归的失望之深;表现手法上,都是以景衬情,将情感融入所写景物中,“飞鸿”和“千帆”都是能令她高兴的消息,但是缺让她深深失望。这首词抒写了闺中思妇念远怀人的忧郁愁情。全词托思妇自诉口吻,以“愁”字贯串始终。“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独自凄凉人不问”表面讲无人过问,无人安慰,实际是说自己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离愁的人。“欲见回肠”两句犹如思妇的自言自语,谁想看我的愁肠环曲吗?“黛
22、蛾”两句乃思妇为自己的蹙眉愁容作一写真,愁眉“长敛”正与胸怀“旧恨”相映。“春风吹”补出思好恰因伤春而触离愁。“困倚危楼”二句写思妇愁望空虚,一个“困”字传达出思妇独倚高楼日么的困多。倦食和失望无聊的情绪。“过尽”一字写思妇跳想大雁归来过尽情量,“飞鸿”意象从来是为离人传递书信的象征,而今只见大雁排列着人字或一字队列飞过,却不见行人归来,连封书信也未见到,自然睹雁阵面“字字愁”啦!全词情调康哀,意境含蓄。得南唐词风范,而语辞清丽隽永,风格情韵深远,则是秦词本色。九 (1)谪宦江城,困苦无依、闲适的隐居之人。 (2)“醉耳”两个字用得妙,写出了词人并不宁静的内心。如果真是耳朵醉了,那就不会听到杜
23、鹃的叫声了。杜鹃的叫声正暗合着词人内心清醒的承受着痛苦的折磨。(诗人借酒沉醉来消解悲苦,杜鹃却不谙人事耳边苦啼,词人借杜鹃的不体恤来衬托诗人愁苦难消,愁情沉重。)鉴赏:词的上片写自己清苦的生活,以一种表面上淡泊的意境,表露了自己彷徨苦闷的心情。他说自己谪宦江城,困窘无依,只能与残僧野寺相依存。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唯其夸张,才愈发流露出一种委屈孤愤的情绪。下面三句所描绘的似乎是十分恬淡超脱的隐士生活:在松林捣药,向竹从漫步,水源已尽而足犹未驻,云涛四起仍茫然远眺,便分明凸现出了一个胸积沉郁者的形象。“水穷”两句用得最妙,作者化用了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这不仅是格律
24、的需要,而且也是内容的需要王维是真心退隐,因而寓居终南山陲,每当兴至,便信步于山林深处,直走到山溪源头,便席地而坐,仰观飘然的云涛自山坳腾起,这是何等的恬静淡泊!穷水源,看云起都出于有意无意之间,麈诘是心景合一的。晁补之则不然,他是愤郁难抑、百无聊赖才向林间漫步散心的,山溪已尽而足犹未止:他是心事重重的,怀归思远才闷坐崖头,晚云四起而仍在茫然远视。水自穷,云自起,词人的心思全不在这里。词序一改而意境全非。-晁补之是身在景中而心存景外啊!词的下片更跃进一层,作者借一只夜鸟的悲啼,倾诉自己萦怀难解的谪居之怨,思乡之苦,构思之巧,令人拍案叫绝。“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既用啼声打破了上片结句
25、创造的看似宁静的氛围,揭示出词人内心的不宁静,又使词意宕开一步,引出下文披露的怀归之情。“醉耳”二字用得极好。古来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都喜欢声称“但愿长醉不原醒”,可实际上他们正是十分清醒地承受着痛苦的折磨,果真是“醉耳”,又怎能被幽禽的悲啼所震动!接下去三句明里写鸟鸣,暗里写心声,层层深入。“月斜西院愈声”一个“愈”字,说明幽禽的悲鸣一直萦绕耳边,随着时光的推移,愈来愈使心灵受到强烈震颤。走出世归隐与世无争的道路吗?青山虽然无限美好,放浪山林的生活虽能使自己暂离仕途的烦恼,但终非自己的夙愿,词人岂甘这样默默地度过余生?“不如归”,这布谷的哀呼,不正是词人的心声吗?鸟犹思归,何况逐臣!整首词都表
26、露出了作者苦闷、愤懑的心声。十、1.【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迫切心理:“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坰”写出了暮色推移的时间变化,体现了作者急于找到宿处的迫切心理;(1分)安慰和希望:“灯火小于萤”一句写出一星灯火使行人感到莫大的安慰和希望;(2分)失望心理:“人不见,苔扉半扃”通过住宿处的破败写出了作者的失望心理。(2分)解析:由“题目”推知,诗人傍晚行走于林中,想找到一住宿处,结合诗中关键词逐层进行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思路点拨】对诗歌主旨情感的把握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要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
27、经历入手分析;二要从作品描写的关键词入手品味;三要借助于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来分析。2.【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鉴常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衬托。以“栖鸦”衬托旅途孤寂。(2分)想象。“又何处、长亭短亭”想象次日即将踏上的漫漫征程。(2分)借景抒情。以“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的宿处简陋之景抒发了作者难以入眠时的凄凉酸楚之情。(2分)(如答其他手法且有合理分析亦可酌情给分)解析:考虑这类题要明确手法,结合诗句,表达情感。【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
28、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一抑扬卒章显志。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诗词鉴赏】李齐贤。字仲思号益斋高丽人曾任西海道安廉使二十八岁时为忠善王所赏。侍从至大都有散曲及词作传世。这首诗,他通过写傍晚的景色比喻出作者的自身环境和心情,此诗中,诗人借景抒情以动静(栖鸦与远山等)结合的表现手法展开此诗,上片起首刻画出黄昏已尽,暝色四合的景象,远处的灯火似比萤光更小,而荒山的屋舍,其实久已无人居住。羁旅征途,荒林寒夜,这一切本是凄凉,而此词写来,却别有一种幽谧闲婉之致。上片起首刻画出黄昏已尽,暝色四合的景象,远处的灯火似比萤光更小,而荒山的屋舍,其实久已无人居住。旅程的艰苦与寂寞在词人眼中似乎是另一种享受,因为他对未来早已有着清醒的认识又何处?长亭短亭既是写实更蕴涵着深滚的人生哲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