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896690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为深入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按照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安排部署,对纲要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一、“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四五”以来,全县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攻坚繁重任务的严峻考验,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坚持把“十四五”规划作为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基本符合预期。(一)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1.生产总值。纲要规划目标为85亿元,年均增长11%。 2021年、2022年分别达到55.94亿元、67.54亿元,增速分别为7.9%和8.8%,年均

2、增长8.3%,低于预期2.7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达到27.51亿元,同比增长10.6%。结合两年来县经济发展态势和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分析,预计完成增速11%的规划目标难度较大。2.地方财政收入。纲要规划目标为1.83亿元,年均增长10.5%。2021年、2022年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1.2亿元、1.28亿元,增速分别达到8%和7.1%,年均增长7.6%,低于预期2.9个百分点。受统计口径、降低成本、减税政策等因素影响,预计实现规划目标难度较大。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纲要规划目标为28.8亿元,年均增长10%。2021年、2022年分别完成20.32亿元、23.05亿元,分别增长13.6%

3、和13.5%,年均增长约13.5%,高于预期增速3.5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完成11.27亿元,增长12.3%,预计2025年可顺利完成规划目标。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纲要规划目标5年累计投资240亿元,年均增速15%。2021年完成投资38.5亿元,同比增长22.5%,2022年完成投资45.85亿元,同比增长19.1%。两年累计完成投资84.35亿元,年均增长20.8%,2023年上半年完成15.89亿元,增长23.6%。从前两年投资增速看,预计2025年可以完成年均增长15%的规划目标。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纲要规划目标为30亿元,年均增长29.6%。2021年、2022年分别实

4、现10.32亿元、17.06亿元,增速分别为5.1%和15%,年均增长10.1%,主要是略钢及关联矿产企业的复产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恢复性增长,2023年上半年完成8.65亿元,增速达到20.3%。预计到2025年实现年均增长29.6%规划目标难度大。(二)创新驱动指标完成情况6.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纲要规划目标为2025年达到1%。2021年以来,全县R&D占GDP的比重均在0.2%以下,距离规划1%的目标有较大差距,预计到2025年完成规划目标有一定的压力。7.规上企业R&D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纲要规划目标为1.5%。2021年以来,全县规上企业R&D占主营业务收入比

5、重约为0.16%,2025年完成1.5%的规划目标难度较大。8.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纲要规划目标为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0.8件。截止2022年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0.5件,预计可以完成规划目标。(三)结构升级指标完成情况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纲要规划目标为39%。2021年、2022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49.6%、45.7%,分别高于规划目标10.6个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7.4%。主要是略钢停产导致第二产业增加值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随之上升而形成的结构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

6、创建等,服务业增加值将会持续增长,同时略钢复产后第二产业发展也将步入正常轨道,服务业占GDP比重将趋于稳定,预计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可以实现39%的规划目标。1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纲要规划目标为50%。2021年、2022年比重均达到46%,2023年上半年比重达47%。考虑到略钢将在2023年全面完成改制,公司资本金将会变更,预计到2025年可以实现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50%的规划目标。1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纲要规划目标为15%。由于省市统计反馈数据滞后,尚未提供该项指标完成情况,只反馈了年度增速。2022年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预计2025

7、年实现规划目标难度较大。12.城镇化率。纲要规划目标为55%。2021年、2022年全县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5.1%、46.3%,2023年上半年达到46.9%,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按照纲要确定的城镇化率55%的目标,年均需提高2个百分点,由于县城镇规模偏小,吸纳人口能力有限,预计到2025年难以实现规划目标。13.互联网普及率。纲要规划目标为60%。2022年城市光网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光网覆盖率达到81.3%,4G覆盖率达到7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已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四)民生福祉指标完成情况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纲要规划目标为45000元,年均增长11%左右。20

8、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5282元,增长8.2%,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7517元,同口径增长9%,2023年上半年增速为8.7%,均低于纲要中提出的11%增速,预计到2025年实现规划目标难度大。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纲要目标为14400元,年均增长12.5%左右。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714元,增长8.3%,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710元,同口径增长8.9%,2023年上半年增速为9.5%,均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预计到2025年实现规划目标难度大。16.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纲要确定目标为100%。截止2022年底,基本养老保

9、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已提前实现规划目标。17.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数。纲要规划目标为0.35万人。2021年完成1307人。2022年因政策性调整完成14884人。预计2025年可实现规划目标。1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纲要规划目标为98%。2021年以来,通过强化招生措施,2021年、2022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90.02%、96.7%,预计2025年可以完成规划目标。19.人口自然增长率。纲要规划目标为控制在7以下。2021年、2022年分别为0.58和0.55,2023年上半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总体来看人口增长较慢,预计到202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10、可以控制在7以内,能够实现规划控制目标。(五)生态文明指标完成情况20.单位GDP能耗降低。纲要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累计降低10%。2021年下降5.61%,2022年预计上升40.76%,前两年该指标不降反升35.15%,主要原因是2022年略钢及相关矿山企业复产,能耗大幅增长。后续发展中,全县仍将有能耗较高的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能耗削减困难巨大,预计到2025年无法完成规划目标。21.耕地保有量。纲要规划目标为42.73万亩。截止2022年底,全县耕地保有量44.12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32.35万亩,已经实现规划目标。22.地表水达标率。纲要规划目标为100%。2022年达到100%

11、,随着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准入政策的日趋严格,全县将持续保持水环境质量提升,预计可以完成规划目标。23.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纲要规划目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完成省市下达控制目标。2021年四项污染物中,氮氧化物减排任务未能完成,主要原因是略电7号机组投产,用煤量激增,导致氮氧化物排量不减反增;2022年我县圆满完成了市上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减排任务。随着全县“铁腕治霾”“治源清污”“综合施治”等行动的实施,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24.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纲要规划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4%。2

12、021年、2022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分别达到342天、298天,达标率分别为93.6%、81.6%。随着生态项目和环境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预计到2025年可以完成规划目标。25.森林覆盖率。纲要规划目标为70%。2021年、2022年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69.2%、69.5%,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我县将继续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持续做好绿化造林有关工作,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规划目标。总体来看,纲要确定的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趋好,其中经济发展、结构升级、生态文明指标完成情况相对较好,民生福祉指标完成情况一般,创新驱动指标完成情况欠佳。15项指标可以完成和有望完成规划目标,占规划指标的6

13、0%,10项指标完成规划目标有一定压力,占规划指标的40%。二、重点任务进展情况纲要提出的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工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九大重点任务,总体进展情况较好。(一)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十四五”以来,按照国家“六个精准”和省“八个一批”要求,大力推进产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培训、健康扶贫、保障兜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脱贫攻坚进展顺利。2021年、2022年全县共2846户10723人脱贫,3个贫困村退出,预计2023年全县23个贫困村退出、1.7万人

14、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1%左右。一是精准脱贫全力推进。大力发展种养殖、务工、家庭经济等贫困户增收项目。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15户,占规划任务的67%,危房改造全面推进。2021年聘用生态护林员326人,2022年聘用生态护林员632人,两年共兑付管护工资补助574.8万元。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因贫困而辍学的目标,两年共开展职业技能及脱贫教育培训4.4万人次。两年共保障低保对象9600人、五保对象1196人,实施医疗救助4.1万人,建立贫困户医疗救助“四重保障”体系。二是脱贫条件明显改善,通村水泥路建设、饮水安全和提升改造、村级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等进展顺利,实现贫困村道路通

15、畅和电力完善目标,2023年计划退出贫困村通村沥青(水泥)路、电力入户、卫生室建设等基础设施基本达标。强化贫困村文化教育、卫生、信息化等公共服务配套,实施文化设施项目55个、卫生室项目87个,建设扶贫信息化示范村95个,全县1.32万户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三是社会扶贫合力推进。实施江海安对接扶贫协作项目21个,争取中省市县包扶单位各类援助项目241个、捐助物资和扶持资金1.2亿元。落实中省市县四级包村扶贫部门单位364个,县级领导联镇扶贫全覆盖,选驻贫困村第一书记98人。社会扶贫体制机制完善,扶贫合力进一步凝聚。(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实施脱贫攻坚村组联网路

16、项目193个、县乡公路改造项目5个、桥涵配套项目7个、危桥拆除重建项目2个、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12个,建成通村公路工程17个,自然村通村道路实现全覆盖。建成马蹄湾、观音寺、西淮坝、白石沟五级客运站4处,公交车、通村客运车通达率明显提升。二是水利设施加快提升。县城北线水源工程建成投运,县城乡水源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和脱贫攻坚供水工程基本完成,农村供水提质工程完成规划任务78%。干流防洪工程、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清洁流域工程等项目加快实施。农田水利与节水改造工程、旱地改水田、灌区节水改造全面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完成规划任务的46%。(三)农业现代化推进情况一是农业产业

17、化步伐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大力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四大区域”增收项目。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及推广应用,粮油生产保持稳定,2022年粮食、油料产量分别达4.91万吨和0.5万吨。中药材发展势头较好,新建中药材示范基地7个,发展专业合作社100余个,培育加工流通企业9家,研发系列产品30个,“黄精”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杜仲”“黄精”被评为“十大秦药”。特色养殖业逐步壮大,2022年全县乌鸡饲养量达413万只,“乌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登记,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发展中蜂龙头企业2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5个,养蜂户达2000余户,中蜂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

18、推进。干果业持续发展,2022年全县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种植面积达19万亩。增收项目不断壮大,2022年全县食用菌产量达到4362吨,茶园总面积达到2万亩,种植烤烟4000亩、蔬菜5.67万亩,蔬菜自给率保持在50%以上。二是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园区平台稳步壮大,培育现代农业园区13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0个。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冷链仓储、物流转运、电商平台等流通设施基本完善,全县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站113个,网销农特产品120余种。截止2022年底,全县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1个,家庭农场达到57个。(四)工业转型升级情况一是新型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围绕冶金矿

19、产、电力能源、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实施招商引资、技术创新、挖潜提效、规模扩张、资源重组,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二是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全县削减生铁产能50万吨,略钢实现改制脱困复产,带动冶金矿产实现恢复性发展。大唐略电6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建成光伏扶贫电站20.71兆瓦。2022年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0.01亿元,增长86.7%,工业经济基本实现预期目标。三是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一区四园多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园区入驻重点企业51家,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达90%以上。四是新兴产业培育加快。依托冶金矿产、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现代新材料和食药产业。(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

20、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八渡河流域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景区,灵岩寺风景名胜区综合开发、郙阁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旅游,智慧景区基本建成。2023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46.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8亿元,分别增长31.75%、46.67%。二是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在首家农村淘宝3.0模式生态县。截至2023年6月,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47户,农村电商物流实现全覆盖,“一镇一品”“

21、一村一品”电商产品开发模式逐步推广,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户,创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镇2个、示范村2个。三是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机构围绕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各类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2023年6月,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41.86%。建立扶贫互助协会152个,设立担保基金1支。四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完成5个敬老院扩建,建成28个农村幸福院和何家岩、黑河和略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城乡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六)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编制完成了县城市总体规划十天高速北引线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右岸铁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中心商业区初步形成,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和旧

22、城改造步伐加快,横现河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县城北片新区综合改造、中学路、西街及铁路片区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进,北引线建材家具市场建成投用。重点镇建设加快,接官亭市级重点示范镇、和黑河县级重点镇建设全面开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35个,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农村农电高低压改造率达98%,实现镇(办)通油路、通村公路全覆盖,村通水泥路达98%,启动309省道美丽干线创建,建设绿色风景线60公里。二是推动农业人口城镇化,简化农业人口进城入户办理程序,制定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措施,有效推进农业人口城镇化。截至2023年6月,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6.9%。(七)生态文

23、明建设推进情况一是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重点防护林工程、水源地保护、江河治理、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八渡河等重要河流环境保护与监测,县出境水质断面监测达标率100%。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9.5%,创建生态镇17个、生态村24个,全面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二是加快生态人居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类型村”创建等行动,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截至2022年底,全县72个行政村配备垃圾收集设施,村组道路绿化覆盖率达到78.8%,农村改厕改圈积极推进,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5%,废水处理达标率达到85%。三是强化节能减排管控防治,持

24、续加大环境问题整改力度,强力推进“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扎实开展燃煤整治、扬尘污染治理。大唐略电7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启动实施。2023年上半年,全县优良天数156天,优良率达到91.8%。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废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成投运,全面完成全县污染源普查。(八)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情况一是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先后实施了学前教育二期行动计划、全面改薄工程、标准化高中建设、职业教育能力提升等六大类项目,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8.3%,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100

25、%,高中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区域合作、校际交流等广泛开展。二是强化社会保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参保率逐年提升。强化职业培训、就业引导、创业服务等工作,推行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升、创业政策落实、小额贷款助推、创业服务跟踪等五大行动,202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下。实施棚户区改造1577户,居民居住环境有效改善。三是大力发展健康事业。全县卫生网络完善,整合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县妇幼保健站,成立了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二孩”政策,2023年上半年全县共出生793人,出生率4.09,人口自

26、然增长率0.34。实施镇村农民健身工程,建成镇级健身工程14个、村级健身工程32个、移民安置点健身工程6个。四是加快发展科技文化事业。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城镇劳动者、农村社区居民等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计划。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个,新培育规上文化企业2家,全县“两馆一站”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不断增强,羌英罐罐茶被省旅游局、省商务厅授予“首届金牌旅游小吃”,罐罐茶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地域名小吃”。信访维稳、平安建设、安全监管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九)社会治理进展情况一是加快法治建设。全

27、面落实县人大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普法依法治理的决议,两年来,“六进”变“九进”,德法同治,共建成民主法治村65个、民主法治社区4个、法治校园18个、诚信守法企业5个,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36个,145个村和20个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二是强化社会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重点加强自然灾害防控、事故灾难应急、公共卫生防控、消防安全体系建设。构建公共安全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六张网”。三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群众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同步提升。“十四五”以来,面对脱贫攻坚繁重任务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

28、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五新”战略、市委“十场战役”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扭转了“十三五”时期经济严重下滑局面,实现了经济发展止滑回升、由疲转兴、稳定增长的有效转变。2021年,全县经济逆势突围、探底回升,工业经济逐渐走出困境,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由负转正。2022年,全县持续推进一二三产全面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复产,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3年上半年,产业转型升级成效进一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赶超进位,发展速度位列全市第一方阵。总体来看,“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抢抓新

29、机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整体进展良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十四五”规划预期基本吻合,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未来可期!三、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十四五”以来,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信息网络健全优化。“十四五”期间,全县共规划重点项目375个,总投资760.66亿元。其中,建设项目336个,总投资387.23亿元,计划投资290.97亿元;前期项目39个,项目共涉及6大类,总投资373.43亿元。近两年半,全县累计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

30、42个,完成投资64.31亿元,占“十四五”规划完成投资的22.1%。受建设资金紧缺、市场变化频繁、建设用地紧张等因素影响,项目建设存在总体进展相对较慢、新开工项目不足、投资不均衡、融资难度大、政策制约多、推进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完成规划投资目标有一定压力。分年度推进情况:(一)2021年全县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7个,年度计划投资20.45亿元,47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0.5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0.6%;规划重大前期工作项目36个,总投资88.09亿元。(二)2022年全县安排重点项目48个,年度计划投资22.89亿元;48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年度完成投资29.47亿元,占年

31、计划的109.1%;规划重点前期工作项目41个,总投资62.56亿元,其中8个项目提前开工建设。(三)2023年,全县安排重点项目47个,计划投资27.1亿元,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43个,完成投资14.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2%。四、规划实施需要关注的问题(一)部分指标未达预期规划确定的5大类25项指标,15项指标可以完成或有望完成规划目标,还有10项指标完成规划目标有一定压力,具体是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单位GDP能耗降低、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规上企业的RD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

32、值占GDP比重,需要进一步下大力气,采取过硬措施,努力实现规划目标。(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我县属于全省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基础条件差,虽然“十四五”前两年脱贫成效显著,但截至2022年底全县仍有贫困人口10441户32283人,要在2025年实现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后半程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三)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大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冶金矿产独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现代农业规模较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旅游业尚未做大,产业转型缓慢,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发展难度大,追赶超越持续进位压力大。(四)科技

33、创新能力弱全县科技创新氛围不浓,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慢,新技术应用、新产业培育严重滞后,科技进步水平低于省、市水平和其他兄弟县区。(五)民生保障任务繁重受地方财力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民生保障欠账较多,尤其是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仍有短板需要弥补。加之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工作量大,贫困人口救助面广,社会民生保障任务十分繁重。五、“十四五”规划指标和重点项目调整意见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来看,经济转型持续深化,全国各地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对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县肩负着既要转型,更要赶超的双重任务,承受着既要全面实现脱贫摘帽,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重压力,发展任

34、务十分艰巨。但未来几年我县也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一带一路”、老区振兴规划生态经济带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的实施,特别是随着国家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政策的深入实施,各级各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县减贫脱贫的支持力度,以及对口协作持续深化等有利条件,都将为我县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提供最现实、最难得的机遇,同时我县乌鸡、中药材等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已经显现,必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综合分析,我县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一)规划指标调整意见根据省、市发展政策变化,结合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指标完成情况,综合分析

35、研判我县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县情实际,对我县“十四五”规划中的9项指标进行调整,其中因政策变化、统计口径、发展态势等因素调低指标7项,调整指标名称2项,具体调整如下:1.调整生产总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指标任务。随着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推进实施,我县矿业经济发展空间收缩,将对工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加之略钢对县域经济支撑效应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将“十四五”规划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9.6%调整为16%左右,将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调整为9%左右。2.调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任务。因统计制度发生变化,上级部门对

36、2022年城乡居民收入数据重新评估认定,对2022年居民收入绝对数进行了下调,加之我县城镇居民增收途径少,主要靠工资带动,增收难度加大,农业产业规模小,贫困人口多,农民增收缓慢。根据“十四五”前两年城乡居民收入完成情况分析,规划目标无法实现,将“十四五”规划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调整为9%左右,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5%调整为9.5%左右。3.调整地方财政收入指标任务。从国家宏观财政政策看,受国家全面实施“营改增”、减税降费等政策影响,地方主体税种减少,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形成的财政收入缺口尚无新的增长点弥补。加之暂停、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也将影

37、响我县财政收入增长。将“十四五”规划中地方财政收入由规划目标1.83亿元调整为1.63亿元,增速由10.5%调整为同口径增长10.5%左右。4.调整城镇化率指标任务。由于我县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城镇规模小,吸纳人口能力有限,城镇化进程较慢,2022年底全县城镇化率为46.3%,距离“十四五”规划目标55%差距较大,预计无法实现规划目标。将“十四五”规划中城镇化率55%的指标调整为50%。5.调整单位GDP能耗降低指标任务。受略钢及相关采矿企业复产影响,2022年全县净增能耗达40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升至1.831吨标煤/万元,比2021年上涨40.76%,化解能耗基数难度巨大,加之纳米碳酸

38、钙等重点能耗项目正在恢复建设,预计全县能源消费总量还将刚性增长。为了保持县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相互协调,将全县“十四五”规划中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率10%调整为0,单位GDP能耗与“十三五”末持平。6.调整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指标名称。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是省“十三五”期间提出的一项举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工作。随着国家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教育、就医、就业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上无明显差别,农村居民“进城不落户”现象极为普遍。取消“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数”指标,将其调整为“新增就业人数”预期性指标,规划目标为2025年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800人。由于2023年全省县域

39、经济社会发展监测指标取消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指标,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率”指标。因此,取消“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指标,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率”指标,规划目标为2025年全县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率达到100%。(二)项目调整意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省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要求,结合县域发展实际以及各领域专项规划实施情况,经过综合研判,纳入规划的部分项目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产业政策调整、投资主体原因等不能落地实施。同时,未纳入规划的部分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或已开工建设,需要纳入“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因此,对规划项目进行调整,将接官亭至毛坝快速干线工程、伟晶岩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等17个项目调出“十

40、四五”规划,总投资68.33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50.76亿元;增加中蜂产业示范园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等17个项目,“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项目总投资24.19亿元。六、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主要措施(一)聚合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立足我县深度贫困县实际,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十四五”后半程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严格按照“577”贫困退出标准,认真落实“八个一批”精准脱贫政策,集中资金、资源、精力,实现全县如期脱贫摘帽。进一步织牢社会兜底保障防线,实现特殊弱势群体应保尽保。扎实巩固脱贫成果,着力推动产业脱贫,加快发展贫困户增收产业,支持培育农业龙头

41、企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打牢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产业基础,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能致富。(二)促转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聚焦冶金矿产、中医药产业、新材料、品质农业、生态旅游、现代服务、能源产业“七大产业”,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形成“7+X”产业发展格局。冶金矿产产业。加快推进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坚持走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加快尾矿、余热、废渣及伴生矿等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中医药产业。加快建设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基地,打造南中药材优势品种和中药饮片原料供应基地;加快推进中药材原药向中间体、保健品、药品等方

42、向转化,提升中药材附加值;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推动中药与旅游、康养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创建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扩大中药品牌市场影响力。能源产业。积极推进水能、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开发,拓宽能源消纳渠道,争取企业直供电试点,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加快黑河梯级水电开发项目建设,继续深化光伏扶贫,力促一批能源产业项目达产达效,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新材料产业。立足我县非金属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杜仲胶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耐磨材料等项目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着力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品质农业。以产业脱贫为契机,持续提升“三支柱、四区域”项目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水

43、平,加快推进乌鸡产业园、中蜂产业园建设和食用菌产品开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乌鸡、蚕桑”全产业链条,实现种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田间市场-品牌建设-研发中心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食用菌、中蜂、猕猴桃等农业后续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项目长、中、短结合。生态旅游业。重点发展“生态、文化、健康”三大旅游业,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积极推进AAAA级景区旅游商业化运营,打造大峡谷旅游带,大力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研学旅游等旅游产品,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产业,争创国家级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现代服务业。推进传统商贸服务业升级,积极发展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合理

44、布局城乡商业网点,积极发展新零售、体验性消费、教育培训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电商服务业,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我县电子商务升级版,扶持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三)补短板,加快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城乡交通环境,加快推进沿线公路建设,打通交通瓶颈;推进省际道路五郎坪-观音寺段道路建设,实现与勉县张家河-留坝张良庙国省干道公路联通,积极争取高速铁路建设。持续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城市更新与防洪防涝韧性城镇建设,持续改善城乡基础条件,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生态环境。着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铁路片区、北引线片区开发,统筹推进城区供热、供气项目,不断完善县城配套设施。

45、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以特色镇、传统村落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集镇、农村社区功能设施建设,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编制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着力把乡村打造成为和谐幸福美丽新家园。(四)保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全面薄改”工程,大力推进天津高级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创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健康建设。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加快推广互联网医保,全面开展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成果,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事业。

46、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力度,推动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完善镇、村(社区)文化硬件设施,繁荣基层文化事业,加快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和文化新业态,推进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程,加大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保障力度。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培训,实施人才振兴计划,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城市养老示范社区。加强国土资源管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访维稳,深入推进扫黑除恶、禁毒等社会综合治理,大力开展依法行政、普法教育,积极构建平安,确保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五)守红线,全面建

47、设生态大县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严格执行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省市县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促进“三生融合”。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机制。深入开展矿山秩序整顿、塌陷区综合治理,加快露天采石场整合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确保支流出境断面水质实现稳定达标。持续改善大气质量。扎实开展“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严格落实抑尘、治源、减煤、控车、禁烧、增绿六大措施,着力实施炼铁炼钢除尘、略电7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巩固煤炭双清零和油气回收改造成果,坚决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加强节能监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

48、争到2025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六)强改革,增强内在发展活力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事项。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确保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扩大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宅基地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生态经济带、经济带等经济圈,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范围和深度,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切实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抢抓深度贫困县政策倾斜、交流合作和东部发达地区技术、管理、产业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等重大机遇,深化地区经济合作。创新招商模式,强化资本引进、产业协作、项目对接,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突出抓好企业开办设立、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减费降税、投资融资、失信惩戒等重点领域改革整治,整合审批服务职能,组建行政审批机构,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全面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