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_T 2278-20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fd****s 文档编号:896686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_T 2278-20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DB41_T 2278-20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41_T 2278-20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_T 2278-20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1ICS13.020CCSZ 06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227820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2022 - 06 - 29 发布2022 - 09 - 28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1/T 22782022目次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5 设计书编写4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47 数据库建设78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89 调查报告编写9附录 A(资料性)设计书编写提纲12附录 B(资料性)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表样式14附录 C(资料性)调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3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2、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五院、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春建、常斌、商真平、刘涛、田东升、刘国印、刘德元、张长杰、张峰、秦旭龙。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总则、设计书编写、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建设、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调查报告编写。本文件适用于区域或单个在建、生产、废弃、政策性关闭、闭坑等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9582015区域地质图图例GB 63901986地质图用色标准 (1:5000001:1000000)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3286420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CH/T 3007.2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规范 第2部分:1:5000 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线划图CH/T 30122014数字表面模型 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DZ/T 01571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程DZ/T 0179

4、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DZ/T 019719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DZ/T 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 02642014遥感解译地质图制作规范(1:250000)DZ/T 02822015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DZ/T 02962016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要求1:250000HJ 494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JGJ/T 87201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TD/T 1031.1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1部分: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3.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指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

5、质环境破坏现象。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15来源:DZ/T 02232011,3.2,有修改3.2 3.2矿山地质灾害指因采矿活动产生的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3 3.3含水层破坏指含水层结构改变、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或疏干、水质恶化等现象。来源:DZ/T 02232011,3.63.4 3.4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指因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而改变原有地形条件与地貌特征,造成土地毁坏、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现象。来源:DZ/T 02232011,3.63.5 3.5土地资源破坏指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导致土地原有功能丧失、土

6、壤质量下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破坏土地、固体废弃物堆排压占土地、露天开采剥离挖损土地、土壤污染等。3.6 3.6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标准,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评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变化趋势,提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对策。4 总则4.1 目的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查明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分析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对策建议,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4.2 任务通过矿山基本情况、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可治

7、理恢复性调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分析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估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效应,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对策建议,编写调查评价报告。4.3 基本要求4.3.1 应注重调查成果的现势性、针对性和实用性。4.3.2 应充分利用遥感资料,全面收集研究以往资料与成果;以地面调查为主,必要时辅以山地工程、样品采集、地球物理勘查等方法手段。4.3.3 充分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数据应准确可靠,结论应明确具体。4.3.4 调查范围应包括矿山采矿登记范围和矿业活动明显影响到的区域。4.3.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比例尺不小于 1:5 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集中发育区、危害程度较严重

8、以上的区域,调查比例尺应不小于 1:1 万。4.3.6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宜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按照影响严重、较严重和较轻三个等级进行评价。4.3.7 应按照规定格式,编写成果报告,编制相关图件,建立调查数据库。4.4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见图1。图1技术路线图5 设计书编写5.1 在充分收集以往工作成果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进行遥感初步解译,开展野外踏勘、初步了解地质环境条件、矿业布局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编写设计书。5.2 设计书主要包括项目概况、调查区概况、以往工作程度、区域地质环境概况、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总体工作部署及年度工作安排、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内容,设计书编写

9、格式参考附录 A。5.3 设计书应由项目来源单位组织审查和审批,设计书经过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6.1 调查内容6.1.1 矿山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矿山企业名称、矿山企业性质、矿山生产能力、生产服务年限、矿山开采历史和现状、矿山开拓、采区或开采阶段布置、开采方式(方法)等情况(见附录B的表B.1)。6.1.2 地质环境背景6.1.2.1 气象与水文调查区的气象和水文特征;主要河(湖)及其它地表水体等水文要素。6.1.2.2 地形地貌调查采场、边坡、排土场、废渣堆、矸石山、尾矿库的微地貌形态及特征。6.1.2.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区域及调查区的地层层序、地质年代、厚度、岩性特

10、征,矿床类型与赋存特征;地质构造轮廓、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发生记录等。6.1.2.4 水文地质区域及调查区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含水岩组的分布、富水性、透水性、地下水动态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矿山开采与主要含、隔水层等。6.1.2.5 工程地质区域及调查区的岩体结构及风化特征,岩体强度及形变特征,岩体抗风化及易溶蚀性特征;松散覆盖层结构类型与岩性特征等。6.1.2.6 土地利用及永久基本农田情况按照GB/T 210102017的规定分类,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包括地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权属

11、和地类。6.1.2.7 土壤及植被概况调查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调查区的植被类型、分布、面积、覆盖率和先锋植被等。6.1.2.8 其他人类工程活动调查除采矿活动之外的城镇、村庄、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水利电力工程、交通工程、供水工程等人类工程活动。6.1.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6.1.3.1 矿山地质灾害包括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原因、处置情况等;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所处位置、影响范围、威胁对象、 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地下开采的矿山主要调查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主要

12、调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见附录B的表B.2表B.6)。6.1.3.2 含水层破坏按照GB/T 148482017、DZ/T 02822015相关规定,矿山含水层破坏调查包括采矿活动影响到的含水层类型、矿坑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矿坑排水量、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被疏干的含水层面积、含水层遭受影响的区域面积、影响对象等。含水层破坏调查一般针对地下开采的煤矿山和金属矿山以及露天开采的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矿山一般调查含水层疏干、地表水联通地裂缝串层污染;露天开采的矿山主要调查尾矿渣淋滤液对含水层污染情况(见附录B的表B.7)。6.1.3.3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包括采矿活动影响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类

13、型、位置、面积、破坏方式、影响程度以及对周边地质遗迹情况破坏等。地下开采矿山主要调查煤矸石、尾矿库等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情况;露天开采矿山主要调查排土场、采坑、尾矿库等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情况(见附录B的表B.8)。6.1.3.4 土地资源破坏包括采矿活动破坏的土地类型、位置、面积、权属、损毁程度、已治理面积、治理措施等。6.1.4 矿山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6.1.4.1 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包括采矿活动排放固体废弃物的类型、堆放位置;排放场年排放量、累计积存量、主要有害物质、危害对象、影响范围、年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方式、已采取的防治措施等。重点调查煤矸石堆、弃渣场、尾矿渣

14、等堆放和利用(见附录B的表B.9)。6.1.4.2 矿山废水排放及综合利用包括采矿活动排放废水类型、废水处理、排放去向、年排放量、主要有害物质、危害对象、影响范围、年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方式、已采取的防治措施等。主要调查地下开采的煤矿、金属矿山废水排放及综合利用情况(见附录B的表B.9)。6.1.5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包括已实施治理的内容、治理时间、资金投入渠道、资金额、综合治理面积、主要治理措施、治理成效、治理经验等。6.2 调查方法6.2.1 资料收集应充分收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a) 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包括气象与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矿

15、区所在区域以往遥感资料、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城镇开发边界、植被概况、其他人类工程活动,要尽可能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及剖面图;b) 重点收集矿山勘查报告、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勘查、设计及竣工资料;c) 矿区周边社会经济概况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资料。6.2.2 遥感解译6.2.2.1 采用最新的遥感资料,通过遥感解译掌握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呈面状分布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开采形成的露天采场、尾矿库、矸石堆、废渣堆等的规模、分布和危害程度;6.2.2.2 不同工作区域遥感影像数据要求见

16、表 1,具体工作按照 CH/T 3007.22011、CH/T 30122014 相关规定进行。表1不同工作区域遥感影像数据要求工作区域数据源数据分辨率成图比例尺区域遥感影像2 m1:5万矿山遥感影像或者航片1 m1:1万重点区域航片20 cm1:20006.2.2.3 将处理后的正射影像数据源叠加 1:20001:50000 地形图解译,并填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解译记录表,见表 2。表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解译记录表图斑编号坐标地质环境问题面积(hm2)解译标志Tb01XY坐标具体类型00.00截图6.2.2.4 根据遥感解译结果,按照 CH/T 3007.22011 的规定制作矿山地质环

17、境问题遥感解译图(比例尺 1:20001:50000)。6.2.3 走访、座谈通过走访矿山周围群众了解矿山开采历史上发生的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及对矿区周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走访35人对当地有关矿山开采历史、环境变化较熟悉的常驻人员。通过召开由矿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了解矿山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现场照片、录音或者录像等多媒体资料应妥善保存。6.2.4 实地调查6.2.4.1 以矿山作为基本单元,在遥感解译基础上进行核实调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精度 1:50000 的调查布设控制性调查路线间距一般为 300 m500 m,控制

18、性调查点数每平方千米不少于 2 点,其他比例尺精度调查可在此基础上插分计算调查路线间距和控制性调查点密度,不得漏查重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见附录B 的表 B.10)。6.2.4.2 野外调查工作底图应采用基于遥感解译结果制作的相应工作比例尺标准分幅图,图面误差不超过图上 1 mm。6.2.4.3 用 GPS 定位上图、存储,用野外记录本作好野外记录,应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点(区)的中心定位,不能到达问题点(区)中心的应在问题的重要部位定位;仔细填写有关表格,要做到记录本、工作底图、表格、照片相对应,照片上应显示照相时间、问题名称、位置,照片内容包括矿山全貌、地下开采矿山的主井口、露天开采矿山的采

19、场及典型地质环境问题全貌和局部等。6.2.4.4 在调查过程中应进行典型工程地质剖面或水文地质剖面测绘,绘制剖面(断面)图。在典型地段、问题点(区)可按照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绘制素描图,有关图件满足相关要求。6.2.4.5 对矸石堆及各种地质灾害的规模、井(泉)流量等需定量描述的数据,应采用相关的测量工具实测获得,不能目估确定。6.2.4.6 如矿区存在的重大或典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需进行详细的专项调查。6.2.5 地球物理勘查对于历史形成的采空区通过资料收集、走访、座谈仍无法获取信息,以及一些因为矿山开采产生的大的滑坡体结构被植被、第四系掩盖的,可采用地球物理勘查方式进行调查;根据工作内容、调查

20、对象及地质环境条件确定有效的方法,如电法、磁法、地震、放射性等。6.2.6 山地工程及钻探如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可采用浅井、探槽、钻探等工程手段对渣堆、滑坡、地面塌陷、地下含水层破坏等问题进行详细调查,按照GB/T 328642016、DZ/T 02822015相关要求, 达到相应的工程施工标准;工程施工结束或野外验收后应及时恢复原样。6.2.7 样品采集分析6.2.7.1 样品采集与测试的目的是评价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6.2.7.2 野外取样包括岩土样品、地下水水质样品,取样点采取点面结合的原则进行部署。岩土样品采集按照 JGJ/T 87-2012 的规定;水质样品的采集、

21、保存、指标的分析测试要求按照 GB 38382002、HJ 4942009 的规定。6.2.7.3 地下水水质采样范围包括抽水试验孔(井)、民井及泉、监测井等。6.2.7.4 地下水水质野外取样记录见附录 B 的表 B.11。7 数据库建设7.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包括原始资料数据库、综合成果数据库。7.2 原始资料数据库内容包括收集的资料、调查的资料、样品测试数据和其它相关资料。7.3 综合成果数据库包括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图、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评价图、矿山地质环境防治规划图等综合性成果。7.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按规定格式入库。8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8.1 评价原则8.1.1 客观、真实

2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客观反映当地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成果,其评价过程要客观,结果能全面反映真实的情况。8.1.2 全面评价突出重点评价结果应充分体现调查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状况,兼顾重点矿山、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程度。8.2 评价范围按照4.3.4规定。8.3 评价因子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8.4 评价方法、分级及分区根据选取评价因子并进行单元格剖分,剖分规格为5 km5 km,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各单元格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及危害程度对单元格的等级赋值,按照表3分别对矿山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分级评

23、价,赋以较轻、较严重、严重;然后对每个单元格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原则,只要有一项要素符合某一级别,就定为该级别。单因子评价结果叠加后将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分为较轻影响区、较严重影响区和严重影响区。表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分级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地质灾害规模大,发生的可能性大影响到城市、乡镇、重要行政村、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工程设施及各类保护区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500 万元受威胁人数大于100人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结构破坏,产生导水通道矿井正常涌水量大于 10000 m3/d 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区周围主要含

24、水层(带)水位大幅下降,或呈疏干状态,地表水体漏失严重不同含水层(组)串通水质恶化 影响集中水源地供水,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困难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破坏基本农田破坏耕地大于 2 hm2破坏林地或草地大于 4 hm2破坏荒地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大于20 hm2表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续)分级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较严重地质灾害规模中等,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影响到村庄、居民聚居区、一般交通线和较重要工程设施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500 万元

25、受威胁人数10100人矿井正常涌水量 3000 m3/d10000 m3/d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带)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地下水呈半疏干状态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漏失较严重 影响矿区及周围部分生产生活供水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重破坏耕地小于等于 2 hm2破坏林地或草地2 hm24 hm2破坏荒山或未开发利用土地10 hm220 hm2较轻地质灾害规模小,发生的可能性小影响到分散性居民、一般性小规模建筑及设施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小于 100 万元受威胁人数小于 10 人矿井正常涌水量小

26、于 3000 m3/d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下降幅度小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破坏林地或草地小于等于 2 hm2破坏荒山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小于等于 10 hm29 调查报告编写9.1 调查报告大纲调查报告编写大纲参考附录C。9.2 调查图件9.2.1 总体要求9.2.1.1 调查图比例尺成果图件按区域范围进行编制,区域调查比例尺不低于1:5万,矿区比例尺不应小于1:1万。当区域范围较大时,成图比例尺可适当缩小,但重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

27、成图(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1000。9.2.1.2 图形字典数据格式统一采用shp、dwg、wt(wl、wp)等格式;图形数据文件命名统一采用“区域序号+要素简称”格式,每个工程文件都提供元数据,说明图件的投影参数、坐标系以及各点、线、面层的含义等内容。9.2.1.3 图形完整性成果图件应符合GB/T 9582015、GB 63901986、DZ/T 01571995、DZ/T 01791997的规定,图件表示方法合理、层次清楚,清晰直观,图式、图例、注记齐全,读图方便。9.2.2 实际材料图图面上主要反映本次调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及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内容包括:a) 地理要素

28、:地形等高线、控制点;地表水系、水库、湖泊;重要城镇、村庄、工矿企业;干线公路、铁路、重要管线;人文景观、地质遗迹、供水水源地等各类保护区;b) 地质环境背景要素:矿区地层岩性(产状)、主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要素(如井、泉分布) 等;c) 图上应表示出矿产种类、矿山规模,矿产图例符号和矿产名称代号按照 GB/T 9582015 的规定;d) 调查工作部署及实物工作量:调查的矿山、日期、调查手段和范围、取样点位置等内容。取样点的图元属性结构见表 4。表4图元属性结构序号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点位数1取样点的矿山名称字符串64字符2取样点的坐标 X长整型1023取样点的坐标 Y长整型1024

29、取样时间日期型10注1:根据实地调查矿山的地理坐标(地下开采矿山为主井井口经纬度坐标、露天开采矿山为矿山中心点经纬度坐标),在地理底图上绘制出矿山点。注2:在图上标注调查测量点、取样点以及其他代表性的点;用闭合曲线标注出遥感调查解译范围;用闭合曲线标注出物化探测量范围;另外应在图上标注出钻探点位,浅井位置,槽(坑)探位置。调查日期、遥感影像类型、影像获取时间、物化探方法、钻探深度、浅井深度、槽探长度和深度等作为相关图元属性进行表示。9.2.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图图面上主要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和规模等。内容包括:a) 地理要素、地质环境背景要素同实际材料图;b)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按照

30、 DZ/T 02232011 附录 K 的表 K.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图例符号表示;c) 可用镶表详细说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地理位置、分布范围与规模、影响程度、形成时间、防治情况等。可根据需要附综合地层柱状图、综合地质剖面图等镶图。9.2.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图图面上主要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评价分区。内容包括:a) 地理要素、地质环境背景要素同实际材料图;b) 矿山分布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用不填充颜色的多边形标出矿区范围,矿区范围较小无法用多边形表示时用符号表示出矿产种类、矿山规模。用图例符号标识矿区内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规模;c) 评价分区:色标和色号按照 DZ/T 02

31、232011 附录K 的表 K.3。矿区范围较小无法用多边形表示的矿区可以用放大的镶图表示分区结果;d) 其他镶图和镶表:可根据需要附专门性镶图,如地貌单元分区图、矿体顶底板等值线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等;还可以用镶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加以说明;9.2.5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图图面上主要反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及对策措施等。内容包括:a) 地理要素、地质环境背景要素同实际材料图;b) 保护与治理分区:分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区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 用普染色表示,分区依据见表 5,色标和色号按照DZ/T 02232011 附录 K 的表 K.4;用镶表对矿山

32、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加以说明;c)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点布设:主要反映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部署,根据区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与特征,分别在防治区和治理区内表示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点、矿区地下水监测点等的分布。用镶表表示出监测点的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法。表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依据分区名称分区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工作区范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矿产资源禁采区。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名胜区、城市饮用水源地、重大工程规划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重要交通干道直观可视范围内的区域,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其他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区工作区范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

33、规定的矿产资源限采区和开采区(鼓励开采区)。该区域的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但通过采取措施可以预防控制破坏程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矿产资源开发已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或破坏,应采取相应措施治理恢复的区域。包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中的严重影响区、较严重影响区,以及也需治理的部分轻微影响区AA附 录 A(资料性) 设计书编写提纲A.1 前言A.1.1 任务来源A.1.2 目标任务A.1.3 作起止时间A.2 以往的工作评述A.2.1 以往工作程度A.2.2 存在的主要问题A.3 区域概况A.3.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A.3.2 矿产资源开发现状A.3.3 矿山地质环境概况A.4 技术路线和工作方

34、法A.4.1 技术路线按照4.4。A.4.2 工作方法按照6.2。A.5 工作部署A.5.1 工作部署原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阐述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工作顺序。A.5.2 工作部署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对工作出总体部署;并视具体情况分阶段提出工作内容,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A.5.3 技术工作方法A.5.4 工作安排A.5.4.1 调查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分层次,内容与任务衔接,哪些方面工作,具体参照本文件规定的调查内容。A.5.4.2 工作部署A.6 工作量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的实物工作量。A.7 预期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A.7.1 预期总成果A.7.2 年

35、度成果A.7.3 社会经济效益A.8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A.8.1 组织机构A.8.2 人员安排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A.9 经费预算A.9.1 预算编制说明A.9.2 经费预算表A.10 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A.10.1 质量保障保障任务完成,保证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包含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人员组织,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开展的技术培训措施等。A.10.2 安全措施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A.11 附件A.11.1 附图A.11.2 附表BBC附 录 B(资料性)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表样式B.1 矿山基

36、本情况调查表样式见表 B.1。表 B.1 矿山基本情况调查表(生产、生活用水)野外编号:调查区(市、县)+矿山编号矿山名称采矿许可证号所属图幅编号矿山地址市县乡 (镇)村组矿山中心坐标N:E:H:m拐点坐标矿区面积(km2)生产现状在建 生产 闭坑政策关闭 废弃矿类矿种建矿时间年月服务年限年闭坑时间年月采矿方式井工露天复合其它生产能力(万 t/年)矿山规模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选矿能力(万 t/年)最大采深m采厚采空区面积(公顷)经济类型采出矿石量(万 t)用水水源含水层保护措施计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数额(万元)治理恢复方案审批年月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内容方法投入(万元)国家:地方:企业:矿山地

37、质环境治理治理内容起止时间资金投入(万元)治理面积(hm2)主要治理措施治理成效中央地方自筹其它地质灾害土地占用破坏地形地貌破坏含水层破坏其它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B.2 表 B.1 填写说明如下:a) 矿山名称:为矿山全称,要求与采矿许可证一致;b) 采矿许可证号:矿业权核查后的采矿许可证号,证号长度为 16 位数字;c) 矿山地址:矿山所在地详细地址;d) 矿山中心点坐标:矿山所在地经纬度坐标,用度、分、秒表示;地下开采以井口坐标为准, 露天开采以矿区中心点为准;e) 矿山拐点坐标:按采矿许可证上矿山范围填写;f) 矿山面积:采矿许可证上的矿山面积,如无采矿许可证按矿界范

38、围之内在地形图上投影的平面面积填写,单位:km2;g) 生产现状:按在建、生产、闭坑、政策性关闭和废弃矿山填写;闭坑矿山指按设计资源量采空终止开采的矿山;政策性关闭矿山指因受国家、地方环保、资源整合等政策影响而关闭停产的矿山;废弃矿山指已停产但未进行闭坑申请的,以及私挖乱采形成的废弃无主矿山。h) 矿类:按能源、 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铂族金属、贵金属、特种金属、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化工原料非金属、建材及其它非金属、水气矿产填写;i) 矿种:按 GB/T 958-2015 填写;j) 建矿时间:是指矿山开始建设的时间,年的填写要求为四位数;k) 服务年限:填写矿山从生产到闭坑

39、的时间;l) 闭坑时间:闭坑矿山填写,年的填写要求为四位数;m) 采矿方式:按井工、露天、复合(井工+露天)和其它方式填写;n) 生产能力:指调查前一年的矿山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单位:万 t;o) 矿山规模:根据生产能力,依据见 DZ/T 02232011 附录 D.1 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填写;p) 选矿能力:指矿山本身所有的选矿厂调查前一年的实际选矿能力,单位:万t;q) 最大采深:指目前所已开采最深部矿体的顶板距地表的高度,单位:m;r) 采厚:已开采矿体的平均厚度,单位:m;s) 采空区面积:指采矿后所形成的采空区面积,若有多个采空区,为各采空区面积之和,单位: 公顷;t) 经济类型:按

40、国有、集体、个体、合资、外商独资、其它填写,选择其它类需要在空格中填写相应经济类型名称;u) 采出矿石量:至调查之日为止,累计已开采矿石总量,单位:万 t;v) 计提治理恢复基金数额:至调查时为止累计已计提治理恢复基金数量,单位:万元;w) 开采与修复恢复方案审批:填写方案通过审批的时间,确定到某年某月;x)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按实际情况填写监测的主要内容、方法及经费投入情况;y)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按地质灾害、土地占用破坏、地形地貌破坏、含水层破坏分项填写。(1) 治理起止时间:填写治理的起止时间,填写治理的开始时间和验收时间,精确到某年某月;(2)资金投入:按中央、地方、自筹和其它分项填写

41、,单位:万元;(3)治理面积:填写已经完成治理恢复的面积,单位:公顷(hm2);(4)主要治理措施:按拦挡、充填、平整、注浆、排水、锚固、其它填写,其它的要写明措施类型;(5)治理成效:按照覆绿面积,避险,废渣、废水年综合利用率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B.3 矿山崩塌及其隐患调查表样式见表 B.2。表 B.2 矿山崩塌及其隐患调查表矿山名称:编 号矿山编号+地质灾害编号发生时间已发生( 年 月 日) 潜在崩塌坐 标N:E:高程坡顶:m;坡底:m斜坡类型自然土质 自然岩质 人工岩质 人工土质崩塌类型倾倒式滑移式鼓胀式拉裂式错断式崩塌环境地质环境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微地貌时代岩性产状构造部位地震烈度陡崖

42、陡坡缓坡 平台土地利用耕地 草地 园地 林地 建筑 其它危岩体特征分布高程(m)坡高(m)坡长(m)坡宽(m)厚度(m)体积(m3)规模等级坡度()坡向()巨型 大型 中型小型结构特征岩质结构类型厚度(m)裂隙组数(组)块度(长宽高) (m)全风化带深度(m)卸荷裂缝深度(m)整体块状 块裂碎裂散体土质土的名称及特征下伏基岩特征名称密实度稠度岩性时代产状埋深(m)密 中稍 松 现今变形破坏迹象名 称部 位特征初现时间拉张裂缝剪切裂缝地面隆起地面沉降剥、坠落树木歪斜建筑变形冒渗混水目前稳定程度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今后变化趋势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堆积体特征长度(m)宽度(m)厚度(m)体积(m3)坡度()坡向()坡面形态凸 凹 直 阶目前稳定程度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今后变化趋势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崩塌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地方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