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课后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层课后习题.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 电 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
2、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 R P、R A R P 和 I C M P。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
3、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 是 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ARP协议:是解决同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 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ABCDE 5 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
4、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net-id分别为1,2,3,0,0 字节;主机号字段host-id分别为3 字节、2字节、1 字节、4字节、4 字节。特点:(1)I 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第一,I 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I 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 P 地址的管理。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2)实 际 上 I 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
5、)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I P 地址,其网 络 号 n e 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 ultiho m e d ho st)。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I 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I P 地址。(3)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 络 号 n e t-id o(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 e t-id 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6.试根据IP地址的规定
6、,计算出表4-2中的各项数据。解:1)A类网中,网络号占七个b it,则允许用的网络数为2的 7 次方,为 1 2 8,但是要除去。和 1 2 7的情况,所以能用的最大网络数是1 2 6,第一个网络号是1,最后一个网络号是 1 2 6。主机号占2 4 个 b it,则允许用的最大主机数为2的 2 4 次方,为 1 6 7772 1 6,但是也要除 去 全。和 全 1 的情况,所以能用的最大主机数是1 6 7772 1 4。2)B类网中,网络号占1 4 个 b it,则能用的最大网络数为2的 1 4 次方,为 1 6 3 8 4,第一个网络号是1 2 8.0,因 为 1 2 7要用作本地软件回送
7、测试,所以从1 2 8 开始,其点后的还可 以 容 纳 2的 8次方为2 5 6,所以以1 2 8 为开始的网络号为1 2 8.0 1 2 8.2 5 5,共 2 5 6 个,以此类 推,第 1 6 3 8 4 个网络号的计算方法是:1 6 3 8 4/2 5 6=6 4 1 2 8+6 4=1 9 2,则可推算出为1 9 1.2 5 5。主机号占1 6 个 b it,则允许用的最大主机数为2的 1 6 次方,为 6 5 5 3 6,但是也要除去全0和 全 1 的情况,所以能用的最大主机数是6 5 5 3 4。3)C类网中,网络号占2 1 个 b it,则能用的网络数为2的 2 1 次方,为
8、2 0 9 71 5 2,第个 网 络 号 是 1 9 2.0.0,各个点后的数 占 一 个 字 节,所 以 以 1 9 2 为开始的网络号为 1 9 2.0.0 1 9 2.2 5 5.2 5 5,共 2 5 6*2 5 6=6 5 5 3 6,以此类推,第 2 0 9 71 5 2 个网络号的计算方法是:2 0 9 71 5 2/6 5 5 3 6=3 2 1 9 2+3 2=2 2 4,则可推算出为2 2 3.2 5 5.2 5 5。主机号占8个 b it,则允许用的最大主机数为2的 8次方,为 2 5 6,但是也要除去全0和 全 1 的情况,所以能用的最大主机数是2 5 4。7.试说明
9、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I 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 2 位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理、能够标识具体的链路通信对象、I P 地址给予逻辑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8.IP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一、I P地址与主机所在的地理位置无关二、IP地址是定长的三、每一个主机的IP地址在全世界是唯一的。9.(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有三种含
10、义其一是一个A类网的子网掩码,对于A类网络的I P地址,前 8 位表示网络号,后 2 4 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 5 5.2 5 5.2 5 5.0 表示前8 位为网络号,中间1 6 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 后 8 位为主机号。第二种情况为一个B类网,对于B类网络的I P地址,前 1 6 位表示网络号,后 1 6 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 5 5.2 5 5.2 5 5。表示前1 6 位为网络号,中间8 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 8 位为主机号。第三种情况为一个C 类网,这个子网掩码为C 类网的默认子网掩码。(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
11、个主机?2 5 5.2 5 5.2 5 5.2 4 8 即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0 0 0.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为(2 八 3)=6 台掩码位数2 9,该网络能够连接8 个主机,扣除全1 和全0后为6台。(3)一 A 类网络和一 B 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 1 和 8 个 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何不同?A 类 网 络: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给定子网号(1 6 位“1 子 则子网掩
12、码为2 5 5.2 5 5.2 5 5.0B 类网络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给定子网号(8 位“1”)则子网掩码为2 5 5.2 5 5.2 5 5。但子网数目不同(4)一个B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2 4 0)1 0=(1 2 8+6 4+3 2+1 6)1 0=(1 1 1 1 0 0 0 0)2H os t-i d 的位数为4+8=1 2,因此,最大主机数为:2A 1 2-2=4 0 9 6-2=4 0 9 41 1
13、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1 1 1 1 0 0 0 0.0 0 0 0 0 0 0 0 主机数 2Al2-2(5)A 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是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6)某 个 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C2.2F.14.81,试将其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C2 2 F 1 4 8 1 -(1 2*1 6+2).(2*1 6+1 5).(1 6+4).(8*1 6+1 )-1 9 4.
14、4 7.2 0.1 2 9C2 2 F 1 4 8 1 1 1 0 0 0 0 1 0.0 0 1 0 1 1 1 1.0 0 0 1 0 1 0 0.1 0 0 0 0 0 0 1C 类地址(7)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有实际意义C 类子网I P地址的3 2 位中,前 2 4 位用于确定网络号,后 8 位用于确定主机号.如果划分子网,可以选择后8 位中的高位,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划分网络,并且不增加路由表的内容,但是代价是主机数相信减少.10.试辨认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1)1 2 8.3 6.1 9 9.3 (2)2 1.1 2.2 4 0.1 7 (3)1 8 3.1
15、9 4.7 6.2 5 3 (4)1 9 2.1 2.6 9.2 4 8(5)8 9.3.0.1 (6)2 0 0.3.6.2(2)和(5)是 A类,(1)和是B类,(4)和(6)是 C 类.11.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中的错误更严重,例如,一 一 个 坏的地址可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他们的分组是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因为这样做代价大,上层协议通常也做这种检验工作,从前,从而引起重复和多余。因此,这
16、样做可以加快分组的转发,但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12.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 IP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检验码?答:纠错控制由上层(传输层)执行IP 首部中的源站地址也可能出错请错误的源地址重传数据报是没有意义的不采用CRC简化解码计算量,提高路由器的吞吐量15.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 TU?它和IP数据报的首部中的哪个字段有关系?答:IP层下面数据链里层所限定的帧格式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与 IP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系16.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
17、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是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些;效率高,延迟小。(2)数据报的各分片可能经过各自的路径。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3)也许分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为适应路径上不同链路段所能许可的不同分片规模,可能要重新分片或组装)17.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 上 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
18、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答: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即每个IP 数据片的数据部分 1200-160(bit),山于片偏移是以8 字节即64bit为单位的,所 以 IP 数据片的数据部分最大不超过1024bit,这样3200bit的报文要分4 个数据片,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送的比特数等于(3200+4X 1 6 0),共 3840bit。18.(1)有人认为:“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因 此 ARP应当属于
19、数据链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因为ARP本身是网络层的一部分,ARP协议为IP协议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数据链路层使用硬件地址而不使用IP 地址,无 需 ARP协议数据链路层本身即可正常运行。因 此 ARP不再数据链路层。(2)试解释为什么ARP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1020分钟的超时计时器。这个时间设置的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答:考虑到IP 地址和Mac地址均有可能是变化的(更换网卡,或动态主机配置)1 0-2 0 分钟更换一块网卡是合理的。超时时间太短会使A R P 请求和响应分组的通信量太频繁,而超时时间太长会使更换网卡后的主机迟迟无法和网络上的其他主机通信。(3)至
20、少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ARP请求分组的情况(即不需要请求将某个目的I P 地址解析为相应的硬件地址)。在源主机的A R P 高速缓存中己经有了该目的I P 地址的项目;源主机发送的是广播分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使用点对点链路。19.主机A 发 送 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 5 个路由器。试问在IP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ARP?6次,主机用一次,每个路由器各使用一次。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128.96.39.0255.255.255.128接口 m0128.96.39.128255.255.255.128接口 ml128.96.40.0255.255
21、.255.128R2192.4.153.0255.255.255.192R3*(默认)R4现共收到5 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1)128.96.39.10(2)128.96.40.12(3)128.96.40.151(4)192.153.17(5)192.4.153.90(1)分组的目的站I P 地址为:128.9 6.3 9.10。先与子网掩码25 5.25 5.25 5.128 相与,得128.9 6.3 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 0 转发。(2)分组的目的I P 地址为:128.9 6.4 0.12。与子网掩码 25 5.25 5.25 5.128 相与得 128.9 6.4 0.0
22、,不等于 128.9 6.3 9.0。与 子 网 掩 码 25 5.25 5.25 5.128 相 与 得 128.9 6.4 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 R 2 转发。(3)分组的目的I P 地址为:128.9 6.4 0.15 1,与子网掩码25 5.25 5.25 5.128 相与后得128.9 6.4 0.128,与子网掩码 25 5.25 5.25 5.19 2 相与后得 128.9 6.4 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 R 4 转发。(4)分 组 的 目 的 I P 地址为:19 2.4.15 3.17,与 子 网 掩 码 25 5.25 5.25
23、5.128 相与后得19 2.4.15 3.0o 与子网掩码25 5.25 5.25 5.19 2相与后得19 2.4.15 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 3 转发。(5)分 组 的 目 的 I P 地址为:19 2.4.15 3.9 0,与 子 网 掩 码 25 5.25 5.25 5.128 相与后得19 2.4.15 3.0。与子网掩码25 5.25 5.25 5.19 2相与后得19 2.4.15 3.6 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 R 4 转发。21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 类 IP地址,其 net-id为 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
24、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4 000/16=25 0,平均每个地点25 0台机器。如 选 25 5.25 5.25 5.0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主机数=28-2=25 4 25 0,共有子网数=28-2=25 4 16,能满足实际需求。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地点:子 网 号(subnet-id)子网网络号主 机IP的最小值和最大值1:00000001129.25 0.1.0129.25 0.1.1 129.25 0.1.25 42:00000010129.25 0.2.0129.25 0
25、.2.1 129.25 0.2.25 43:00000011129.25 0.3.0129.25 0.3.1 129.25 0.3.25 44:00000100129.25 0.4.0129.25 0.4.1 129.25 0.4.25 45:00000101129.25 0.5.0129.25 0.5.1 129.25 0.5.25 46:00000110129.25 0.6.0129.25 0.6.1 129.25 0.6.25 47:00000111129.25 0.7.0129.25 0.7.1 129.25 0.7.25 48:00001000129.25 0.8.0129.25 0
26、.8.1 129.25 0.8.25 49:00001001129.25 0.9.0129.25 0.9.1 129.25 0.9.25 410:00001010129.25 0.10.0129.25 0.10.1-129.25 0.10.25 411:00001011129.25 0.11.0129.25 0.11.1 129.25 0.11.25 412:0000H00129.25 0.12.0129.25 0.12.1-129.25 0.12.25 413:00001101129.25 0.13.0129.25 0.13.1 129.25 0.13.25 414:00001110129.
27、25 0.14.0129.25 0.14.1 129,25 0.14.25 415:00001111129.25 0.15.0129.25 0.15.1 129.25 0.15.25 416:00010000129.25 0.16.0129.25 0.16.1-129.25 0.16.25 42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 F 标志应为何数值?I 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 0字节总长度(字节)数据长度(字节)MF片偏移原始数据报4
28、0003 9 8 000数据报片115 0014 8 010数据报片215 0014 8 0118 5数据报片3104 0102003 7 02 3 分两种情况(使用子网掩码和使用C I D R)写出因特网的IP成查找路由的算法。见课本P 13 4、P 13 924.试找出可产生以下数目的A 类子网的子网掩码(采用连续掩码)。(1)2,(2)6,(3)3 0,(4)6 2,(5)122,(6)25 0.(1)25 5.19 2.0.0,(2)25 5.224.0.0,(3)25 5.24 8.0.0,(4)25 5.25 2.0.0,(5)25 5.25 4.0.0,(6)25 5.25 5.
29、0.025.以下有4 个子网掩码。哪些是不推荐使用的?为什么?(1)17 6.0.0.0,(2)9 6.0.0.0,(3)127.19 2.0.0,(4)25 5.128.0.0。只 有(4)是连续的1和连续的0的掩码,是推荐使用的26.有如下的4 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性的聚会。212.5 6.13 2.0/24212.5 6.13 3.0/24212.5 6.13 4.0/24212.5 6.13 5.0/24212=(11010100)2,5 6=(00111000)213 2=(10000100)2,13 3=(10000101)213 4=(10000110)2,13 5=(
30、10000111)2所以共 同 的 前 缀 有2 2位,即11010100 00111000 100001,聚 合 的CIDR地址块是:212.5 6.13 2.0/2227.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和 208.130.28/22 是否有那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个地址?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208.128/11 的前缀为:11010000 100208.13 0.28/22 的前缀为:11010000 10000010 000101,它的前 Q 位与 208.128/11 的前缀是一致 的,所 以2 08.12 8/11地址块包含了 2 08.13 0.2 8/2 2这一地
31、址块。表4-1 2习题4-2 8中路由器R1的路由表28.已知路由器R 1的路由表如表412所示。地址掩码目的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路由器接口/2 6140.5.12.6 418 0.15.2.5 m 2/2 413 0.5.8.019 0.16.6.2 m l/16110.7 1.0.0m 0/1618 0.15.0.0m 2/1619 6.16.0.0m l默认默认110.7 1.4.5 m O试画出个网络和必要的路由器的连接拓扑,标注出必要的I P地址和接口。对不能确定的情应该指明。图形见课后答案P 3 8 029.一个自治系统有5 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4-55示。LAN2至 LAN5上的
32、主机数分别为:91,150,3 和 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 址 块(包括前缀)。3 0.13 8.118/2 3-3 0.13 8.0111 011分配网络前缀时应先分配地址数较多的前缀题目没有说LAN1上有几个主机,但至少需要3个地址给三个路山器用。本题的解答有很多种,卜面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第一组答案第二组答案L A N I3 0.13 8.119.19 2/2 93 0.13 8.118.19 2/2 7L A N 23 0.13 8.119.0/2 53 0.13 8.118.0/2 5L A N 33 0.13 8.11
33、8.0/2 43 0.13 8.119.0/2 4L A N 43 0.13 8.119.2 00/2 93 0.13 8.118.2 2 4/2 7L A N 53 0.13 8.119.12 8/2 63 0,13 8.118.12 8/2 730.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192.77.33/24.公司的网络布局如图4-56示。总部共有五个局域网,其中的LAN1-LAN4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过LAN5与路由器R5相连。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LAN6 LAN8通过广域网相连。每一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的主机数。试给每一个局域网分配一
34、个合适的网络的前缀。见课后答案P 3 8 031.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请说明理由。(1)8 6.3 3.2 2 4.12 3:(2)8 6.7 9.6 5.2 16;(3)8 6.5 8.119.7 4;(4)8 6.6 8.2 06.15 48 6.3 2/12 8 6.00100 0 0 0 下划线上为12 位前缀说明第二字节的前4 位在前缀中。给出的四个地址的第二字节的前4 位分别为:0010,0100,0011和 0100。因此只有(1)是匹配的。32.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地址2.52.90。140匹配?请说明理由。(1)0/4;(2)3 2/4;(3)4/6 (4
35、)15 2.0/11前 缀(1)和地址2.5 2.9 0.140匹配2.5 2.9 0.140 0000 0010.5 2.9 0.1400/4”0000 00003 2/4 0010 00004/6 0000 01008 0/4”(M 01000033.下面的前缀中的哪一个和地址152.7.77.159及 152.31.47.252都匹配?请说明理由。(1)15 2.40/13;(2)15 3.40/9;(3)15 2.6 4/12;(4)15 2.0/1k前 缀(4)和这两个地址都匹配34.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位?(I)19 2.0.0.0;(2)2 40.0.0.0;(3)
36、2 5 5.2 5 4.0.0;(4)2 5 5.2 5 5.2 5 5.2 5 2。(1)/2;(2)/4;(3)/I I ;(4)/3 0 o35.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40.120.84.24/20。试求这个地址块中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地址掩码是什么?地址块中共有多少个地址?相当于多少个C 类地址?140.12 0.8 4.2 4 9 140.12 0.(0101 0100).2 4最小地址是 140.12 0.(0101 0000).0/2 0(8 0)最大地址是 140.12 最(0101 1111).2 5 5/2 0(9 5)地址数是409 6 相 当 于 16 个 C 类
37、地址。36.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90.87.140.202/29.重新计算上题。19 0.8 7.140.2 02/2 9 19 0.8 7.140.(1100 1010)/2 9最小地址是 19 0.8 7.140.(1100 1000)/2 9 2 00最大地址是 19 0.8 7.140.(1100 1111)/2 9 2 07地址数是8.相当于1/3 2 个 C 类地址。3 7.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136.23.12.64/26o 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4 个一样大的子网。试问:(1)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2)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是什么?(4)
38、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I)每个子网前缀2 8 位。(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4 位留给主机用,因此共有16 个地址。(3)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第一个地址块13 6.2 3.12.6 4/2 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13 6.2 3.12.01000001=13 6.2 3.12.6 5/2 8最大地址:13 6.2 3.12.01001110=13 6.2 3.12.7 8/2 8第二个地址块13 6.2 3.12.8 0/2 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13 6.2 3.12.01010001=13 6.2 3.12.8 1/2 8最大地址:13
39、6.2 3.12.01011110=13 6.2 3.12.9 4/2 8第三个地址块13 6.2 3.12.9 6/2 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13 6.2 3.12.01100001=13 6.2 3.12.9 7/2 8最大地址:13 6.2 3.12.01101110=13 6.2 3.12.110/2 8第四个地址块13 6.2 3.12.112/2 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13 6.2 3.12.01110001=13 6.2 3.12.113/2 8最大地址:13 6.2 3.12.01111110=13 6.2 3.12.12 6/2 838.IGP和 EGP这
40、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I G P:在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力求最佳路由E G P:在不同自治系统便捷使用的路由协议;力求较好路由(不兜圈子)E G P 必须考虑其他方面的政策,需要多条路由。代价费用方面可能可达性更重要。I G P:内部网关协议,只关心本自治系统内如何传送数据报,与互联网中其他自治系统使用什么协议无关。E G P:外部网关协议,在不同的AS边界传递路由信息的协议,不关心AS内部使用何种协议。注:I G P 主要考虑AS内部如何高效地工作,绝大多数情况找到最佳路由,对费用和代价的有多种解释。3 9.试简述RIP,OSPF和 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RIPO
41、SPFBGP网关协议内部内部外部路由表内容目的网,下一站,距离目的网,下一站,距离目的网,完整路径最优通路依据跳数费用多种策略算法距离矢量链路状态距离矢量传送方式运输层UDPIP数据报建立TCP连接其他简单、效率低、跳数为16不可达、好消息传的快,坏消息传的慢效率高、路由器频繁交换信息,难维持一致性规模大、统度量为可达性40.RIP使 用 UDP,OSPF使 用 I P,而 BGP使 用 T C P,这样做有何优点?为什么RIP周期性地和临站交换路由器由信息而BGP却不这样做?R I P 只和邻站交换信息,使用U D P 无可靠保障,但开销小,可以满足R I P 要求;OSPF使用可靠的洪泛法
42、,直接使用I P,灵活、开销小;BGP需要交换整个路由表和更新信息,TCP提供可靠交付以减少带宽消耗;RIP使用不保证可靠交付的U D P,因此必须不断地(周期性地)和邻站交换信息才能使路由信息及时得到更新。但 BGP使用保证可靠交付的TCP因此不需要这样做。41.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 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N17AN22BN68FN84EN94F现 在 B 收到从C 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N24N38N64N83N95试求出路由器B 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路由器B 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N1
43、7A无新信息,不改变N25C相 同 的 下 翎 更 新N39C新的项目,添加进来N65C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N84E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N94F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42.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 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格式同上题):N1 4 BN2 2 CN3 1 FN4 5 G现将A 收到从C 发来的路由信息(格式同上题):N1 2N2 1N3 3N4 7试求出路由器A 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路由器A 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N13C不同的下跳,距离更短,改变N22C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变N31F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N45G无新信息,不改变
44、43.IGMP协议的要点是什么?隧道技术是怎样使用的?IGMP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某个主机加入新的多播组时,该主机应向多播组的多播地址发送IGMP报文,声明自己要成为该组的成员 本地的多播路由器收到IGM P报文后,将组成员关系转发给因特网上的其他多播路由器。第二阶段:因为组成员关系是动态的,因此本地多播路由器要周期性地探询本地局域网上的主机,以便知道这些主机是否还继续是组的成员。只要对某个组有一个主机响应,那么多播路由器就认为这个组是活跃的。但一个组在经过几次的探询后仍然没有一个主机响应,则不再将该组的成员关系转发给其他的多播路由器。隧道技术:多播数据报被封装到一个 单 播 I P
45、数据报中,可穿越不支持多播的网络,到达另一个支持多播的网络。44.什么是VPN?VPN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VPN有几种类别?P171-17345.什么是NAT?NAPT有哪些特点?NAT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NAT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P173-1741、一个主机要向另 个主机发送IP 数据报,是否使用ARP就可以得到该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然后直接用这个硬件地址将1P数据报发送给目的主机?答:有时是这样,但也有时不是这样.ARP只能对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主机或路由器进行地址解析.我们看下图的例子.由于A和B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因此主机A 使用ARP协议就可得到B的硬件地址,然后用B的硬件地址,将I
46、P数据报组装成帧,发送给B。但当目的主机是F时,情况就不同了.A无法得到F的硬件地址.A只能先将【P数据报发送给本网络上的一个路由器(在本例中就是路由器1).因此A 发送IP数据报给F时,在地址解析方面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1)A先通过ARP解析出路由器R的硬件地址,将1P数据报发送到R.凡再通过ARP解析出R2的硬件地址,将IP数据报转发到R2.R 2再通过ARP解析出F的硬件地址,将IP数据报交付给F.因此,A 发送IP数据报给F要经过三次ARP地址解 析.A只知道F的IP地址,但并不知道F的硬件地址.设某路由器定立了如表 所示的转发表:此路由器可以直接从接口 0和接口 1转发分组,也可通
47、过相邻的路由器R 2,R 3和R 4进行转发,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站1 P地址分别为,(1 )1 2 8.9 6.3 9.1 0,(2 )1 2 8.9 6.4 0.1 2 ,(3 )1 2 8.9 6.4 0.1 5 1,(4 )1 9 2.4.1 5 3.1 7,(5 )1 9 2.4.1 5 3.9 01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128.96.39.0255.255.255.128接口 0128.96.39.128255.255.255.128接口 1128.96.40.0255.255.255.128R2192.4.153.0255.255.255.192R3*(默
48、认)R4答:路由表的查找原则是将目的IP地址与路由表中第一表项的子网掩码相与,如果结果与该表项的目的网络相等,则按该表项中的下一跳所指转发.否则与第二表项的子网掩码相与,如此下去,如果所有表项均不匹配,则按默认路由转发.因而检测表中第i项的计算过程可表示为:if(Mask i&D)=Destination i)forwarding toNextHop i;(1):128.96.39.10&255.255.255.128=128.96.39.0,与第一条表项匹配,按下一跳所指接口 0转发.(2):128.96.40.12&255.255.255.128=728.96.40.0,与前两条表项不匹配
49、,与第三条表项匹配,按下一跳R2转发.(3):128.96.40.151&255.255.255.128 128.96.40.128,与前三条表项不匹配;128.96.40.151&255.255.255.192=128.96.40.128,与第四条表项也不匹配;最终按默认路由表项转发到下一跳R4.(4):192.4.153.174255.255.255.128 192.4.153.0,与前三条表项 不 匹 配;192.4.153.17&255.255.255.192 192.4.153.0,与第四条匹配,按下一跳R3转发.(5):192.4.153.90&255.255.255.128=79
50、2.4.153.0,与前三条不匹配;192.4.153.90&255.255.255.192=192.4.153.64,与第四条表项也不匹配;最终按默认路由表项转发到下一跳R4。1、子网掩码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答:2 5 5.2 5 5.2 5 5.0可代表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也可代表A类或B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8 b i l决定,而路由器导找网络由前2 4 b i l决定。2、某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2 4 8=(1 1 1 1 1 0 0 0 )2,即I P地址中前2 9位代表网络,后3位代表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