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96524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154 大小:1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2023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pdf(1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A)A、以五脏为中心B、以六腑为中心C、以五官为中心D、以五体为中心E、以经络为中心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D)A、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B、冷、暖、凉、热;辣、苦、酸、甜、腥C、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D、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E、冷、暖、温、凉;咸、甘、苦、辣、酸3、神昏暴厥多属(D)A、忧伤B、悲伤C、惊伤D、怒伤E、思伤4、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为(B)A、腰膝酸软,小便频数B、腰膝酸软,呼多吸少C、腰膝酸软,眩晕耳鸣D、腰膝酸软,五更泄泻E、腰膝酸软,发脱齿摇。5、中医

2、护理疾病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A)A、辨证施护B、辨病施护C、对症施护D、因人施护E、因时施护6、八纲是指(B)A、风寒、暑热、阴阳、虚实B、阴阳、表里、虚实、寒热C、寒热、恶冷、虚实、表里。D、表里、寒热、恶冷、阴阳E、虚实、表里、冷热、风寒7、中医学“证”的概念是(C)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B、疾病病理变化的总过程C、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D、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E、患者的某些病态变化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根本依据在于(A)A、辨证论治B、对症治疗C、辨病治疗D、因人而异E、因病而异9、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B)A、华佗B、张仲景C、孙思邈D、扁鹊E、巢元方1 0、瘟疫论的作者是(C)

3、A、叶天土B、刘河间C、吴有性D、吴鞠通E、朱丹溪1 1、正常舌象是(C)A、淡白B、淡红C、薄红D、暗淡E、浅红1 2、下列不属于阳的属性有(D)A、明亮B、温热C、外向D、物质E、上升1 3、阴阳的属性是(C)A、绝对的B、不变的C、相对的D、量变的E、质变的1 4、五味入五脏是(A)A、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B、酸入脾、甘入胃、辛入心、苦入肝、咸入肺C、酸入肾、苦入胃、甘入肺、辛入肝、咸入脾D、酸入心、甘入肝、辛入脾、苦入肺,咸入肾E、酸入胃、甘入心、辛入骨、苦入胃、咸入脑1 5、望舌主要是观察(B)A、舌尖、舌中、舌根B、舌质、舌体、舌苔C、舌边、舌体、舌色D、舌下、舌

4、头、舌体E、舌根、舌上、舌下1 6、下列哪些病人或部位应用针刺疗法(E)A、头痛病人B、下肢截瘫病人C、中风病人D、类风湿病人E、孕妇的下腹、腰舐部1 7、人体内的阴精物质依赖阳气功能而产生,功能的发挥又靠物质提供能量,是属于阴阳的(B)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以上均非1 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的(D)A、相互对立B、相互消长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制约1 9、为患者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E)A、3 0 B、4 0 C、5 0 D、6 0 E、7 0 2 0、熏洗药温不宜过热,其温度一般为(D)A、1 0-2 0 B、2 0-3 0 C、3

5、 0-4 0 D、5 0-7 0 E、8 0-9 0 2 1、舌苔时指附着于舌面上的一层(A)A、苔垢B、斑疹C、颜色D、瘢痕E、颗粒2 2、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称 为(C)A、五行制化B、五行相克C、五行相生D、五行相约E、五行拮抗2 3、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称为(B)A、配伍B、相畏C、相使D、相杀E、相须2 4、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D)A、心B、肺C、肝D、脾E、肾2 5、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E)A、心B、肺C、肝D、脾E、肾2 6、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B)A、上午B、下午C、前半夜

6、D、后半夜E、子夜2 7、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D)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子夜2 8、“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何种关系失调(A)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相互促进D、相互转化E、消长平衡2 9、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C)A、心B、肺c 肝D、脾E、肾3 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A)A、阴消阳长过程B、阳消阴长过程C、寒极生热过程D、相互对立斗争E、以上均是3 1、从日中到黄昏是属于(B)A、阳长阴消B、阴长阳消C、阳随阴长D、阴随阳长E、阴阳转化3 2、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A)A、心B、肺C、月 干D、脾

7、E、肾3 3、五味中入肝的是(A)A、酸B、苦C、甘D、辛E、咸3 4、五味中入肺的是(D)A、酸B、苦C、甘D、辛E、咸3 5、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D)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3 6、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E)A、脏腑的生理B、脏腑的病理C、脏腑之间的关系D、脏腑的解剖形态E、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3 7、脏与腑的分类主要是根据(B)A、解剖形态的不同B、功能特点的不同C、分布部位的不同D、阴阳属性的不同E、经络属性的不同3 8、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的是(C)A、三焦B、心包C、胆D、女子胞E

8、、脑3 9、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A)A、三焦B、脑C、胆D、髓E、女子胞4 0、五脏中不包括(D)A、心B、月 干C、肺D、女子胞E、肾4 1、两目干涩多因(C)A、肝血不足B、肝火上炎C、肝阴不足D、肝经风热E、经络4 2、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功能的是(B)A、六腑B、五脏C、脏腑D、奇恒之腑E、经络4 3、心主神志指的是(C)A、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B、人的眼神C、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D、人的精神及眼神E、人的生命活动和情志活动4 4、人体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A、血液B、津液C、水谷精微D、营气E、宗气4 5、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D)A、肺主气B、肺朝百脉C、肺合皮毛

9、D、肺主宣发、肃降E、肺与大肠相表里4 6、“肺为水之上源”是 由 于(A)A、肺主通调水道B、肺主宣发C、肺主肃降D、肺朝百脉E、肺主气4 7、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C)的表现。A、有神B、失神C、假神D、少神E、以上均是4 8、下列哪项不是肺的功能(B)A、主气B、主纳气C、主宣发D、主肃降D、主治节4 9、大肠的功能失常,可影响(C)A、肾的气化B、肝的疏泄C、肺的肃降D、脾的健运E、脾的升清50、脾主运化是指(D)A、运化水液B、运化水谷C、运化气血D、运化水谷和水液E、运化水谷和血液51、脾主统血的作用实际上是(A)A、气的固摄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气化作用D、气

10、的外卫作用E、气的推动作用52、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D)A、咸B、酸C、苦D、辛E、甘53、饮食的消化吸收主要是(E)A、脾的运化B、胃的受纳C、脾的升清D、胃的通降E、脾胃的升降54、被称为“水谷之海”的 是(B)A、脾B、胃C、大肠D、小肠E、六腑56、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的 是(C)A、心B、肝C、脾D、肺E、肾57、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B)A、心与肺B、肺与肾C、肺与肝D、肺与脾E、肝与肾58、脉形细小如线属脉。A、浮脉B、数脉C、弦脉D、细脉E、缓脉59、和情志活动有密切相关的脏腑是(B)A、肺的肃降B、肝的疏泄C、脾的运化D、肾的藏精E、心主血脉6 0、下列哪项与

11、肝的疏泄无关(E)A、情志的舒畅B、脾胃的升降C、血液的运行D、气机的调畅E、呼吸道的通畅6 1、辨证施护最后的阶段是(D)A、评估B、计划C、诊断D、实施E、评价6 2、在肝主疏泄的各种功能表现中最根本的是(C)A、促进血行B、促进脾胃的升降C、调畅气机D、调节情志E、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6 3、护理吐血患者时,下列哪项不相宜?(E)A、静卧少动B、情绪安定C、忌辛辣食物D、食易消化食物E、多饮热水6 4、毛发的荣枯主要与哪两种物质有关(C)A、气与血B、血与津液C、精与血D、精与津液E、精与气6 5、患者口气酸馒多见于(C)A、胃热B、踽齿C、胃有宿食D、口腔不洁E、阴虚火旺6 6、“肾为

12、气之根”主要是指(B)A、肾藏精B、肾主纳气C、肾主骨D、肾为先天之本E、肾主生长发育6 7、四气的确定是(D)A、从人体的器官感觉出来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C、从季节的不同变化总结出来的D、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E、以上都不是6 8、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了(D)A、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关系B、调节气机和神志方面的关系C、心与肺相互制约方面的关系D、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E、心气与宗气的关系6 9、人体阳气的根本是(C)A、心阳B、卫阳C、肾阳D、胃阳E、脾阳70、表现为先后天相互资生关系的是(D)A、心与肾B、心与脾C、肝与脾D、脾与肾E、肺与

13、肾71、黎明时腹泻多属(C)证。A、湿热证B、虚寒证C、肾阳虚D、伤食证E、虚证72、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D)A、心肝脾B、心肺肾C、肝脾肾D、肺脾肾E、心脾肾73、元气主要来源于(C)A、水谷精气B、脏腑之气C、肾中精气D、胃气E、肺气74、辨证施护的最初阶段为(A)A、评估B、计划C 诊断D、实施E、评价75、营气的作用是(C)A、调节体温B、防御外邪C、化生血液D、温煦脏腑E、开合汗孔76、人体最根本的气是(A)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77、人体气的运动称作(B)A、气化B、气机C、升降出入D、气机条畅E、气的转化78、血虚可导致气虚是因为(E)A、气能生血

14、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能养气79、施艾条灸的部位先后次序应本着(A)A、先上后下B、先下后上C、先左后右D、先左后右E、无次序要求8 0、陈皮、木香属(B)A、补气药B、理气药C、和解药D、清热药E、泻药8 1、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E)A、心血的滋养B、肺气的推动C、脾气的健运D、肝的藏血E、肾的藏精8 3、刮箱前要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其目的是(D)A、搞清刮具的质量B、搞清刮具的质量C、搞清刮具的质量D、搞清刮具的质量E、判断是否需蘸润滑剂8 3、临床出现多汗、多尿、或小便失禁、遗精等症是气的哪种功能异常(E)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气化作用C、气的温煦作用D、气

15、的外卫作用E、气的固摄作用8 4、具有防御外邪,温养肌肤,调节媵理开合功能的气是(B)A、元气B、卫气C、营气D、宗气E、中气8 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因为(C)A、脾主升清B、脾固摄气血C、脾主运化水谷精微D、脾主运化水液E、脾为后天之本8 6、气虚可导致血瘀是因为(B)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为气之母8 7、心之华在(A)A、面B、唇C、发D、爪E、皮8 8、肾之华在(C)A、面B、唇C、发D、爪E、皮8 9、肝之窍在(C)A、舌B、耳C、目D、鼻E、口9 0、肺之窍在(D)A、舌B、耳C、目D、鼻E、口9 1、与肺相表里的脏腑是(D)A、胃B、胆C

16、、小肠D、大肠E、膀胱9 2、与心相表里的脏腑是(C)A、胃B、胆C、小肠D、大肠E、膀胱9 3、主统血的脏腑是(C)A、心B、肝C、脾D、肺E、肾9 4、推动血液运行的脏腑是(A)A、心B、肝C、脾D、肺E、肾9 5、骨 之 余 为(A)A、齿B、爪C、发D、筋E、脉9 6、筋之余为(B)A、齿B、爪C、发D、筋E、脉9 7、血之余为(C)A、齿B、爪C、发D、筋E、脉9 8、心在志为(A)A、喜B、怒C、思D、悲E、恐9 9、肝在志为(B)A、喜B、怒C、思D、悲E、恐1 0 0、脑 为(A)A、髓之海B、气之海C、血之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1 0 1、胃为(D)A、髓之海B、气之海C

17、、血之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1 0 2、下列描述哪项与肾藏精有关(C)A、视物清晰B、皮毛润泽C、头发乌黑光泽D、面色红润E、肌肉丰满1 0 3、下列描述哪项与肝藏血有关(A)A、视物清晰B、皮毛润泽C、头发乌黑光泽D、面色红润E、肌肉丰满1 0 4、称 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E)A、心B、肝C、脾D、肺E、肾1 0 5、称 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C)A、心B、肝C、脾D、肺E、肾1 0 6、主调节血量的是(B)A、心B、肝C、脾D、肺E、肾1 0 7、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B)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E、以上均

18、不是1 0 8、爪甲的荣枯主要取决于(B)A、津液B、肝血C、肾精D、气血E、心血1 0 9、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取决于(C)A、津液B、肝血C、肾精D、气血E、心血1 1 0、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A、经脉B、络脉C 奇经八脉D、孙络E、浮络1 1 1、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A)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E、以上均不是1 1 2、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交接于(A)A、手足末端B、头部C、面部D、腹部E、胸部1 1 3、手太阴肺经循行走向(C)A、从头走足B、从足走胸C 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头走手1 1

19、4、前额两发角之间为(B)A、1 2 寸B、9寸C、1 8 寸D、6寸E、3寸1 1 5、从胸到手的经脉是(A)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1 1 6、从足到胸腹的经脉是(E)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1 1 7、循行于上肢外侧的经脉是(B)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H 8、“六淫”是指(E)A、六气B、风、寒、暑、湿、燥、火C、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D、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E、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1 1 9、风邪的致病特点是(A)A、其性开泄B、易伤津血C、易

20、于动血D、其性重浊E、其性凝滞1 2 0、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应主要观察(A)A、面部颜色B、口唇颜色C、爪甲颜色D、头发光泽度E、毫毛荣枯1 2 1、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D)A、阴阳之间相互感应B、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C、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D、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E、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1 2 2、致病具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特点的邪气是(A)A、风B、寒C、湿D、火E、暑1 2 3、发病迅速、临床症状变幻无常的致病因素是(C)A、暑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热邪1 2 4、寒邪的致病特点是(E)A、其性开泄B、易

21、伤津血C、易于动血D、其性重浊E、其性凝滞1 2 5、寒主收引是指(D)A、寒性重浊黏滞B、寒邪损伤阳气C、寒邪阻滞气机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E、寒为阴邪,易伤下部1 2 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A、寒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湿邪1 2 7、易致气血凝结阻滞不通的邪气是(B)A、风邪B、寒邪C、湿邪D、火邪E、暑邪1 2 8、暑邪伤人,所见气短,乏力症状,这是由于(C)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邪伤人,可致食欲缺乏C、暑性升散,易于伤津耗气D、暑邪挟湿,湿邪困脾E、以上都不是1 2 9、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C)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B、易生风动血C、易耗气伤津D

22、、易为阳热症状E、以上都不是1 3 0、多与湿邪夹杂为病的邪气是(D)A、风邪B、热邪C、寒邪D、暑邪E、以上都不是1 3 1、下列属于湿性趋下所致的是(B)A、小便清长B、妇女带下C、手足厥冷D、汗出恶风E、大便秘结1 3 2、易袭人体阴位的邪气是(C)A、寒邪B、暑邪C、湿邪D、风邪E、燥邪1 3 3、六淫中最易阻滞气机的病邪是(B)A、寒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热之邪1 3 4、症见头重如裹,肢体困重多为外感(C)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火邪1 3 5、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A)A、易耗气伤津B、易于动血C、易于挟湿D、易于生风E、易于伤肺1 3 6、具有燔灼、

23、升腾、上炎特性的邪气是(D)A、风B、寒C、燥D、火E、暑1 3 7、下列哪项不是火邪的致病特点(C)A、易耗气伤津B、易于动血C、易于挟湿D、易于生风E、易致肿疡1 3 8、最易损伤人体阳气的病邪是(C)A、风寒B、风寒湿C、寒湿D、湿热E、暑湿1 3 9、燥邪最易伤(A)A、肺B、心C、肝D、脾E、肾1 4 0、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A)A、津液B、气血C、肾精D、肝血E、阳气1 4 1、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咳,多因感受哪种病邪(D)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 4 2、具有升散,向上特性的邪气是(E)A、风、燥B、暑、湿C、燥、火D、暑、燥E、风、火1 4 3、我国医学

24、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D)A、皇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E、中医基础1 4 4、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C)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生风1 4 5、气滞是指(E)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 4 6、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最易伤及哪几脏(E)A、心脾肺B、心肺肝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肝脾1 4 7、导致气机紊乱逆于上的情志致病因素是(E)A、思B、惊C、恐D、喜E、怒1 4 8、突然受惊可导致(E

25、)A、气缓B、气上C、气消D、气下E、气乱1 4 9、血瘀是指(A)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 5 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B)A、易伤阳气,使气机升降失常B、使气机收敛,故无汗C、多易伤肺D、易生风动血E、易于引起流行1 5 1、风邪致病(C)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 5 2、暑邪致病(A)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 5 3、寒邪致病(B)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

26、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 5 4、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C)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 5 5、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A)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 5 6、易致疮痈的邪气是(E)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 5 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意义是(D)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B、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C、正气充足,与邪抗争,扶邪外出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E、以上都不是1 5 8、导致病证虚实的主要机制是(D)A、气血的盛衰变化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C、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D、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1 5

27、 9、阴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个脏为根本(D)A、肝B、脾C、心D、肾E、肺1 60、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D)A、里热证B、实热证C、阴血亏虚D、阴虚内热E、气虚两亏1 61、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B)A、必备条件B、内在根据C、重要条件D、条件之一E、以上都不是1 62、煎煮时需要烂化的中药是(D)A、麻黄B、大黄C 人参D、阿胶E、丹参1 63、经络系统的主体是(A)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五络脉D、十二皮部E、脏腑1 64、关 于“标”与“本”的含义,下列哪一项不正确(C)A、病因与症状,病因为本B、正气与邪气,邪气为标C、先病为标,后病为本D、原发病为

28、本,继发病为标E、正气为本1 65、“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B)A、反治法B、正治法C、标本兼治D、急则治标E、缓则治本1 66、坐浴法熏洗的频率最佳为(C)A、每日1 次B、每日2 次C、每日1-3 次D、隔日1 次E、每周一次1 67、坐浴法熏洗的时间最佳为(B)A、1 0 分钟B、2 0-3 0 分钟C、3 0 分钟D、1 5 分钟E、4 0 分钟1 68、下列各项中属治疗原则的是(D)A、滋阴降火B、清热泻火C、疏散风热D、扶正祛邪E 益气补血1 69、眼部熏洗法药液的温度一般为(A)A、2 5 B、3 0 C、5 0-60 D、1 5 E、2 0 1 7 0、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29、(C)A、先扶正,后祛邪B、先祛邪,后扶正C、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D、扶正与祛邪并用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1 7 1、眼部熏洗法的时间最佳为(D)A、3 0 分钟B、1 0 分钟C、2 0 分钟D、1 5-3 0 分钟E、2 0 分钟以内1 7 2、全身熏洗法药液的温度最好保持在(C)A、5 0-60 B、4 5-5 5 C、3 8-4 5?D、4 2-5 6E、4 0-5 0 1 7 3、全身熏洗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C)A、3 0 分钟B、1 小时C、4 0 分钟D、1 5 分钟E、2 0 分钟1 7 4、寒因寒用适用于(A)A、真热假寒B、真寒假热C、寒热错杂D、表寒里热E、阳虚里寒1

30、 7 5、冬季用药,慎用寒凉,其理论根据是(B)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 7 6、老人慎泻,小孩慎补,其理论根据是(A)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 7 7、阳盛之体,慎用温热,其理论根据是(A)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 7 8、用通利药物治疗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属于(D)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早治防变1 7 9、疮疡初起,为了消散肿块,药物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并超过肿 块(C)A、2 c mB、1.5 c mC、l-2 c mD、l-2 c mE、5 c

31、 m1 8 0、正气不足的治则是(E)A、急则治其标B、缓则治其本C、逆治D 从治E、扶正1 8 1、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贴药法(A)A、膏贴B、药膜贴C、花贴D、皮贴E、以上均是1 8 2、不属于刮痣禁忌症的是(C)A、过于消瘦B、孕妇的腹部C、恶心呕吐D、五官孔窍处E、肌肉丰厚处1 8 3、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宜选用哪种性能的药物(B)A、甘温B、辛温C、辛凉D、苦寒E、苦温1 8 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B)A、刺激性B、损害性C、抵消性D、副作用E、治疗作用1 8 5、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A)A、霍香正气散B、保和丸C、八正散D、银翘散E、荆防贩毒散1 8 6、银翘散能够治疗(B

32、)A、少阳证B、风热表证C、风寒表证D、里证E、表证1 8 7、肉桂与赤石脂同用,属药物配伍的(A)A、相畏B、相杀C、相反D、相恶E、相使1 8 8、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A)A、酸味B、咸味C、辛味D、苦味E、淡味1 8 9、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这种配伍关系是(A)A、相须B、相恶C、相畏D、相杀E、相使1 9 0、下列除哪味药之外都是妊娠绝对禁用的药物(D)A、麝香B、巴豆C、大戟D、半夏E、斑螫1 9 1、在“十八反”中,下列除哪味药物外均与乌头相反(A)A、玄参B、白芨C、贝母D、瓜篓E、半夏1 9 2、能发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B)A、细辛B、麻黄C、生姜D

33、、桂枝E、紫苏1 9 3、苦杏仁的主要功效是(A)A、止咳平喘B、清热化痰C、清热泻火D、清热利咽E、温化寒痰1 9 4、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E)A、脏腑学说B、经络学说C、阴阳学说D、五行学说E、脏腑经络学说1 9 5、能清热泻火又能生津止渴的药物是(E)A、黄苓B、黄连C、生地黄D、石膏E、地骨皮1 9 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E)A、黄莲B、黄柏C、大黄D、知母E、金银花1 9 7、五味中具有能泻下、软坚作用的是(E)A、辛B、甘C、酸D、苦E、咸1 9 8、甘味药的作用是(B)A、发散行气行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渗水利湿1 9 9、有活

34、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的药物是(E)A、三七B、熟地黄C、丹参D、当归E、川苟2 0 0、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属于推拿手法中的(B)A、推法B、揉法C、摩法D、搓法E、提法2 0 1、汤剂的优点是(C)A、缓慢,持久B、节约C、吸收快药效强D、方便E、口感适宜2 0 2、丸剂的优点是(A)A、吸收慢药效持久B、不易变质C、无色无味D、适用儿童E、口感适宜2 0 3、补血的代表方是(B)A、八珍汤B、四物汤C、四君子汤D、六味地黄丸E、肾气丸2 0 4、补气的代表方是(B)A、八珍汤B、四君子汤C、肾气丸D、六味地黄丸E、四物汤2 0 5、养心安神的代表

35、方是(B)A、朱砂安神丸B、酸枣仁汤C、安宫牛黄丸D、朱砂丸E 苏合香丸2 0 6、适用于肺气上逆的代表方是(A)A、苏子降气汤B、越鞠丸C、半夏厚补汤D、保和丸E、理中丸2 0 7、芳香化湿的代表方(B)A、八正散B、平胃散C、五苓散D、真武汤E、羌活胜湿汤2 0 8、消食导滞的代表方是(B)A、平胃散B、保和丸C、枳实消痞丸D、理中丸E、半夏厚朴汤2 0 9、石决明、牡蛎的作用是(E)A、软坚散结B、收敛固涩C、清肝明目D 凉血止血E、平肝潜阳2 1 0、消导药中善消肉食积滞之要药是(A)A、山楂B、麦芽C、神曲D、陈皮E、鸡内金2 1 1、辛味药的作用是(A)A、发散行气活血B、补益缓急

36、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泻热燥湿2 1 2、咸味药的作用是(D)A、发散行气活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泻热燥湿2 1 3、苦味药的作用是(E)A、发散行气活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泻热燥湿2 1 4、能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C)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E、毒性2 1 5、能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作用的是(A)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E、毒性2 1 6、反映药物作用趋向的是(D)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E、毒性2 1 7、按摩时,用一指禅推法的频率最佳为(D)A、8 0 T 0 0 次/

37、分B、1 0 0 T 2 0 次/分C、1 2 0-1 4 0 次/分D、1 2 0 T 6 0 次/分E、1 0 0 T 6 0 次/分2 1 8、日间经常汗出兼有神疲乏力的是(A)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脱汗2 1 9、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穴位是(D)A、命门穴B、至阳穴C、腰阳关穴D、大椎穴E、百会穴2 2 0、惊风证的面色是(D)A、黑色B、黄色C、白色D、青色E、赤色2 2 1、按摩时,捏法不适用于(B)A、头部B、额面部C、颈项部D、四肢E、腹部2 2 2、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者为(B)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脱汗2 2 3、百日咳的咳嗽特点为(B)

38、A、咳声重浊B、咳声阵作,终止时作鹭鹭叫声C、咳声低微D、咳声不扬E、咳声紧闷2 2 4、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的为(C)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脱汗2 2 5、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浅深的主要依据是(B)A、舌苔的有无B、苔质的厚薄C、苔质的黄白D、苔质的润燥E、舌苔的真假2 2 6、下列哪项不属正常舌象(D)A、舌质淡红B、舌体柔软C、舌体灵活D、舌体胖嫩E、舌苔薄白2 2 7、红舌的主病是(D)A、瘀血B、寒证C、痰饮D、热证E、以上都不是2 2 8、脾虚病证的面色为(A)A、黄色B、赤色C、青色D、白色E、黑色2 2 9、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者为(D)A、中风后遗症B、

39、痫证C、痹证D、痿证E、瘫痪2 30、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A)A、澹语B、郑声C、独语D、错语E、夺气2 31、面色萎黄多属(B)A、脾虚湿蕴B、脾胃气虚C、肝郁脾虚D、湿热黄疸E、寒湿阴黄2 32、胃火炽盛可表现为(B)A、食欲缺乏B、消谷善饥C、嗜食异物D、饥不欲食E、恶闻食物2 33、潮热最基本的特征是(D)A、低热B、五心烦热C、身热不扬D、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甚E、骨蒸劳热2 34、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D)A、冲任亏虚B、湿热下注C、肾虚失约D、脾虚湿盛E、肝经郁热2 35、在临床护理中,针法的常用范围不包括(B)A、止痛B、升高体温C、解除尿闭D、调理

40、脾胃E、以上都是2 36、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为(A)A、针根B、针尖C、针尾D、针杆E、针体2 37、艾条灸的类别不包括(C)A、温和灸B、雀啄灸C、间接灸D、回旋灸E、以上均不包括2 38、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表现于(E)A、语言B、动态C、表情D、应答反应E、眼神2 39 满面通红多属(B)A、阴虚证B、实热证C、肝胆湿热D、瘀血证E、有神2 4 0、中国人正常面色应是(A)A、红黄隐隐、,明润含蓄B、白中透红而明润C、红黑隐隐,如 一 占 铜 色D、黄而鲜明E、黄中带红2 4 1、五脏应五色哪一项不对(B)A、青应肝B、白应肾C、黄应脾D、赤应心E、以上都不对2 4 2、形成

41、面色黄的原因主要是(A)A、脾虚湿蕴B、心肺气虚C、肾阳不足D、肾阴亏虚E、阴寒内盛2 4 3、舌苔黄腻,多主(C)A、寒湿内困B、疫病初起C、湿热内蕴D、热盛伤津E、暑热伤津2 4 4、紫舌主(A)A、血瘀B、气滞C、痰湿D、津亏E、中毒2 4 5、提示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一般是指(A)A、苔由薄变厚B、苔由润变燥C、苔骤增骤退D、苔由厚变薄E、苔由多变少2 4 6、温和灸操作中艾条应距离皮肤约(B)A、l-2 c mB、2-3 c mC、3-4 c mD、4-5 c mE、l-3 c m2 4 7、肝病患者,应忌食下列哪种食物(D)A、酸B、苦C、甘D、辛E、咸2 4 8、七情过极,可采用以

42、情胜情法,若喜伤心,应采用(E)A、以思胜之B、以怒胜之C、以悲胜之D、以忧胜之E、以恐胜之2 4 9、肝阳上亢证饮食禁忌(A)A、酒及辛辣之品B、生冷瓜果C、多饮水D、荤腥E、以上都不是2 5 0、发汗解表药宜(A)A、热服B、凉服C、温服D、使患者大汗淋漓E、以上都不是2 5 1、脾胃虚弱所致的月完腹疼痛的特点是(A)A、隐痛B、胀痛C、刺痛D、窜痛E、绞痛2 5 2、夏季起居方面应遵循(D)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晚卧晚起D、晚卧早起E、以上都不是2 5 3、老年人的食养,以下哪一项不正确(B)A、宜食清淡食物B、宜食肥甘、营养丰富食物C、饮食要多样化D、饮食宜节制E、以上都不是2

43、5 4、病室内光线过亮不适宜下列哪类患者(D)A、感受风寒B、阳虚C、里寒证D、肝风内动E、感受风湿2 5 5、中医康复护理原则中养生护理要遵循的原则是(C)A、标本缓急B、因人施护C、形神兼养D、顺应四时E、因证施护2 5 6、下列哪一项不是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护理方法(D)A、步行B、慢跑C、打乒乓球D、速跑E、以上都不是2 5 7、煎煮中药最好选用下列哪种容器(A)A、沙锅B、搪瓷缸C、铁锅D、铜锅E、铝锅2 5 8、中药汤剂的煎煮一剂药一般可煎几次(B)A、1 次B、2 次C、3 次D、4 次E、无数次2 5 9、下列哪味药应包煎(D)A、磁石B、番泻叶C、芒硝D、蒲黄E、阿胶2 6 0、

44、下列药应后下的是(B)A、磁石B、番泻叶C、芒硝D、蒲黄E、阿胶2 6 1、下列药应冲服的是(C)A、磁石B、番泻叶C、芒硝D、蒲黄E、阿胶2 6 2、安神药宜何时服(C)A、饭前服B、饭后服C、睡前服D、清晨服E、以上都是2 6 3、热证的面色为(E)A、黑色B、黄色C、白色D、青色E、赤色2 6 4、水饮的面色为(A)A、黑色B、黄色C、白色D、青色E、赤色2 6 5、惊风的面色为(D)A、黑色B、黄色C、白色D、青色E、赤色2 6 6、失血的面色为(C)A、黑色B、黄色C、白色D、青色E、赤色2 6 7、气滞疼痛特点为(A)A、胀痛B、刺痛C、冷痛D、灼痛E、重痛2 6 8、瘀血疼痛特点

45、为(B)A、胀痛B、刺痛C、冷痛D、灼痛E、重痛2 6 9、湿证疼痛特点为(E)A、胀痛B、刺痛C、冷痛D、灼痛E、重痛2 7 0、热证疼痛特点为(D)A、胀痛B、刺痛C、冷痛D、灼痛E、重痛2 7 1、表证可见(C)A、但寒不热B、但热不寒C、恶寒发热D、寒热往来E、都不是2 7 2、热证可见(B)A、但寒不热B、但热不寒C、恶寒发热D、寒热往来E、都不是2 7 3、半身汗出的病机是(A)A、经络闭阻或营卫不和B、阴虚内热,蒸津外泄C、阳气暴脱,津随气泄D、气虚表卫不固E、以上都不是2 7 4、不属于艾炷灸的是(A)A、回旋灸B、无瘢痕灸C、隔蒜灸D、瘢痕灸E、以上均是2 7 5、若喜伤心,

46、应采用(E)A、以思胜之B、以怒胜之C、以悲胜之D、以喜胜之E、以恐胜之2 7 6、若怒伤肝,应采用(C)A、以思胜之B、以怒胜之C、以悲胜之D、以喜胜之E、以恐胜之2 7 7、若悲伤肺,应采用(D)A、以思胜之B、以怒胜之C、以悲胜之D、以喜胜之E、以恐胜之2 7 8、若思伤脾,应采用(B)A、以思胜之B、以怒胜之C、以悲胜之D、以喜胜之E、以恐胜之2 7 9、若恐伤肾,应采用(A)A、以思胜之B、以怒胜之C、以悲胜之D、以喜胜之E、以恐胜之2 80、八纲辨证是(B)A、各种辨证的基础B、各种辨证的总纲C、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D、外感杂病的辨证方法E、以上都不是2 81、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A

47、)A、恶寒B、发热C、头身疼痛D、脉数E、舌苔薄黄2 82、无瘢痕灸施灸前要先在应灸的月俞穴部位或患处涂少量的凡土油的目的是(B)A、导热作用B、有利于艾炷的粘附C、保护皮肤D、润滑皮肤E、无目的2 83、隔蒜灸的功效包括(A)A、清热解毒、杀虫B、回阳救逆、固脱之功C、散寒止痛、温胃止呕D、消瘀散结E、以上多不是2 8 4、施行隔附子饼灸时,最佳的调和剂是(C)A、酒精B、麻油C、黄酒D、醋E、石蜡油2 8 5、阴虚的典型苔脉是(E)A、舌红脉细B、舌淡脉虚细C、舌红脉数D、舌紫脉细无力E、舌红少苔脉数细2 8 6、下列属于阴虚证的表现是(B)A、面色萎黄B、咽干盗汗C、神疲乏力D、舌淡嫩E

48、、以上都不是2 8 7、正虚为主、邪实为次者是(D)A、实证B、虚证C、实证夹虚D、虚证夹实E、虚实并重2 8 8、患者腹痛、泄泻又见恶寒发热是(D)A、表证B、里证C、半表半里D、表里同病E、由表人里2 8 9、症见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是(C)A、表证B、里证C、半表半里D、表里同病E、由表人里2 9 0、症见咳嗽气粗,咳痰黏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证 属(B)A、风寒袭肺B、风热犯肺C、痰热壅肺D、肝火犯肺E、燥邪伤肺2 9 1、症见干咳少痰,咳痰不爽,咽干口燥,发热恶寒,舌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细数。证属(C)A、风热犯肺B、风寒袭

49、肺C、燥邪伤肺D、肺阴亏虚E、肺气亏虚2 9 2、属于拔罐法的禁忌症的是(C)A、腰背痛B、咳喘C、出血性疾病D、痰饮E、以上都是2 9 3、不属于拔罐注意事项的是(B)A、病室温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B、拔罐时动作要稳、准、慢。C、拔罐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局部情况。D、拔罐时应取合理、舒适的体位E、以上均可2 9 4、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颔红盗汗,五心烦热,或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E)A、风寒袭肺B、风热犯肺C、痰湿蕴肺D、肺脾两虚E、肺阴亏虚2 9 5、大肠液亏,以下除哪项外均是(C)A、大便秘结B、腹胀C、里急后重D、口干E、口臭

50、2 9 6、大便秘结干燥,数日一行,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涩,此属(E)A、大肠湿热B、燥邪犯肺C、肝火上炎D、热结肠道E、大肠液亏2 9 7、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证属(D)A、脾胃湿热B、肝胆湿热C、小肠实热D、大肠湿热E、以上都不是2 9 8、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的医家是(B)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葛洪E、以上都不是2 9 9、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属(A)A、心阴虚B、心血虚C、肝血虚D、肺阴虚E、肾阴虚3 0 0、患者食少纳呆,兼见消瘦乏力,腹胀便澹,舌淡。证属(B)A、湿邪困脾B、脾胃气虚C、脾肾阳虚D、肝胃不和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