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课程纲要(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二课程纲要(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物理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物理必修二使用学校:新密二中专授课对象:高一年级下期 设计老师:高一物理备课组 设计时间:2016.2高中物理必修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高中物理必修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版高中物理必修二使用学校:新密二中专授课时间:36课时设计老师:高一物理备课组授课对象:高一年级下半学年课程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2、会描述圆周运动,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圆周运动。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会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4、通过讨论恒力做功与动能之间的关系,理解动
2、能和动能定理。会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和生活的现象。5、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之间的关系。 6、通过实验,验证和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二 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平抛运动到一般抛体运动、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2、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3、经历历次实验探究过程,发现规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微分法)以及数据 的分析、处理能力(如利用数据图表巧妙地分析
3、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展示、探究自然、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认识到物理和生活的普遍紧密联系以及物理科学的社会价值;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大胆分析及勇于探究的科学素养,以及尊重实验、实践的客观唯物精神。课程内容与安排 根据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必修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注: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 A层次:较低要求的层次。所列知识的内容,在高中阶段不宜深入展开,或在初中阶段已经作过较为详细的讨论。 B层次:较高要求的
4、层次。) 章 节内 容课时数要求备注高中物理必修二的介绍及学法指导15.1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速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2均为A随堂演示3个5.2平抛运动2B课件演示5.3研究平抛运动2B实验课5.4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2A课件演示N5.5向心加速度1A5.6向心力1B随堂演示1个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火车拐弯问题;拱形桥问题;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离心运动)2均为A小结16.1行星的运动1A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A6.3万有引力定律1B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1A6.5宇宙航行1A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1A小结17.1追寻守恒量能量1A7.2功2B7.
5、3功率2A7.4重力势能1B7.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1A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A实验课7.7动能和动能定理2动能为A动能定理为B,7.8机械能守恒定律2B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A实验课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1A小结1课程实施建议(一) 课程资源1. 教材解读:在一些重要的定理、定律的学习方面,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不仅重视规律的应用,而且注重其探究、发现的过程。例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相较于过去大纲的要求,明显突出了对动能定理的探究过程的注重。类似的例子在新教材中还有很多体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紧跟教材的发展,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变过去的
6、教师主导的、“填鸭”式的教授为学生主导的、探究式的学习。可以借助校本教研的平台,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依据本校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当增减。“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过去只要求知道怎样操作,得出什么结论,新课标中不但重视操作技能,还重视思维技能的培养。新教材相较于老教材更重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关于“抛体运动”。旧大纲中过于“抛体运动”只涉及到“平抛运动”及其研究方法,而新大纲中要求“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重在“分析”,以得到解决抛体运动的一般方法。2. 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按照课标要求,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相关内容的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联
7、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以知识为载体和主线。杜绝形式主义,追求教学实际效益。 针对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探究方式进行。具体要根据学校实验设备、学生情况等确定。 重视教学中的随堂实验和实例体验。例如,在“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习中,由于实际基础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抽象,学生往往很难准确地理解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这时,如果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大量的随堂小实验,就会轻而易举地在学生脑海中准确地建立起这类模型。(二) 教/学方式1.自主学习法:通过阅读教材与学习卷,初步掌握知识概况,自主尝试完成课后练习与学习卷的预习题目。2.讲授训练法:精讲重点和学生有疑问的内容,精练结构化知识,练
8、习以节为单位,全批全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3.合作探究法: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大的,或应用性的知识以问题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4.实验教学法: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三) 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后拓展练习主要是完成课后习题和学习卷的拓展提高部分. 2.部分学生的物理程度比较好,兴趣比较高,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活动,如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物理竞赛等。课程评价(一) 评价方式与结果处理1、本模块评价总分100分,学生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者本模块修习合格(记2学分);若总分不够60分,必须参加补考或重修。 2、每一课程模块评价由两部分
9、构成,即终结性评价(模块考试)和过程性评价,分别占总分的60%与40%。其中过程性评价中,模块修习课时10%、学习态度10%、作业情况15%、过程检测成绩5%。(二)评价指标1.修习课时:学生上课出勤修满2/3课时者,合格(10分);不满2/3课时者,不合格,需重修。2学习态度:预习情况(预习学习卷中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课前准备,课本);课堂学习状态(守纪、笔记、参与、问答、讨论、合作、实验等);学习卷(课前、课中、课后)。等级:优秀(10分);良好(8-9分);合格(6-7分);需努力(6分以下)。3作业情况:是否上交;是否独立完成;是否纠错;作业正确率。等级:优秀(14-15分);良好(11-13分);合格(9-10分);需努力(9分以下)。 4过程检测:单元测验与期中考试情况。年级前40%为优秀(5分),年级前41%-70%为良好(4分),年级前71-95%为合格(3分),年级后5%为需努力(1分)。 5期末考试:以成绩的60%直接计入终结性评价。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