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中生物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有此一套即可)第704097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初中生物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有此一套即可)第704097期.pdf(1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初中生物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有此一套即可)单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防止食物的腐败有多种方法,下列食物与防腐措施对应错误的是()A.香菇一干燥法B.新鲜蔬菜一冷冻法C.柑橘罐头一防腐剂法D.酸奶一冷藏法答案:B解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A.香菇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香菇内的水分,从而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保质期的,因此香菇采用脱水法,
2、A正确。B.冷冻会使蔬菜细胞破裂、盐渍会使蔬菜失水、晒干也会使蔬菜失水,从而破坏蔬菜的营养结构,使蔬菜不再新鲜,B错误。C.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柑橘罐头一般使用防腐剂法,c正确。D.瓶装酸奶我们可以通过密封来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食物,利用冷藏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达到保鲜的目的,D正确。故选Bo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常见的食品保存的方法及原理。2、下列有关食品的制作和保存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火腿肠的保存大多是用真空包装法B.用醋酸菌制作酸奶C.用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D.用
3、霉菌制酱答案:B解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制作,如用酵母菌可以酿酒、蒸馒头、制面包,曲霉可以制酱,醋酸菌可以制醋等;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引起,把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可以防止食物的腐败,如脱水、冷藏、腌制等。A.真空包装可以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利于保存食物,A正确。B.醋酸菌可以将糖类或酒精转化为醋酸,用于制作醋;而乳酸菌可以用来制作酸奶,B错误。C.用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可以保存牛奶,C正确。D.霉菌可以制作酱,D正确。小提示:本题主要考察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到正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该是
4、()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因此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到正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该是右上方。考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4、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发酵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细菌在人类食品制作方面的作用。A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菜具有特殊的
5、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影响泡菜的质量,同时加盖还可以防止泡菜坛中产生的乳酸的酸味挥发,A不符合题2意,D 符合题意。B.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的环境中,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B 不符合题意。C.醋酸菌是好氧菌,在缺氧环境中不能转变成醋酸,C 不符合题意。故选D=5、青少年适当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蛋白质()A.能够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B.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C.能够代替其他营养物质的作用D.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6、答案:B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见B 符合题意。故选B小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重点掌握蛋白质的作用。6、如图为模拟部分呼吸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模拟腌肌运动A.甲图模拟膈肌收缩,演示吸气,B.乙图模拟膈肌收缩,演示吸气C.甲图模拟膈肌舒张,演示呼气D.乙图模拟膈肌收缩,演示呼气
7、答案:C3解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气压,气体被呼出。图中玻璃管模拟的是气管、支气管,小气球模拟肺,玻璃钟罩模拟胸廓,橡皮膜模拟膈肌。甲图橡皮膜向上,模拟膈肌舒张,隔顶部上升,模拟的是呼气;乙图橡皮膜下拉,模拟膈肌收缩,隔顶部下降,模拟的是吸气。故 选C。7、观察如图,其中阴影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哪一种特征不能写入阴影区()A.具有细胞结构B.都要进行呼吸作用C.具有遗传
8、物质D.都有细胞核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与真菌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结构方面来切入。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 有DNA集中的区域。枯草杆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故D符合题意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结构。8、幼根的生长依靠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尖中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A.根 冠B.分 生区C.伸 长 区D.成熟区答案:B解析:根据根尖的结构和功
9、能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4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符合题意;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不符合题意。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根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9、为优化年
10、龄结构,我国已经放开三胎生育政策。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中,错误的是A.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B.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C.母亲与胎儿之间通过胎盘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D.胎儿成熟后由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答案:B解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
11、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因此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A不符合题意。B.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着床,即怀孕,B符合题意。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C不符合题意。D.怀孕到40周左右,有独立存活能力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D不符合题意。5故选B10、人体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场
12、所依次是()A.输卵管子宫卵巢B.卵巢子宫输卵管C.卵巢输卵管子宫D.输卵管卵巢子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可见C 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11、中国是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国家之一,入侵物种达到529种。遂宁境内的河流中就有被喻为 紫色恶魔 的凤眼莲,俗称 水葫芦,以及严重影响水稻生长的福寿螺。这些外来有害生物流入我国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13、)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B.C.D.答案:C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境外有害生物(虫卵、微生物等外来物种)可能携带者某些病菌,所以有可能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正确;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由于有害生物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有害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数量剧增,与境内的其它生物争夺阳光、温度、水分等,引起各种生物数量减少,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错误,正确;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由于有害生物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有害生物就会大量繁殖,
14、数量剧增,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平衡,正确;境外有害生物由于刚刚进入境内,没有天敌,数量激增,造成生态失衡,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 错误。故选c。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12、下列成语中,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A.蜻蜓点水B.作茧自缚C.打草惊蛇D.金蝉脱壳答案:C解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A.蜻蜓点水”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关,A 错误。B.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关,B 错误。C.打草惊蛇 意思是打的是草,却惊动了藏在草丛里的蛇,且蛇属于爬行动
15、物,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无关,C正确。D.“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关,D错误。故选C。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的特征以及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13、有利变异是指()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B.可遗传给后代的变异C.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D.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的变异答案:D解析: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有利变异;有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叫做不利变异。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生物只有不断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有的变异对生物
16、个体本身有利,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是有利变异;对个体生存不利的变异是不利变异。如玉米的子代有高杆和矮杆的变异,高杆有利于玉米的生存,是有利7变异,矮杆不利于玉米的生存,是不利变异。故 选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是否有利,是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不是对人是否有利。14、农民伯伯移栽树苗、果苗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这样做能A.促进根毛生长B.防止树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C.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D.减少水分蒸发答案:B解析: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7、.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移栽树苗、果苗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故选Bo小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15、下面是某同学对图中三种动物共性的概括,正确的是()A.都能影响环境B.都有消化系统C.都是两侧对称D.都有反射活动答案:A解析: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能够完成消化、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腔肠动物的特征
18、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8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A.草履虫生活在水中,水蛆生活在水中,蝗虫生活在陆地上,这些动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故 A 符合题意。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消化系统,水帽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只有体腔,没有消化系统,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有消化系统,故 B 不符合题意。C.水蛇的身体是轴对称,蝗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草履虫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故 C 不符合题意。D.草履虫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叫应激性,而水蛆和蝗虫
19、有神经结构,对外界刺激作用的反应叫反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腔肠动物,节肢动物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16、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认识错误的是()A.我国提倡1 8-5 5 周岁的健康公民无偿献血B.病人情况危急,找不到合适的血型的血时,可先少量输入其他人的血C.输血原则上首先考虑给病人输同型血D.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答案:B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 型人输A 型血,B 型血的人输B 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 B 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 B血型的人,。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型血。
20、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A.从 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 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 正确。B.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能“找不到合适的血型的血时,给病人先少量输入其他人的血,B错误。9C.由分析可知:输血原则上首先考虑给病人输同型血,C 正确。D.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1200 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20%(800 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一次失
21、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 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D 正确。故选Bo17、做过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的育龄妇女一般将不再具有生育能力,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相遇B.卵巢不能产生雌性激素C.卵巢不能产生和排出卵细胞D.不能定期发生月经答案:A解析:结扎输卵管可以达到避孕,但不会影响女性的第二性征,卵巢功能正常。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在输卵管,精子从阴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的。把输卵管结扎,这样就阻止了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因而不能完成受精,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A 符合题意。故选A。18、尿液的形成过程发生在A.肾单位
22、B.肾小球C.肾小体D.肾小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囊组成,小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选Ao考点:本题考查尿的形成单位是肾单位。19、人体内一共有多少块骨A.100 块 B.200 块 C.206 块 D.106 块答案:C解析:10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等组成,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它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骨头大小形状不同,功能也有所不同,但主
23、要起着对身体的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故选C。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20、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食品B.罐装密封的食品C.绝对没有一点污染的食品D.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答案:D解析: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与颜色是否是绿色和罐装密封无关,不是绝对没有一点污染的食品,D符合题意。故选D。21、农民伯
24、伯移栽树苗、果苗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这样做能A.促进根毛生长B.防止树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C.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D.减少水分蒸发答案:B解析: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移栽树苗、果苗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11故选B 小提示
25、: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22、结核杆菌是肺结核这种病的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病原体答案:D解析:(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2)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A、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错误。B、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
26、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错误。C、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错误。D、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结核杆菌属于细菌,能使人引起肺结核,属于病原体。正确。故选Do小提示:熟记掌握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是解题的关键。23、下列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它们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B.C.D.答案:D12解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擦,滴,撕,放,展,盖,染,吸,解答即可。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镜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
27、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镣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 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故选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养成良好的正确的操作习惯。24、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由于饮食中缺碘引起的。下列食物中,含碘比较丰富的是()A.面包B.水果C.米饭D.海带、紫菜答案:D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在一些山区、高原和内陆地区,由于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成为地方性甲状
28、腺肿,俗称大脖子病,食用加碘食盐以及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A.面包主要富含淀粉,不含碘,A不符合题意。B.水果有充足的水分和多种维生素,一般不含碘,B不符合题意。C.米饭主要富含淀粉,不含碘,C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含碘丰富,D符合题意。故选D。25、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A.传染病B.损伤及中毒C.肥胖症D.癌症和心脑血管病答案:D解析:影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13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虽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可以通过治疗治愈,A 错误。B.
29、损伤及中毒可以治愈,B错误。C.肥胖症是由于脂肪过度摄取,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C 错误。D.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癌症更是无法治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D 正确。故选D。小提示:关键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26、人体内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水 无 机 盐 糖 类 脂 肪 蛋白质 维生素A.B.C.D.答案:C解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 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中,糖 类、脂 肪、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因此人体
30、内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故选Co27、下面是某同学对图中三种动物共性的概括,正确的是()A.都能影响环境B.都有消化系统C.都是两侧对称D.都有反射活动答案:A解析:14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能够完成消化、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A.草履虫生活在水中,水蛆生活在水中,蝗虫生活在陆地上,这些动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故 A
31、符合题意。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消化系统,水蝗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只有体腔,没有消化系统,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有消化系统,故 B 不符合题意。C.水蛆的身体是轴对称,蝗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草履虫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故 C 不符合题意。D.草履虫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叫应激性,而水蛆和蝗虫有神经结构,对外界刺激作用的反应叫反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腔肠动物,节肢动物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28、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肌肉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32、。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综合分析选项:A 骨骼肌跨越了两个关节、C 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D 骨骼肌在关节之间,故 ACD错误;B 符合骨、关节、肌15肉关系模式图,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29、小明同学对生物学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如图甲M表示三种动物生殖发育的共同特点,乙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为成虫。以下相关说法正确
33、的是()A.M可表示离不开水环境的限制B.若图乙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C.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D.家蚕发育可表示为3 玲答案:C解析:变态发育: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玲若虫少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蟋蟀、蟋站、螳螂、蝉、豆娘、蜻蜓等。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玲幼虫玲蛹与成虫四个时期如家蚕、蜜蜂、莱粉蝶、蛾、蝇、蚊、蚂蚁等昆虫。图乙:为受精卵,为幼虫,为蛹,成虫。A.蝗虫和家蚕是节肢动物,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使其适应陆地生活;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鲤
34、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M不可表示离不开水环境的限制,错误。B.根据题干可知,乙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为成虫,因此,为幼虫,为蛹,成虫,为受16精卵。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乙图)玲 可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好今今可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但青蛙不属于昆虫,故不能用来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蝗虫成虫期食量大、危害性更大,错误。C.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鲍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正确。D.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
35、1幼虫蛹今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乙家蚕发育可表示为:受精卵玲幼虫玲蛹玲成虫,错误。故选Co3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机器人跳舞B.蜻蜓点水C.钟乳石长大D.滴水穿石答案:B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蜻蜓点水体现了生物的繁殖,属于生命现象,符合题意。A C D.机器人跳舞、钟乳石长大、滴水穿石都属于自然现象,无生物特征,不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o31、图是四种生物的
36、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依靠伪足运动B.乙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简单,可以独立生活C.丙是细菌,依靠鞭毛运动,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17D.丁是酵母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是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依靠纤毛运动;乙是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丙是细菌,依靠鞭毛运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丁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可用于制作面包馒头等。A.甲是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依靠纤毛运动,而不是依靠伪足运动,A错误。B.乙是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B错误。C.丙是细菌,依靠鞭毛运动,没有
37、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D.丁是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面包馒头,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正确。故 选D。32、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C.人的精子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D.生男生女是由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的种类决定的答案:C解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 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1.A.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
38、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如图所示:18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A正确。B.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 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B正确。C.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下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精子中含有Y染色体或含有X染色体,因此男性精子中不一定都含有Y染色体,C错误。D.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 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
39、色体组成是X 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生男生女是由精子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D正确。故选C。小提小:19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辨认染色体图谱并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33、以下生物,除哪项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动 物B.植物C.病毒D.人类答案:C解析:在五类生物中,植物、动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只有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据此进行解答。在生物中,除了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动物、植物、人类都是细胞构成,而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故选:Co小提示
40、:在生物中,除了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只有病毒是个例外,单独记住就可以。34、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变形虫B.大豆C.蚯 蚓D.兔子答案:A解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等;大豆、蚯蚓和兔子均属于多细胞生物,A正确。故选A35、每到冬天,森林里都会铺上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却并没有越积越厚。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细菌和真菌将其分解了 B.被人类收集用做柴火烧掉了C.落叶被鸟儿叼走建巢穴了 D.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答案:A解析
4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 费 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0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掌握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36、下列生物多样性锐减现象中,主要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是()A.两千多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50%下降到20%B.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数量大幅减少C.近几十年来长江白鳍豚数量急剧减
42、少,难觅踪影D.原产于美洲薇甘菊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蔓延,将其他植物覆盖,造成大片森林死亡答案:D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A.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50%,而现在仅有20%,主要是乱砍滥伐(或破坏植被)造成森林植被减少,故A不符合题意。B.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偷猎与破坏,故B不符合题意。C.白鳍豚急剧减少的原因有过度的渔业捕捞和非法渔业、航行船舶和水下噪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水质污染,以及河道采沙等,故
43、C不符合题意。D.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原产于美洲薇甘菊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蔓延,将其他植物覆盖,造成大片森林死亡,主要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37、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番茄果皮的红色和豌豆果皮的黄色B.生来惯用右手和生来惯用左手C.山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答案:A解析:21本题考查了相对性状的概念以及相对性状的判定。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是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绵羊的毛色有白毛与黑毛。A.番茄果皮的红色和豌
44、豆果皮的黄色是不同生物的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生来惯用右手和生来惯用左手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C.山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选:Ao38、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软体动物所有部分都柔软B.运动器官是足C,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D.大多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答案:A解析:软体动物,目前已知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其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A.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不是所
45、有部分都柔软,如贝壳就很坚硬,A符合题意。B.软体动物的足常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态各异、各具特色,通常位于身体的腹侧,为运动器官,有的足部发达呈叶状、斧状或柱状,可爬行或掘泥沙;有的足部退化,失去了运动功能,如扇贝等;固着生活的种类,则无足,如牡蛎;有的足己特化成腕,生于头部,为捕食器官,如乌贼和章鱼等,称为腕足;河蚌的足是斧足,B不符合题意。C.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节肢动物,有100万种以上.而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C不符合题意。D.软体动物大多数生活离不开水,如河蚌;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如蜗牛,D不符合题意。故选A。39、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
46、结构层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好器官玲组织好动物体B.动物体玲组织今器官好细胞C.细胞玲组织好器官玲动物D.细胞好组织好器官3系统玲动物体22答案:D解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3组织3器官玲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好组织f器官f植物体。动物体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区别是:动物体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植物体没有。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47、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与动物体。故 选D。小提示:熟记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0、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的储存D.输尿管的输送答案:B解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分析可知,尿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
48、糖,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能把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故选Bo41、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被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23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D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物镜镜头为螺旋式,目镜镜头为镶嵌式,所以 为物镜镜头,为目镜镜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之积,要使被观察的物体细胞数目最少,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物镜放大倍数最大为4 0 x,目镜放大倍数最大为2 5 x,所以应
49、选择的镜头为和。故 选 D。42、下列生物多样性锐减现象中,主要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是()A.两千多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50%下降到20%B.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数量大幅减少C.近几十年来长江白鳍豚数量急剧减少,难觅踪影D.原产于美洲薇甘菊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蔓延,将其他植物覆盖,造成大片森林死亡答案:D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A.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5 0%,而现在仅有2 0%,主要是乱砍滥伐(或破坏植被)造成森林植被减少,故 A 不符合题意。B.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
50、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偷猎与破坏,故 B 不符合题意。C.白鳍豚急剧减少的原因有过度的渔业捕捞和非法渔业、航行船舶和水下噪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水质污染,以及河道采沙等,故 C 不符合题意。D.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原产于美洲薇甘菊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蔓延,将其他植物覆盖,造成大片森林死亡,主要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故 D 符合题意。故选D。43、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24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