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915391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 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实力尚不够强,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学问上往往带有深厚的感_彩,乐于接触好玩的感性学问,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爱好的方法,多以图片展示,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加学生印象。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1 黄河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日,我的说课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其次章,第三节“黄河”,我的说课内容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目标的落实过程、教后反思绽开。 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把目光从世界移向了中国,探讨中国的疆域、

2、人口、民族;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世界到中国是整体到局部的一个深化相识过程,是对基础学问的进一步运用、拓展过程。八年级地理上册其次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学习黄河对相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的环境意识。从教材结构看,本课既是学习河流湖泊概况的延长,又是以后学习水资源的基础。 学情分析: 了解了地球、地图、世界地理的基础学问后,八年级的学生,基本的地理空间思维实力已经形成,具备了中国省级行

3、政区、中国的地形、中国气候区等基础学问;驾驭了读图、填图等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所以本节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黄河是母亲河,在歌曲和诗句中都有赞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生疏,但是详细的自然概况、母亲河的贡献、母亲河的忧患,好多学生仅仅是略知一二,所以这些详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又全部是簇新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留意力简单分散,爱表现自己,多创建机会和条件,学生就简单参加进来。 目标的设定: 有关“黄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老师在教学中必需“授之以渔”,培育学生独立获得学问的实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身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

4、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从以下三个学习目标渗透学习方法: 1、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 2、利用资料归纳总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3、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缘由,体会人地关系协调。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就成为本节的第一个学习重点;黄河下游地上河既是下游泛滥的严峻隐患又是源自于中游的水土流失,因此,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缘由,体会人地关系协调,是本课其次个重点。一节课必需要有重点,但是不肯定非要有难点,本节内容主要是读图驾驭、归纳总结、分析体会,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所以没有难

5、点的设置。 目标的落实: 本节课学生通过读图、填图,归纳总结,分析体会依次完成三个学习目标。简要复习内流河外流河,引出所学内容,中华的母亲河-黄河,分为3个内容:黄河概况、黄河的奉献、黄河的忧患。将黄河比作母亲,有亲切感和感染力,引用歌曲保卫黄河烘托气概,学生背诵李白的将进酒前两句,体会古人对黄河源头和归宿的遐想,了解母亲河,我们必需要知道她的源头、归宿、流经地区,引出本节课第一个学习目标: 目标1: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 这一目标通过老师引导、学生独立读图、依次回答完成。以学生的读图、回答为主。地图是这一目标学习的重要依托,除了学生读图外,我把黄河水系简

6、图呈现到黑板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目标,收放自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部分习题,巩固目标1。 过渡语: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许很多多的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评价,母亲有贡献也会有缺憾,黄河作为中华的母亲,功在哪里?过在何方?由谁来评说呢?引出目标2 目标2:利用资料归纳总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这部分主要通过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探讨黄河母亲留下的财宝,归纳总结出三个方面主要的奉献:丰富的水能资源、足够的浇灌水源、肥沃的平原。 过渡语:黄河母亲给了我们足够的浇灌水源、肥沃的平原,为农耕供应便利的条件与基础,黄河无私奉献着,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

7、息,怎能不傲慢!怎能不骄傲!母亲有功,也有缺憾,黄河曾是中国的忧患,她忧在哪里?患在何处?引出目标3 目标3: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缘由,体会人地关系协调; 引导学生自读49页最终一段,找出黄河的忧下游的地上河,副板书地上河夸张简图,河水在地面以上流淌,激发学生爱好,主动投入地上河危害的探讨,紧接着,提出问题:地上河危害之大,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导学生自读51页“地上河”找出答案泥沙淤积形成,进一步追问泥沙是从哪里来?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图“黄河流经哪一段产生的泥沙最多”得出结论:黄河在流经中游产生的泥沙最多,泥沙来自中游;深化提问:中游为什么会产生大量泥沙?学生探讨探究得出3点缘由,这三点导

8、致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峻。每年有16亿吨的泥沙从中游输入下游,使得下游的河床每年增高10厘米,激发学生新奇心,算算十年增高了1米,学生感受黄河下游随时都有决口泛滥的危急。在此基础上又留下悬念:把如何治理黄河下游水患留作课后思索。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2 中国人口 一、说教材 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解并描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状况。是中国地理中特别重要的人文地理学问,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学问以及分区地理学问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动身,才能

9、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驾驭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缘由。 3、 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 4、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5、 使学生明白实行安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需履行的义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

10、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 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地理学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实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肯定的基础。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索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肯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 计算机多媒体协助创设肯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老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

11、的学习爱好,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一 感受130000000 a. 多媒体展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 b. 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c. 生活中人口拥挤的画面:下班的路上、海滨浴场、春运的候车室 说明:让学生感受13亿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观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形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活动二 我们来发觉: 我国人口达13亿,那么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a. 展示 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公元0年- 公元2000年的改变状况,这主要让学

12、生自己去发觉。 归纳:慢 较快 飞速发展(基本国情),解决了教与学的重点。 b. 师生共同完成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教会学生作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而突破了教学难度。这个难点的突破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理念。 c. 在自制的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曲线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发觉问题: 1949-1990 变 1990-2005 化 变慢,缘由:安排生育 d. 安排生育的国策 说明: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去动手做,去视察,去发觉,不 仅实力得到了培育,而且也初步树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情感看法、价值观。 活动三 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 13亿人口在我国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分布如何呢

13、? a. 人口密度的复习:比较中、俄、美、世界。横向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 b. 展示各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图,找出d小大的省区、分布概况。 c. 展示人口密度图 归纳总结:东多西少 以上探究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由简-难,由分析、推想-科学证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人口分布特点。 课后拓展延长:探究 1. 为什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2. 我国人口过多带来了哪些人口问题 七、说板书 一、 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 人口多 2、 人口增长快、缘由 国情国策 3、 国策:安排生育 二、 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3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

14、初中地理七年级第章第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的基础上,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等学问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探讨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相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依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了解、理解、熟记、初步驾驭、会运用对进行等; 实力目标:通过的学习,培育学生图表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实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视察、推断、合作、探究等思维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沟通,感受探究的乐趣和胜利的体验

15、,体会地理学习的独特性,使学生养成主动思索,独立思索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育学生酷爱科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对已经有了初步的相识,这为顺当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肯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洁明白,深化浅出的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七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阅历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视察实力,记忆实力和想象实力也随着快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留意力易分散,爱发表

16、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爱好,使他们的留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建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需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为动身点。 依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纳启发式、探讨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学问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提倡学生主动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索和相互沟通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

17、发觉、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究,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学问的自我建构。充分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原则。 此外,依据地理教学的特点以及农村教化的特点,我将采纳地理教具、地图册协助教学,直观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的驾驭所学学问。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地理教学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支配以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学问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

18、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剧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2)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现代地理教学论指出,的教学必需在学生自主探究,阅历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需呈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视察分析、独立思索、小组沟通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找寻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胜利,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环节。 (3)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地理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学问。

19、 (4)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当仅仅是学问的简洁排列,而应当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学问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只是、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学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体验是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驾驭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5)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动身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学问的一个延长。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我将采纳重点式的板书,重点式的板书将教材内容中最关键的学

20、问加以概况、归纳、列成条文按肯定的依次板书,这种板书,条理清楚,重点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感谢各位老师。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4 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印度是南亚面积、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有代表性的国家。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围绕环境 资源 人口这一主线,阐明白人地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问基础及认知实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问技能目标: 1. 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 2. 驾驭印度地形和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了解印度的工业

21、概况。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学习,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峻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需自觉限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一是印度水旱灾难的缘由; 二是印度的农作物分布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本节教材的难点是印度水旱灾难的缘由分析,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造成水旱灾难的缘由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困难的问题。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还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

22、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我将用两个课时讲解,详讲的内容是印度的人口问题、印度水旱灾难的缘由。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纳相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依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 " 以人为本 " 的教化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纳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探讨法和利用图形展示直观教学法。我采纳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探讨证明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学问的主动再构建。学问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想,激励大胆揣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学问体系。二是依据 " 二期

23、课改 " 精神,老师转变课堂角色,由学问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简单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教学冲突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老师在教学中必需"授之于渔",培育学生独立获得学问的实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留意力易分

24、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建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加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驾驭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学问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激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得学问,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寻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得学问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学问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老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印度的人口概况,印度自然环境,农业和工业的状况"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

25、构建四大问题情景、两次合作探讨来完成。 激趣设悬导入新课,采纳多种直观手段,有利于使学生的留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放映幻灯片(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风光等),配以解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光辉绚丽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誉世界。这是一个视牛为神明的国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闲逛;这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已超过 10 亿,仅次于中国猜一猜"这是哪一国家?"运用直观的手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揭晓答案 - 印度,转入新课。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印度的位置范围及地形,我将结合多媒体课

26、件,围绕印度地图进行讲解,通过读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 印度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 2. 印度的临国主要有哪些?它们在什么位置?(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 (ge) 海相望的国家斯里兰卡) 3. 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这样处理可使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初步的相识,还可以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得学问,在地图中消化理解学问。 印度人口这一部分内容我采纳结合图表,以问答的形式解决,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实力。 1. 从 1951 年到 2000 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 2. 读图分析印度人口每隔 10 年的增

27、长速度 .3. 学生阅读"印度的人口政策"和数据表,分组探讨人口过度增长会给印度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合作探讨,我再做归纳总结。 印度除了人口压力外,还面临着水旱灾难威逼,我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水旱灾难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相识自然灾难的无情,激发怜悯心,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自然。 印度水旱灾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水旱灾难产生的缘由是什么呢?引出下一个难点印度水旱灾难的缘由分析。 这部分内容我让学生读图合作探讨回答下列问题:1 . 比照亚洲气候分布图,看看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以图7 . 38为例分析该气候类型的特点。 2. 比较分析 1 月、 7 月盛行风向有什

28、么不同?西南季风对印度的降水有何影响?完成 38 页表,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难与西南风改变的关系。 这样学问点明确,条理清楚,深化浅出突破了难点。最终我做归纳总结的方法解决,这样既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 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 、"绿色革命 " 2 、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其中"绿色革命 " 是次重点,而且简单理解,我实行给学生供应材料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解决,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纳结合动画对比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先用动画向学生展示印度的农

29、作物分布及印度的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自己视察得出结论,我再用表格对比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使学问更加系统化,培育了学生逻辑推理实力。 在教材中,印度工业和印度农业在结构上有相像之处,这部分内容我采纳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解决,这样有利于培育学生自学实力和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实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一是填空题,考查学生的记忆实力和对基础学问的驾驭程度。二是综合题,考查学生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这两类练习题,起到了巩固本节内容,考查学生驾驭状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这些练习题确定的原则是:遵守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量适中

30、。 对于课后总结这一环节,我的理解是,总结不应当仅仅为学问的简洁排列,而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 3 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 你学了什么? 2. 你的体验是什么? 3. 你驾驭了什么?因而其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学问,强化记忆。 本节课的板书我是如下设计的:这种网络式的板书设计可使学问条理更加清楚,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学问的驾驭更加系统更加完整。 最终是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作到学以至用,还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手段学习并主动参加。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5 大家好,我是赵玉倩,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日本,本节内容选

31、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本节是在相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学问的延长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供应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缘由。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育学生的读图、析图的

32、实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缘由。 C、初步驾驭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及形成缘由。 二、说学情 初一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实力尚不够强,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学问上往往带有深厚的感_彩,乐于接触好玩的感性学问,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爱好的方法,

33、多以图片展示,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加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依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打算实行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爱好的、熟识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_。 B比较分析法,通过比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 C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的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点。 四、说学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

34、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学问和技能,本节课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1)探究实力指导: 学生对日本较为熟识,因此可以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索、探讨来解决问题,重在参加主动思索的这一过程,以培育自我的学习探究实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利用学科学问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导学生发觉、分析四周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学问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 (3)重视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的其次语言,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养成从图中提取信息、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通过一系列学生所熟识的日本的景观,

35、创设一个生动、迷人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好,使学生能够轻松开心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两种范围大小不同的区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图判读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呢?今日我们用视察地图要求学生自习视察地图,通过地图中了解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 . 以小组分组探讨计算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并与中国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得出日本地狭人稠的特点。 展示日本富士山图片,因富士山为活火山,导出日本这个国家多火山地震、火山。提问思索"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演示日本由于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地震、火山。这样图片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

36、爱好。 联系实际,学生分组探讨遇到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储备,及利用日本的两个象征之一"樱花"引入气候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频,利用其直观的视觉效果及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对气候有心理感受。 出示日本气候类型图 为了体现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把其气温、降水以柱状图形式体现与北京进行对比,得出"与亚洲同纬度相比,夏季较凉快,冬季较暖和,全年降水量较多"的特征。 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我布置了一下练习: 1、课本6667活动题。 2.搜集日本风俗民情材料,使学生更全面了解国家。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大家。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及模板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8页 共28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