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章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通过表演(演唱、演奏)使听众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像,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而音响的物理因素亦作用于人的心理,优美、悦耳的音乐使人精神愉快、增强活力,对人们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音乐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音乐文化又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高,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以适合幼儿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
2、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第一节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发展一、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德育的影响音乐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而幼儿在感受、理解音乐形象的基础上,通过想像、联想来认识生活。尤其是音乐有着表现情感的功能,音乐语言既是传达感情的手段,也是表现感情的结果。幼儿的感受作品内容的过程中,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情感、情操、个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品德教育、情操培养处于同一个过程。例如,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歌表演“小海军”,让幼儿在感受威
3、武、雄壮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的同时,体会到解放军坚定不屈的英雄气概,激发出勇敢、坚强和热爱解放军的情感。又如歌曲我的好妈妈和小鼓响咚咚,简单生动的歌词和欢快流畅的旋律带来的语言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感染,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幼儿对妈妈的关心体贴,对“小妹妹”的关心照顾的良好感情。幼儿在愉快活泼的音乐中,接受了品德和情感的教育。此外,幼儿在参与集体音乐教育活动时,一起活动,共同体验,表达一种愉悦的情绪,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友好、愉快、协调的幼儿集体。它有利于培养幼儿互助互爱、关心他人、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总之,良好的音乐教育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愉快,对他们良好品德、行为和个性的形成,都起着积极的教育
4、作用。(二)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智育的影响音乐从艺术角度反映社会生活,丰富和扩展幼儿对社会、自然的知识和印象。更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1促进幼儿听知觉的发展音乐对发展幼儿的听觉有极好的效果。在音乐活动中,通过学习分辨音的高低、音的时值长短、音的强弱和音的不同特性等,幼儿的听觉得到了训练,有助于提高其听觉的敏锐程度。2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幼儿需要仔细倾听和记忆音乐内容,认真观察教师的面部表情和示范动作,并借助想像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和再创造,有利于幼儿想像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的发展。幼儿处于直接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经常借助动作进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习惯于边动
5、作边学习,还经常用动作表述内容、表达情感。例如,小班幼儿唱摇篮曲时,常以手势动作和脸部动作形象地表达歌曲内容,以及对娃娃的亲切感情。可以说,音乐教育直接联系着幼儿的思维活动。中、大班的幼儿逐渐积累了初步的音乐经验,掌握了简单的音乐概念。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幼儿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得到了提高。(三)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身体健康发育成长的影响音乐活动对幼儿身体发育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音乐使幼儿欢乐、振奋,音乐带给幼儿活泼开心的氛围,常常可见幼儿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自娱自乐的情景。生理学家、医学家研究证明,音乐可以引起幼儿血液循环加速和呼吸的变化。音乐教育活动可以改善幼儿的身体姿势,促进动作的协调
6、和平衡,提高动作质量。唱歌使肺活量得到锻炼。唱歌时舌、唇、鼻、喉和眼睛等器官有节奏地活动,促进右半脑潜力的充分发挥,提高大脑神经的敏感度。音乐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四)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美育的发展美育指审美教育。幼儿美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鉴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力手段。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美育发展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影响幼儿的审美兴趣和态度;另一方面是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简单的音乐才能和能力,为幼儿在音乐的广阔艺术领域中进行审美活动奠定基础。1幼儿参与音乐的积极态度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无论欣赏他人
7、,还是自己表演,都会有情感上的共鸣,能积极地投入音乐情境,而非机械地参加活动。例如,幼儿能根据音乐要求,主动参加简单的创编活动;学会在集体合唱中自我控制音量;自己检查音准、节奏是否正确;自己判断舞蹈动作是否协调一致,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积极态度的表现。2初步的音乐才能和音乐能力指导恰当的音乐活动,能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幼儿的音乐才能和能力,从而为幼儿参与审美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1)音乐才能音乐才能最基本的,是指旋律感、节奏感和音乐表象能力。音乐才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和教育因素。合理的符合幼儿特点的音乐教育活动,可以较好地发展和提高幼儿的音乐才能。旋律感。指感
8、知音高运动的情绪表现的能力。经过训练,大班幼儿可以准确把握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性质的情绪。节奏感。指感知音乐节奏的情绪表现力以及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例如,通过组织建筑之歌的音乐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感受旋律的坚定有力,学习用精神抖擞的情绪来演唱。加之配合搬、运、砌等模仿劳动的动作,使这首歌的演唱在强烈的劳动节奏感中表现出积极的劳动热情,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 音乐表象能力。对幼儿而言,指能再现已熟悉的音乐作品,即能随意唱出学过的歌曲和熟悉的乐曲。 (2)音乐能力 音乐能力包括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审美力和创造力等五种能力。其中感受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 音乐感受力。指幼儿在听音乐时,积
9、极地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情感,进行有关的联想和想像,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例如,幼儿在听了舒伯特的小夜曲之后,会感到这首曲子的优美和宁静,觉得很舒服,并产生许多联想:周围很安静,小宝宝要睡觉了,妈妈在轻轻地唱歌;窗外有月光,有花香,风儿在轻轻地吹;夜深了,天空中有星星,美丽的仙女们在天上飞;等等。幼儿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感受音乐的内涵。 音乐理解能力。指理解音乐艺术表达思想情感的特有形式和手段的能力。要求幼儿理解的音乐表现手段是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色、旋律进行等。 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彼此影响。幼儿对能感受的音乐作 品,更易于理解其中的各种表现手段。同时,只有在理解作品有关表 现手段的
10、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感受音乐。例如,欣赏乐曲小鸭的 舞中,运用了上下行复倚音模拟鸭子走路;用重复和弦音表现鸭子 的叫声;以颤音等旋律进行的特点表现鸭子游泳、跳舞。幼儿在理解 了“复倚音”、“重复和弦音”、“颤音”等音乐表现手段之后,才可能更准确地感受该乐曲的丰富内容。 音乐表现力。指运用相应的知识技能,有感情地表演音乐作品 的能力。它包括唱歌技能、舞蹈技能等。 音乐创造力。指培养和鼓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创造性地表演音乐教材,尝试自己用音乐表达其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活动的形式很多。诸如为歌曲增编歌词,自编简单的歌曲,自编简单的律动和节奏型等。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而不是简单重复
11、前人所做的事的人。现代社会对人的创造性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音乐创造力是创造力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善于在音乐活动中去发现幼儿的点滴创造性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对于有音乐活动经验的幼儿,教师可以启发性地提出要求,让幼儿结合自我生活经验,设计音乐表演,引导他们创造性地进行音乐活动。综上所述,丰富的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接触到各种性质、不同风格和体裁的音乐作品,蕴育着初步的审美观点。而音乐才能和音乐能力的培养,则丰富和发展了幼儿艺术审美的内容和能力。在有目的的音乐活动中,幼儿能够形成鉴别音乐内容好坏、音乐格调高低的能力,并为其今后的艺术趣味和情操奠定基础。因此,音乐与幼儿美育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2、二、世界流行的儿童音乐教育流派简介 近代一些作曲家、音乐家热心于教育事业,创立了各自的早期音乐教育理论和方法,在世界上形成不同的音乐教学体系,并且在专门的机构或幼托场所进行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几种主要的教育体系作一介绍。 (一)奥尔夫体系 奥尔夫是西德作曲家、戏剧家兼音乐教育家,他强调节奏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其建立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中,他提出“节奏第一”的观点,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他主张把音乐、语言和动作的节奏结合起来训练,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奥尔夫创作了整套的节奏乐曲,其中采用了明显的对比节奏和不同节奏的变化。同时,创造了与之配套的新型打击乐器,分演奏
13、旋律与和弦节奏、音色效果两类。他认为打击乐突出节奏,音色鲜明有特点,无指法负担,有利于儿童即兴创作。 奥尔夫提倡在教孩子演奏打击乐器时,要重视发展其灵活性和创造性、即学演奏和协助演奏的能力。他认为,儿童对节奏的反应是自然的。儿童对演奏练习十分感兴趣,能容易记住各种节奏类型。 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部分城市进行过实验性研究。 (二)达尔克罗兹厂系 达尔克罗兹是瑞土作曲家,儿童教育家。其教学法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身体动作,听觉训练,钢琴上的即兴演奏。 达尔克罗兹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在钢琴上即兴演奏,儿童仔细听、分辨,感觉音乐的基本要素,同时身体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用动作解释音乐,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14、这种身体动作充满着生命的节律与动感之美,故达尔克罗兹的教学体系被称作“体态律动学”。 达氏还主张要多给幼儿听音乐,让儿童积累音乐感性经验,丰富音乐表象。他认为,在音乐伴随下让儿童根据音乐的变化用身体作出相应的协调的动作反应,可以使儿童更好地感受音乐,发展其有意识的音乐感受力。例如,用走这一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走动、步履沉重地走、轻轻地走、快速走、慢慢走、静立,从而用身体动作感受动作丰富的音乐内容。 达氏的体态律动学教学面甚广,适用于幼儿、小学生和舞蹈专业的学生。 (三)柯达伊体系 柯达伊是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体系是采用基本上运用儿童嗓音的方法。他主张儿童的音乐教育应从他们创作自己的音乐
15、开始。 柯达伊根据儿童发声的能力和特点编排音乐课的学习顺序,重视唱歌教学,主张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学习音乐。例如,四分音符走步的速度,八分音符跑步的速度。 柯达伊主张用音调唱名法向儿童介绍明确的调式音阶,以不同的手势动作表示音阶中每一个音高的位置,指出音调的上升和下降,再深化为用身体的动作和手势表现旋律的动向。 柯达伊认为,儿童音乐应源于优秀的民间音乐、儿歌、音乐游戏。他编写了用民间音乐改编的“五声音阶”的简单歌曲和歌曲游戏,帮助儿童掌握音乐的各种要素。 (四)铃木体系 铃本镇一是日本著名的音乐家,儿童音乐教育家。铃本的教学理论是“母语教学法”,即给孩子创设像母语环境那样的音乐环境。他认为幼儿最
16、初学习音乐不是读谱,而是用耳朵听。通过反复不断地听,熟悉所要学习的音乐作品。 铃本体系的教学包括六个步骤: 接触生活周围的音乐环境。 模仿。 鼓励,即老师、家长的表扬,以增加练习和积极性。 重复,即再练习。 增加,指扩大音乐范围。 改进和完善,指复习、巩固和不断提高。铃木认为,母亲(或父母)在学习中起重要的作用。可先由母亲学习演奏小提琴,让孩子在家中看和听母亲的演奏,然后由孩子自己重复听熟悉了的音乐,由此开始学习小提琴的起步。第二节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 (一)目标的结构及其分析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包括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分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
17、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几个层次。 总目标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总的任务和要求,它提出通过对周围环境和音乐作品中美的感受,通过歌唱、韵律活动、欣赏音乐和乐器演奏等形式的音乐活动,以及韵律活动中的自我表达、人际沟通、协调,来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健全和谐的人格。它体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精神,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它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最概括的表述。 分类目标从歌唱、韵律活动、乐器演奏和欣赏这四个不同内容的角度描述,每种内容中又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操作技能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认知目标包括各种有关知识的掌握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两方面;情感态度目标包括情感的体验、表达能力
18、的发展和对有关活动的兴趣、爱好的发展;操作技能目标包括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认识的能力和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表达的能力。这样的目标表述,有利于使教育者明确,一切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都必须以促进幼儿心理整体协调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年龄阶段目标是幼儿音乐教育分类目标在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具体分解和落实,即分别以小、中、大班歌唱、韵律活动、乐器演奏和欣赏这样的逻辑顺序来分别加以描述。这种表述,有利于教师把握住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具体的教育活动材料、教育活动内容、教育活动模式及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方法。 单元目标包括以时间为单元的目标(一般为一个月或一周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以主题为单元的目标,即一组有关联的活
19、动全部结束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1以时间为单元的音乐教育目标小班上学期9月份的音乐教育目标。 (1)学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苹果和找朋友。 (2)学习边唱歌边一拍一拍地随音乐节奏拍手或做自己想出来的其他动作,并从中学会如何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动作,体验创造、表现的愉快。 (3)学习使用乐器的常规,认识碰铃和串铃,学习用碰铃、串铃随着我爱我的幼儿园的音乐一拍一拍地演奏。 (4)学习跟着这是小兵的音乐,一拍一拍地走步和做吹号、打鼓的模仿动作,学习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表现打鼓、吹号,体验创造、发表的愉快。 (5)学习为歌曲苹果创编新的歌词(内容是其他水果),在教师的帮助下用新编的歌词演唱,体验创造、发表的
20、愉快。 (6)学习为歌曲找朋友创编表演动作(按歌词大意编动作),学会玩找朋友的游戏,体验交往的愉快。 (7)欣赏歌曲李小多分果果,学习感受歌曲所体现的亲切愉快的情感,学会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友爱、谦让精神,学习安静地倾听和观看。 2以主题为单元的音乐教育目标。 (1)学习在韵律活动苹果的故事中跟随音乐自由地用动作,表演苹果树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以及苹果树在太阳照耀、小雨浇洒、和风吹拂时的心情和表现,体验自由的富有个性的创造、发展的愉快。 (2)学习音乐游戏找苹果,学习按照音乐的节奏一拍一拍地依次传递苹果,学习按照音乐的强弱变化找出收藏苹果的人,体验听辨、交往的愉快。 (3)学习音乐剧卖水
21、果,学会唱卖水果的歌曲,学习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内容是其他水果),学会分角色对唱和表演,体验交往、合作的愉快,学习安静地观看和主动地吸收他人表演的优点。 (4)学习按节奏朗诵苹果分给大家尝,学习一边朗诵一边用打击乐器伴奏,学习为主要朗诵词“摘苹果,洗苹果,切苹果,吃苹果”设计节奏型,学习在集体的合作表演中相互配合,体验合作、协调的愉快。 具体的音乐教育活动目标是单元目标的具体化和展开,必须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保持一致性。同时,它又是最具体的目标,具备可操作性。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层层的具体化逐步落实到每一个教育过程中的。因此,老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依据教
22、育目标,努力通过低层次目标的实现而最终达到高层次目标的实现,最终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1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必须遵循行为化原则 第一,强调目标包括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的发展,学习技能、策略的获得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情感智能与积极的个体、社会性的发展等三方面的秩序和内容。要克服单一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目标的旧观念,努力做到在考虑审美情趣目标的同时,将音乐知识、技能获得的目标摆在一个适当的能够起积极配合作用的位置上。对于新教师而言,不失为是一种快速有效地掌握表述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好办法。 第二,必须针对本班幼儿最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向,如最近本班幼儿在歌唱
23、时喜欢用嗓音大声吼唱或喜欢抢节奏唱的情况,在紧接着组织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根据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纠正幼儿歌唱中的坏毛病和坏习惯,以向着音乐教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 第三,必须恰到好处地发掘和利用原有音乐教材的教育潜力。符合36岁幼儿学习的音乐作品很多,由于各种原因,幼儿老师不可能作广泛的搜集和选择。因此,就要对现有手头的音乐教材进一步挖掘,选择出符合该年龄班幼儿现阶段音乐活动需要的教材内容,并制定出适宜的目标。 2音乐教育活动目标表述时的具体要求第一,必须固定将幼儿或教师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陈述时主语可以不出现。如歌唱活动“大鞋和小鞋”(金潮词,汪玲曲)的活动目标为: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强
24、弱,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节奏,初步认识节拍;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敲奏椅子,以表现音乐节拍的强弱;乐于参加探索和表演并能按要求合作。这三个目标均是以幼儿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这样容易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清楚地把握目标,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有利于目标的实施。附:第二,必须陈述可见的行为,必要时可补充说明该行为属于哪一类发展目标。如活动“大鞋和小鞋”中清楚地表明了要求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是音乐的强弱和节奏;要求幼儿探索的是用不同的方法敲奏椅子,表现音乐中节拍的强弱等。第三,必要时还可补充说明该行为发生的附加条件和行为反应水平的限定语。如“在老师的启发下”,“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在自由空间表演时”等等,表明幼儿
25、在活动中的表现可能是缺乏自信心、独立性和熟练性的,有的动作发生需要一定的空间或情景等。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分析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包括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和音乐欣赏四方面的内容。(一)歌唱活动歌曲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音乐内容。同时,唱歌活动方便易行,每个幼儿都随身带有自然的“嗓音乐器”,不受任何客观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唱歌活动。唱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居重要地位,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应选用优秀的幼儿歌曲,在设计活动时力求教学形式多样,练习方法灵活。注意引导幼儿把握歌曲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进入歌曲意境,真正掌握每一首歌。(二)韵律活动韵律活动包括律动
26、、舞蹈、音乐游戏和其他节奏动作。其共同处是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要求动作符合音乐的情绪和节奏、力度、速度的变化,同时动作正确、协调,有表现力。韵律活动是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活动,动作使音乐内容直观化、造型化,使音乐的速度、力度具体化,能够帮助幼儿准确把握音乐的内容,具体感觉到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等表现手段的表情作用。从另一角度思考,运动觉和听觉共同参加音乐活动,有助于巩固音乐记忆。各项具体的活动内容如下表所示:(三)打击乐器演奏靠打击和碰撞而发声的乐器称为打击乐器。幼儿园的打击乐是指在音乐声中有节奏地敲打某些打击乐器的一种活动。它包括练习演奏已经配置好的器乐曲和声乐曲,为其他的唱歌、舞蹈活
27、动伴奏。幼儿往往把打击乐器当作声音悦耳的玩具,对演奏打击乐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打击乐活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重要途径。因为节奏感的培养离不开动作。幼儿在演奏打击乐的活动中对音乐的节拍、强音、节奏和整个音乐的流动有更直接更深刻的感受。此外,由于各种乐器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活动过程中还能提高幼儿对音色的辨别能力,以及对声音高低、强弱、长短的敏感性。(四)音乐欣赏活动幼儿能够感受、理解比他们学唱的教材的乐曲更为复杂的音乐作品,如少儿歌曲嘀哩哩。这首歌曲由于音域较宽、速度较快的旋律特点,不适合幼儿演唱。但是通过欣赏活动,幼儿能感受到春天般优美的旋律。清脆悦耳的歌声向幼儿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红花、绿草和唱
28、歌的小黄鹂,还表现出山林、湖水和小朋友好奇探索的大眼睛,幼儿从中得到自然美的启示、旋律美的感染及心灵美的熏陶。在欣赏过程中,春天的美和歌曲的美使幼儿的心灵感受到美,这种审美教育也就生动形象了。音乐欣赏的特点在于给幼儿提供更广泛、更深刻的音乐作品。内容、性质、风格多种多样。表现手段较为复杂,尤其是大量的器乐作品向幼儿揭示了崭新的音乐世界,从而大大扩大了他们的音乐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音乐经验,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欣赏活动是音乐教育活动中重要的基础内容,它有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态度。幼儿欣赏音乐有两种类型:一是供感受、理解的音乐作品。这是较为复杂的歌
29、曲和器乐曲,不要求幼儿表演。二是将要学习的音乐教材、歌曲、舞蹈和游戏的乐曲等。这种类型的音乐欣赏在小班所占比例较大。倾听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阶段是听觉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阶段进行听觉训练,多创造幼儿倾听的机会,比较易于取得效果。三、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一)示范教师演唱和演奏音乐作品应正确运用各种表现手段的表情作用。示范时感情要真挚、表情恰当,面对全体幼儿。(二)运用语言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运用语言的方法包括:讲解、说明、提问、提示、谈话等。适当地运用语言能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表演,但语言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只起到辅助作用,不可替代音乐。教师在运用语言时,应力求精练、明确,将具
30、体形象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三)练习掌握音乐技能技巧离不开系统的练习。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要求明确,突出练习重点,积极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应把练习活动的过程组织得生动、丰富,不单调乏味,注意循序渐进。以上三种方法是音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方法,它们相互联系地运用于音乐教育之中。教师要根据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认真、细致地选择方法。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幼儿情绪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总之,教师在运用方法时应灵活、机智和适度。第三节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唱歌活动(一)幼儿唱歌水平的发展特点唱歌是人类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各种复杂感情的手段,也是幼儿
31、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法。孩子从学说话起,就把语言当作有旋律、有音色、有节奏的声音来记忆,并根据对它的感受,理解成人语言的意义。如温和、高兴的语言代表赞扬;大声、严肃的语气意味着责备。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林伯格教授认为,儿童唱歌能力的发展是与说话能力的发展平行的,在儿童语言的咿呀学语期,唱耽、能力也相应地发展到咿呀学唱期。而后逐渐从近似唱歌,发展到能唱音域合适的歌曲。 13岁幼儿唱歌水平的发展特点幼儿的发音器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声带短而柔嫩,音量较小,音色比较清澈透明,一般可以唱五到六个音(c1b1)。3岁幼儿的语言有所发展,因此对歌词的掌握较好,个别幼儿吐字不清楚。他们适合唱节奏简单的歌曲,速度为
32、中速。在呼吸方面,由于幼儿肺活量小,呼吸短促,“讲歌”现象较多。音准是幼儿最难掌握的唱歌技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中枢神经系统对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3岁幼儿清唱音准的合格率仅在30左右。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唱歌的协调一致方面也较弱,他们不善于通过听别人的声音调节自己的唱歌速度。245岁幼儿唱歌水平的发展特点该年龄阶段幼儿的音域有所扩展,音量大幅度增加,出现喊叫现象。音色仍有柔嫩、明亮的特点。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唱歌技能方面有较大发展,掌握歌词已没有困难,发音正确,但由于理解不正确而发错音的现象仍存在;节奏感有所发展,能唱好切分音、三拍子,但对附点音符掌握不够而换气;5岁的幼儿能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唱不
33、同性质的歌曲,能唱出一首歌曲中强弱、快慢的明显对比和逐步变化。该年龄阶段幼儿的音准有较大进步,大部分幼儿在琴的伴奏下能唱准音,少数幼儿在清唱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走音现象。协调一致的能力亦有所提高,能较好地进行领唱、齐唱活动。了解幼儿唱歌水平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教师在选材和指导活动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因材施教(二)选择和设计幼儿歌曲1选择歌曲(1)歌词方面歌词的内容和文字应该是幼儿理解的和生动有趣的。歌词要有重复和发展余地,便于幼儿记忆和掌握。可以多选用第一人称的歌曲。这类歌词使幼儿感到亲切,能够自然、真实地表达情感。幼儿歌曲的内容一般为动植物和自然现象方面、节日和幼儿的日常生活方面,以及一些无
34、意义的音节、象声词等等。如在农场、小海军、我的好妈妈等都是幼儿喜欢的歌曲。(2)曲调方面幼儿期不宜唱音域较宽的歌曲,适合幼儿的音域如下。有的歌曲音域只有八度,但旋律主要在高音区进行,幼儿仍然感到难唱。有的歌曲音域为七度,但主要旋律在幼儿最感舒适的音区内进行(d1b1),则中班幼儿能唱好,小班幼儿也可适当学唱。例如,学做解放军这首歌音域为九度56,但旋律主要在15之间进行,最高音和最低音出现次数少,并位于弱拍,因此这首歌曲定为D调,中班也可以学唱。幼儿歌曲的速度一般为中速。中、大班可以有偏快或偏慢的中速,以及其他多种速度的歌曲。在节奏和节拍方面,小班初期多选用2/4拍、4/4拍,以后逐渐增加3/
35、4拍、3/8拍。旋律中常用音符为四中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等。其中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用得最多。试将下列两首歌曲作一分析:苹 果这首歌曲的内容是幼儿十分熟悉的苹果,并运用第一人称述说,使幼儿感到十分亲切。其中“红苹果”一词可以用幼儿喜欢的“大梨子”、“红樱桃”等其他水果替换,有所变化。曲调简单、明快,均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乐句重复,一音一字,易于演唱。这是一首适合小班初期的歌曲。这首歌曲歌词简单,重复多,音符也是四分和八分音符,但歌曲的力度要求高,要求能较好地唱出p、mp、f的各种变化。同时,歌词中的“哗啦啦”、“淋沥沥”、“哈哈”、“嘻嘻”、对比音节在演唱
36、时也难以把握准确。因此,这首歌曲适合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演唱。总之,在选择幼儿歌曲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歌曲的艺术性、思想性。同时,注意歌曲题材、风格的多样化。2. 教师处理歌曲的设计教师在处理歌曲时,首先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歌曲,即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歌曲的基本情绪;歌曲的节拍节奏、旋律、结构等表现手段所起的作用。然后,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应设计歌曲的演唱,决定用什么速度、力度、音色等,使歌曲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例如,中班歌曲钟。这首歌曲反映了幼儿愉快而有秩序的生活,突出对“钟”这一日常用品的喜爱。歌曲的情绪欢快而生动,旋律平稳、有起伏。教师在设计范唱时,应用偏快的中速,总基调优
37、美、流畅,音色宜明亮。在模仿钟的“嘀嗒”声处,要唱得轻巧、跳跃,敲钟的“当当”声处,要唱得明亮而悠扬。第四乐句的第二小节,速度渐慢,第三小节还原。歌曲的结束音是二分音符,为了突出钟声,可处理成八分音符。3设计幼儿歌曲的伴奏和前奏伴奏:在幼儿学唱新歌时,伴奏要突出旋律,音量不能盖过歌声,一般宜淡不宜浓。应尽量选用艺术性强又简单的伴奏型。注意经常让幼儿不用伴奏演唱,减少幼儿对伴奏的依赖性,培养他们的音准技能。前奏:歌曲的前奏提示了歌曲的情绪、速度和音高,教师不能随意变化前奏。在运用前奏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前奏帮助幼儿齐唱,可以在前奏的最后一拍加上“唱”字,在幼儿学会接前奏后去掉“唱”字。
38、第二,没有前奏的歌曲,可以用歌曲的最后一句做前奏。第三,不用伴奏唱歌时,教师可唱歌曲的第一句,再用呼拍的方式指示幼儿唱歌。二拍子的歌曲呼:“预备,唱”;三拍子的歌曲呼:“一、二、唱”;四拍子的歌曲呼:“一、二、三、唱”。呼拍要遵守“强拍起唱弱拍呼,弱拍起唱强拍呼”的规则。(三)唱歌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设计1教师在介绍歌曲时,要选用多种方法使幼儿对歌曲感兴趣,能够理解歌曲内容。可根据歌曲特点和幼儿水平,灵活选择语言、教具等方法。教师的范唱决定着幼儿学唱的水平,应注意面对幼儿范唱;范唱要富有感情,精神饱满;用多种方式重复范唱;适当欣赏录音范唱。2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1)填充提问法。教师说歌词的
39、前半句,请幼儿填说后半句。如果幼儿回答的具体词有误时,教师应把正确的歌词重复一遍,或让幼儿跟说一遍,以使其熟悉正确的歌词。填充提问法只适合部分歌词齐整的歌曲。(2)逻辑提问法。指教师按照歌曲内容的逻辑提问,也可以请幼儿自己讲述歌曲内容,然后由教师把幼儿讲述的内容根据歌词组织起来。(3)直观教具提示法。教师可以选用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玩具、实物等直观教具,配合范唱。生动的教具可以提示、帮助幼儿记住歌词。(4)节奏朗诵法。教师指导幼儿按照歌曲节奏朗诵歌词,有助于他们记忆歌词和旋律、节奏。配之有节奏的拍手动作,可以使歌词朗朗上口,充满节奏感。这种方式也是一种简单的韵律活动。例如,中班歌曲颠倒歌是一
40、首活泼、有趣的歌曲,可以将歌词配上与旋律相应的朗诵节奏。3教唱新歌(1)教唱新歌的两种方法整体教唱法。教师范唱后,幼儿从头至尾学唱整首歌曲。这种教唱方法使幼儿能够感受歌曲完整的艺术形象。运用这一方法,应注意多向幼儿提供欣赏歌曲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唱。这种唱法要求幼儿的记忆、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状态,以促进幼儿学唱的主动性。分句教唱法。教师范唱一句,幼儿跟学一句。这种形式比较容易学唱,常用于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乐句。在实践中,两种形式的方法一般结合运用。其中小班幼儿的理解力较差,歌曲比较短小,故宜以整体教唱法为主。中、大班的幼儿学唱新歌时,教师可以综合运用两种方法,在分句教唱后,再将一首歌
41、曲整体教给幼儿,以正确把握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教给幼儿初步的唱歌技能教给幼儿初步的唱歌技能,就是让幼儿掌握一些初步的表现手法,使幼儿能有感情地唱歌,能理解、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呼吸。幼儿唱歌时有呼吸不正确的现象,该吸气的地方不吸气,气息不够时又任意中断词意换气,原因是未能感觉歌曲的结构(乐句、乐段),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可以在范唱和教唱时,让幼儿感觉歌曲的句、段落结构等,并注意示范正确。也可以做一些游戏性的练习,如闻花香、学汽笛,锻炼幼儿的深呼气。音准。幼儿对歌曲中的半音进行(34,7i)、大跳进(六度、七度等)不易唱准。加之幼儿发声器官尚未成熟,各器官功能不协调,不易唱出准确的音高
42、,尤其是小班幼儿音准较差。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多给幼儿听音高准确的范唱,也可以听准确的单音旋律,或者让幼儿跟着老师的范唱轻声唱。教师在指导时,可以加进手势动作来表示旋律进行高低变化,使幼儿对声音的高低有一种形象化的感受,帮助幼儿控制唱得高或低。此外,可以选用和创作一些短歌,让幼儿练习不同音高的音准,也可以加入高低动作。例如li、l 5 i不同音高的练习(汪爱丽改编)。唱第一句时双手下指;唱第二句时双手平伸;唱第三句时双手向上。4. 复习歌曲复习学习过的歌曲,目的是让幼儿牢固地掌握歌曲,提高幼儿在原唱歌水平上的表现力。复习歌曲的关键是坚持原有教学要求。实际上在教歌的过程中有着反复练习的万分,在复习歌
43、曲的活动中有着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增加新要求的成分。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使幼儿保持新鲜感和积极性。组织形式有全体唱、部分幼儿唱和单独唱。复习方法有表演唱、分组唱、分句接唱、边唱边打节奏等。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复习要求和幼儿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使复习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5注意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唱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尝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设计这一类活动时,要多采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形式,不必要求每个幼儿达到同一目标。实践表明,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展开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1)幼儿自己为歌曲配动作边唱边动作是幼儿的特点,他们喜欢在唱歌的同时,用动作来补充歌曲的内容和情
44、感。而3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想出自己的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这些动作都带有幼儿的想像和创造。例如歌曲摇啊摇,小班初入园的幼儿能想出摇、拍和亲一亲娃娃等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内容。再如,小班幼儿能为小星星歌曲中“一闪一闪好像小眼睛”配出这样的动作:五指张开、合拢表示闪烁;双手上举,五指张开,左右转动;双手做眼睛状。中、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动作经验则更丰富,能做出更复杂的动作,表达更深的内涵。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逼真、自然,因此,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幼儿自编动作的活动,引导启发幼儿多观察、多思考,多观察教师和大年龄班幼儿的表演,学会为歌曲编配动作。(2)幼儿为歌曲增编歌词让幼儿给部分歌曲增
45、编新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既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发展唱歌能力,也利于对其创造力的培养。例如,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两句“啊”字,前一句强,后一句弱,练习幼儿的强弱控制能力,表示山谷的回音。增编歌词的难度,在于新编歌词和原有歌词应基本押韵、对称,内容相对吻合,字数大致相同。教师应选择那些歌词结构整齐、重复较多的歌曲进行练习,由易到难,由少到多,逐步培养幼儿增编歌词的创造性能力。二、音乐欣赏活动(一)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塑造出来的。音乐的表现手段指各种音乐语言要素,诸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调式、曲式等等。音乐形象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多义
46、性,不同的听众,由于其观念、文件水平、情绪与爱好的差异,以及临时的心理因素,对同一个音乐形象的感受往往不同,所产生的效果或印象可能大相径庭,但对于乐曲情绪的体验基本相同。幼儿由于其年龄的差异,各年龄班的音乐欣赏能力也各有特点。小班幼儿有较大的欣赏积极性,音乐能够引起他们情绪上的共鸣。他们能够理解简单、形象鲜明的标题乐曲,区别音乐伤口的性质。以动作表达对音乐感受的能力强于语言的表述。但他们对作品的感情性质不易理解,往往只注意一些特征性因素,如模拟音色。该阶段幼儿的音乐记忆力正逐步形成。因此,在小班幼儿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只要求他们掌握音乐作品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引导他们通过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47、,有时可配以适当的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感受音乐。 中班幼儿能够欣赏内容较广泛、性质及风格较多样的音乐作品,能区别其中明显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及其不同的表情作用,但无法感知力度和速度的细微变化。系统的正确的音乐欣赏教育可以使他们感知简单的曲式,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想像力和理解力等。大班幼儿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的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如分辨进行曲和舞曲。大班阶段的幼儿掌握了初步的音乐知识,能说出“圆舞曲”、“领唱独唱”等音乐专用词汇。他们初步理解各音乐手段的表情作用,如高音区活泼跳跃的旋律表现小白兔的欢快,低音区缓慢沉重的旋律则象征黑熊、大象等。同时,他们的音乐记忆力和审美能力有所发展,表现出自己对某类音乐作品的爱好。 (二)幼儿音乐欣赏教材的选择教师在选择幼儿音乐欣赏作品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音乐作品具备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鲜明的音乐形象。第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应丰富多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