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力资源一级复习提纲(第一章).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890730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人力资源一级复习提纲(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6年人力资源一级复习提纲(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人力资源一级复习提纲(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人力资源一级复习提纲(第一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一单元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实现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

2、,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是: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更高阶段。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3、“战略”和“策略”两个概念的差异性 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或规划,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政方针,而策略则是指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产生的几个重要发展

3、时期 1.经验管理时期。罗伯特欧文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2.科学管理时期,从 19世纪末到 20世纪 20年代中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泰勒创立了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体系。 3.现代管理时期。从 20世纪 20年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前期的行为科学即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阶段。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以著名的霍桑试验为基础,最终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4.后现代管理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至今,现代管理科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发展和新趋势。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以下三个具体发展阶段: 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

4、展的阶段。其特点是:人事管理活动被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管理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企业雇主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专职的人事管理主管和人事管理部门。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其特点是:人事管理的范围继续扩大;各级直线主管必须对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源运作的效果全面负责;企业人事管理不仅对内部员工负责,也必须对外部的社位及政府负责;企业雇主接受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上升到主导的地位,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和重点。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霍桑试验:梅

5、奥,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X-Y理论:麦格雷戈。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特征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从而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组织性质的转变;管理角色的转变;管理职能的转变;管理模式的转变。 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1.一般系统理论:员工的知识技能是“投入”,员工的行为是“转换”,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是“产出”。2.行为角色理论:员工行为与其他员工相联系,进而产生可预

6、测的结果。3.人力资本理论:西奥多舒尔茨、贝克尔。企业重视员工培训,知技投资越多,获利的机会就越多。4.交易成本理论:对员工与企业形成的有形或无形的契约管理,组织交易成本下降,组织效益会提高。5.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存在3种基本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8、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衡量标准的确立 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 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 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 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 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 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设计9、企业战略的一般特点 1.目标性; 2.全局性; 3.计划性; 4.长远性; 5.纲领性; 6.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 10、人力资源

7、的概念 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其他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名称。它是企业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下属概念,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重要的支撑系统,人力资源战略通常泛指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体方向、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1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和发展所做出的总体预测、决策和安排。 1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特点 1.精神性; 2.可变性、可调性。 1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 1.

8、有利于使企业明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2.有利于界定人力资源的生存环境和活动空间; 3.有利于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及相关政策的合理定位; 4.有利于保持企业人力资源长期的竞争优势; 5.有利于增强领导者的战略意识; 6.有利于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鼓舞员工的士气,增强员工的信心,努力进行工作。 14、企业发展战略体系的构成 (大题)1.总体战略,也称公司战略; 2.业务战略,也称竞争战略、经营战略; 3.职能战略。 4.企业为了迎接市场的挑战,可以指定两种促进企业发展创新的战略:技术开发型人力资源型长期发展战略中短期发展战略注重机械设备更新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9、依据规模经济原则,通过技术创新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以工作地的人力资源为对象,注重人的潜在能力的开发自上而下推动,外延扩大再生产发展模式自下而上推动,采用内涵扩大再生产模式以职能组织为中心主要依靠技术专家和系统工程师以团队为中心,主要依靠作业小组长和操纵者形成有行资产的积累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建立了融洽的劳动关系5.按照企业战略学的观点,企业战略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类:外部导向战略和内部导向战略。前者侧重于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压力,后者侧重于内部资源的开发。一般来说,内部导向的发展战略是成功企业的核心战略。内部导向的发展战略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建立在内部资源而不是外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二是建立在不确定性资源

10、(如人力资源)而不是确定性资源(资金、设备和原材料)的基础上。15、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分类1.从时限上可区分为长期战略规划、中短期战略规划; 2.从层级和内容上可区分为人力资源总体发展战略、组织变革与创新战略、员工培训开发战略、专才培养选拔策略、员工招聘策略、绩效管理战略、薪酬福利与保险策略、员工激励与发展策略、劳动关系管理策略等; 3.从性质上可区分为吸引策略、参与策略和投资策略。 16、企业竞争策略的含义(大题) 企业竞争策略是从企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策略。 17、企业竞争策略的分类 (大题)1.廉价型竞

11、争策略; 2.独特型竞争策略:a.创新竞争策略;b.优质竞争策略。 廉价竞争策略:企业凭借高科技和较为强大的生产规模或财务实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适用于生产较为稳定,技术变化不大,或者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竞争目标的企业。独特性竞争策略:以“物美”取胜,1.创新竞争策略:即生产和销售竞争对手所不能生产的创新性产品;2.优质竞争策略:即生产和销售竞争对手所不能制造的优质产品。不是以“价廉”取胜,而是以“物美”取胜。18、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选择及特点 (大题)1.吸引策略,其特点是:中央集权,高度分工,严格控制,依靠工资、奖金维持工的积极性; 2.投资策略,其特点是:重视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本投资,企

12、业与员工建立长工作关系,重视发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用; 3.参与策略,其特点是:企业决策权下放,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具有归属感;注重发挥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9、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前提条件或主要影响因素(大题)迈克尔波特通过对产业竞争的系统分析,提出有五个重要因素决定着产业竞争状态: 1.新进入本行业者的威胁; 2.产业内部现有公司的竞争; 3.替代性的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4.购买者的谈判条件和实力; 5.供应商的谈判条件和实力。 (一)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 1.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 2.政府劳动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 3.工会组织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环境和条件 1.

13、企业文化:家族式企业文化;发展式企业文化;市场式企业文化;官僚式企业文化; 2.生产技术; 3.财务实力。 20、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设计计企业发展远景;明确企业的主要任务;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掌握企业内部资源状况;设定企业战略总目标和分目标;为完成每一项目标制订行动方案;贯彻实施行动方案;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行动方案的落实。 21、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设计者的主要职责1.对企业发展远景和任务的描述进行审查; 2.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状况有清晰准确、全面深入的认识; 3.对总目标作出科学合理的分解,提出分步实施的计划; 4.对战略实施的全过

14、程进行监控。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它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设计与形成、战略规划的实施、战略规划的评价与控制三个主要环节的统一。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信念、远景、任务、目标、策略等基本要素的统一性和综合性。 1.信念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属于精神范畴; 2.远景是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3.任务是企业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对社会和客户的承诺; 4.目标是对企业发展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的定位; 5.策略是实现战略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22、企业人力资源内外部环境分析 1.人力资源外部环境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外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外部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的总趋

15、势,并揭示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机会(发展的机遇)和威胁(面临的风险)。 分析的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分析,对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分析,通过劳动力市场进入本企业的各类劳动力供给来源的分析,劳动人事法律和政策的环境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对本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分析,同行业各类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分析,竞争对手的分析。 2.人力资源内部能力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内部能力分析,是从企业人力资源的现况出发,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了解并掌握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人力资源战略的确定提供依据。 分析的内容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人员素质结构的分

16、析、员工岗位适合度与绩效情况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劳动人事政策的分析,企业文化的分析。 23、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成功的人力资源战略,不仅要紧紧把握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还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作出全面评析和综合平衡,才能保证人力资源战略的整体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具体包括: 1.人员招募、甄选、晋升和替换的模式。 2.员工个体与组织绩效管理的重点。 3.员工薪资、福利与保险制度设计。 4.员工教育培训与技能开发的类型。 5.劳动关系调整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6.企业内部组织整合、变革与创新的思路。 24、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形成之后,应从以下

17、几个方面人手,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施进行有效管理。 1.认真组织落实;2.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3.建立完善内部战略管理的支持系统; 4.有效调动全员的积极因素; 5.充分发挥领导者在战略实施中的核心和导向作用。 25、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评价与控制 1.确定评价的内容; 2.建立评价衡量标准; 3.评估实际绩效; 4.根据分析结果采取行动,对战略决策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 第二节 企业集团组织规划与设计 第一单元 企业集团管控与组织结构的设计26、企业集团的概念 企业集团是在现代企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

18、的经济联合体。 1.卡特尔 即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划分销售市场、制定商品价格等方面通过协议而形成的契约式垄断销售联合体。2.辛迪加 即同行业企业通过签订产品销售和原料采购协定而建立的供销联合体,参加者保持生产和法律上的独立性,供销业务则由辛迪加本部统一办理。3.托拉斯 组成托拉斯的原各公司的法人地位被取消,以该托拉斯大公司的分公司形式而存在,托拉斯组织由董事会掌管全部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4.康采恩 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但是生产经营的方针政策方面必须服从核心的统一领导。是现代企业集团的雏形,但不能代表现代企业集团,因为含有自上而下控制的意思,不适用于战后的企业

19、集团。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集团,是二战以后,独具日本特色的现代企业集团模式。27、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 1.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 2.企业集团是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 3.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 4.企业集团具有多层次结构。 28、企业集团的多层次结构 集团企业间按资本联结程度不同形成多层次企业组织结构。第一层次企业是集团公司;第二层次企业包括控股层企业、参股层企业和协作层企业;第三层次企业由一级子公司、关联公司、再投资设立的二级子公司、关联公司组成。企业集团的控股子企业或子公司含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指被某公司拥有控制权的子企业或子公司。控股方为绝对控股与相对控

20、股。绝对控股子公司是指若母公司持有b公司50%以上的股权,掌握对b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力,b公司为母公司的绝对控股子公司。相对控股子公司是指若母公司持有b公司小于50%的股份,且处于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母公司能够控制B公司的董事会, 则b公司为母公司的相对控股子公司。企业集团参股企业是指集团公司虽持有股份单位达到控股程度的企业。关联企业是指与集团公司或子公司以合同、协议方式建立较为稳定的协作关系的企业。29、企业集团对应的层次关系企业集团核心层企业、紧密层企业、半紧密层企业和松散层企业,分别对应的是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关联企业和协作企业这四个层级。 30、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1

21、.企业集团是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 2.企业集团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主体; 3.企业集团是市场秩序的自主管理者,可以避免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无序竞争; 4. 企业集团能够很快形成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实力,具有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战略作用。 31、企业集团的独特优势 1.规模经济的优势; 2.分工协作的优势; 3.集团的“舰队”优势; 4.“垄断”优势; 5.无形资产资源共享优势; 6.战略上的优势; 7.迅速扩大组织规模的优势; 8.技术创新的优势。 32、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性质由产权结构的性质所决定。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是指企业所有者的结构,也就是企

22、业股东的组成结构。企业的产权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之间的结构。第二个层次是法人股东内部的结构。 33、产权结构设计的目的 1.为了对公司进行控制; 2.为了选择公司的治理结构。 34、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权等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的安排。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包括: 1.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建立及权力分配的制度安排; 2.股东(主要是法人股东)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工作绩效监督和评价的制度安排; 3.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

23、机制的设计及实施办法; 4.企业出现危机时,法人股东的行为方式。 35、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特点 1.管理活动的协商性;2.管理体制的创新性;3.管理内容的复杂性;4.管理形式的多样性;5.管理协调的综合性;6.利益主体多元性与多层次性。 36、企业集团管理体制内部的民主决策与监督制衡机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等价交换原则; 2.坚持共同协商、适当让步原则; 3.坚持集团整体效益和成员企业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4.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37、国外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类型国外企业集团管理体制按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型,即欧美型和日本型。 38、国外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特点 1.组织严密性; 2.因地制宜性;

24、3.重视人的作用。 39、国外企业集团内部集权与分权关系 1.母子公司型企业集团内部集权与分权;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 母公司统一领导集团下属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 母公司承担的经营责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子公司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 2.集团本部-事业部型企业集团内部集权与分权。 首先,集团本部对事业部实行集权,在重大问题上进行严格的集中管理,起着投资中心的作用。 集团本部控制事业部的措施主要有: 资金控制; 计划控制; 分配控制; 人事控制。 其次,事业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40、母公司承担经营责任的三种情况 1.对一般控股企业。母公司董事会成

25、员必须遵守谨慎和规范经营原则,违反规定且给子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对有控制协议的子公司的盈亏负责,子公司的年终亏损如果不能用该企业积累的利润后备金弥补,则必须由母公司来平衡,但母公司不承担子公司欠第三者的债务; 3.对有利润上缴协议的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可以成为一个纳税单位,子公司在经济、财务和组织上并入母公司,只是保留在法律上的独立地位。 41、企业集团管控的含义 集团管控即企业集团的管理控制,它是在企业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一定的产权、法人治理及其组织结构的框架之内,综合运用战略、财务、人事、绩效、分配等手段,整合集团的资源,对集团成员的行动进行协调,从而实现集团战

26、略目标的活动过程。 42、管控模式的含义管控模式是指管理控制的标准模式,即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并能参照执行的行为方式。 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广义的管控模式不仅包括狭义的、具体的管控模式,而且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的确定、总部及各下属公司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公司组织架构的具体形式选择、对集团重要资源的管控方式(如对人、财、物的管控体系)以及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等。 43、企业集团管控的内容企业集团管控是一个多层级相互制约和影响的调控体系,包括以下5个层面的内容: 1.管控基础; 2.管控体系; 3.职能与业务管控(必备内容:战略管控、财务管控

27、、人力资源管控;其他内容:研发管控、供应链管控、营销管控、品牌管控、流程管控、预算管控); 4.管控机制; 5.管控环境。 44、集团管控的三种基本模式 (大题)1.财务管控型,也称财务管理型或财务控制型:它是指集团总部主要负责集团的资本运营,做好内部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进行对外部投资机会的挖掘和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下属企业只要达成财务目标就可以,而一般不介入具体业务和管理行为。2.战略管控型,也称战略管理型或战略控制型:它是指集团总部负责集团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3.运营管控型,也称操作

28、管控型或操作控制型:实行运营管控型的企业集团拥有一个庞大的集团总部,对集团各企业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具体业务实施无所不管,各项业务操作和职能管理非常深入。 区别如下:管控内容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运营管控型分权 集权业务组合多种非相关的独立业务业务相关,表现为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业务单一或者高度相关战略管理注重集团内部的资本运营和外部收购、兼并等投资机会注重集团整体战略制定与实施、控制,指导或直接制定下属企业战略,并分配资源具体重大经营决策和相关业务的统一管理业务管理基本不介入具体业务,强调财务目标的实现不直接介入具体业务,侧重战略角度的实施控制和中长期业绩评估具体重大经营决策和相关业务的统一管理

29、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内对企业高层实施管理管理经营团队,对关键人力资源进行规划,掌握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直接对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进行控制管理目标投资回报最大化,通过资本运营和投资组合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业务组合优化,下属企业业务协调发展下属企业经营行为的统一与优化,控制行业关键45、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含义 企业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是为实现企业总目标,对其各个部门、岗位、人员及其责权关系,以及人力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有机排列与组合方式的总称。它涉及组织层次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各部门之间分工与协作的相互关系等。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

30、机制赖以生存的基础,从静态解度来看,企业组织结构主要指企业的组织框架体系,可以用组织结构图、职位设置图来表示;从动态角度来看,企业组织结构指各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即组织的权、责、利的分配关系,这种关系主要通过企业内的分工协作来实现。 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是指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间相互发生作用的联系方式和关系形式,更具体地说,是在具有企业集团运作性质和特点的前提下,集团总部与下属公司的部门设置、责权利关系、各层级间的联结方式,以及处理责权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形式。是一般企业组织结构概念的外延和扩展。 46、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体系的组成 职能结构:是为完成集团整体目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业务工作关系;

31、 层次结构:是集团内部各管理层级的构成,也称组织的纵向构成; 部门结构:是指集团中管理部门的设置,也称组织的横向结构; 职权结构:是指集团总部与成员企业的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责任等方面的分配关系 47、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及优缺点(大题)U型组织结构,特点是管理层级的集中控制,包括直线制、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是一种职能部门型组织结构,据公司内部划分生产、销售、开发、财会等职能部门,公司总部从事业务的策划和运筹,直接领导和指挥各部门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 H型组织结构,即控股公司结构。控股公司持有各自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优点:母公司、子公司

32、在法律上都是独立法人,母公司不用承担子公司的债务责任,这就大大降低了母公司的经营风险,也迫使子公司拥有较强的责任感与经营积极性。缺点:母公司不能对子公司行使行政指挥权利,必须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母子公司各位独立的纳税单位,相互间的经济往来以及子公司的盈利所得需要双重纳税,这极大地增加了母子公司的财务负担。M型组织结构,通常分为事业部制和矩阵制。企业按照产品或地区分别成立若干个事业部,各事业部全面承担该产品或地区的全部业务,各事业部实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企业高层只保留财务控制、人事决策及监督等方面的权利,集中精力制定公司的总体目标,方针和各项政策,利用利润等经营指标对事业部

33、进行控制。在这种组织结构下,高层管理者能够从具体经营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把握企业发展方向,但由于最高决策层与具体经营活动之间有了新的组织层次,在实施政策、反馈信息等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各事业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会忽略企业整体利益,此外,重复设置机构,也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48、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职能制:对下属机构的控制能力较强,权力较为集中,适用于业务种类较为单一的集团公司; 2.控股子公司制:对下属机构的控制能力较弱,适用于业务种类繁多的集团公司; 3.事业部制:实用性和集权程度介于直线职能制和控股子公司制两种类型之间。 49、直线职能

34、制的特点 直线职能制也称直线参谋制,是将领导直接指挥和职能人员的业务拽导相结合,同时具有直线制和职能制的优点,其特点是: 1.将公司的计划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设立若干职能参谋部门,以协助执行机构制定经营计划,提供决策支持。 2.职能管理部门与业务执行机构均由公司领导直接指挥和协调; 3.对模规较大的公司实行“例外原则”。 50、直线职能制的优点 1.可以确保高层管理者维护企业基本活动的权力; 2.符合业务专业化原则,使人力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 3.有利于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 4.职能专业化减轻了主管部门经理被日常事务所缠绕的负担 5.可以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51、直线职能制的

35、缺点 1.职能部门人员养成了管理的习惯定式,各职能部门往往强调本部门的重要性; 2.由于缺乏更多的位置,使得经理人才的培养受到限制。 52、事业部制的特点 事业部制是把市场机制引入公司内部,按产品、部门、地区或顾客划分为若干独立经营单位,实行集中指导下分散经营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其特点是: 1.按企业的产出或产品类型将业务活动组合起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单位; 2.纵向关系上,按照“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原则处理企业高层领导与事业部制之间的关系; 3.横向关系上,各事业部均为利润中心,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各事业部间的经济往来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内部结算; 4.集团总部强化职能部门的统筹职

36、能,负责对各事业部进行授权,监测各事业部的经营活动和绩效; 5.在各事业部之间配置经营资源,并从事战略性计划活动,对各事业部的经营方针、销售利润和资金调度进行统一决策。 53、事业部制的优点 1.使得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开发新产品为宗旨的市场导向转型; 2.集中指导、分散经营,有效地解决企业集团的高度集权问题,形成以利润为目标的责任中心,分担集业集团的部分责任; 3.事业部以产品为基础,有自己的客户群,从研发、生产、销售一直到售后服务均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加快了对市场的反应节奏。 54、事业部制的缺点 1.由于各事业部之间是独立的,容易产生本位主义,忽视集团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

37、 2.事业部相对独立,这样就要在事业部内部设置职能机构,造成了与集团总部在机构上重叠,致使管理成本上升; 3.事业部拥有较大的权力,势必会增加集团总部对其的控制难度,如果对事业部分权与控制不当,就会使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受到威胁。 55、控股子公司制的特点 控股子公司制组织结构是在公司总部下设若干子公司,公司总部作为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控股。其特点是: 1.该组织结构就是母子公司的管理体制,母公司是控股公司,子公司可以有若干个,是被控股公司; 2.母公司控股子公司,既可以是相对控股,也可以是绝对控股; 3.母公司对子公司既可通过控制股权进行直接管理,又可以通过子公司董事会以及增减子公司股份来进行控

38、制; 控股子公司制组织结构对大型跨国公司非常适用,既能发挥母公司的战略优势,又能发挥子公司的积极性、灵活性,而且在必要时,母公司可以放弃子公司,以避免财产损失和经营风险。 56、控股子公司的优点 1.可以通过控股子公司介入有一定政策和法律限制的特殊市场和地区; 2.通过控股子公司可以迅速进入新的事业领域或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源; 3.通过控股子公司可以合理避税,或规避经营及法律风险。 57、控股子公司的缺点 1.对一般控股企业,母公司董事会成员必须遵守谨慎和规范经营原则,违规并给子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母公司要对有控制协议的子公司的盈亏负责,但可以不承担子公司你第三方的债务。 58、

39、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层次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按照功能特点可以分为核心企业、控股子公司和协作(关系)企业三个层次。 1.核心企业:资本参与、人事结合、提供贷款。 2.控股子公司。 3.协作(关系)企业。 59、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联结方式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层次功能,通过层层控股、环状持股和资金借贷关系加以联结。 60、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1.管理高效原则; 2.顾客满意原则; 3.合理利用资源原则; 4.适应外部环境原则;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61、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外在影响因素:市场竞争;产业组织政策;反垄断法。 2.内在影响因

40、素:共同投资;经营范围;股权拥有。 62、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 业务协作型联结方式,主要是指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通过经常性的或建立在长期协议基础上的业务协作而形成的联结方式。业务协作型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生产的分工和协作;技术上的联合研究与开发;原材料采购或产品销售方面的协作。 63、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的影响因素 1.从外部环境层面来看,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政策、技术等因素及其不确定性程度; 2.从母公司层面来看,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集团类型、集团战略、业务主导度、集团规模、企业发展阶段(生命周期)、母公司管理成熟度、企业文化集权程度、企业家领导风格、集

41、团信息化水平等因素; 3.从子公司层面来看,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其竞争战略、子公司战略重要度、子公司管理成熟度、子公司业务发展阶段、子公司布局分散度等因素。 64、决定企业集团采用管控模式需回答的问题 1.从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战略要求来看,集团“需不需要”对下属企业进行集团管理; 2.从集团总部掌控的资源来看,集团“能不能够”对下属企业进行集团管理; 3.从下属企业自身发展的阶段来看,集团总部“应不应该”对下属企业进行集团管理。 65、企业集团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 按照产权结构及其结构形态的不同可分为:1.横向结合型企业集团; 2.纵向结合型企业集团:企业系列型集团组织结构;控股系列

42、型集团组织结构。 按照集团总部的数量可分为多总部型企业集团(网络型企业集团)和单总部型企业集团。还可分为U型结构(直线职能制)企业集团、H型结构(控股型)企业集团、M型结构(事业部制)企业集团。66、横向结合型企业集团 横向结合型企业集团是由成员企业采取相互持股而形成的组织形式,具有如下特征: 1.综合的产业体系; 2.相互持股; 3.社长会形式; 4.主银行制度; 5.综合商社的核心地位; 6.设立共同投资公司,即合资企业; 7.使用共同的商号和商标。 67、纵向结合型企业集团 纵向结合型企业集团是由集团核心企业对其他层次企业采取垂持股或控股而形成的组织形式,又可分为: 1.企业系列型集团组

43、织结构 企业系列型集团就是成员企业在协作和所有权方面同时存在关系的企业集团,企业系列型集团最顶端的总公司往往是总装公司,同时也是母公司。 特点是:集团公司总部直接参与经营,经营集团的主营产品。 优点是:管理层次少,工作效率高;由于主体企业的特殊地位,主体企业对成员企业的协调较为容易。 缺点是:使高层管理者陷入日常活动,无法进行长期性的计划考虑;而且,由于高层管理者各自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所以他们基本上是从各自的专业和部门立场设计、评价整个公司的政策,结果使得公司政策制定和计划编制成为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协商的结果,而不是根据整个公司的全盘需要作出的反应。 2.控股系列型集团组织结构 控股系列型集团

44、是指以控股公司为顶点,由控股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下属公司的股权而形成的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企业系列。 主要特点是集团公司不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完全是一家股权管理公司。 68、企业组织设计的种类 1.新企业成立之初的组织设计,属于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设计; 2.因业务扩展、环境变化或发现新问题,对组织结构进行的再调整与再设计,是对现存组织的改进和完善。 69、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再设计 是指在对现存集团组织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集团总体战略发展的要求,在拳的集团管理体制和管控模式的指引下,对现存的组织结构进行整合或变革、创新的过程。通常包括组织结构的诊断分析、结构类型的选择、业务流程的再造,职能

45、部门再设计,配套制度的完善,组织信息的反馈,组织评价与调整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就其一般的工作规律来说,主要由以下四个阶段组成: 1.组织结构的诊断分析; 2.组织结构的再设计; 3.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 4.组织运行的反馈调整。 70、了解现行组织结构运行效率的内容 1.集团战略; 2.集权与分权; 3.管理层次与幅度; 4.集团企业领导; 5.组织职能; 6.部门分工与协作关系; 7.流程效率; 8.员工满意度。 71、组织结构的诊断分析 1.内部环境分析:包括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企业集团的管控方式、企业集团的功能定位、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集团的绩效情况等; 2.外部环境分析:包括企业集

46、团面监的外部市场状况、企业集团面监的威胁与挑战、企业集团面临的机遇、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等。 72、组织诊断调查研究的方法 1.访谈法; 2.问卷调查法; 3.资料分析法; 4.比较研究法; 5.头脑风暴法。 73、组织结构的再设计 (大题)1.组织结构的选择:企业业务数量少,选U型;企业业务单元地区分布广,种类较多,选H型;若地区分布和业务数量有限,选M型。 2.集团职能部门的设置:依托型;独立型 74、依托型的职能机构(大题)也称依附型的职能机构,是指由一家实力雄厚的主体企业的职能机构同时作为企业集团本部的职能机构,即所谓“两块牌子,一套管理人员”的管理体制。优点是: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与各职能机构彼此熟悉,容易开展工作,且由于集团公司、核心企业具有雄厚实力,可作为企业的坚强后盾;具有较高的权威,容易协调、指挥集团和各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缺点是: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