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招聘考试经济常识重点、难点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招聘考试经济常识重点、难点集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济常识重点、难点集锦第一课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商品(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价值 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形态不同。使用价值具体;价值抽象。(3)性质不同。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4)主体不同。使用价值是卖者拥有;价值是买者支付。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统一)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二)十大关系(1)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2) 商品的
2、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 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5) 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6)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7)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8)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9)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10) 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二、货币(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比较商品货币纸币区别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金、银纸产生时间先后最后本质价值一般等价物货币符号是否有价值有有无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3、为限度。(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 (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区 别: 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则不是。(四)直接的物
4、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注意:(1)等价交换并不是存在于每一个场合,而从整体上,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说的。(2)价格波动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时间看,商品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一致的,即仍然是实行等价交换。2价
5、值规律的作用(十分重要) 重点知识综合: 货币、价格、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财政政策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包含三因素,要熟悉 )2、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商品的价值(成正比)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反比)国家的宏观调控供求关系消费者的购买力新鲜商品的新程度(商品的使用价值)纸币的发行量3物价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并非都因通货膨胀引起(1)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第一,纸币发行量过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第二,纸币流通周转速度加快。(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涨价,人们把手中的货币尽快出手抢购,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2)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有:除了通
6、货膨胀外还有第一,商品供不应求;第二,国家的宏观调空政策(政策性调价,理顺价格关系)引起纸币发行量增加;第三,投资和消费需求过热;第四,价格管理松驰,出现乱收费、乱涨价; 第五,因某些特殊原因造成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价值量增大。(3)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4)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信息失真,搞乱社会经济,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5)对策: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
7、消费基金过快增长;D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4通货紧缩(1)含义:通货紧缩是指由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部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通货膨胀现象正好相反。(2)原因: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是主要原因,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二,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就业率下降,居民的收入降低。第三,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消费需求持续不振,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五,国外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且与国内需
8、求不足相重叠。(3)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4)危害:第一,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第二,强化居民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第三,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5)对策: 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第一,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第二、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
9、必须抑制。区别:第一,含义及实质不同:(参考上述)第二,表现不同。通货膨胀时,经济过热,需求膨胀,物价上涨。通货紧缩时,各类物价指数出现较长时间持续下降。国际国内需求增长乏力。第三,危害性及解决措施不同。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措施:(参考上述)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措施:(参考上述)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主要是扩大内需)。重要问题分析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假冒伪劣商品割裂了二者
10、的联系。(2)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经营者的信誉与形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属于不公平竞争,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3)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4)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自发性表现。应加强法制性;(5)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市场交易的原则的;(6)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应有的职业道德的。也是属于不当竞争。(7)国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行使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与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表现。2、什么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对党和国家来说,产品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还关系到社会效益。社会
11、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表现在所提供商品的数量上,而且还表现在产品的质量上。只有不断以质量高、数量足而且又适销对路的产品供应社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此外,质量低劣的产品不仅不能给企业和国家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问题。3、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为什么要重视产品的质量?重视商品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经营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为此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如果商品
12、的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销售不出去,就无法通过让渡使用价值而实现价值,就亏本。高质量的产品信誉高,销售快,获利就多,经济效益就高。4、消费者为什么重视产品的质量?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高质量的产品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所买的商品质量差,或者是伪劣产品,这就不仅不能满足需要,而且还会在经济上受损失,有时甚至还会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消费者要重视产品的质量。Wto名词:什么是“黄箱”和“绿箱”1.必须削减的国内政策措施“黄箱”政策措施。农业协议将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称为“黄箱”政策措施,要求成员方必须进行削减。“黄箱”政策措施主
13、要包括:价格补贴,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部分有补贴的贷款项目。2.免于削减的国内支持政策“绿箱”政策措施。 “绿箱”政策措施是指对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生产没有扭曲作用,或者最多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作用,而实行的支持措施。“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农业一般服务,为保障粮食安全储备而提供的补贴,国内粮食补贴,单亲家庭的收入补贴,收入保险和收入安全网计划中的政府补贴,自然灾害救济补助,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产补助等。返回第二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经济制度(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内容和作用。1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地位其表现有二:一、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
14、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二、 。2国有经济是主导作用其表现有二:一、对 的控制力上,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 金、化工等。 第二:国有经济要 ,引导和影响 并在 。 3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家庭承包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4十六大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观点:(1)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2)发展规模经营;(3)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1、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2、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3、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三)我国现阶
15、段的主要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经济形式或组成部分)。注意一个易错的说法: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四)我国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1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客观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生
16、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性)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2.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分配制度(一)内容及原因1)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17、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等多种所有者)(二)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公有制范围;个体劳动成果所得个体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资本、土地、技术、信息、劳动力;福利性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分配及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什么?)(四)十六大在分配制度上的发展: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1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为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2劳动收入:公有制经济里按劳分配收入、非公有制经济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管理收
18、入3非劳动收入:资本(包括个体户因出资而应列的收入?)、技术、信息、土地4新的提法并没有否定我国的分配制度,而是有了发展。 三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一)市场、市场经济的含义(二)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和市场(三)宏观调控含义、必要性、手段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其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1)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地起作用,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是自发的,引起的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2)盲目性-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分散的,各自独立,信息不全,结果必然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3)滞后性-由于事后调节,有时间差,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2宏
19、观调控“有形的手”,价值规律(市场、价格均可) “无形的手”3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四)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平等性: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等价交换原则) 要求当事人身份平等;交易平等。2竞争性: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者广泛的竞争。原因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作用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总之,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如何正确开展公平竞争负面效应社会资源的浪费、垄断。3法制性: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法
20、规进行。作用健全的法制是处理矛盾、体现公平的依据和准则。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4开放性:含义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且与世界市场联在一起。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的特点决定,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要求。作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要求-对外开放。(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本身没有姓资姓社之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六)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1、,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家经济带来高效率。3)市场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返回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一、企业股份公司和股票的基本含义、股息计算公式二、国有企业(一)地位: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改革重要性: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三)改革必要性:机制不活、能力不强、债务过重、人员过多、经营艰难、效益下降。(四)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
22、改革总原则: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六)布局调整: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七)战略改组:抓大放小。(八)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三、提高企业济效益(一)含义: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注意与利润率区别) (二)重要性: 1) 对企业来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对国民来说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对社会来说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三)方法和途径:(1)依靠科技,使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
23、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四)利润与经济效益1经济效益是衡量经济活动的综合指针,是指经济活动中有用劳动成果同劳动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收入与支出”、“所得与所费”。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2利润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3经济效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离不开生产成本。(1)当生产成本不变时,可以分三种情况分析第一若利润增加时,那么经济效益肯定提高。第二若利润不变时,那么经济效益也不变。第三若利润下降时,那么经济效益也下降。(2)当生产成本提高时,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第一若利润提高时,有三种情况利润与生产成本同幅度提高,此时经济效益不变。利润提高的幅度比生产成本
24、提高的幅度大,那么经济效益提高。利润提高的幅度比生产成本提高的幅度小,那么经济效益下降。第二若利润不变或下降时,经济效益均下降。(3)当生产成本下降时,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第一若利润不变或提高时,此两种情况下,经济效益均在提高。第二若利润也下降时,同样也有三种情况。利润与生产成本同幅度下降,此时经济效益不变。利润下降的幅度比生产成本下降的幅度大,那么经济效益下降。利润下降的幅度比生产成本下降的幅度小,那么经济效益提高。思考:企业利润总量增加是否就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企业利润总量,二是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全部资金。因此,企业利润总量增加,能否提
25、高经济效益有三种可能:如果企业利润总量增加比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增长快,包括企业利润总量增加,而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不变;企业利润总量增加,而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反而下降,这两种可能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如果利润总量增加与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的增长的速度一样快,则说明经济效益没有变化。如果企业利润总量增加不如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的增长的速度快,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了。因此,企业利润总量增加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五)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是必然的。1兼并的含义和意义 2企业破产的含义和必要必性3实行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强强联合”
26、 四、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五、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别比较参与竞争时的动机和出发点竞争时采取的手段社会效果与法律后果正当竞争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以最低消耗获得最大利润正当、合法、公平的商业做法。主要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信誉。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不正当竞争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以获取高额违法所得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损害了其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还
27、会给现有财富带来浪费。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返回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一、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比 较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区别含义不同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标准不同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以国界为准英文缩写GNPGDP联系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常住居民取自国外的资本收入和劳务收入+外国居民取自本国的资本收入和劳务收入;都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二、三大产业比较(从略的部分请自已回忆)比较农 业工 业第三产
28、业含义分类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导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作用和意义(请特别注意)现状基础薄弱素质不高发展滞后出路 “两高一优”农业调整提高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关系三大产业之间是密切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没有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需要第一、二产业提供大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及各种消费资料。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不仅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产、供、消服务,而且为第一、二产业提供知识、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从而提高第一、二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又为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三、如何发展高
29、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用得较多)1)首先 2)关键是 3)需要建立在增加 的基础上(两个方面) 4)要积极发展 经营(含义要清楚)四、关于乡镇企业。1、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2、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3、实际上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五、关于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农业内部结构;农村中三大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农民就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域布局;(注意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六、如何增加农民收入?1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
30、益。2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3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4根据不同经济区域特点,制定实施不同的增收政策,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5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6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力度。注:新观点200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作为核心。”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发展农业、如何解决农村问题,即三农问题分开来讲既有相同的方面,但又不是完全同一的。七、劳动合同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
31、障制度含义内容原则平等原则;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义(最重要的部分)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展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 根本性措施。八、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含义;2、劳动者主要权利;劳动者主要义务: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表现在: 返回第五课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一、社会总产值、国民收
32、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积累和消费按最终用途1、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社会物资储备2、消费用于个人消费、公共消费易错点:行政、科、教、文、卫的日常支出属于消费,其相关的基本建设虽然是非生产性的,但属于积累;国防支出属于消费,而应付战争所需要的物资储备属于积累。3、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积累增加,可以扩大再生产,为增加消费打下基础。而消费的增加又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增加积累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4、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1)(2)(3)想想3和4是一样的吗?三、财政1、财政的作用(与当今积极的财
33、政政策有关,故请加强记忆和理解)五点。2、税收的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正确结合。“用之于民”反映了税收所代表的这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全体人民的利益服务(而不等于有偿)。3、税收的作用(与当前农村税费改革有关,三点,注意与财政作用区别开来)4、纳税人的含义: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5、我国主要税种:(1)增值税与营业税:注意:同一个纳税对象不可能同时纳这两种税。*增值税A作用B税价分离(按销售价征税,购买者应付款=销售价+税)C计税办法(倒扣法,应纳税=
34、销售总额税率进项增值税发票含税总额,非增值税发票不在扣税之列)(2)所得税:应注意其作用*个人所得税A累进税率B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没有起征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点800元应先扣除C最保险的计算方法是画线段法,每一段的税率不同。四、预算和决算五、增发国债与降低利率关系联系:1、都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都是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重大举错。2、都是为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减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采取的重要措施。3、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别:1、国债是国家财政通过借贷的方式取得的收入。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财政政策工具的调
35、节作用,属于积极财政政策内容;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和货币政策工具,属于货币政策内容。2、实施部门不同。增发国债由财政部具体实施;调整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具体实施。3、起作用的方式不同。增发国债,可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产性消费,促进生产力发展,拉动经济增长;降低存贷款利率,可以刺激消费,繁荣市场,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六、税与费的关系(与改革联系密切)共同点:第一,都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第二,从性质上看,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性资金,因为二者都是政府参与国民
36、收入分配的形式;第三,从特征上看,二者的征收都以行政权力为依据,并且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征;第四,从征收的依据看,二者都是以国家行使了社会管理职能为前提。不同点:第一, 征收的具体主体不同。税收是由国家税务机关(包括海关农税部门)代表国家征收的;费是由其它行政和事业单位征收的。第二,用途不同。税务机关征收的税款由国家统一支配,用于社会公共需要;费一般采取专款专用原则,除少数作为财政收入外,大多数用于本行业本部门业务支出的需要。第三,特点不同,税收具有固定性,是一种规范的分配;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目前情况下,大多是非规范的分配。第四,征收规模的大下不同。税收征收面广,是财政收入的
37、最主要的形式;费作为财政收入中的其它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
38、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联系:(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经济常识重
39、点、难点复习提纲 (请注意保存,整理)返回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一、银行的基本含义、分类二、我国各类银行的主要职能1、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职能注:(1)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国人民银行被国家授权发行人民币(即不能简单说他有人民币的发行权)(2)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人民币发行机关,其总行是发行人民币的唯一金融机构2、商业银行的含义、性质、经营目标3、政策性银行含义、性质、目标、主要政策性银行(1)性质:是专门从事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属于金融机构非企业金融机构。(2)目标: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以盈利为目标。(3)其他;只货不存,不以盈利为目标,资金由国家划拨,贷款按国家政策
40、发放,业务上由政府的相应部门领导。三、银行的业务:1、银行有三大基本业务2、结算:(1)两种形式;(2)转账结算的信用工具:转账支票、汇票、信用卡。(支票适用于同城转帐结算,汇票适用于外埠结算。3、银行的作用与储蓄的作用,注意比较、区别。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些作用。(1)银行是哪三个中心?(2)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分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四、储蓄的含义、分类和存款储蓄的原则五、债券1、债券与股票的比较:相似点:有价、集资、收益;区别:性质、受益、偿还。2、债券分类(各种债券的信用度、收益率、流通性、代用率);利率的最高限。六、保险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项目、受益、费用)2、商业保
41、险的分类(财产、人身)和作用。七、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四种投资方式的关系比较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区别性质不同储蓄债券、限期偿还入股凭证风险保障受益权不同取款获息,安全性最大。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股票效益。按保险条款,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经济补偿。偿还方式不同按活期、定期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股金不能退,只能出卖股票。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投资效益不同利率较低,无风险。信用度高,收益高,代用绿高,流通性强,时间长,风险大。收益高,风险大有回报率,时间长。联系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都能给
42、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八、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差异比较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性质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给付标准只保障其基本社会水平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费用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完全由个人负担保险依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被保险人的需要保障范围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保障项目广泛,保障范围大小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返回第七课 商品服务市场一、商品服务市场含义、分类、特点(主要关注服务市场的特点)二、市场交易原则1、自愿基本原则2、平等重要原则。这既是市场经济的3、公平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多
43、石。4)诚实信用基本精神。2、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家庭消费1、含义和分类(牢记分类和标准)2、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1)根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2)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增加收入(3)物价水平(4)人口数量。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低或生活质量越差。4、家庭消费与社会的关系:(为什么要树立正确消费观)(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水平、方式、动力2)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被消费才完成生产行为、新的消费热点的带动作用、消费调节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
44、出新的劳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2)健康合理的既关系到也关系到。5、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国情、家庭收入)2)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3)提高消费的科学性4)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四、消费者权益1、商品服务市场上,消费者占主导地位2、消费者主要权益(6+X)(要求牢记这些权益)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不要忘记消费者还有什么义务?3、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般程序五、三种市场的比较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交换形态商品商品服务活动购买者个人消费者,人数多各类企业个人消费者,人数多交易量 小 大 小交易方式复杂多变,流动性大次数少,固定,专业性强复杂多变,门类繁多商品阶段 最终消费连接市场有生产性消费市场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交换形态商品商品服务活动购买者个人消费者,人数多各类企业个人消费者,人数多交易量 小 大 小交易方式复杂多变,流动性大次数少,固定,专业性强复杂多变,门类繁多商品阶段最终消费连接市场有生产性消费市场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