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方案 2009-06-25 16:22 浏览次数: 1.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口岸物流企业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客服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岗位细分各类进出口企业单证员、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国际商务专业主要就业方向 岗位细分 适合高职层次毕业生的国际贸易类企业一线岗位群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A求职者(宽、弱) C求职者(窄、强) B求职者(窄、强) 专业定位原则2专业现有基础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自1994年开始招生,现有普通高职在校生1118人。专业成立以来,与行业协会、知名报关货代企业、国际贸易企业合作,本着“服务地方供应急需人才,立足行业培养专职人才
2、,校企合作输送一线人才”的宗旨,共同培养了近1000名适应各类国际贸易专门化服务企业、外经贸企业,进出口货物通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单证处理、外销等岗位国际贸易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三年就业率达100%。2.1 优势与特色2.1.1初步探索了“校内外结合、仿真+全真”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了使专业建设与发展与时俱进,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专业成立之初就成立了由行业协会、知名企业、政府外贸主管部门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不但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完善、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学生实习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也给予了巨
3、大的帮助。(2) 利用现有实训中心进行仿真实训依托学院国家级流通现代化实训基地,专业建有贸易金融实训中心,现有3个实训室。配备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外贸单证、报关、进出口流程等项目的仿真实训。(3) 利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专业与江苏报关协会、江苏省进出口商会、江苏省报检协会签有教育合作协议书,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同时,江苏省苏豪进出口集团、连云港港口集团、南京宏康报关行、江苏时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远国际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等22家企业与本专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将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各协会上千家会员企业及合作企业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提供
4、了大量的机会,为教师的企业顶岗锻炼提供了便利,协会掌握的最前沿的行业信息也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2.1.2 构建了“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实施了“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构建了“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索了一条“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的教改之路。已初步将报关员、单证员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学生各种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实施了“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改革,开发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标准。2.1.3 建成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
5、人,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6人,7人曾国外进修,1人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新西兰做专题研究,双师型教师占71.4%。见表4-5-1所示。 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职称结构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及以下职称 合计 教师人数 2 12 7 7 28 比例% 7.1 42.9 25 25 100 学历结构 学历 博士或博士在读 研究生或在读研究生 本科生 其他 合计 教师人数 3 17 8 0 28 比例% 10.7 60.7 28.6 0 100 年龄结构 年龄 30岁以下 30-40岁 40岁以上 合计 教师人数 6 10 12 28 比例% 21.4 35.7 42.9 100 双师双语教师 双师教
6、师 双语教师 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 20人 71.4% 13人 46.4% 6人 21.4% 专兼职教师比例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28人 68.3% 13人 31.7% 多年来,通过“引、培、聘”结合,专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13人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校内外高水平指导教师的指导,保证了实训质量。见表4-5-2所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有企业工作经验专职教师一览表实训指导教师 曾工作过企业 企业工作年限 戈雪梅 牡丹江市进出口公司 8 谢恽 南京熊猫进出口集团 8 程欣 江苏舜天进出口公司 8 尹继元 张家港保税区康大国贸公司 7 熊俊 芜湖山江化学有
7、限公司 3 杨琰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 2 2.1.4 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近三年,专业教师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参与省、厅级科研课题16项,院级课题3项;国际贸易实务为省级精品课程(成教),建成院级精品课程3门,立项建设院级精品课程5门;共主编、参编教材6部,立项编写教材6部,与企业资深专家合作编写了4门实训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贸易流程)的实训指导讲义;发表科研论文93篇。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获江苏省经贸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证券监管的理论与实践(专著)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国际贸易实务课件获江苏省高校第三届“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好课
8、件奖。2.1.5 形成了全省领先的国际合作办学规模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国际化视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澳大利亚高登学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2006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236人,规模居全省同类专业之首。先后选派7名教师国外培训进修,学习了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初步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的对接,并在本土化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有13位专职教师在国际合作班实施双语教学,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双语型”师资队伍。 2.1.6 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服务成效(1)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社会培训与服务? 报关员培训与服务2005年开始,江苏报关协会把江苏省报关员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和培训基地设在贸易
9、经济系,由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与报关协会资深培训专家合作承担培训任务,累计为企业、社会培训报关员2600多人次,考试通过率在20%左右,远高于全国8%的平均通过率。2005年起,作为江苏省报关员考试的考点,为报关员考试提供考试服务。? 单证员培训与服务贸易经济系是江苏省进出口商会全国商务单证员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和培训基地,自2005年全国商务单证员首次考试开始,便与商会合作面向社会培训学员1400人次左右。? 货代员培训与服务2006年与江苏省货代协会合作,培训货代员46人。同时,还与方圆标志认证中心江苏分中心合作承担内审员培训任务。? 咨询服务教师中多人担任社会职务。专业带头人戈雪梅是“江苏省
10、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被聘为江苏报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进出口商会考试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商贸服务与流通专业协作委员会主任;资深教师童西琳为中远航空公司江苏省分公司高级顾问;双师型教师谢恽为江苏省苏豪集团培训部培训专家,特聘顾问;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宋勤华、熊俊、周安宁、程欣、尹继元为江苏报关协会、江苏省进出口商会、江苏省货代协会特聘培训师,以上教师在参与社会培训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2) 对口支援兄弟院校进行师资培训积极配合学院组织的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类专业师资培训班的培训工作,承担了国际贸易实务三个项目的培训任务,培训师资30余人。表4-5-3
11、 社会服务项目社会服务项目 师资培训 2005年培训30人 报关员培训 20042007年培训约1200人次 单证员培训 20052007年培训约900人次 内审员培训 20052007年培训约300人次 货代员培训 2006年46人 提供考试服务 20052007年培训约4800人次 合计 约7276人次 2.1.7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近三年录取分数居全省文科类院校首位。毕业生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很多学生毕业时持有“多证书”,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1) 资格证书取得率持续攀高自2005年商务部下属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首次举办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
12、(以下简称单证员)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便参加该项考试,平均通过率89%,高于江苏省60%的平均通过率近30个百分点,通过率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1;报关员考试通过率2005年为29%,2006年通过率20%,居全国领先水平;报检员考试自2006年开考,社会通过率为80%左右,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参考通过率为100%。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毕业生就业率高表4-5-4 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毕业时间 输送毕业生人数 最终就业率 2004年 73 98.3% 2005年 96 100% 2006年 256 100% 2007年 268 100% 合计 69
13、3 (3) 社会评价好由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并且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实现了零距离对接,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后后熟期短,上手快。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行业协会、企业、同行、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业务素质、职业技能给予了较高评价,总体满意率达90%以上。2.1.8 具有强有力的专业支撑通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国际贸易实务为龙头,以国际商务、商务英语、金融管理与实务为支撑的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学院50余年的商科办学背景,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的相关专业,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对本专业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3专业建设的目标总体目标:构建“三
14、阶段,层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国际贸易专业化服务”岗位技能和能力分析为切入点,构建“三以二化”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与“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优质校内实训基地,依托学院15万m2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创意园和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采取“任务引领,项目驱动,顶岗实习”等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三年建设,把“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并力争进入国家特色专业群。具体目标3.1 构建“三阶段,层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以“工、学、用”结合为切入点,“教、学、做”贯穿全程,采取“任
15、务引领,项目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达到人才培养“知行合一”。 3.2 构建“三以二化”课程体系完善“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证书标准课程化”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一步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嵌入到课程体系中,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在8门院级精品课程基础上,按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门课程,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门课程,按国家优质核心课程标准建设6门课程;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
16、学标准,完成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17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与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出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本,省级特色教材3本,行业院校特色实训教材2本。3.3 打造优秀师资团队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语” 型优秀教学师资团队,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专业骨干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8人,使双师比例达到90%以上;聘请兼职教师18人,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3.4 构建体现工作过程特点的“层进式”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训场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国家流通现代工程实训基地,购进先进的教学软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
17、术,成立虚拟公司,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全过程中,“教、学、做”理念贯穿始终,形成“校内学习校内岗位仿真模拟实训合作企业生产性实习校内拓展(创业孵化)企业顶岗实习专项技能拓展(创业实战)”,“单项、综合,模拟、全真”层次鲜明的“层进式” 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初步设计能力。3.5 创业、创意、创新教育渗透把创业、创意、创新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利用15万M2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创业活动。3.6 素质教育与制度创新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岗位素质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竞争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团队精神
18、,完善学生人格,使之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业人。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以职业资格认证为抓手,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积极引导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3.7 专业群辐射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龙头,带动国际商务、商务英语、金融管理与实务等相关专业协调发展。3.8 扩大社会服务效应与行业协会、企业合作,成立贸易咨询公司,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三年内培训认证2400人次左右。其中校内培训约600人次,社会培训约1800人次。与行业协会合作,加强考试培训中心建设,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建设
19、共享型国际贸易实务资源中心;建设网络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4专业建设方案4.1 构建 “三创五融,三阶段,层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创五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行业导向、校企一体、虚实结合、课证融通、突出三创”,达到培养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三创”:创业、创意、创新。“五融”: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办学和产业深度融合;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课程和职业资格深度融合;创业和就业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三阶段:“学”阶段:在对专业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职业资格标准嵌入课程体系,根据岗位流程,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安排教学环节,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
20、动”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半学半工”阶段:依托校内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虚拟项目为载体,把岗位群必须的职业技能嵌入到项目中,采取仿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具备初步的职业能力。“工”阶段:在“学”与“做”的基础上,采取校内以企业实际任务为实践内容与校外企业顶岗实践相结合方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同时,学生依托学院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创业实践。“层进式”: 按照国际贸易专业化服务岗位的工作流程,经过多学期“三阶段”工学交替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依次在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货代员岗位实训实习,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初步设计能
21、力。经过多学期工学交替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依次在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货代员岗位实训实习,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初步设计能力。具体操作方式为:购进企业版改造的教学版软件,成立虚拟国际贸易公司、虚拟报关公司、虚拟报检公司、虚拟货代公司、虚拟相关部门,根据岗位流程,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项目课程方式组织教学,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时间安排教学时间。公司岗位角色全部由学生担任,校内实践指导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起主导作用,公司操作内容全部采用企业全真内容。即校内模拟实践模式为“仿真的环境+全真的内容”。第一学期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学阶段)。为增强学生感性
22、认识,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开学设置一周企业认知实践。第二至第四学期期末,每学期独立设置专业虚拟公司顶岗操作实训(半学半工)。根据课程开设顺序,学生集中在特定公司,以“准职业人”身份在指导教师指导与协调下,以班级为单位,在不同的虚拟公司各岗位进行单项实训。通过在各岗位层进式第五学期独立设置5周进行国际贸易大平台综合实训(半学半工)。因前期实训为单项实训,学生对整个行业所涉及岗位及工作流程的认识是模块化的。通过本学期大平台综合实训,将使学生全面熟悉工作流程,对国际贸易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实训期间,前3周的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在各岗位间轮岗实践,后2周时间,将打破班
23、级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自主选择虚拟公司进行强化实训。学校虚拟顶岗实训的指导,以有企业经历的专职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第六学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工阶段),由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第二至第六学期,创业、创意、创新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学院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全真实战,开展创业活动。 单证岗位 报关员证 单证员证 货代员证 报关员证 第2-17周 第1周 第18周 虚拟报检公司顶岗实训 虚拟外贸公司顶岗实训 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教学 报检企业认知实践 工 第3学期 工 学 阶段 工学结合 课程安排 指导教师 岗位实训
24、资格证书 第6学期 第1-19周 企业顶岗实习 工 专兼教师 专职教师 专兼教师 专职教师 专兼教师 专职教师 专职教师 专兼教师 专兼教师 第4学期 第18周 第2-17周 第1周 工 报关企业认知实践 职业通用、职业专项能力课程教学 虚拟报关公司顶岗实训 工 学 第1-8周 第9-10周 第11-18周 虚拟贸易大平台顶岗实训 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教学 企业顶岗实习 工 工 第2学期 第2-17周 外贸企业认知实践 第1周 虚拟外贸公司顶岗实训 第18周 职业素质、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教学 学 工 工 职业素质课程 第1-14周 第1学期 学 第5学期 进出口合同审核(单证) 货代岗位 报检岗位
25、报关岗位 学 国际贸易专业“三阶段,层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4.2 构建“三以二化”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新型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证书标准课程化”课程体系。具体流程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定项目课程以任务为中心,确定职业能力对工作任务分析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按岗位及资格证书要求设置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及特色教材。见图4-5-4所示。 4.2.1 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确定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职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职业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按学生的认知
26、特点,采用递进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显现、仿真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专业技能。见图4-5-3所示。4.2.2 按岗位需求划分职业能力层次按岗位需求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职业通用能力、岗位通用能力、岗位特定能力、职业拓展能力。项目课程 单证实务与实训 货代 报检 报关 报检实务与实训 货代实务与实训 商品归类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实务 英语 计算机 人文素质课程 多式联运货代 空运货代 海运货代 品 能力目标 主干课程 课程类型 培养途径 资格证书 实践场所 图4-5-5 职业能力框架图 各种贸易类型进出口报检
27、 报检单填制 各种贸易类型进出口商报关 能力模块 编码查询 税费计算 报关单填制 单证流转 单证制作 单证识别 单证 专业基础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外语能力 适应环境 创新创业 诚实守信 自我约束 团队精神 与人合作 沟通交流 解决问题 单证员 报检员 货代员 企业顶岗实习 企业顶岗实习 虚拟货代公司顶岗实习 虚拟报检公司顶岗实习 企业顶岗实习 报关员 企业顶岗实习 虚拟报关公司顶岗实习 企业顶岗实习 虚拟外贸公司顶岗实习 校内外实习基地 集聚区 社会 网络平台 校内外实习基地 校园社会 课堂渗透 顶岗实习 创业实践 社团活动 人文素质课程 网络营销 报关实务与实训 4.2.3 按职业能力要求设
28、置课程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划分为职业素质课程,岗位通用课程,岗位专项课程(证书课程),职业拓展课程。4.2.4 继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进程原“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中已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标准嵌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根据社会需求,将继续推进新课程体系进程,继续把与专业培养岗位相关的含金量高的尚未纳入教学计划的资格证书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3年内
29、,使毕业生双证书取得率达95%以上,同时提高毕业生多证书取得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4.2.5 课程整合按照项目课程要求,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代理实务等课程中交叉重复部分整合,制定新的课程标准。4.2.6 精品课程建设由专业水平、技能水平高的专业骨干教师领衔,专业教师和企业行业协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小组,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重点建设。3年内,力争按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门课程,按国家优质核心课程标准建设6门课程(项目课程),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门课程(项目课程),并完善、研发出17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制作完善高水平多媒体课件,用以辅助教学。3年内,集中力量,与行
30、业专家合作,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标准出版教材3本;按省级特色教材标准出版教材3本,出版特色实训教材2本。4.2.7 教改课题建设与企业及行业协会专家共同组成课题组,研究可推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并研制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保障机制,确保执行与实施效果。研发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培训包。4.2.8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含网络教案、学习指导、实训指导、应用案例、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技能测试库等内容。4.3 打造优秀师资团队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拟采用“引、培、聘”的方式,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打造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合理、
31、双师双语型师资梯队,形成以专业带头人牵头专业建设,以教授、博士领衔学术研究,以优质双师带动实习实训的科学、合理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师资队伍。4.3.1 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作用,提高现有教师实践能力,采取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到2009年底,双师型教师达到90%以上。一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强化与企业合作,根据教师特长及教学方向定位,有计划地安排所有专任教师到企业锻炼,配合学院访问工程师制度,培养自己的“双师”团队;二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部分企业单位的人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专业教师。4.3.2 加快“双语型”师资队
32、伍建设为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教学要求以及双语教学的需求,要加快“双语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鼓励教师自修;二是选送教师到国外进修。通过外引内培,将建成一支拥有专兼职结合、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语型教师队伍。4.4 按工作过程各岗位要求,完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训场所4.4.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贸易金融实训中心,再建成3个能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供生产性实训的校内实训室,实训项目覆盖工作过程所有主要职业岗位;再发展6个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建集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外销等岗位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性的校内外阶梯式实训体系,使其成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为社会培养国际贸易
33、实务人才的、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的实训基地。根据专业定位与岗位需求,到2009年年底,新增货代、报关报检、电子口岸3个仿真实训室,增加实训项目。购进货代管理系统教学版、报关报检管理系统教学版、电子单证传输实训系统教学版软件。这一系列产品的最大特色在于它们都脱胎于企业实际应用的业务操作系统,在企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业务操作系统的每一次改进都会在相应的教学实训系统中得到体现,使实训系统与企业实务保持同步,使生产性实训达到100%。4.4.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3年时间,拟在现有22个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再发展6个紧密型产学合作基地。于2009年年底之前在紧密型产学合作基地重点开展以下两方面的
34、深层次合作:一是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二是选派教师到这些单位进行顶岗锻炼,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4.5 创业教育渗透将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由创业指导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利用15万M2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的大学生创业园及金融与服务商业街开展创业活动。4.6 素质教育与制度创新4.6.1 完善“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办学和产业深度融合;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课程和职业资格深度融合;创业和就业深度融合”的立体化育人模式。4.6.2 探索实践高职学生“教育、约束、控制、激励”的职业综合素质养成教育管理模式。4.6.3 探索
35、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与培养模式。4.6.4 加强辅导员和导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对辅导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辅导员的管理能力;选骋优秀教师、企业业务骨干为德育辅导员,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真正实现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融合。4.6.5 加强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以及学生党员在素质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完善学生党员的评价考核办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党课活动,加强先进性教育,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引导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
36、,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4.7 专业群的辐射4.7.1 专业群相关专业建设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龙头,带动国际商务、商务英语、金融管理与实务等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在实习实训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等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做到资源共享。(1) 专业群课程建设选定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专业英语、报关实务课程作为专业群平台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建设。针对专业群各专业的差异性,每个专业或方向选定12门主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成立跨专业的课程建设管理小组,共同统筹规划课程建设内容。专业群课程建设规划如表所示。(2) 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参照重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在“十一五”期间各专业
37、建成一支技能水平高、知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如表18所示。4.8 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4.8.1 发挥重点专业的示范功能,对口支援1所西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积极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对口支援西部地区1所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学生120名。为其提供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指导和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培训,以提高相关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从而发挥重点专业的示范功能。4.8.2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专业建设(1) 发挥重点专业的引领功能,开发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培训包通过制定报关员、货代员、报检员、单证员4个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引领专业培养方向;通过开发专业
38、教学标准,引领专业建设方向;通过开发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引领课程建设方向;通过开发4个国际贸易岗位培训包,引领职业培训方向。(2) 发挥专业建设的辐射功能,带动全省乃至全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及专业群的专业建设通过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全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及专业群的专业建设,以提高国际商务专业整体的专业建设水平,从而发挥重点专业的辐射功能。4.8.3 成立贸易培训咨询公司,扩大社会影响力“十一五”期间,专业将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的力度,成立贸易培训咨询公司,依托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大力开展社会服务。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为外贸企业员工提供岗位职业能力培训服务,
39、为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国际贸易相关职业考证培训,三年内,培训学生900人次,为地方企业培训员工及为社会培训人员1800人次;通过教学资源网络化,实现企业、社会、学校优质资源共享。7专业建设的预期效果分析通过建设,使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和共享型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对同类专业产生引领和示范作用。7.1 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年建设,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将形成“三阶段,层进式”为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协会及企业多元合作,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课程为主体,模块化、职业证书课
40、程化”课程体系,继续将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培养方案,推进“课证融合”的教学改革,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通过岗位能力开发,项目课程建设,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网络学习课程的开发,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断丰富课程内涵建设。使学生通过3年的学习与实践,分阶段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地掌握岗位技能。毕业时就业率达100%,用人单位满意率95%,“双证书”获取率95%。7.2 建成一系列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校企合作,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优质核心课程6门,出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本,省级特色教材3本,行业特色实训教材2本。7.3建成一支“双师双语”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将拥有既
41、懂英语、又懂贸易、熟悉国际贸易各岗位技能的“双师双语”型教师队伍,实现职称结构多样化、层次合理化、年龄梯队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比将等于或大于1:1。7.4 建成国内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软硬件国内一流,并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能同时容纳300人进行项目实训,准职业环境实训与顶岗实习有效对接,校内生产性实训达100%。在实训质量、效果、实训过程管理、实训项目与理论教学的互通融合等方面将更加成熟,在同类专业实训教学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实训功能上,实训软件、实训项目覆盖专业群所有主要职业岗位;满足人才培养、人员培训需求;从服务对象上,由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
42、向其他专业学生延伸,由在校生向社会大众延伸。在保证教学的同时,为社会提供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多种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从辐射地域上,优先考虑扶持西部贫困地区和对口支援学校学生共享实训的需求。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再签约6家能满足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达到28个,更好地满足学生实习、教师顶岗锻炼的需求。学生利用15万M2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卓有成效的创业活动,有成功的创业典型。7.5 开展社会服务,发挥示范辐射和对口支援作用7.5.1 带动专业群建设。通过3年的建设,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将在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课程改革、师资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性和辐射力,通过共享型教学资源,实现相关专业群间的共享。以项目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可在相关专业群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