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届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9386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河届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天河届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河届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河届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二、选 择 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 4 1 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1 8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 4.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球沿水平面相向运动。当两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受到大小相等、相互排斥的水平恒力作用;当两球间距大于L时,则相互作用力为零。两球在相互作用区间运动时始终未接触,两球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A.a球质量小于b球质量 B.t i 时刻两球间距最小C.0-t 2时间内,两球间距逐渐减小 D.0-t 3时间内,b球所受排斥力

2、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1 5.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v从A 点沿直径A 0 B 方向V射入磁场,经过at时间从C 点射出磁场,0 C 与0 B成60角。现 将 带 点 粒 子 的 速 度 变 为 仍 从 A 点沿原方向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A.22 t B.2C.3At D.-A t31 6.如图所示,一个小型水电站,其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 1 一定,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1和理想降压变压器T2 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T1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1和P 1,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 2 和P 2;T2

3、 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 3 和P 3,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4 和P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U2 减小,U4 变小B.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P 1 变大,P 3 减小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 P=幺R4D.要减小线路的损耗,应增大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同时应增大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久 i%1 7.如图所示,吊车下方吊着一个质量为500k g 的重物,二者一起保持恒定的速度v=l m/s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开始,吊车以1 0k W 的恒定功率将重物向上吊起,经t =5 s 重物达到最大速度。忽略空气阻力,取g=1 0m/s 2。则在这段t时间内

4、A.重物的最大速度为2m/s B.重物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9.8k WC.重物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重物处于失重状态1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群处于n=5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1 0 种不同频率的光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 越大C.氨元素的半衰期为3.8 天,若有8个氨原子核,贝 IJ 7.6天后还剩2 个氨原子核未衰变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 次 a 衰变和一次B 衰变,核内中子数减少了5 个1 9.已知人造航天器在月球表面上空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

5、小于航天器的绕行周期),航天器运动的弧长为s,航天器与月球的中心连线扫过角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航天器的轨道半径为一 B.航天器的环绕周期为二s0C.月球的质量为Gt20D.月球的密度为3a4G?20.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如图所示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磁感应强度B垂直于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向下,当元件中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I 时,C,D 两侧面会形成一定的电势差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C 侧面电势高于D 侧面,则元件中形成电流的载流子带负电B.若C 侧面电势高于D 侧面,则元件中形成电流的载流子带正电C.在地球南、北极上方测地磁场强弱时,

6、元件工作面竖直放置时U最大D.在地球赤道上方测地磁场强弱时,元件工作面竖直放置且与地球经线垂直时,U最大21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Q 1 和-Q 2 为固定在x轴上的两个点电荷,且Q 1=4Q 2,c为P两侧的三个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BP=L a、b、A.P点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也为零B.b、c两点处,一定有电势。b 6 c 且电场强度E b E cC.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a点沿x轴移至P点,则其电势能增加D.若将一试探电荷一q从a点静止释放,则其经过P点时动能最大第H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 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 38题为选考题,

7、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 考 题(1 29分)22.(5 分)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 I S 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 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并可沿固定的圆弧形轨道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较链连接一轻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0 点构成支架,调整使得0 点位于圆弧形轨道的圆心处,保持杆沿水平方向。随后按如下步骤操作: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 B=6;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用另一绳在0 点悬挂住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6 角,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图示数据表格a。(1)

8、根据表格a,可知A 传 感 器 对 应 的 是 表 中 的 力 (填“F1”或“F2”),并求得钩码质量为k g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换用不同钩码做此实验,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数据表格b。则表格b中30所对应的F 2 空缺处数据应为N;表 格 aFj.N1 0010.580.1.002尸-0.868-0.291 0.86563060.150.表格匕Fj.N1.1039*V e3060.(3)实验中,让A 传感器沿圆心为0 的圆弧形(而不是其它的形状)轨道移动的主要目的是(单选):()A.方便改变A 传感器的读数 B.方便改变B传感器的读数C.保持轻杆右端0 的位置不变 D.方便改变细

9、绳与杆的夹角e23.(1 0 分)根据如图甲电路,可以测出定值电阻R0 的阻值以及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图中R是电阻箱(0-999.9 Q),两个电表都是相同的电压表(分别用V I 和 V2 表示,对应的示数分别为U I、U 2)。(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图甲中实物连接电路所对应的电路图(原理图);(2)接通电源进行实验,调节电阻箱R,当其各旋盘位置及两电表(没有标出刻度值)示数如图乙所示。可读得电阻箱的阻值R=,已知此时V I的读数为U l=2.60V 时,则V 2的读数应该为U 2=V,可求得定值电阻R 0=(此空保留3位有效数字);(3)测出R 0后,再次调整电阻箱R,改变并记录多组的(

10、R,U I,U 2)值。A、B 两位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画出如下图丙中的(A)、(B)图线。假设图中的纵截距和横截距均已得出(即图中a l、a 2和b l、b 2为已知),则由图线(A)可得出电源电动势E =;由图线(B)可得出电源内电阻r =。24.(1 2分)如图甲所示,边长L=2.5m、质量m=0.5k g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整个装置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8T 的匀强磁场中,它的一边与磁场的边界M N 重合。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线框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经过5s 被拉出磁场区域,此过程中利用电流传感器测得线框中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

11、图乙所示。则在这过程中:(1)由图乙可得出通过线框导线截面的电荷q=C,I与t 的关系式是:;(2)求出线框的电阻R;(3)试判断说明线框的运动情况,并求出水平力F随时间t 变化的表达式。25.(2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B,右端固定一沙箱,沙箱上连接一水平的轻质弹簧,小车与沙箱的总质量为M=2k g。车上在与沙箱左侧距离S=l m 的位置上放一质量为m=l k g 小物块A,物块A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N=0.1。仅在沙面上方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E=2X l()3v/m。当物块A随小车以速度v 0=1 0m/s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距沙面H=5m 高处有一质量为m 0

12、=2k g 的带正电q=l X 1 0气的小球c,以u 0=1 0m/s 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最终落入沙箱中。已知小球与沙箱的相互作用时间极短,且忽略弹簧最短时的长度,并取g=1 0m/s 2。求:(1)小球落入沙箱前的速度u 和开始下落时与小车右端的水平距离x;(2)小车在前进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值弹性势能E P;(3)设小车左端与沙箱左侧的距离为L,请讨论分析物块A相对小车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其与小车摩擦产生的热量Q 与L 的关系式。3 3.物理一选修3-3 (1 5分)(1)(5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 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 个扣

13、3分,最低得分为0分)A.上午十时,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子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是相同的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C.水中的水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当两个水分子运动到适当的位置使分子力为零时,它们具有的分子势能一定最小D.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发生等温膨胀时,可能会向外散热E.烟i 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2)(1 0分)如图所示,两个导热的圆筒底部有一条细短管连通,圆筒内装有约20 c m 深的水银,K 为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左侧大圆筒的横截面积S l=800 c m2,水银面到圆筒顶部的高度H

14、=1 1 5 c m,水银上方是空气,空气的压强P l=1 00 c m Hg,室温t l=27C。左侧圆筒中竖直放置一根托里拆利管,管的横截面积远小于两圆筒的横截面积,托里拆利管中水银上方有氮气,氮气柱的长度L l=20 c m,水银柱的高度L 2=70 c m 右侧小圆筒的横截面积S 2=1 00 c m 2,一个活塞紧贴水银放置。已知大气压强P 0=75 c m Hg。求:(i )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60,左侧圆筒内空气的压强变为多大?(i i)在环境温度为6(T C时,用力控制右侧圆筒中活塞,打开阀门K,使活塞缓慢升高h l=4 0 c m 后固定,则托里拆利管中氮气柱的长度最终变为多大

15、?(结果可以带根号)3 4.物理一选修3-4 (15 分)(1)(5 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 分,选对2 个得4 分,选对3 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A.对于单摆在竖直面内的振动,摆球所受的合力就是它的回复力B.如果两个波源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在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C.声源远离观察者时,听到的声音变得低沉,是因为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变低了D.人们所见到的“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的全反射造成的E.摄像机的光学镜头上涂一层“增透膜”后,可减少光的反射,从而提高成像质量(2)(10 分)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A N

16、8 0 c m。0 和A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0和x=4 0 c m 处的两个质点。t=0 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0 的位移y=-8 c m,质点A 处于y=T 6 c m 的波谷位置;t=0.5 s 时,质点0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而t=1.5 s 时,质点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i )这列简谐横波的周期T、波速v 和波长入;(i i)质点A 振动的位移y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令 物理题答案 选界黑(每6 分,共 48 分):14.C 15.A 16.D 17.B 18.AD 19.BC 20.AD 21.CD 非选界题(共62分),2 2.(5分)(1)名,0 0 5 :(

17、2)-0.95 5 :(3)C_.23.(10 分)(I)电路如图所示:(2)R=1 7/Q,5=1.4 0 V.R(j=2 0.0 Q o(3)E=_ f i x:r=b i-&2 4.(12 分)(1)/“图线与摘轴包围的面积数值上等于通过的电量,即:-0575 s “2 5 U由 A 图象可知,感应电流/随时间r 线 性(正 比)变 化,有:/=K=0.1f (A)(2)回路的平均电动势和平均电流分别为:三=殁A r7 =亘Rp 7 A A BI:又 q=/A;=-=-R R解得:R =4 Qq(3)设在其时刻3 线框速度为V,0.线框中感应电潦:/=如R结 合(1)中/=K=O.l f

18、 可得金属椎的速度随时间也是线性变化的:v =/BL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竺=0.2 血BL由牛顿第二定律:F-BlL=ma联立解得F随时间t变化满足:F =(BLk)t+m a=(0 2 +0.1)、2 5.(2 0 分)(1)小球。下落到沙箱的时间为r.虹竖直方向上:所以有:r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减速运动:q E =m0a工=一 代入数据解得:ax=10m s:,见=0所以小球落入沙箱瞬间的速度:u=u,=g r =I O m/s.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开始下落时与小车右端的水平距充:x =j r,+x?=%r +会r =15 m(2)设向右为正,在小球落快速落入沙箱过程中.小车(不

19、含物块/)和小球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小球球入沙箱脱向,车与球的共同速度为.有,=(.W +i)1;可得:vi=77vo =5 m/5M+公由于小车速度减小,选后物块.4相对小车向右运动并将弹簧压缩.在此过程中,/与 小 车(含小球)系统动量守恒,当弹簧15缩至最短时,整个系统有一共同速度立:+(A/+肛)i =(U+m +)理解得:i;=6 m s极提解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弹簧的最大势能为:Ep=-m v02+-(A/+mc)v2-(.W +m+m0)v,2-pmgS代入数据解得:与-9 J(3)选后弹簧句左弹开物块d.假 设.4运动至车的左端时恰好与车相对静止.此过程中系统成量仍然守恒

20、,所以系统具有的速度仍为:v:6 m s根据功能关系有:E p=/n g 解得小车左端与沙箱左侧的短变为:4=9 m分情况讨论如下:若A N 4=9 m时,物块A停在正寓沙箱左侧4=9 m处与小车一起运动,因此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 =“g 4 =卯 若L 4=9 m时,物块A最终会从小车的左端清下,因此阜播产生的热量为12 =p m g l33.(15 分)(1)(5 分)、CE;(10分)(i)设升温后左侧大HI管空气的压强变为心,因阀门关闭,大B H I内空气做等容变 化,有:生 殳其中 7;-300K,T.-36OK代入数值解 得,PI20cmHg(U)阀门打开并控制活缓慢上升加时,因左

21、侧大倚中空气的压覆大于外界大气压强,左色大圆筒水恨面下降高度设为心,有 SthrS.h2可劭 加-5cm同时,左侧大K1筒中的空气做等温变化,设空气高度交为 L i2 0 c m.空气的压强变外,拓/W S-f W代入数值解得1 Pj-115 cmHg设托里拆利管中峦封忸气柱的横截面枳为S,豉终长度为 人.其初始压强为P”.最终压强为P”.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5 一 P J.S方 石其中:Pn=1 OOcmHg-70cmHg=30cmHgPtx-HScmHg-(20-70-5-LJ cmHg=(2 0-Z J cmHg解得鼠气柱的最终长度为:,=(2.V2O5-1O)cm =18.6cm3

22、4.(15 分)(1)(5 分)BI)E:(2)(10 分)(1)设提动周期为兀 由于质点/在。到1.5s内由负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是四分之一个周期.故知振动周期为:A6.0s由于质点O.A能宴40.40 m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工与正向传播.。在?=0 6 s时回到平衡位置.:r=1.5s时.4索送着回到平衡位置,可知波从。传到H的时间为:AKl.Os故知此荷谐横波的波速为:v=0.40m/sAt据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 系.将两谐横波的波长 R v加2.4m(H)设版点/的位移随时”.变化的关系式为,y=J,c os,比 r,+、,K、J)=Jco s(yr*0,)已知 r=0

23、 时.y=-0.16m 有:尸Xco即 口 =-0.16m已知,=1.5s 时尸 0,有:),=4 8 4 +%)=0联立解得 H rad.4O.I6 m因此债点4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y.0.16co5(y./+/r)(m)或:y=0.16ssin(y-r -)(m)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2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1.1933年 至 1934年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a 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工.微 尸+%,反应生成物微尸像天然放射性元素一样衰变,放出正电子:e 且伴随产生中微子多,核反应方程为微产一章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压强等条件变化时,放射性元素微产的半衰期随之变化B.中微子的质量数A=0,电荷数Z=0C.正电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核外电子转变成的D.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a 粒子,则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a 粒子的质量2.一质量为 的物体以V。的初速度与另一质量为叱的静止物体发生碰

25、撞,其中nh=knh,k 111 +上1 +此到21 +汇1到21 +k下列有关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a 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玻尔理论能成功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4.如图,飞行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行器中宇航员测得地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6,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半径R,不考虑地球自转,飞行器中宇就员不能确定的是()A.飞行器运行速度大小B.飞行器轨道半径C.飞行器的周期D.飞行器受地球引力大小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I )A.当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时,随着分子

26、间距增加,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定减小B.单晶硅中原子排列成空间点阵结构,因此其它物质分子不能扩散到单晶硅中C.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密闭容器中水的饱和气压随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6.如图所示,真空空间中四点0、A、B、C恰为一棱长为L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其中A、B、C三点在水平面内,0 为三角形ABC的几何中心.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三点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则。点电势比0 点电势高B.若A、B、C三点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则点0 与AB、BC、AC三边中点的电势相等C.若A、B、C三点各

27、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放置在0点恰静止,则 小 球 所 带 的 电 荷 量 为 迤 蛉6殖D.若A、B、C三点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则0点的场强大小与AB、BC、AC三边中点的场强大小相等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所示,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刚性(不可形变)盒体内密封一刚性椭球体,盒子六面均与椭球体刚好相切,现将其竖直向上抛,若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椭球体对盒子的六个面均有作用力B.在上升过程中,盒子顶部对椭球体有向下的作用力且作用力逐渐减小C.在下降过程中,盒子顶部对椭球体有向下的作用力D.在下降过程中,

28、盒子底部对椭球体有向上的作用力且作用力逐渐增大8.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先向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1 0 Q,降压变压器T 2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 u=2 2 0 jJ sinl0()nt V,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与滑动变阻器组成闭合电路。若将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A.通过R电流的有效值是2 0 AB .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 6 5 0 WC.当负载R。增大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小D.发电机中电流变化的频率为1 0 0 H z9 .如图所示,长为L、倾 角 为 9=3 0 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

29、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速度V。由斜面底端的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仍为V。,则A.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B.A、B两点的电势差一定为二TC.若该电场是A C 边中垂线上某点的点电荷Q产生的,则 Q一定是正电荷mgD.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一定是五1 0.某静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与X 轴重合,其电势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在0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负电荷,该负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在-x。X。区 间 内()A.该静电场是匀强电场B.该静电场是非匀强电场C.负电荷将沿X轴正方向运动,加速度不变D.负电荷将沿X轴负方向运动,加速度逐渐减

30、小三、实验题1 1 .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和材料都完全相同的导线a b、b e是横截面积之比为1 :4串联后加上电压U.求:(l)a b、b e两段导线内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速率之比;(2)两段导线两端电压之比.1 2 .已知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在以下问题的讨论中,空气阻力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均忽略不计。(1)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请证明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2)某同学设想从地面以第一宇宙速度匕的大小竖直上抛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关于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他的解答过程如下:设物体的质量为m,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

3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1=mgh oGM GMm又:/-mg,所以匕=心 又得:h=2老师说该同学的上述解答是不正确的,请指出上述错误的原因,并分析说明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应该比D上大还是小?2(3)试分析说明第(2)问中以第一宇宙速度vi竖直上抛至落回抛出点的整个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并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图中定性画出物体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整个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四、解答题1 3.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 轴,有一质量m=1 kg的小木块放在质量为M=2 kg的长木板的左端A点,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山=0.

32、5,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初始时m 与 M 一起向右运动,已知木板A点经过坐标原点0时的速度为v=1 0 ni/s,在坐标为x=2 7.5 m处的P点有一固定的挡板,木板B端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后立即反向弹回,在以后的运动中小木块恰好没有从木板上落下。取 g=1 0 m/s2,求:-*j逮 1 r0 P x/m(1)木板的长度L及小木块在木板上滑动的时间t;(2)最终木板停止时A点的位置坐标。1 4.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光滑弧形轨道,其末端水平,且与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光滑圆形轨道的最低端相切,并平滑连接。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绳拴接在一起,在它们中间夹住一个被压缩的微小轻

33、质弹簧。两滑块从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P点处由静止滑下,当两滑块刚滑入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拴接两滑块的绳突然断开,弹簧迅速将两滑块弹开,其中前面的滑块A沿圆形轨道运动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后面的滑块B恰能返回P点。己知圆形轨道的半径R 0 7 2 m,滑块A的质量S a 4 必,滑块B的质量“S 0 1 kg,重力加速度g 取1 0 m s)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1)滑块A运动到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2)两滑块开始下滑时距圆形轨道底端的高度h;(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答案BBDDCC二、多项选择题7.B D8.B C9

34、.B D1 0.A C三、实验题1 1.(1)V a :vc=4 :1 (2)4 :11 2.(1)见 解 析(2)见 解 析(3)见解析四、解答题1 3.(1)2 s(2)I m1 4.(1)2 m/s(2)0.8 m(3)4 J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 .选择题必须使用2 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35、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所示,轻质弹性绳一端固定于0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静止时弹性绳竖直。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力,使其缓慢移动至弹性绳与竖直方向成6 0 ,若弹性绳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绳原长为 ,则此过程中小球上升的高度为:2 .如图所示,有两根长均为L,质量均为m的细导体棒a,b,其 中a被水平放置在倾角为4 5 的光滑绝缘斜面上,b被水平固定在斜面的右侧,且。a、b在同一水平面上保持相互平行。当两棒通以大小均 为I的电流时,a 恰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于b棒 在a处产生的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向一定竖直向下B.方向

36、一定竖直向上mgC.大小一定为正D.大小一定为沆3 .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与木块B相连,木块A紧靠木块B放置,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用水平力F向左压A,使弹簧被压缩一定程度后,系统保持静止。若突然撤去水平力F,A、B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 一定会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B.若A、B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了,当时弹簧一定是原长C.若A、B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了,当时弹簧一定比原长短D.若A、B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了,当时弹簧一定比原长长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块与墙之间用轻弹簧连接,开始时木块静止在A位置.

37、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向木块并嵌入其中,则当木块回到A位置时的速度v以及此过程中墙对弹簧的冲量I的大小分别为()M ,m,I =0 B.C.v 1 M-m D.1-m V05.如图,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金属环质量为0.4 kg,在该平面上以%=2 m/s、与导线成6 0 角的初速度运动,最后达到稳定状态,这一过程中A.金属环受到的安培力与运动的方向相反B.在平行于导线方向金属环做减速运动C.金属环中最多能产生电能为0.8 JD.金属环动能减少量最多为0.6 J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物

38、体的运动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加速度也一定越小二、多项选择题7.我国的火星探测任务基本确定,将于2 0 2 0年左右发射火星探测器这将是人类火星探测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况。若质量为m的火星探测器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已知火星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A.探测器的线速度2 f fB.探 测 器 的 角 速 度 Tma 二 CT -C.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R,h*D.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ter8.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V”形容器AOB放在水平地面上,NAOB为锐角,贴着内壁放置一个铁球,现将容器以0点为轴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缓慢旋转90

39、 ,则在转动过程中A.球对0A的压力逐渐增大B.球对0A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C.球对OB的压力逐渐增大D.球对0B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9.假设宇宙中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星球,由于自转角速度较大,赤道上的物体恰好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为测定该星球自转的角速度3。和自转周期T。,某宇航员在该星球的“极点”A测量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为G。,关于该星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星球的自转角速度为3。=B.该星球的自转角速度为3。=C.放在赤道上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D.在“极点”A处被竖直向上抛出去的物体m处于超重状态10.套有细环的粗糙杆水平放置,带正电的小球A通过绝缘细线系在细环上,另一带正电

40、的小球B固定在绝缘支架上,A球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现将B球稍向右移动,当A小球再次平衡(该过程A,B两球一直在相同的水平面上)时,细环仍静止在原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对带电小球A 的拉力变大B.细线对细环的拉力保持不变C.细环所受的摩擦力变大D.粗糙杆对细环的支持力变大三、实验题11.(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内径时,需 用 图 甲 标 注 的(选 填 A 、B”或“C”)部位进行测量,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金属管的内径为 mm.(2)某同学用多用表测一电阻时,把选择开关置于“X 100”挡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则该同学接着需要做 的 实 验 步 骤 是:先 将 选 择

41、 开 关 换 成(“X10”或“X1K”)挡,再 旋 转 图 中 的 (选填“A”、“B”或“C”)元件,直到指针指到表盘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填“左”或“右”)侧的零刻线,然后再进行电阻的测量.12.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要在摆球通过(填平衡位置、最 大 位 移 或 任 意 标 记 位 置)时 开 始 计 时。摆 球 再 经 过 此 位 置 _ _ _ _ _ _ _ _ _ _ _ 次才完成一次全振动。测 出 几 组 摆 长L和 相 应 周 期T后,作出了/1图线,如图所示,已 知 图 像 与 横 轴 间 的 夹 角 为9,图线上A、B两点的坐标

42、分别为(xi,y),(x2 y2),则可以得重 力 加 速 度g=。四、解答题1 3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有半径R=L 8 m的1光滑圆弧轨道,轨道末端水平且与放在水平地面上的4长木板的上表面等高。长木板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1,木板正中间放有一 质 量m=lkg的 滑 块P,木板上表面右端固定有一带有橡皮泥的挡板。现 将 一 质 量 也 为1 kg的 滑 块Q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当其刚滑上长木板时给滑块P一 个 向 左 的 初 速 度v=3 m/s,P,Q发生弹性正碰 后 滑 块P运动到木板右端与挡板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已 知 长 木 板 的 质 量M

43、=5 kg,长1=9 m,重力加速度g=1 0 m/s2,滑 块P,Q均可视为质点。求:(1)P,Q发生弹性正碰后各自的速度;(2)长木板运动的位移大小。1 4 .核 桃 是“四大坚果”之 一,桃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桃壳十分坚硬,不借助专用工具不易剥开。小悠同学发现了一个开核窍门:把核桃竖直上抛落回与坚硬地面撞击后就能开裂。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上抛后达到的最高点与抛出点的距离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1)求核桃落回地面的速度大小v;(2)已知核桃质量为m,与 地 面 撞 击 作 用 时 间 为A t,撞 击 后 竖 直 反 弹L高度。求核桃与地面之间的平均作用 力F。【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答案BCBBDB二、多项选择题7.B D8.A D9.B C1 0.A C三、实验题1 1.B 2 0.3 0 X 1 K B 右4江 瑞 一、)1 2.平 衡 位 置 2 项 W四、解答题1 3.(1)-3 m/s,外2 =6 m/s(2)x=0.5 m1 4.豆=河+J2 g(*+)+-g ,方向竖直向上.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