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教案.pdf(1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NO.课 题信息窗1:方程的意义主备人翟兆凤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
2、么问题?(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4)教师板书20XX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3、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4、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5、揭示方程的意义。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出示自主练习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出示自主练习2,看图列方程。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作业
3、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2课 题信 息 窗 1:方程的意义主备人王学荣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回顾整理1、出示: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6+x=14 36-7=29 60+23 70 8+xx+4 1 2(4)x-1 6=7 2 x+8 5 5+y=1 0.6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情境迁移提出问题(1)出示:教材黑鹳的情境
4、图。看到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问题:我国现存黑鹳多少只?作业设计: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2、独立思考探究方法(1)学生独立尝试求方程中的未知数。(2)学生汇报解方程的过程并说明想法。3、师生交流验证方法(1)动态演示 初步感知(2 )小组交流 揭示性质(3)结合实例 巩固认识4、回归例题总结方法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选择方程的解。2.火眼金睛辨对错。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6课 题信息窗3:等式的性质主备人刘兆国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
5、习习惯。教学重难点解形如ax b=c这类方程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铺垫温故引新1、复习等式的性质课件出示:看图完成填空提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观察信息,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3、解方程12 x=9 6 x+4 0=14二、情境引入探究新知1、回顾信息解决问题(1)出示:介绍东北虎有关信息(2)提出问题2 0 X X 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2、思考交流探究方法(1)初探:方程形式类比,引导知识迁移(2)研究:运用转化思想,尝试解决新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3、补充练习 应用算法 1.2x-l.4=8.2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填一填让学生说说填写的依据。2、解方程2+4X=3
6、.6 8X+2=4.4 3x+1.5=6 2.5+10 x=12.5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示学生注意检验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7课 题信息窗3:等式的性质主备人翟兆凤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练习,学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2、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梳理知识1、复习等式的性质等式有什么性质2、找出图中等量关系二、技能训练1、解方程X+28=36 X4-10=12.5 3x24=3.62x+9=33
7、 2x=4.6 5x-4=ll说一说,在解方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练习题:第 7 题你能用方程解决问题吗?找出等量关系说一说怎样列方程?学生思考,独立解答。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交流汇报,订正答案。(2)出示练习题:第9 题三、拓展知识(1)课件演示课本13 题独立解答,交流解题思路。(2)课件演示课本12 题生活中有两种表示温度的方法,了解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换算的知识。先自己读题,了解有关信息。让学生弄清楚F=1.8 C+3 2 所表示的含义。(2)华氏9 4.1度,摄氏温度是多少?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8课 题信息窗4:解形如axbx
8、=c的方程主备人王学荣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会解形如ax 土bx=c的方程并掌握其方法。2、学会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解形如ax bx=c的方程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教室的面积是5 6 平方米。长为8 米,宽是多少?(方程解)二、比较分析学习新课1、给出情境图: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生动物园。2、根据情境图,你都能提出什么问题?3、对比研究: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把刚才开课初我们一起解决的那个问题拿出来,大家先把这两道题目做个对比。4、仔细对比,找出不
9、同。(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同位互相交换意见)5、学生汇报。6,请大家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作业设计: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三、两“图”结合感受方法1、引导学生画图白虎只数:X那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东北虎的只数吗?2、组内交流。请画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探讨一下应注意什么。3、师生总结。四、自主练习,巩固加深1、解方程:2、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柏树和松数一共有750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多少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9课 题我学会了吗?主备人刘兆国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有关方程的意义及解简单方程的方法。2、通过解简单应用题学会找
10、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3、能正确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审题的解题习惯。教学重难点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 今天我当家录像。(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用零花钱中的20元买一份礼物送给妈妈,剩下6 0元捐给希望工程。)2.指名说出储蓄罐里已经积了多少元钱。3.让学生说出解法。(算术解、方程解)二、提出问题尝试解决1.出示录像。2.学生列方程解答。3.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原有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4.检验。5.出示录像6.让不同列法的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想的。7.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教 学 过 程二次
11、备课三、巩固练习1.张艳从食品橱里取出3 袋面粉包饺子,用 去 1.2千克,还剩0.3元千克,每袋面粉多少千克?2.张艳把8 朵鲜花插到花瓶中,这时爸爸捧回2 束同样朵数的笔鲜花,现在一共有2 0 朵,爸爸问:我捧回的鲜花每束有多少朵?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后列出方程。四、开放性练习1、出示录像。2、拓展延伸:我学会了吗?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10课 题简易方程复习课主备人翟兆凤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得数量关系。掌握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地判断方程与等式。2、能正确地解出稍微复杂的方程。能根据事
12、物之间的士列出方程,解答应用题。吉、数量和并能准确李量关系,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解出稍微复杂的方程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直接导入,明确学习目的。师: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一单元简易方程。黑板上有一棵大树,你能不能把本单元的知识重点填到大树上呢?昨天我布置了预习,现在我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大家再把第一单元翻一遍,整理学习内容,梳理学习重点。二、引导归纳重点1、指名说知识重点,填到黑板上。师:本单元有哪些知识重点呢?或者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呢?2、总结本单元知识点。师: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吗?注意:语言要简洁,要有层次性。三、巩固练习1、填空题(多媒体呈现)。指名答题,集体
13、纠误。2、判断题(多媒体呈现)。指名答题并说明原因。3、解方程(多媒体呈现)。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师巡视。强调:写作业的姿势要端正。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师批阅小组长的作业,然后让小组长检查组员的作业。师辅导后进生。小组长汇报检查结果,强调本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师:你能说出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吗?(多媒体)强调:解方程要写“解”字。(请一学生写道黑板上)4、文 字 题(多媒体呈现)。学生在作业本上答题。集体交流。强调:没有给未知数的要先设未知数。(请一同学写道黑板上)5、用方程解应用题,写等量关系,列方程,不解答。(多媒体呈现)。指名答题,集体讲解。师强调:一题可以多解。6、根据方程编应用题。师
14、强调:学习要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11课 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主备人王学荣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用数方格和转化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情景引入:出示水产养殖场情景图。师: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二、合作探究:1、师:下面我们
15、一起来解决“1号虾池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1号虾池的形状是什么形?要求1号虾池的面积,就是谁的面积?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该这样计算呢?请大家先猜测一下。作业设计: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2、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的猜测方法。3、师:大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那么你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请大家想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组内先商讨验证猜想的办法,再一起验证。比一比,哪组的办法最合理,最简单。4、学生分组活动。5、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来验证的,你们的结论是什么?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三、自主练习:1、课后1四:小结
16、: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12课 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主备人刘兆国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自主练习”第 2 题是一个带有例题功能的习题,主要探索平行四边形特性。练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使学生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第 4 题是一个画图的题目。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独立画出几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然
17、后算出所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明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注意数准平行四边形的高。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第8题是一道图形面积的计算题。练习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独立计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如果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面积,也应该给予肯定。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对应的。第10题一道图形面积的计算题。练习时,先要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到其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明确这几个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相等,再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出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后引导学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一规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
18、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13课 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主备人翟兆凤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虾池的情景图,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2、出示统计表中的信息:根据有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要解决“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2、独立解决,教师巡视3、组织交流算法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自主练习第6题2、自主练习第9题3、补充练习:(1)用木条钉
19、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a、都比原来大 b、都比原来小 c、都与原来相等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2)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 倍,高缩小3 倍,面积()a、扩大3 倍 b、缩小3 倍 c、不变 d、不好判断4、自主练习第1 0 题(1)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2)独立计算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交流发现(3)小结: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四、回顾全课,交流质疑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14课 题三角形的面积主备人王学荣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来源。2
20、、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教学重难点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出示:平行四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后把图贴在黑板上,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又高)。2、学生操作引入(1)提问:你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分别是多少?(2)质疑:如果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钝角顶点划一对角线,再沿对角线剪开会怎样?(3)学生实践:作对角线然后沿对角线剪开。(4)提问:剪开后得到什么图形?请同学们比一比两个三角形的大小怎样?请同学们猜一猜一个三角形的
21、面积是多少?二、探索研究:1、提问:(1)才剪出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2)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3)三角形的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什么关系?(4)锐角三角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什么关系?结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半。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设疑:是不是所有的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都有是平行四边行的面积的一半呢?2、操作验证。学生操作:拿两个直角三角形比一比大小并把两个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结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面 积 公 式(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而
22、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底乘以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为什么?4、面积公式的应用(1)提问: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那两个条件?(2)出示虾池的信息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列式解答,并说出根据。集体订正。(3)课 后1 o三、课堂小结你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15课 题三角形的面积主备人刘兆国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来源。2、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教学重难点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自主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测量三角形的底与对应高时,首先让学生
23、知道测量的对象应是一组对应的底与,而不是盲目的测量。并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一、第4、5题学生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表中的三角形的面积。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二、第8题1、学生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三角形的面积都相等。为什么?学生讨论。3、归纳: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系,与它的形状没有关系。三、第9题;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四、第7题,判断。小组讨论完成,并说出判断的理由。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6课 题梯形的面积主备人翟兆凤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明确把梯形可以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2、梯形面积
24、=(上底+下底)义高+2。教学重难点明确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1、展示问题:1号甲鱼 池平面图(梯形),它的面积是多少?2、拿出准备的梯形,想法设法求出它的面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总结交流。3、总结归纳:大致有三种方法:A两人合作拼成平行四边形B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C把梯形上下对折,分成两个梯形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业设计: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二、感悟体验,研究问题1、自己来拼,边拼边叙述拼的过程。2、想一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何联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3、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X高+2(上底+
25、下底)X高求得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说明每个字母所表示的意思。三 解决问题:1现在你能求出1号甲鱼池的面积吗?2号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需要先求出什么?四、巩固练习37页1、2、3题 第1题:找梯形第2题:区分图形第3题:根据梯形面积公式求面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17课 题梯形的面积主备人王学荣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熟练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第四题,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问:要想求出两个体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那些条
26、件?怎样给提醒做高呢?学生在测量梯形的底与对应高时,首先让学生知道测量的对象应是一组对应的底与,而不是盲目的测量。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二、第五题,求水渠横截面积。先引导学生弄懂什么是水渠的横截面,想象出渠池底宽、口宽、渠深分别于体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关系。然后利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三、第六题a)学生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b)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梯形的面积都相等。为什么?学生讨论。C)归纳:梯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系,与它的形状没有关系。四、第七题,让学生根据题中的计算公式计算木料根数,然后引导学生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释算法。第八题,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让
27、学生正确分析图中数据的基础上独立解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思路和方法。第十一题,运用梯形面积公式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18课 题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主备人刘兆国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将一个组合图形进行割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回忆呈现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面积公式吗?用字母怎样表示?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出示水产养殖场情境图:2 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28、:你们怎么计算甲鱼池的面积。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出示研究结果(实物投影出示)2、说一说你为什么要添加这些线呢?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总结3、出示课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对学困生的指导。全班汇报计算情况。谈话: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了甲鱼池的面积,那 么 2 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生说,教师出示课件。谈话:你喜欢那种方法?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计算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学会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完成课题的板书。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 出示课件小红家、农民伯伯、工人阿姨)谈话:我们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些什么内容?(电
29、脑出示三个信件的内容)来自小红家的求助:(求不规则车库的面积)来自农民伯伯的求助:(求不规则土地的面积)来自工人阿姨的求助:(求不规则布料的面积)小组分任务完成后交流,集体反馈2出示自主练习9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对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今后在解这样的题目时,你有什么心得或对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19课 题水产养殖场-回顾整理主备人翟兆凤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理解各种平面图形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能应用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
30、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并能根据条件选择方法合理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重难点能应用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梳理:1.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出示课题齐读)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请同座位进行讨论,并运用几何画板试着对这部分内容各自进行整理。(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切换展示部分作品。分析各作品的优缺点,问:好在哪里?师:同学们整理得都不错,老师这儿也有一幅整理好的网络图,请大家一起
31、来看一看。那么这些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分别是怎样进行推导的呢?请你在屏幕上任意点击图形,看一看他们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综合练习1、基本练习2、熟练计算 选择适当的条件计算下列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让生展示不同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3、实践明理。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同吗?展示部分作品。问: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面积相同?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师拉动顶点演示说明: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运用师:在日常生活中,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篱笆围成一块菜园,(如图,单位:米)篱笆全长36米,这块菜园的面积是多少?学生
32、先在屏幕上做,再指名切换并讲解。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20课 题我学会了吗?主备人王学荣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根据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揭示本节主题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那这一单元我们学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板书
33、课题)二、联 系 生 活 解 决 问 题1、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出示“特色经济园”情境图。独立思考后,学生提问题(1)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麦?(2)蔬 菜 区(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3)果 园(一)的面积是多少?2、解决问题1出示第一个问题: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麦?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路。学生交流:3、解决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决方法。4、从剩余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独立解答,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用本单元的哪个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
34、,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同?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独立画图,全班交流。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示,计划种满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5 千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验田的总产量吗?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交流。解决这道题最关键的是要把原来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四、丰收园里谈收获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21课 题综合应用: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主备人王新刚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
35、标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运算、统计、测量等知识。2、经历观察、调查、测量等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3、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谈 话 导 入 提 出 问 题谈话: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据此我校开展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校园活动,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活动吗?生交流谈话:看来校园的楼外空地、操场、楼内大厅、走廊、教室等都是同学们喜欢的活动场地。活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
36、流板书课题: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二、搜 集 资 料 汇 报 交 流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小学生活动场地的要求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谈话: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想看吗?课件出示: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三、合作测量解决问题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这个要求了吗?用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活动场地的面积呢?下面我们以操场为例进行研究。(师生一起到操场)小体验:每组测量计算一个学生的平均步长。谈学生交流分组:一组:操场 二组:楼外空地 三组:走廊四组:教室 五组:楼内大厅 六组:舞蹈教室四、汇总数据发出倡议师生共同完成测量计算结果的汇总。活动场地的
37、面积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太河小学数学教案NO.22课 题团体操表演信 息 窗1主备人王新刚执教班级四年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上一周我校刚刚举行完广播操比赛,同学们以整齐的队列、规范的动作展现了少年儿童的风采。为了弘扬阳光体育运动,附属小学的同学们也举行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情境图:师:附属小学的阳光体育活动都有哪些形式?生:圆圈舞交谊舞叠罗汉师:仔细观察,
38、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交谊舞每2人一组,有6组,一共多少人?2义6=12(人)圆圈舞每5人一组,有3组,一共多少人?5X3=15(人)叠罗汉每3人一组,有5组,一共多少人?3X5=15(人)二、探究新知1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师:如果我们也派学生参加交谊舞表演,可以选派几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人参加?生:4人6人20人34人生:只要人数是2的倍数就行。师:每 组2人,我们选派的人数只要是2的倍数就可以。那么这些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猜测:是双数,是师: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出示要求:探索方法一:列举法 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2的倍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探索方法二
39、:在百数表中把2的倍数用红彩笔圈出来,再观察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生小组探究交流。师小结: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生举例验证(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借助百数表,观察奇数有什么特征?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太河小学数学教案NO.23课 题团体操表演信 息 窗1主备人王新刚执教班级四年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在经历探究2、5 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操作、观察、归纳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5 的倍数的特征。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活动过程:1、交流2 的倍数的特征2、探究5 的倍数的特征出示情境图:师:如果我们选派同学参加圆圈舞表演,可以选派几人参加?
40、生:5 人、10人5 的倍数师: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生利用探究2 的倍数的方法探究5 的倍数的特征。交流汇报:5 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 或 5生 举 例 验 证。练 习:判 断 下 列 个 数 是 不 是 5 的 倍 数?32 45 54 89 90 1245 4560987你 是 根 据 什 么 判 断 的?(5 的 倍 数 的 特 征)3、2 和 5 的倍数的共同点师:我们通过探究发现了 2 和 5 的 倍 数 的 特 征,仔 细 观 察,2 和 5 的 倍 数 的 特 征 有 什 么 共 同 点?生:都是看个位上的数来判 断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生:个位上的数都有0师出示:90是
41、不是2 的倍数?(是)是不是5的倍数?(是)也就说个位上是0 的数即是2 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师:在百数表中,你有没有发现?生:个位上是0 的数用红彩笔圈出来是2 的倍数,在找5 的倍数时又用绿彩笔圈了一次。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三、自主练习1、50页自主练习第一题2、在 120的自然数中,找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数。集体订正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太河小学数学教案NO.24课 题质数与合数主备人宋申秀执教班级四年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教学重难点对质数、合数概念的理解是教学重点,能正确分辨出质数和合数是教学难点。教 学 过
42、 程二次备课活动过程:一、观察情境图,导入新课1、观察画面,同学们在干什么?你能说出各方阵的人数吗?“方阵”是什么意思?2、根据画面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导入新课:排成方阵的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学完这节课的内容就可以解决。(教师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解决新知1、探究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1)观察画面,教师提问:“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5、40、35、32、2 4,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个位、十位上的数都没有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启发:那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让学生找出24、25、40、35、32这几个因数的个数。(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4 的因数:1、2、3、4、6、8、
43、12、242 5 的因数:1、5、2540 的因数:1、2、4、5、8、10、20、4035 的因数:1、5、7、3532 的因数:1、2、4、8、16、32观察这些数因数的个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因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数的个数都在两个以上)提问: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2)引导学生用棋子或石子摆一摆等直观手段来验证上面的结论是否正确。教师提出活动要求:A:同桌互相配合,拿出课前准备的棋子摆方阵,一人摆,一个人进行记录。B:摆的时候,从一个棋子开始摆,依次增加棋子的数量。C:摆完后对照你们的记录,看一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指名交流:教师讲解:在自然数中,像2、3、5这样只有1和它本
44、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素数);像4、6、8这样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只有一个因数,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提问: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有什么特点?课堂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太河小学数学教案NO.25课 题分解质因数主备人宋申秀执教班级四年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教学重难点对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概念的理解是教学重点,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教学难点。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2、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为什么?80 7 35 1
45、9 4047 26 39 21 133、找 出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教师:上节课我们借助信息窗的情境学习质数和合数,大家在已经会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质数和合数的新知识。二、学习新知:1、学习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你能把3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1)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探索写法,做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2)集体交流。交流结果时,着重指导学生看看几个因数是不是都是质数,是不是写成了连乘的形式。估计学生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A:30=5X66=2X3 B:30=5X6 C:30=2X3X5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教师引导学生分辨上面两种情况哪种正确?(着重指
46、导学生看看几个因数是不是都是质数,是不是写成了连乘的形式。)在这里30可以写成质数2、3、5相乘的形式,2、3、5叫做30的质因数。(3)教师讲解:A:其实分解质因数还可以“树枝法”B:也可以用短除法,教师介绍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4)归纳总结概念: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大家注意是不是所有的数都能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呢?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只有合数才能分解质因数。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7题。2、把下面各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12 28 34 56Q 白丰练习第q总 页四、全雇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太河小学数学教案NO.2
47、6课 题分解质因数复习主备人宋申秀执教班级四年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教学重难点质数、合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 做 质 数(素 数);像4、6、8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自主练习:p57(4)生1:我们用一个棋子代表一个人,找几个含有两个因数以上的数,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都能排成方阵。生2:我们来找几个含有两个因数的数,看是不是都能排成方阵。生3:我们从1开始,分别排人数是1、2、3、4、5的队伍,看看能
48、排成方阵的数是不是都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2、学生操作实验学生发现并提出分类教师总结师:你能把3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师:还可以用短除法师:30可以写成质数2、3、5相乘的形式,2、3、5叫做30的质因数。师: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3、自主练习:p58(.8)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4、自主练习:p58(.10)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5、自主练习:p58(.11)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6、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学生理顺本节学生
49、内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回顾与反思。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27课 题信 息 窗 1认识正负数主备人王新刚执教班级执教人执教日期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谈话: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师谈话:(学生分组交流)师谈
50、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教师板书)+1 3 -3 o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1.小 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全班交流。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1.自主练习第一题:2.自主练习第3 题。3.自主练习第4 题。五、反思总结,提升认识。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作业设计: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NO.28课 题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