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于谦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于谦传》.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于谦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历。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正统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邮王监国,侍讲徐埕言星转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诸地军亟赴京师,谦以次经画部署
2、,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娜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景帝立。谦入对,慷概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十月敕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上皇破紫刑关直入,窥京师。谦亟分遣诸将,率师列阵九门外,身自督战。战起,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死,知终弗可得志,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于是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请归上皇,帝不悦。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景泰八年正月,石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诬谦等
3、构邪议,更立东宫,坐以谋逆,处以极刑。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是年,有贞为亨所中,戍金齿。又数年,亨亦下狱死,吉祥谋反族诛,谦事白。万历中,改谥忠肃。(节选自明史于谦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B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
4、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C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D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御史,通常指负责监察朝廷官吏的官职,约自秦朝开始每个朝代大都设置此官职。B监国,也称摄政,常指皇帝出京时或指皇帝未能亲政时由他人代为处理朝廷政务。C九门,源于古宫室制度,天子设九门,文中指明朝修建北京城时设置的九个城门。D北狩,指到北方狩猎,也借指向北进军,文中其实是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3下列对原文有关
5、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谦由于口才出众,在高煦投降一事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班师回朝后得到了和其他大臣一样的赏赐。B在皇帝被俘后,京城上下大为震惊,有人主张南迁,于谦以宋王朝南渡为例严厉加以驳斥,他的主张得到了邮王的认可。C在景帝即位之后,于谦认为边境和京城都应该做好战斗准备,以应对来自北方的敌人,景帝采纳了他的建议。D陈汝言战败之后,皇帝念及于谦,痛惜不已。恭顺侯吴瑾认为如果于谦尚在,情势必然不至于如此不堪。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于谦,字延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
6、万死。帝大悦。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初,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
7、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不允。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用一人,必密访谦。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景秦八年正月壬午,亨与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下狱。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等谋迎立襄王子。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处极刑。丙戌改元天顺,丁亥谦弃市。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
8、上赐蟒衣、剑器也。(节选自明史于谦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B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C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D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狩,指到北方狩猎或向北进军,文中是皇帝被掳到北方的委婉说法。B壬午,文中指某一日,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C
9、弃市,指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的一种刑罚。D扈跸,扈,随从;跸,指帝王出行的车驾。文中指于谦跟随皇帝征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谦性格刚直,受到权贵怨恨。他轻视怯懦的大臣及勋旧贵戚,对他不满的人很多;徐理和石亨也出于不同原因怨恨他。B于谦巡视地方,一心为民办事。他巡视江西,昭雪冤囚;奏报陕西祸害百姓的官吏;巡抚河南山西,注重调查,积极建言。C于谦清正廉洁,堪为官员表率。他奉行节俭,住宅简陋却没有接受皇帝赏赐的府第;被抄家时,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D于谦反对南迁,尽心守卫京师。他极力反对徐理南迁的建议,认为京师是国家根本,不应重蹈宋朝的覆辙,应
10、尽心守卫。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2)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8于谦被判处极刑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正统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
11、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谦调诸将追击,至关而还。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谦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谦之为兵部也,前后征调,皆谦独运。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片纸行万里外,靡不惕息。其才略开敏,
12、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至性过人,忧国忘身。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固辞,不允。谦性固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长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素病痰,疾作,景帝遣兴安、舒良更番往视。闻其服用过薄,诏令上方制赐,至醯菜毕备。又亲幸万岁山,伐竹取沥以赐。或言宠谦太过,兴安等曰:“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节选自明史于谦传)注:选耎:怯弱。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
13、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B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C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D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监国,指古代国君外出时,太子留守监督国事,也指君王未能亲征,太子代理朝政。B星象,指星体的位置,及明、暗、薄、蚀等现象。古代星相家据此占测人事的命运吉凶。C南渡,
14、晋、宋两朝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史称南渡。文中指宋因金人南下迁都南方。D蟒衣,袍服名。明代皇帝对有功之臣等的“赐服”,衣上绣蟒,蟒与龙形相似而少一爪。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谦治军严明,上下惊骇佩服。战事紧迫,他都能按照客观情势,从容处理军务,制定出正确方针。他号令森严,勋臣老将凡不服从者,他都当面批评责备。B于谦果敢决绝,临危不乱。王振党羽被给事中王竑攻击,朝廷秩序大乱。于谦扶住郕王并让其宣谕,王振马顺等人罪有应得,要处以死罪,从而稳定了局势。C于谦功成不居,以社稷为己任。他调集将领追击也先,直到边关才返回。朝廷论功加封他为少保,他以四郊多垒是卿大夫的耻辱为
15、由,不愿邀功请赏。D于谦忧国忘身,性情刚强正直。他日夜为国分忧,不关心自己的家产。他遇到不如意之事,总感叹热血难洒,看不起怯弱无能之辈,因此招人怨恨。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2)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固辞,不允。13当时有人说皇帝太过于宠幸于谦,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于谦受宠的表现。答案1、B句意:敌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营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要留大驾”中“大驾”指皇上,作宾语,在它后面断开,“势”作下句
16、的主语,排除AC;“守臣”作“协力防遏”的主语,故“守臣”中间不宜断开,排除D。2、B.“监国,也称摄政”说法错误,监国和摄政并不相同。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通常为皇太子)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摄政,君主制国家在君主年幼不能亲自执政或君主长期患病不能临朝时,由其年长近亲或其他人代行君主权力叫摄政。3、D.“陈汝言战败”错误。由原文“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可知,是陈汝言所干的坏事败露,贪赃累计巨万。参考译文:于谦,字廷益,钱塘人。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
17、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颤栗,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侍讲徐埕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
18、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发文书调集各地军队急速赶赴京师,于谦按次序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景帝,于谦进去回答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说:“敌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营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十月,赦令于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持着上皇(
19、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进窥京师。马上分别调遣诸将,带领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自己亲自督战。也先的弟弟孛罗,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去。到了八月,上皇被留在北方已经一年。也先见中国没有什么事端,提出把上皇送回,皇帝不高兴。终于把上皇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景泰八年正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上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人制造不轨言论,另立太子,以谋反罪将于谦治罪,处以死刑。于谦已死,由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所干的坏事败露,贪赃累计巨万。皇帝召大臣进去看,变了脸色说:“于谦在景泰朝受重用,死时没有
20、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石亨低着头不能回答。不久边境有警,皇帝满面愁容。恭顺侯吴瑾在旁边侍候,进谏说:“如果于谦在,一定不会让敌人这样。”皇帝无言以对。这一年,徐有贞被石亨中伤,充军到金齿。又过了几年,石亨亦被捕入狱,死于狱中;曹吉祥谋反,被灭族,于谦事情得以真相大白。万历中,改谥号为忠肃。4、C句意:大臣王直等人建议派遣使者接回上皇,皇帝不高兴。于谦不慌不忙地说:“天位已经确定,难道还会有其它,只是按照道理应当快速迎回罢了!”皇帝看着他改变脸色说:“听你的”。依据前文“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请归上皇”可知,“遣使奉迎”的宾语应该是“上皇”,而不是“帝”,“帝”在此处是“不悦
21、”的主语,应断在后句,据此排除BD;“顾理当速奉迎耳”,“顾”,副词,“只是,不过”的意思,表轻微的转折,一般放在句首,排除A。5、B.“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错误,用来记录日序的单位有六十个。6、C.“没有接受皇帝赏赐的府第”错误,原文“帝赐第西华门,固辞,不允”,意思是“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住宅,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可知他接受了皇帝赏赐的府第。7(1)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意图,弹劾于谦因为长期不升迁而怨恼忿恨,擅自举荐他人代替自己。(2)石亨本来因为违犯法律被削职,于谦请求宽恕并且任用他,他畏惧于谦不敢放纵,也不喜欢于谦。8(1)于谦内心很轻视那些怯懦的大臣、有功勋
22、的旧臣和皇亲贵戚,招来他们的怨恨;(2)石亨畏惧于谦不敢放纵,也不喜欢于谦;(3)于谦被诬陷谋划重立太子,以及谋划迎立襄王的儿子。参考译文:于谦,字廷益,钱塘人。考中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年,授官御史。他跟随皇帝征伐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皇帝命令于谦口头列数他的罪状。于谦言词正气刚强,声色威严激烈。朱高煦伏在地上发抖,说罪该万死。皇帝十分高兴。出京巡按江西,昭雪冤屈的囚犯数百人。上疏奏报陕西诸处文武官吏是百姓的祸害,皇帝下诏派御史逮捕他们。于谦越级升迁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达官所,轻装骑马全面视察所管辖的地方,邀请访问父老乡亲,审察当时情况,了解所应当创建和革除的,马上写好奏疏言
23、明其事。起初,太监王振刚刚掌权,恰巧有一个姓名像于谦的御史,曾经忤逆王振。于谦进入朝廷,举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意图,弹劾于谦因为长期不升迁而怨恼忿恨,擅自举荐他人代替自己。案件交给法司,被判处死罪,于谦被关在监狱里三个月。不久,王振知道自己的失误,于谦得到释放,贬官为大理寺少卿。十四年秋天,也先大举入侵,皇帝亲自征讨。等到皇帝陷落在土木堡,京城大为震惊,大家不知道怎么办。郕王代理国政,命令群臣讨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向南方迁移。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城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移大势就去了,难道没看见宋朝南渡的事吗!”郕王认为他说得
24、对,防守的决议于是确定。这年八月,离上皇被俘北去快要一年了。也先看见中原无隙可乘,更加想求和,请求让上皇回去。大臣王直等人建议派遣使者接回上皇,皇帝不高兴。于谦不慌不忙地说:“天位已经确定,难道还会有其它,只是按照道理应当快速迎回罢了!”皇帝看着他改变脸色说:“听你的。”终于迎接上皇返回,这都是于谦的功劳。于谦自己奉行俭朴节约,所居住的房子只能遮蔽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住宅,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皇帝很了解于谦,他所建议上奏的没有不听从的。任用一个人,必定要悄悄地询问于谦。对于那些怯懦的大臣、有功勋的旧臣和皇亲贵戚,于谦内心很轻视他们,于是怨恨他的人更多。徐珵因为建议南迁,被于谦斥责。从此
25、改名为有贞,渐渐升官任用,曾切齿痛恨于谦。石亨本来因为违犯法律被削职,于谦请求宽恕并且任用他,他畏惧于谦不敢放纵,也不喜欢于谦。景秦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徐有贞等人已经迎接上皇再次登上皇位,宣告训谕大臣完毕,马上捉拿于谦关进监狱。诬陷于谦等人和黄竑合谋奸邪之事,重新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等人谋划迎立襄王的儿子。都御史萧惟祯判决案件,判处死刑。丙戌年改元天顺,丁亥年于谦被杀害。到登记没收他的所有财产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正室的锁很坚固,打开一看,是皇上赐给他的蟒衣、剑器。9、D句意: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
26、他,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王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了他的归路,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去。“深入”和“视”虽共用主语“也先”,但属两个独立的行为,中间需要断开,且“视”的宾语不是“京城”,而是“京城可旦夕下”这件事,所以“京城”后不可断开,排除AB。“不”是否定词,修饰“应”,且“邀请既不应”和“战又不利”结构相似,所以“不应”不能断开,排除C。10、A.“监国太子留守监督国事,也指君王未能亲政,太子代理朝政”错误,监国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通常为皇太子)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监国的人通常为太子,但不一定都是太子。11、A.“勋臣
27、老将凡不服从者,他都当面批评责备”错误。由原文“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可知,虽然是勋臣老将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请圣旨切实责备,而不 是当面批评责备。12(1)当战事匆忙急迫,瞬息万变的时候,于谦眼睛看着手指数着,随口讲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机宜采取正确的方针方法。(2)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俭朴,所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遮挡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13(1)于谦生病,景帝派人轮番前往探望;(2)景帝赏赐于谦吃穿用品;(3)景帝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于谦。参考译文:于谦,字廷益。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认为他奇异不凡,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正统十四年秋天
28、,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那么国家大计就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郕王暂代皇帝出朝,廷臣们请求将王振灭门九族。而王振的党羽叫马顺的,便出来斥责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在明廷上打马顺,大家都跟着他。朝上秩序大乱,卫卒声势汹汹。郕王害怕得要起来走开,于谦推开众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不要起来,而且告诉郕王宣谕说:“马顺等有罪该死,不予
29、(百官)追究。”大家才安定下来。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叹道:“国家正在倚赖你呢,今天即使一百个王直又能做什么呢? ”当时,上下的人都依赖重视于谦,于谦也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他,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王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了他的归路,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去。于谦调各将领追击,到居庸关才回来。评功,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于谦说:“四郊多堡垒,是卿大夫的耻辱,怎么敢求取赏赐功劳呢!” 于谦主持兵部工作时,前后的军队征集调遣,都是于谦独自安排。当战事匆
30、忙急迫,瞬息万变的时候,于谦眼睛看着手指数着,随口讲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机宜采取正确的方针方法。同事和下属接受命令,彼此看着都感到惊骇佩服。号令严明。虽然是勋臣老将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请圣旨切实责备。一张小字条送到万里外,没有不谨慎 小心执行的。他才思的畅通敏捷,考虑的周到仔细,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性情淳朴忠厚过人, 忘身忧国。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俭朴,所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遮挡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有不痛快的事,总是拍 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那里!”他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 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一向有痰症病,发病的时候,景帝派太监兴安、舒良轮流前往探望。 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至连醯菜都有了。又亲自到 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他。有人说皇帝太过宠爱于谦,兴安等人说:“他日夜为国家分忧,不问 家产,如果他去了,让朝廷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 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利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