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醉翁亭记课文主旨(6篇).docx

上传人:说****呢 文档编号:8885101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醉翁亭记课文主旨(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醉翁亭记课文主旨(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醉翁亭记课文主旨(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醉翁亭记课文主旨(6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醉翁亭记课文主旨(6篇)关于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一 二贤堂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间劈山而筑的瓦房,隐在绿树之中,肃穆高雅,这就是“二贤堂”。在二贤堂我们见到的对联是:驻节淮南关怀民癀;留芳江表济世文章。二贤者,欧阳修和王元之是也。欧阳修自不待言,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学家,一生刚直敢言。滁州在宋代属于淮南路,欧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过太守,欧是江南西路人(江南又被称为江表),故有此名句。“癀”,疾苦之意。 二贤堂,初建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原堂已毁,现堂为建国后重建。堂内有二联,一曰:“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

2、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二曰:“醒来欲少胸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 ”对两任太守皆因关怀国事而贬谪滁州愤愤不平,又为两位太守诗文教化与民同乐深表钦敬。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国北宋时期闻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贫寒,资性敏悟,勤奋苦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谏官,又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因参加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而遭贬,当过滁州太守。在文学上欧阳修以韩愈为宗,力扫晚唐五代文学的奢侈之风,提掖了王安石、苏轼等一大批精英。中国文学史上闻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

3、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北宋就占了六家。且除欧阳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欧门。欧阳修不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早令我辈景仰不已。 宝宋斋 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宝宋斋,是特地保藏宋代珍宝的地方,斋内的石碑上就镌刻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字为苏东坡手书,欧文苏字,相得益彰。此斋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后人为纪念他的善行又在宝宋斋四周建了一座冯公祠。 宝宋斋,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0xx年),是明人为爱护苏轼手书醉翁亭记而建。斋内有两块石碑,正反两面镌刻着苏东坡所书醉翁亭记全文,醉翁亭记初刻于庆历八年,因其字小刻浅难以久传,又于元祐六年(1091年)由欧阳修门生、

4、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文章与书法相当益彰,后人称为“欧文苏字,珠联璧合”,视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与琅琊寺中吴道子所画的观拘束(即观音)菩萨石雕像,同犯难得的古代文化珍宝。 宝宋斋南面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庭院,院内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台建筑。泉水从墙外流入,曲折曲折,如回肠九转。传奇当年欧阳修常在这里与友人共饮,曾仿晋人作“曲水流觞”,为后世引为趣谈。后人在“九曲流觞“处建意在亭,并仿欧阳修戏水饮酒作乐,亭似苏州园林建筑,非常古雅。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称赏梅亭。 关于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二 至今阅古文已有百余篇,最喜爱的还是醉翁亭记。 这篇初二

5、所学的古文,是值得反复看的,记得它与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在一个单元里,上到这儿时,教师说:“这三篇中,小石潭记是最浅的,由于仅仅是以愁而写愁,醉翁亭记其次,由于他写出了与民同乐,而岳阳楼记为最高,他不仅写景,更抒发了自己心系天下的报负。”我当时点头称是。 但实则我并不同意,小石潭记主题虽然不高,但此文的写景是三篇中最细腻的,而岳阳楼记虽然主题高深,但“心系天下”,这东西实在是虚的很,而又是最无用的,设想:一个人心系了天下,别人照旧处在混沌中,一个人的呐喊必定是羸弱的社会精神所不能承受的,一个人的号召会招来更多的祸患。看来,那倒不如像欧阳修那样,心系永州,与民同乐,自己也落个痛快。 我们不妨看一看

6、醉翁亭记的行文安排:按语文考纲的要求第一段是写醉翁亭的地理位置与名字由来,其次段写景致变化,第三段为永州人民的欢乐登山之景,第四段点名身份和抒发淡淡愁绪。我看实则不然。这篇散文是用一种喝醉了的笔调写的二十一个“也”,一句三叹,全文以一种超脱的基调所绽开,那欧阳修好像凌于万人之上,成仙了。致使全文“仙气”很重。首节单“林壑尤美”四个字表层里层都有无比的超脱之感,而“渐闻”、“泻出”、“峰回路转”等词语可谓无一词可换,可见其用词之极致。“醉翁之意不在酒”以成千古名句,“得之心而寓之酒”呵,多美妙! 其次段大用对偶,这古文中的常见手法在欧阳修的手下又活敏捷现了:他把对偶与比照相结合,使得其次节五光十

7、色,明暗多端,香气扑面,乐亦无穷,仙气纵横。 第三段与民同乐便很有讲究了。永州人放下工作,前来跟随太守游玩。可见欧阳修在当地的声望还是很好的,号召力不错,更显出他统治方针的正确和当地民风的朴实。当地人和太守不分彼此地位的差异,共饮而乐,更见得其当官当到了极致与民同乐。我以为便是如此,这一段有一些为自己歌功了。 而我最爱的第四段,从醉眼中看到的景象果真不同声形兼备。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完此段的当天,在我骑车回家的路上,竟然真的就有一幕醉了的夕阳景在等我。橘红的光撒在每一处,又似乎随风动起来了。霎时,橘红,金黄和说不出的颜色交错在一起,似在流淌。我醉于期中了好久。 对于其中淡淡的愁绪,我总认为我是有

8、的。欧阳修虽然欢乐,但终是与永州人不同,这种格格不入的反差,也只能溶在酒里了,而我与别人不同之感与日俱增。白天我与同学嬉笑怒骂,到了晚上却有说不出的孤寂,可怕面对自己。这种东西我不行能溶在酒里,呵!那就溶在成堆的作业中了,呵! 或许随着我阅读数量的增加,醉翁亭记的地位可能会被动摇甚至颠覆,但我只可会记着它给我带来的感受,由于这是我最初而最真实的心路历程。 关于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三 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独的凉亭。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四周环山的亭园却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

9、安静。这里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流,环境非常美丽。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的欧阳修立像,神态安详。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离亭不远,有泉水从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让泉水温度终年变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摄氏度。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间劈山而筑的瓦房,隐在绿树之中,肃穆高雅,这就是“二贤堂”。在二贤堂我们见到的对联是:驻节淮南关怀民癀;留芳江表济世文章。二贤者,欧阳修和王元之是也。欧

10、阳修自不待言,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学家,一生刚直敢言。滁州在宋代属于淮南路,欧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过太守,欧是江南西路人(江南又被称为江表),故有此名句。“癀”,疾苦之意。 二贤堂,初建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原堂已毁,现堂为建国后重建。堂内有二联,一曰:“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二曰:“醒来欲少胸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 ”对两任太守皆因关怀国事而贬谪滁州愤愤不平,又为两位太守诗文教化与民同乐深表钦敬。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国北宋时

11、期闻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贫寒,资性敏悟,勤奋苦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谏官,又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因参加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而遭贬,当过滁州太守。在文学上欧阳修以韩愈为宗,力扫晚唐五代文学的奢侈之风,提掖了王安石、苏轼等一大批精英。中国文学史上闻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北宋就占了六家。且除欧阳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欧门。欧阳修不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早令我辈景仰不已。 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宝宋斋,是特地保藏宋代珍宝的地方,斋内的石碑上就镌刻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字为苏

12、东坡手书,欧文苏字,相得益彰。此斋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后人为纪念他的善行又在宝宋斋四周建了一座冯公祠。 宝宋斋,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是明人为爱护苏轼手书醉翁亭记而建。斋内有两块石碑,正反两面镌刻着苏东坡所书醉翁亭记全文,醉翁亭记初刻于庆历八年,因其字小刻浅难以久传,又于元祐六年(1091年)由欧阳修门生、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文章与书法相当益彰,后人称为“欧文苏字,珠联璧合”,视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与琅琊寺中吴道子所画的观拘束(即观音)菩萨石雕像,同犯难得的古代文化珍宝。 宝宋斋南面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庭院,院内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台建筑。泉水从墙

13、外流入,曲折曲折,如回肠九转。传奇当年欧阳修常在这里与友人共饮,曾仿晋人作“曲水流觞”,为后世引为趣谈。后人在“九曲流觞“处建意在亭,并仿欧阳修戏水饮酒作乐,亭似苏州园林建筑,非常古雅。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称赏梅亭。 关于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四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 醉翁亭记是一篇美丽的抒情散文。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绽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感情进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当理清文章的构造层次。 本文采纳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

14、结合的写法。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被贬的经受,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抱负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简单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了解文章构造,把握中心,把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存名言和谈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力量。 3.体会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解释,疏通文意。 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文章主旨。 3、反复诵读,品尝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把握名句。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

15、醉”所抒发的政治抱负。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其次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予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欧阳修参加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 欧阳修是北宋闻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

16、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三、初步感知文章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 2.学生试读课文。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订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集体订正读音。 (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四、疏通全文大意 1.通读全文。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比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巡察中发观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砷洼。)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教师对在

17、巡察中发觉的较普遍的问题进展点拨或赐予解答。 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 五、再读课文,分析争论 要求:各自放声读。留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个字,画出来。 全文是围绕哪个字绽开的? 明确:乐。 1.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乐? 明确: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滁人之乐。 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几种乐趣。 3.这几种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来宾,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尽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照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由于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

18、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抱负。 六、课内小结。 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美景以及他和老百姓一起游乐的情景,呈现了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乐引出 景 脉络乐 事 归结 “醉能同其乐”(主旨) 关于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五 写于庆历六年(1046)。所谓“庆历新政”,仅经过一年多时间,就在庆历五年春宣告失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捏造罪名,贬于滁州。滁州五代时为争战之地,备受破坏,经过宋初近百年的疗养生息,已初步恢复元气。州西南琅琊山为巡游胜地,欧阳修政事之暇,颇喜寻幽访胜,辟地筑亭。

19、此文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予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 无论是记述还是描绘,全文都是围绕“乐”而写:建亭取名为神经是思乐;与滁人共游为“乐”,是享乐。乐在亭中,乐在山川,乐在和平安定的岁月。 欧阳修的散文,语言简洁,含义深远。全篇缺乏500字,却多角度、深层面地写出了“丰乐亭”的“乐”意。 处地之“乐”自然与制造。 欧阳修能够在滁州饮到甘甜的泉水,赏到美丽的景致,都是大自然所赐,固然乐;看景致,仅在距滁州百步的地方,上有“耸然而特立”的“丰山”,下有“窈然而深藏”的“幽谷”,中有“滃然而仰出”的“清泉”,能不乐?乐是乐,但不想只得一

20、时之乐,也不愿独享其乐,于是在自然赐“乐”的根底上,又用人力去制造“乐”,去丰富“乐”“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真可谓是由“乐”而造亭,由亭而生“乐”,“乐”何其多,人“丰乐”,亭也就叫“丰乐亭”了 处时之“乐” 机遇与幸运。 只有“乐”之地不能成就其“乐”,还必需处在“乐”之时。而和滁州百姓,正好碰见了这“乐”时,这“乐”的机遇,能不感觉幸运吗?写处时之“乐”,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的。一是“乐”之久。滁州在五代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什么安定可言,而宋太祖赵匡胤“尝以周师”平定此地。到了所处的时代,再想去寻战斗的遗迹,也已经不行得,由于“故老皆无在也”,“天下之平久矣”,百姓“

21、疗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二是“乐”之源。远源是“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近源则是“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说白了,这“乐”之源其实就是大宋皇帝,是他使得“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三是“乐”之况。既然处于“乐”之地,“乐”之时,那百姓究竟是怎么个“乐”法呢?看吧,“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来宾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用现代一点的词语表达,就是“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老病死,顺其自然,一派田园风光”,于是“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行爱”,多么满意呀!这

22、是想当年陶渊明连做梦都想过的生活,现在让宋朝的欧阳修和滁州百姓过上了,这种“乐”,局外人怎么能体会得到呢?四是“乐”之思。人常说:饮水思源。既然尝到了“乐”的甜头,那就一边“乐”,一边思让百姓“知上之功德”,“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而更没有遗忘“宣上恩德”是自己的职责。在“乐”的过程中,让百姓思德报恩,懂得这“乐”来之不易,应当加倍珍惜,以拥护赵宋王朝。这也是本文的深层内涵。 处人之“乐”井然与融洽。 欧阳修时为滁州刺史,是朝廷命官,假如他只知道自己享“乐”,自己沉醉于山水之间,沉迷于美景之中,那就不是真正的“乐”。真正的“乐”在老百姓那里,在于民风民俗民愿民心,也就是孟子所

23、说的“与民同乐”。欧阳修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体察民情,关怀百姓疾苦,将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与百姓相处和谐,关系融洽,于是他才得情致,“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百姓喜爱与自己游,那怎么能不“乐”个痛快,“乐”个天翻地覆呢? 这篇散文,融记叙、谈论、抒情和描写于一体,以“乐”开篇,以“乐”终结,“乐”贯串始终,景怡人,情动人,理启人。他的醉翁亭记让人跟着“醉”,他的丰乐亭记让人跟着“乐”,真不愧为传世的姊妹篇呀。固然,还必需熟悉到,这两篇散文都间接地、含蓄地抒发了“乐”与“醉”之中的愤郁和不平。 关于醉翁亭记课文及教案汇总六 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

24、孤独的凉亭。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四周环山的亭园却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安静。这里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流,环境非常美丽。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的欧阳修立像,神态安详。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离亭不远,有泉水从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让泉水温度终年变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摄氏度。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

25、又被称为“玻璃泉”。 二贤堂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间劈山而筑的瓦房,隐在绿树之中,肃穆高雅,这就是“二贤堂”。在二贤堂我们见到的对联是:驻节淮南关怀民癀;留芳江表济世文章。二贤者,欧阳修和王元之是也。欧阳修自不待言,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学家,一生刚直敢言。滁州在宋代属于淮南路,欧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过太守,欧是江南西路人(江南又被称为江表),故有此名句。“癀”,疾苦之意。 二贤堂,初建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原堂已毁,现堂为建国后重建。堂内有二联,一曰:“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二曰:“醒来

26、欲少胸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 ”对两任太守皆因关怀国事而贬谪滁州愤愤不平,又为两位太守诗文教化与民同乐深表钦敬。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国北宋时期闻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贫寒,资性敏悟,勤奋苦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谏官,又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因参加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而遭贬,当过滁州太守。在文学上欧阳修以韩愈为宗,力扫晚唐五代文学的奢侈之风,提掖了王安石、苏轼等一大批精英。中国文学史上闻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北宋就占了六家。且

27、除欧阳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欧门。欧阳修不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早令我辈景仰不已。 宝宋斋 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宝宋斋,是特地保藏宋代珍宝的地方,斋内的石碑上就镌刻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字为苏东坡手书,欧文苏字,相得益彰。此斋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后人为纪念他的善行又在宝宋斋四周建了一座冯公祠。 宝宋斋,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0xx年),是明人为爱护苏轼手书醉翁亭记而建。斋内有两块石碑,正反两面镌刻着苏东坡所书醉翁亭记全文,醉翁亭记初刻于庆历八年,因其字小刻浅难以久传,又于元祐六年(1091年)由欧阳修门生、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文章与书法相当益彰,后人称为“欧文苏字,珠联璧合”,视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与琅琊寺中吴道子所画的观拘束(即观音)菩萨石雕像,同犯难得的古代文化珍宝。 宝宋斋南面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庭院,院内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台建筑。泉水从墙外流入,曲折曲折,如回肠九转。传奇当年欧阳修常在这里与友人共饮,曾仿晋人作“曲水流觞”,为后世引为趣谈。后人在“九曲流觞“处建意在亭,并仿欧阳修戏水饮酒作乐,亭似苏州园林建筑,非常古雅。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称赏梅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