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88448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118世纪晚期,英国出现了工厂制度,到19世纪中叶,所有的棉布都已经在工厂中生产。生产的集中使规模空前的工人在一起从事专业化的工作,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变成产业工人。这表明近代工厂制度使()A垄断组织得以确立B社会阶层逐步固化C手工工场得到扩张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1848年,英国通过颁行公共卫生法,成立卫生总署;1858年创建枢密医务部;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务部,从而最终构建出一套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A折射出转型时期的英国公共卫生状况严重恶化B表明英国丰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C从侧面表明英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张D改善了英国城乡的

2、公共卫生状况3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著作中主张:人们追求利润是基本常识,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一主张()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B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C激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D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4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社会政治学说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同时也存在着保守主义思潮。这些学说的出现()A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达到高潮B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动的反映C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科学概

3、括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51703年,英国与葡萄牙订立梅休因条约;1786年,英国与法国订立艾登条约。这两个条 约规定,英国允许对方按优惠税率进口酒类,作为交换,对方则应允许英国毛纺织品也按优 惠税率输入。促成这些条约签订的主要动力是()A军事实力的竞争B生产力水平发展C殖民霸权的争夺D工业革命的进行6有学者指出,近代产业革命的直接后果就是确立产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统治,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主题已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而为了榨取产业利润或剩余价值展开了压低成本的大比拼,这需要产业家追逐产业利润的环境。这说明()A贸易保护主义迎合了早期工业化要求B工业革命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C商业革命一定程度上阻

4、碍生产力进步D资本积累是工业时代独有特征7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新的交通方式将内陆城市与港口城市连接起来,使陆路和水路运输有机结合,进而推动英国的对外开放力度扩大。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A促进了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B对促进全球物资流通的作用C大大地提高了人口的流动性D提高了城市在经济中的地位8人们在探讨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18世纪下半叶发生时,提出的推动工业革命诞生的诸多因素中合理的有()拥有日益扩展的广阔市场工业资本家掌握国家政权唯利是图精神弥漫于社会各国普遍形成了统一市场ABCD918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冶铁工厂主安东尼培根用他贩卖黑奴赚到的钱投资铁厂。安东尼培根致富反映了()宗教改革

5、实现了信仰自由奴隶贸易获得了原始资本圈地运动积聚了大量资金投资设厂走向工业化道路ABCD10工业革命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其影响在于A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B资源配置更加有效C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D工厂转向垄断组织111878年,德国颁布了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增加到600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反映了德国()A工业能力位居世界首位B科技进步推动工业发展C涌现出了大量垄断组织D积极维护新兴阶层利益12()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

6、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A工场制度B工厂制度C垄断组织D手工工厂制度13在19111913年的英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拥有的财产是532刀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的人尚不在此列。这一现象()A成为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B揭示了工人生活水平停滞不前C缘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急需变革14英国工业革命之初,许多工厂主会雇佣贫困儿童在纺织业、煤矿业等行业中做工,他们的工作非常简单;19世纪30年代,英国立法规定满足条件的童工必须强制入学,同时政府还鼓励工厂主创办工厂学校。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7、()A为适应产业革命发展的需要B英国政府对人权问题愈加关注C阶级矛盾影响政府职能转变D职业教育未满足企业发展需要15帕麦斯顿在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控制着英国的外交事务,18551858年、18591865年,他获得首相高位。在此期间,他发动两次鸦片战争、远征克里米亚、镇压印度民族起义、支持美国南方奴隶主,因而获得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好感。这说明近代英国()A民主政治关乎利益需求B内阁首相凌驾于王权之上C责任内阁制度逐渐形成D以对外扩张推动工业革命16在19世纪末,在钢铁行业和多数新兴工业里,出现了许多横向整合的“新联盟体”,以降低生产成本,应对经济无规律的上下波动,提供比较稳定的物价、比

8、较有连续性和有保障的就业。这种“新联盟体”()A根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B缓和了两大阶级的矛盾C有利于自由主义的传播D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特哈默基于对世界历史趋势和特点的理解,认为19世纪的世界出现了五大特点:它是一个生产效率不均衡提升的时代,一个流动性增大的时代,一个不平衡的相互关系加强的时代,一个平等和等级制度对立的时代,一个解放的世纪。这五大特点的提取,上与18世纪相比较,下与20世纪相衍接,无疑是从21世纪的视角观察19世纪的结果。摘编自李剑鸣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请从19世纪世界五大特点中任选一个,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

9、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6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对伦敦城市的重建进行了规范。出于实用与美观的需求,房屋烟囱的尺寸被大大地缩小,烟道变得狭小曲折。为防止堵塞,烟道需要定期打扫,于是英国人发明了用年幼儿童(尤其是男童)当“人体扫帚”来清理烟道的方法。在18世纪,各种力图废除儿童扫烟囱的努力都宣告失败。19世纪初,出现了能到代替儿童扫烟囱的机器,但因为购买机器的花费远高于雇佣男童,同时担心自己的生会被机器取代,多数扫烟囱师傅纷纷对此抵制。1834、1840年议会先后通过两项改善扫烟囱儿童待遇的法案,但许多儿童的境遇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直到1875年,议会才通

10、过立法终结了幼童扫烟囱的历史。摘编自施义慧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扫烟囱儿童的命运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以英国扫烟囱儿童命运转变折射出的社会变迁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英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整体视角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试卷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工厂制度使整个社会日益形成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B项正确;A项和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工厂制的形成,标志着手工工场逐渐被工厂制所取代,排除C项。故选B项。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城市化和

11、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加之缺乏相应的治理经验,以及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公共卫生状况随之不断恶化,使得英国社会问题不断突出,为此,英国被迫政府采取了材料中所述的种种措施加以应对,A项正确;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不等于社会保障体系,内涵不同,且材料无法体现“率先”排除B项;C项并非材料主旨,且材料无法充分体现推理,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改善了英国城乡的公共卫生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3D【详解】材料中的“追求利润”“自由”“利益”“竞争”,再结合材料时间1776年,可知当时英国进行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要求自由生产、竞争、贸易,且发展资本主义,D项正确;人民主权是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有权

12、推翻政府,材料不体现,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扩张,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4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在社会政治学说方面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引人注目,同时还存在保守主义思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经济上西方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蓬勃进行,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可知此时思想上的变动是因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动,B项正确;此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没有达到高潮,排除A项;学说的出现不能直接沉重打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科学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

13、保守主义并没有概括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D项。故选B项。5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1703年英国与葡萄牙签订的梅休因条约和1786年英法签订的艾登条约都允许给对方优惠税率,英、法、葡等国家签订这些条约的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提升,需要打开市场,B项正确;“军事实力的竞争”不是主要动力,排除A项;“殖民霸权的争夺”不是主要动力,排除C项;1703年尚未开始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6B【详解】本题考查自由主义与工业革命。该学者认为由近代早期的商业革命向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过渡过程中,对商业利益的追逐转为对产业利益的追逐,而重商主义已不适应工业化时代倾销商品的需求,自由竞争的市场才能为产业

14、家追逐产业利润提供环境,这些都促成了重商主义过渡到自由竞争,B项正确;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的旅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工业化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商业革命下的重商主义在工业化时代阻碍生产力进步,而非商业革命的弊端,排除C项;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近代早期,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7B【详解】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推动了新的交通方式的产生,便利了陆路和水路运输,促进了全球物资流通,B项正确;根据材料“推动英国的对外开放力度扩大”,可知材料内容强调交通运输变革促进了英国的对外贸易,而非国内城市间的贸易往来,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人口流动,排除C项;材料内容强调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沿海和内陆城市

15、间的运输更加便利,不能体现城市在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8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英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生产模式不能适应需要,于是兴起了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家掌握权力,要求进行技术革新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A项正确;唯利是图精神并没有弥漫于社会。各国也没有普遍形成统一市场。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9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即工业革命前后,安东尼培根把“贩卖黑奴”赚到的钱,用来“投资铁厂”,成为工业资本家等,反映出奴隶贸易使其获得了原始资本,投资设厂使其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说法符合题意,C项正确;宗教改革依然强调上帝权威,并未实现信仰自由,圈地运动积聚

16、了大量资金与安东尼“贩卖黑奴赚到(钱)”等不符,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D三项。故选C项。10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革命,促进了各地物资和信息的交流,使得资源配置更加有效,B项正确;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与交通运输业革命不符,排除A项;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与交通运输业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工厂转向垄断组织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1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shij70年代是第二次革命时期,德国出现了卡特尔等大量的垄断组织,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德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不能得出德国工业位于世界首位,排除A项;

17、材料未涉及德国科技,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新兴阶层,排除D项。故选C项。12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C项正确;A是手工工场时期,排除A项;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表现,排除B项;“手工工厂制度”说法错误,应该是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3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19111913年的英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拥有的财产是532刀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的人尚不在此列。”可见两次工业

18、革命的进行,使得贫富分化不断加剧,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急需变革,D项正确;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贫富分化的加剧,并非工人生活水平停滞不前,排除B项;材料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并非是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排除C项。故选D项。14A【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30年代,英国立法规定满足条件的童工必须强制入学,同时政府还鼓励工厂主创办工厂学校。”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之初,许多工厂主大量雇佣童工,而到工业革命后期,随着新的技术和工具的推广,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大,对工

19、人的教育素质要求增大,英国开始立法,强制儿童进行教育,并鼓励创办工厂学校,A项正确;英国政府对人权问题愈加关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阶级矛盾影响政府职能转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职业教育未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5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帕麦斯顿长期掌握大权,这与他符合资产阶级利益需要有密切关系,说明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在实质上仍取决于资产阶级的利益需要,民主只是形式上的,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内阁首相凌驾于王权之上,排除B项;材料说明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关乎利益需求,C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此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16A【详

20、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行业,一些大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新联盟体”,也即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A项正确;由于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了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的现象日益严重。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部分日益增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又使大批工人失业,相当数量的工人实际工资低下,难以维持生计。这些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仍然尖锐,排除B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

21、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排除C项;垄断组织的出现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不能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17示例:论题:19世纪是一个解放的世纪。论述:经济上,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工业革命并扩展至世界各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和解放了生产力,使人们摆脱了对自然力和人力、畜力的依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政治上,资产阶级掀起反对专制王权,争取民主法治的斗争。到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并完善,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政治变革和民族解放运动。思想上,重商主义思想被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替代,自由贸易取代贸易保护,经济发展日益挣脱政府

22、的干预和束缚。马克思主义诞生,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推动人类解放事业。结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人类社会逐渐挣脱专制王权、封建经济和阶级压迫的束缚,为20世纪的人类解放事业奠定坚实基础。【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任选角度,结合相关史实,用联系的、整体的视角理解和解释历史,主要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论题:从材料的内容可选择19世纪是一个解放的世纪这一观点。论述:根据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最后总结得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人类社会逐渐挣脱专制王权、封建经济和阶级压迫的束缚,为20世纪的人类解放事业奠定坚实基础。18论题:扫烟囱

23、儿童命运的变化折射出英国的近代化进程。闸述:17世纪后半期,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扫烟囱儿童作为英国童工群体的一部分出现。这些幼童深受资本主义盘剥。18世纪以来,伴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扩展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英国儿童扫烟囱的现象受到更多社会关注。19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扫烟囱儿童的境遇得到了改善。之后,随着工人运动的不断开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1875年议会通过立法终结了幼童扫烟囱的历史。由此可见,个人命运的变化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同时也是对时代变迁的反映。【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英国人发明了用年幼儿童(尤

24、其是男童)当人体扫帚来清理烟道的方法。在18世纪,各种力图废除儿童扫烟囱的努力都宣告失败”、“1834、1840年议会先后通过两项改善扫烟囱儿童待遇的法案,但许多儿童的境遇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直到1875年,议会才通过立法终结了幼童扫烟囱的历史”可知,扫烟囱儿童命运的变化折射出英国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7世纪后半期,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扫烟囱儿童作为英国童工群体的一部分出现。这些幼童深受资本主义盘剥。18世纪以来,伴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扩展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英国儿童扫烟囱的现象受到更多社会关注。19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扫烟囱儿童的境遇得到了改善。之后,随着工人运动的不断开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1875年议会通过立法终结了幼童扫烟囱的历史。由此可见,个人命运的变化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同时也是对时代变迁的反映。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