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884412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游山西村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古代诗歌五首的第四首。这一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课文,这些诗文在写法上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启迪。第二十课的五首诗由于诗人不同的人生际遇所抒发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学习这些,我们可以懂得人生际遇与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其他文学作品打下基础。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诗,记录了陆游在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

2、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二、学情分析已知:本诗位于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十课,通过以往诗歌中借景抒情手法的学习,学生对于知人论世,借景抒情等学习诗歌的方法并不陌生。未知: 本诗为五言律诗,诗人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我所任教的七年级2班的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难以理解其深层哲理。将知:因为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能快速接受新事物,所

3、以通过教师的具体引导,他们可以理解诗句的哲理,并迁移运用。三、教学思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初中学段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解读上述要求,可以看出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1、诵读,要求准确、有感情地诵读。2、积累,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也就是识记。 3、感悟,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理解诗词的中所抒发的感情。4、欣赏、审美 鉴赏诗词意境、语言、情感方面美之所在。5、运用,能在现实的语言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且背诵;

4、(语言运用)2、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尝试加以运用;(思维能力)3、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文化自信、审美创造)重点:通过反复品读,感受游山西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及对祖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审美创造力。难点:通过理解游山西村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哲理,学生可以明白困境中孕育着新希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思维能力。五、教学内容立足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达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目的。本节课

5、以“阶梯式”教学为思路,主要包括“读诗、品诗、悟诗、”三个环节。(一)读诗:读一读,读诗情,感诗意;(二)品读:品一品,品字词、赏其景;(三)悟诗:想一想,悟诗情,明主题。“读”、“品”、“悟”一条线,条理清晰,难度逐渐上升,对诗歌的主题理解也逐渐加深,环环相扣,使课堂达到丰富而高效。六、教学方法工具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为主并结合点拨法、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七、课程资源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百度文库、学科网、希沃白板资源库等。八、教学过程六部分:(一)导入;(二)读诗;(三)品诗;(四) 悟诗;(五)总结;(六)作

6、业教学安排:一课时(一)视频激趣导入让学生回忆带“山”或“水”字的四字词语。引出“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并点明其出自同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导入新课游山西村 解题,这首诗作于次年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居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二)读诗,自主式学习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师:提问几个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教师着重从语调、感情方面进行指导。2、 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自读、组内读、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 3、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

7、许想象加工) (三)品诗,合作式学习1、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到山西村看看那里的人是如何待客的?点拨:品读首联,注意“莫笑”、“足”,体会农家的热情好客。2、品读颔联,说说描写了怎样的景物?点拨:“山重水复”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赏析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变化。“柳暗花明”:柳色深绿,所以说暗,花色红艳,所以说明。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3、 赏析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明确: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热闹的春社活动。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风土人情的赞美,对乡民的喜爱之情。4、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

8、无时夜扣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是诗人发表的感慨。因为主人殷勤,所以客人留恋,表达了诗人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四)悟诗,研究性学习1、游山西村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流传最广,其中蕴含着哲理,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我们从中可以受到什么启发?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写的是山绕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还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

9、。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乐观,随处困境仍然可以感受生活美好的诗人形象。启示我们在遇到挫折,身处逆境时,要充满信心,振作起来,就能摆脱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例说明吗?示例:(1)当你做一道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 ;(2)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 (五)总结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

10、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用楷书默写这首诗;2、尝试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并写下来。九、教学评价谈游山西村的古诗教学一、基于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来进行本诗的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因此围绕核心素养内涵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我来进行的游山西村的教学设计。(一)文化自信,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享誉世界,作为中国人,

11、中国的学生更应该热爱古诗词、学好古诗词,从中采撷古人的智慧,古为今用。(二)语言运用,古诗有其独特的语言规范,例如古诗的体式、范畴、分类等,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个体语言经验,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等。(三)思维能力,游山西村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表面写的是山绕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诗句的深层还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通过对诗句由表及里地学习,学生可以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四)审美创造,“诗言志”诗歌中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体验、人生智慧,古诗的美在于格律美、语言美、通过赏析、品味、感悟,使学生

12、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二、结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的微能力点开展教学设计:A12评价数据的伴随行采集能力点中建议:为了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实施干预、提供支持,也为了更为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我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课堂小助手形成电子表格记录学生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情况,并且根据质量设计等级。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在品诗环节,我提出问题后,要保证小组成员平等地获得学习资源,及时了解并有效推进小组学习进展。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在读古诗的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欣赏和学习他人的长处。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诗歌为核心

13、,品鉴为重点,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原则,以“阶梯式”教学为思路,力求各个环节层层深入,各个教学阶段之间具有层递性、整体性和联通性。“读诗、品诗、悟诗”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课堂充满诗意,让学生体会诗歌凝练言辞之美。这既是应试的需要,也是学生在语言思维上的建构和积累。精致的细读,深刻的探究,通过品析意象理解诗意,领悟诗人真实情感,提升文学素养和欣赏古诗之妙、鉴赏古诗之美的审美素养。这不仅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知识,懂得了困境中孕育着新希望的道理,而且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提升了精神修养和文化品味,达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根本目的。十、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1.预习任务:熟读古诗,勾画出字词拦路虎,并自行查字典解决。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2.课后作业:背诵,并用楷书默写这首诗;尝试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并写下来。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