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 大单元整体学习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六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 大单元整体学习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历史大单元整体学习学案第五、六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班 级:_小 组:_姓 名:_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探寻近代志士足迹,解读社会新陈代谢单元概述 工业革命后的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不断加剧。面对民族危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发起了卓绝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西学的层次也不断加深。但这些壮举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一是能梳理西方列强侵华的历程;二是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救国的各种努力,其重大历史意
2、义及其局限。单元目标【课程标准】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2.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用思维导图建构出晚清民初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历史脉络,阐释两者间的逻辑关系。2.借助271BAY资源和相关志士仁人救国探索的史料,分析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剧变历程,探究中国近代化的特点。3.分析中国近代前期
3、社会政治、经济、对外交往及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解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4.以晚清民初近代化为主题重构思维导图,结合“行走的少年”谈谈青少年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学习导航单元任务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创造学习过程实施学生学习领导力提升探寻近代志士足迹,解读社会新陈代谢整体感知2课时构建思维导图,理顺侵华与抗争间的逻辑关系1.自主研读课本,标注出重点,概括出课题、子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2.明确基本历史概念,用时间轴梳理本单元侵略与抗争探索的的民主革命发展脉络。3.提出预习中的疑问,写在271BAY问答交流区域。1.根据271BAY资源和问题引导完成整体感知内容,组内成果展示
4、。2.小组长统筹调度组员的讨论和展示情况,推出小组榜样。3.高效科研团队调研收集整理整体感知中的困惑并提出解决措施。探究建构2课时追寻近代志士足迹,探究近代化特点1.借助史料,说出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并完成探究问题。2.结合史料和271BAY资源,小组讨论探究活动中的问题,探究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巨变,在学习中增强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3.小组讨论,学会解答开放式类型习题的方法与技巧,举例说明近代中国救亡的历史是一部“近代化史”。1.学习小组:小组长发挥领导者责任,带领小组成员制定自己的学习进度、提高全组学习效率。2.高效科研小组:小组长牵头在课前明确本课学习流程图,组织好自主学习;在分
5、享时对组员未解决和新生成问题整理、讨论,负责解答。应用迁移1课时运用唯物史观解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提取信息,探究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主要表现及影响。2.通过研读表格信息,学会分析表格的异同。3.在反复锤炼中进一步增强小论文题目的审题与写作水平,提升历史理解与解释素养。1.科研团队与老师一起调研在应用迁移中的问题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2.课堂上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进行个性化指导,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点拨。重构拓展2课时重构思维导图,阐述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1.重构思维导图,准确定位重大历史事件,解读不同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的贡献。2.完成“单元过关试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纠错反思总结提升
6、。3.坚持小论文写作规范,在互相欣赏中提升历史写作水平。1.小组长组织成员对单元核心概念自我达标,逐一过关。2.小组讨论找出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集体达标。3.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程,依据评价量规在271BAY中完成自我评价,制定改进措施。【学业质量】水平质量描述自我测评1能够按时序讲述近代前期强侵华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时空信息,判断不同地图所反映的近代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能够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政治变迁的影响;能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近代中国各阶级抗争探索的贡献与不足。2能够列出该时期历史分期并能说出分期的依据,能把重要的斗争和探索放在
7、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历史图表和漫画等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解读;能够辨别不同来源和观点的史料,结合史料在不同历史事件中对比和分析不同阶层的历史探索。3能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角度理解该段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理解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说明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利用史料;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的运用历史语言描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4能够全面辩证看待列强侵华的影响,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评价中华民族的探索的重大事件。能够在唯物史观的引导下,全面分析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多角度解读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能够针对有关史料提出自己理
8、性科学的观点,并进行合理、充分的说明。见贤思齐,立志为新时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本单元学习目标追求】情境任务历史学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丰富的著述,有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李侃的中国近代史等。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本。本书既考察了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又考察了城乡基层组织的演变,以及不平等条约激起的社会变化;既研究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又寻找出外部冲击引起的社会习尚的改变;既论述了政治思想、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变革,又分析了欧风美雨影响下的社会心态的变化。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岁月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无与伦比,百味
9、交糅,是从天空坠入地狱的恐惧与沮丧,是在暗夜找寻光明的彷徨与曲折,是低谷向巅峰攀登的艰辛与壮丽。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仁人志士的足迹,解读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整体感知旧民主主义革命构建思维导图,理顺侵华与抗争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说出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的主要史实,梳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建构思维导图,归纳列强侵华的趋势及救亡方案的演变,说出侵华与抗争间的逻辑关系。 3.借助271BAY资源用自己的话说明近代前期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表现,探寻历史发展孕育的新希望。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doc 2.洋务运动.mp4 3.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mp4 4.
10、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doc5.新文化运动中的干将.doc【学习资源】 学习活动一:精研课本,运用时间轴构建思维导图。注意:(1)对比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2)为救亡图存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前赴后继地进行抗争与探索,请总结该时期抗争的派别、救亡的方案、影响。(3)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列强带来的“冲击”和各阶层对应的“反应”,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4)小组评选出组内建构最好的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展示,语言表述要有准确性和逻辑性。列强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学习活动二:近代的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
11、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社会各方面正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在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请用自己的话分角度梳理近代前期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学习活动三: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你知道这四幅画分别代表近代史哪个时期吗?并说明理由。【我的疑问】(写下你在梳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探究建构旧民主主义革命追寻近代志士足迹,探究近代化特点【学习目标】 1.结合文本,以“甲午战争”为例,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双重影响。2.利用27
12、1BAY资源,归纳近代前期各阶级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阶段特征,阐释其意义与局限。3.分析近代志士为实现国家独立与富强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学习资源】1.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mp4 2.甲午大海战:日本一心扩张侵略.mp4 3.洋务运动对中国有何影响.mp4 4.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的经济关系.doc5.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doc【情境任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道:“近代中国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苦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对中国不断发起侵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
13、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转变。面对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社会,近代前期,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活动。接下来让我们追寻着近代志士的足迹,探究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学习活动四:容闳全程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幸运者 材料一 1860年,学成归来的容闳冒险前往南京见太平天国干王洪仁轩,并向他提出七项建议:“一、在科学原则基础之上组织军队。二、开办一所陆军学校以培养有能力的军官。三、为筹办海军设立一所海军学校。四、组织文官政府,聘请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担任各个行政部门的顾问。五、建立银行系统确定度量衡标准。六、为民众建立一套由各年级学校组成的教育系统,并把圣经作为教课书内容之一。七、
14、建立工业技术学校系统。”容闳在南京呆了一个月,发现“素所主张之教育计划,与夫改良政治之赞助,二者有所借手,可以为中国福也。不图此行结果,毫无所得。”得出“太平军之行为,殆无有造新中国之能力,可断言也。”于是,容闳只好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南京,转而寻找其他的可以依靠的政治力量。摘自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涯材料二 容闳考入耶鲁大学,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归国后,1863年受到曾国藩的赏识,赴美采购西洋先进武器并筹建江南制造总局;后又受命主持选派幼童留学事宜,被指派为出洋肄业局监督。我们将洋务派与容闳进行对比,会发现洋务派在教育方面提倡“中体西用”,但有些动作也禁锢于“中体”之中,而容闳的想法和
15、实践则大大突破了“中体”的阻扰。从江南制造局管理上存在着浓重的官府习性;派遣留学生计划受阻挠而猝然天折,借洋款抗日也不了了之;修建铁路计划失利:国家银行计划被他人利用另外,洋务派仅止步于“师夷长技”的记叙层面,容闳则从文教制度出发,倡导思想、教育层面的改革,这不仅仅是容闳个人的奋斗努力,而且与民族精神息息相关。 李轩浅谈容闳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主要活动材料三 幼童留美事业夭折后,维新改良运动崭露头角,容闳逐渐由依附于“洋务”转而置身于“维新”。1896年,容闳在上海筹划银行、铁路时结识了在当地酝酿维新变法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他们对彼此的事业都特别欣赏,容闳成为了康梁等维新人士的重要盟友。18
16、98年,“中国政治存亡危急之秋,适维新潮流澎湃而来”,“光绪帝受此奇异势力之激动,遂奋起提倡维新之事业”,年已古稀的容闳“决议留在北京”,几乎参与了康梁维新派所有活动的策划,并竭力影响这场运动的方向。变法失败后,据容闳后来回忆说:“予以素表同情于维新党,寓所又为会议场之目,故亦犯隐匿党人之嫌,不得不迁移以逃生。乃出北京、赴上海,托迹租界中。”沈荣国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容闳和郑观应材料四 义和团运动期间,容闳积极参加维新派人士唐才常策划的武装解救光绪皇帝的“自立军”起义之事。但自立军最后被镇压,容闳也被清政府通缉。此时,容闳实际已从改革走向了革命的边缘。9月1日,容闳与孙中山首次相遇,畅谈国家大事
17、,容闳开始明确支持革命。容闳在美积极活动,计划筹款,训练武装力量,支援中国革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第二天便亲笔写信给容闳,诚邀他归国担任要职,但遗憾的是,久病在身的容闳病情加重,在弥留之际,他特别叮嘱守候在床边的长子容觐彤要回国服务,以偿他为新生共和国效劳的夙愿。雷颐容闳:唯一全程参与近代史的幸运者1.中国近代前期的探索离不开列强侵华战争的推动,综合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四次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2.结合容闳一生的近代化变化轨迹,阐释容闳的个人经历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学习活动五:李
18、大钊追求真理的新文化倡导者材料 李大钊与新青年结缘,始于1916年9月发表的青春。时年27岁的李大钊感慨于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号召青年“致之回春”“为之再造”那“白首之民族、白首之国家”,“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及之忧哉?”这样激情充沛的文字,吻合了新青年的“青春”风格。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起,经陈独秀敬告青年,中国知识分子将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老大帝国能够枯木发春,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屹
19、立于世界之东方。李大钊之青春,以诗意的语言,旁征博引,有力呼应了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倡导:“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李斌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李大钊在新青年发出了慷慨激昂的青春呼喊,如果让你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制一报刊,你会设计什么内容?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设计理由。(要求:明确刊名;刊名须反映办刊主旨;办刊理由充分;设计的内容符合时代特征;表述清晰。)学习活动六:张謇中国民族轻工业的开拓者毛主席说过:“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1与传统士大夫一样,张謇也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15岁开始参加
20、科举,但屡试不中。1894 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举行恩科会试,41岁的张謇进京应举,中了状元,授以翰林院修撰的官职。2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深深刺激了张謇,身为状元的他辞官南归,兴办实业,建立了大生纱厂等二十多家企业,历尽艰涩坎坷。多年后,张謇追述往事,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3他以发展实业为基础,又大办教育事业,秉承“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思想,投资创办通州师范学校等近四百所各类学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近代国民教育体系。他还积极投资兴办、赞助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材料 据瞿溢所绘连环画中国现代纺织业的先驱:张謇的故事根据三幅画及其说明语,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张謇的人物小传。
21、(要求:表述符合人物所处时代环境,体现主要的人物活动及意义,展现其精神品质;表述准确;逻辑严谨。)成果展示:追寻近代志士足迹,探究近代化特点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各阶级的能人志为摆脱外侮、实现民族复兴付出了一些列的努力,使中国走了一条与西方不尽相同的近代化之路。请在研究容闳、李大钊、张謇事迹的基础上,围绕“中国近代化特点”这个中心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应用迁移旧民主主义革命运用唯物史观解读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学习目标】1.研读史料,从政治、经济、外交及社会意识方面概括近代
22、前期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表现,并归纳其原因。2.借助271BAY资源,从不同视角总结近代前期中国新陈代谢的影响,说明社会变革的曲折性。3.结合史实分析阻碍该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谈谈对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1.深度解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p4 2.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doc3.晚清外交的特点.doc【学习资源】【情境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作者指出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
23、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这需要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各方面作具体深入的研究来说明。 学习活动七:政治经济方面的新陈代谢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韩非子材料二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
24、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 并分析其原因。材料四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代中国经济产生的变化。学习活动八:对外交往方面的新陈代谢材料一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材料二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
25、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李鸿章早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就指出:“倘若外国要求之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斥之”。他称:“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决无可以夺人与甘夺于人之理。” 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三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研究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
26、章程六条折西洋公法凡奉派之公使无论头等二等, 虽皆称全权样, 盖考之中国宪章, 各国之成例无一而合也。按之万国公法, 使臣议约从无不侯本国君主谕旨, 不与外部意见相合而敢擅行画押者。” 曾纪泽曾纪泽遗集 材料四 根据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学习活动九:社会意识方面的新陈代谢材料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自强求富打倒孔家店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德先生与赛先生 请从材料中提取口号或标语(不少于2个),拟定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先写明提取的口号或标语,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
27、)重构拓展旧民主主义革命重构思维导图,阐述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学习目标】1.以“晚清民初近代化”为主题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行阶段划分,重构单元思维导图。2.研读史料“行走的少年”,结合近代前期历史变迁的史实阐述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3.通过单元过关,纠错反思,总结出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三条改进措施。【学习资源】1.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mp4 2.邹容及其革命军.doc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doc 学习活动十:查漏补缺、以“晚清民初近代化”为主题重构单元思维导图 (一)对照核心问题清单,进行自评与小组互评,人人过关。 核心清单自评互评1.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
28、争、八国侵华战争的背景、概况及影响。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背景、概况及影响。3.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4.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表现、影响。5.辛亥革命的原因、过程、成果及影响。6.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7.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史实与特点。(二) 以“晚清民初近代化”为主题重构单元思维导图 说明:可以在原来的构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也可以从不同时空下,重新进行整合,完成单元体系的重构。 学习活动十一:步伟人足迹,讲中国故事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与
29、自己的理解,自拟主题,写一份演讲稿提纲,200字左右。行走的少年人物简介洪仁玕(18221864)曾任伦敦布道师,学习天文,留心西方文化。通过学习,思想认识达到了新的飞跃,再也不是过去那个仅有农民意识的人,已成为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用发展资本主义来改造中国的方案,即资政新篇。谭嗣同(1865-1898) 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邹容(188519
30、05) 1902年,自费赴日留学,开始撰写革命军。1903年5月革命军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学习活动十二:限时单元过关要求:用对待高考试卷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限时过关。1.限时45分钟,完成单元过关,注意合理分配时间。2.审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勾画关键词,划分层次进行归纳概括。3.卷面要书写认真、规范,提示语、序号化。一、选择题(154,共 60 分)1道光末年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银币耗,农夫织妇,毕岁勤动,低估以售之,所得之钱不可输赋的现象,
31、农民受害之深,昭然可见。这一现象反映了A.列强侵略社会动荡 B.市场饱和米价下跌C.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D.商人投机市场不稳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A借科举以加强统治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力推近代法治思想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31854年,杨秀清在答复英国人三十一条并责问五十条诰谕中,述及了太平天国的对外原则。如“视天下为一家”,以同拜上帝为兄弟;通商自由,严禁贩卖鸦片;拒绝承认和接受不平等条约;外国应向太平天国纳贡,天王是各国之主等等。材料表明太平天国A具备
32、了近代外交的理念 B主张与英国建立平等外交C认清了列强侵华的本质 D面临着反外来侵略的可能41871年8月19日,曾国藩联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请求朝廷以官方的名义,派遣学生到美国留学。据此可知,曾国藩和李鸿章A主张清政府学习西方制度 B认为西方技术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改造传统文化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5对于洋务民用企业以何种方式兴办,李鸿章曾提出“诚能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以后他又主张“由官总其大纲,查其利弊,而听该董向立条议,悦服众商”。据此可知A.近代企业发展应由官方主导 B.“官督商办”有利于经济发展C.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洋务
33、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6建于1878年的开平矿务局唐山矿,是中国大陆上第一个用机械开凿、西法开采的矿井。在唐廷枢的出色经营管理下,开平矿务局的煤炭产量在当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很快将洋煤挤出天津市场。它无愧于“中国北方民族工业摇篮”的称号。据此可知,开平煤矿A增强了国人兴办矿业的信心 B实现了中国矿业的独立自主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中国煤矿业稳健发展7严复在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翻译成天演论时,把生物学意义上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原理看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强调用普遍进化的世界观去观察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
34、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8晚清学界对西方小说存在一个由鄙视到重视的发展过程,这种文化优越感在开明官绅和文人学士中普遍存在。最流行的看法是西方在实学和政事方面比我国优越,但是在礼乐文化和文学艺术方面则远远不及中国。这反映了当时A晚清政府一直延续实行闭关政策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较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9维新运动失败后 ,梁启超思想发生了大转变 ,与康有为的学术见解分歧日深。梁启超对于康有为的尊孔保教论、托古改制说等,明确地表示反对。曾坦言地批评其师康有为“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歪曲证据”。这反映出A.康有为某些主张歪曲
35、证据,应全盘否定 B.康有为的变法理论存在缺陷C.梁启超不认可其师某些做法,反对变法 D.梁启超批评其师并与之决裂10在对待民众参政的问题上,康有为在新政呈送皇帝的日本变政考里有一段回答。他称之所以反对中国开议院,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民众的“民智”低下。他说,“故学校未成,知识未开,遂兴议会者,取乱之道也。”这表明A变法之失败皆因民智低下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康有为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111911年9月28日申报4版题名为川路滴滴血(八):今政府未与协议,一旦收归国有,富者无端失此大利,心已不甘,路股七百余万金,政府又镶为己有,贫民减衣缩食之所积遂归乌有之乡,痛在切肤
36、,情何能忍,于是倡议争路。与该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袁世凯的新军与南方革命军达成和议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12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占5人。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13“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37、,该公文应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14近代某条约第13条规定: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约签订于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151911年末至1912年初,南方革命党人与北方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进行了近2个月的议和谈判最后达成协议:清帝逊位,国家实行共和体制,袁世凯继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下列项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民主化进程迈出
38、了重要一步 B谈判妥协是一切革命的最终归宿C民主共和的理念已彻底深入人心 D这次和谈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二、材料题(16题20分,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近代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图:“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中国”关键词 试从图中任选出至少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几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百年中国所受到的纷至沓来的压力,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按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搞糟落后民族。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和扩张同时
39、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就是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制度。因此,只有在现实自身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才能真正抵抗一个近代化了的侵略者。这是历史着意赋予近代中国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同一性。先进的人们之所以为先进,就因为他们深浅不同地体会和理解了这一历史趋势,所以,力求用自觉的改革来实现中国的自强,并以此阻止来自外国的进逼,顽固的人们之所以为顽固,就因为他们抱残守缺,一厢情原地指望用封建主义来打败资本主义。这种改革和反改革曾经形成争论冲突,并贯穿于近代史的每一个环节而构成百年历史的主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和扩张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制度”。(2)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请结合中国近代前期的史实归纳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学习活动十三:反思与收获 旧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过关满分试卷学会了反思总结,就掌握了进步的诀窍。让我们结合本次的单元过关,复盘单元学习的整个过程,从学习态度、必备知识、应考能力、学科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一、 应得分 实得分 不该丢的分 二、失分的原因分析1.学习态度与应考心态方面2.必备知识方面 3.应考能力方面(1)审题(时空、关键词、选项之间的逻辑等)(2) 题型题路(3) 思维及格式规范(4) 其他三、收获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