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范进中举》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88420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范进中举》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23课《范进中举》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课《范进中举》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范进中举》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3课范进中举课堂实录梳理情节师:今天,我们来好好学习经典名篇范进中举。我们按照常规,先梳理情节。【屏显】默读课文,从事件的角度概括故事情节。(全班讨论,然后交流,屏显给出一种答案)【屏显】范进进学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来贺师:接下来,我们换个角度来概括情节。在范进中举这个故事里面,有两个很重要的人物,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围绕这两个人物展开。一个是范进,一个是生:胡屠户。【屏显】如果从胡屠户和范进两个人的角度概括故事情节,你会怎么概括?生:范进进学,胡屠户贺喜。师:仔细看一下,前面都是在讲什么?生:范进进学,胡屠户教导他。师:你说的很文雅,胡屠户可不是教导哦。(生:教训)也不是教训吧,是同:一顿臭

2、骂!师:范进发疯了以后,故事发展是怎样的?怎么跟胡屠户联系起来?生:别人建议胡屠户治疯。师:故事的高潮呢?生:胡屠户治疯,打了一巴掌。师:最后,张乡绅来贺时,胡屠户似乎没啥事,但是我们的关注点放在胡屠户身上,也还是可以找到的。生:乡绅来贺范进时,胡屠户接受了赏钱。【屏显】范进进学回家,被胡屠户一顿臭骂。范进中举发疯,大家建议胡屠户治疯。屠户接受建议,一巴掌治好范进疯病。乡绅来贺范进,胡屠户极尽谄媚之事。师:情节我们梳理清楚。作为小说来说,推动情节发展,会有一些内驱力,也就是关键点。范进中举这个相对完整的故事里面,你觉得使这个故事最好看的地方是什么?或者你觉得是什么东西在推动着这个故事向高潮发展

3、?生:科举考试。师:可以说是科举考试,但科举考试是推动全书发展的内驱力。在这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里面,吴敬梓设计了一个情节把故事推上了高潮。我说的再通俗一点,这个故事里面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情节?生:发疯。生:打巴掌。生:中举。师:中举肯定不是的,文中并没有写他是怎么去考试的,中举是被略去了的。现在有两种意见:一个是范进发疯的状态,一个是打一巴掌。哪一个更有看头,更好看呢?生:打一巴掌。师:我也同意。一会儿我们分析这一巴掌为什么那么好看。品咂语言师:如果这篇文章的标题不叫范进中举,你会给它取个什么标题?生:范进发疯。生:胡屠户勇打范进。(生同笑)师:为什么一说“勇打”大家都笑了?就像武松去打虎一样

4、,武松打虎之前需要怎样?生:是需要喝酒的。师:可是武松面对的是一只老虎,胡屠户面对的是一个书生、一个疯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所以这个“勇”字,的确有点意思。等一会儿我们品咂一下。刚刚我们说了,胡屠户这一巴掌是最关键的,现在我们就来重点分析胡屠户的这一巴掌。书上说,这一巴掌打得真亲切,是怎样的一巴掌?请同学们认真去读一读课文第7、8、9段,说说自己的看法。文中说“少不得还洗下半盆猪油来呢!”如果别人打你一巴掌,你也会打得觉得亲切吗?所以这种手法就让人觉得好笑了,对不对?【屏显】精读课文第7段到9段,想一想,胡屠户这一巴掌,是怎样的一巴掌?胡屠户这一巴掌打得真亲切,因为。胡屠户这一巴掌打得

5、真,因为。 师:刚刚有同学说这一巴掌真“勇敢”,先让他来说说理由,从文本中找理由。生:第七段,胡屠户说女婿如今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但“局不过众人”,“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这些都可以看出来,那一巴掌打得真勇敢,需要鼓足勇气去打。生:这一巴掌打得真“重”。中文说“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师:范进被打晕了,说明胡屠户打得很重。后面邻居帮忙,半天才醒过来,这是他晕了以后直接的表现,任何人晕了以后都是这样,后面就不能直接说他打得很重。但课文中的确还有地方说他打得很重,哪位同学帮助分析一下?生

6、:胡屠户觉得“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他自己都觉得手疼,所以打得一定很重。师:这是物理的作用力与反作用是吧。手都疼起来了,打得真重,继续。生:这一巴掌打得真痛快。胡屠户其实看不起范进,今天虽然范进中举,但是胡屠户有机会来打一下范进,那就一定要打重一点。师:我们来想一下,胡屠户当时是觉得痛快吗?生:我觉得打得很不安。师:很不安,我们看上去,胡屠户打得勇敢、痛快,但是对胡屠户本人来说,他真的是鼓起了十二万分的勇气才打这一巴掌的,所以胡屠户本人并不痛快。可能谁会觉得痛快呢?邻居、看的人或者课堂上的你,你觉得是谁?这个话题我们先放一放。继续,还有没有别的答案?生:我觉得这一巴掌打得真可怜。因为胡屠户之

7、前一直都看不起范进,而这一次范进中举了,好不容易可以拉拢一下关系,以后好占点便宜,结果他刚中了举,却又必须去打他一巴掌。师:他可能担心女婿会不会记仇啊。你觉得胡屠户作为一个杀猪的普通百姓,左右为难,你瞬间就会觉得他很可怜,是不是?你的眼光真的很深邃,非常棒,继续。生:我觉得这一巴掌打得很小心。因为胡屠户“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所以他很小心,怕把他打死。(众生笑)师:应该是怕被范进计较,对不对?一方面要小心地去打,另一方面又必须打得生:重。生:真实。师:所以,这一巴掌,重也重不得,轻也轻不得,打得真滑稽。刚才,我们聚焦这一巴掌,从打得亲切到打得小心、打得可怜、打得滑稽

8、,我们从表层到内里逐步分析,层层深入。【屏显】表层内里师:这是我们学习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辨析写法师:这一巴掌成为了文学史上经典的一巴掌。同学们,实际上这一巴掌是有生活原型的。原型是这样的,大家看看,能看懂不?【屏显】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子孺言:“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子宜亟归,迟恐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示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

9、,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同治年间吴县潘氏刻本)师:看来,的确是有人中举喜疯了的。思考一下:这个故事和范进中举的故事相同之处在哪里?生:都是中举以后很开心发疯了,然后打了一巴掌就好了。师:注意,这个故事可没有打一巴掌啊。中举的人疯了,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发疯是因为生:心开了。师: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什么?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生:让他害怕的东西来吓他,让他的心闭上。师:如果我们从看戏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和范进中举的故事,哪一个更好看呢?生:范进中举。师:好看在哪里呢?生:胡屠户打的那一巴掌好看。师:胡屠户这一巴掌怎么就好看呢?我们想一想,这一巴掌可以由其他人去打吗?【屏显】吴敬梓为什么让胡屠户

10、去打范进一巴掌?下面这些人可不可以去打这一巴掌?报录人范母一乡邻张乡绅师:比如,报录人,这个主意是报录人出的,能让他来打吗?报录人出了这个注意说明了什么的?生:说明报录人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师:这叫经验之谈。我们先暂停这个讨论,换个角度假如你是范进,从十几岁开始读书,读到五十多岁,一辈子,几十年,考了二十多次,考得家徒四壁,甚至到了要饿死的程度,啥都没有,但是一旦中了,就好了,就会怎样?生:有钱有房。生:张乡绅给他送钱。生:胡屠户也给他送钱。生:众乡邻也送东西。师:周围人都给他送东西,他以前没有的东西,通过中举这件事,都拥有了。所以他疯了,可不可以理解?其他中举的人疯了,也都可以理解的。这样的

11、事报录人见得特别多,让报录人去打,可以吗?生:范进特别害怕胡老爹,但是不害怕报录人。师:从情节发展角度来讲,他怕胡老爹,这个事前面有生:铺垫。师:那母亲去打呢?生:没力气。师:邻居去打呢?生:没有理由。师:那张乡绅可以去打吗?生:张乡绅是读书人,读书人打读书人不好。师:让一个读书人去打读书人,不好是吧?我们明年会学到一篇课文孔乙己,那就是读书人打读书人,我们明年要再次勾连这个情节,读书人打读书人不好。为什么在吴敬梓笔下,一个杀猪的人去打读书人就好了呢?胡屠户的这一巴掌,在小说里,为什么好笑、耐看,经得起分析?生:比较符合他的职业特点,凶神恶煞的。生:胡屠户在范进从前的生活里,有绝对主宰地位。师

12、:为什么他在范进的生活里处于主宰地位,敢把他骂得“夹七夹八”“狗血喷头”?就因为范进是是女婿、是晚辈?生:他比范进有钱。师:还有别的理由吗?生:让胡屠户打,是因为让他打最好看。这里面其实两个人都变了。第一个是范进,范进中了举之后变成了一个疯子;第二个是胡屠户,他之前是对范进很苛刻,很严厉,但是,当范进中了举之后,他又变得很敬重范进。他的变化和范进的变化放在一起,就觉得很耐看。师:范进是什么变了?(身份)胡屠户是什么变了?(态度)如果中举前胡屠户打范进这一巴掌,可能就很自然随意了,就是同学们说的“有手感”;但是现在范进身份变了,是“老爷”了,胡屠户的态度变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胡屠户这一巴

13、掌存在着严重的自我纠结。这个纠结就很好看。所以这一巴掌好看,是因为什么?生:有反差。生:有矛盾。师:总结得特别好。大家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人物在语言、动作、心理上的矛盾反差。这一巴掌打下去,虽然文字上没有声音,但我们可以想一下,那一巴掌一定特别响亮。生:我还想补充一点:胡屠户是一个杀猪的,社会地位低;范进中举后,是一个老爷,一个老爷被一个杀猪的给打了,这种反差就很好笑。师:表层的反差是胡屠户态度前后矛盾的反差,深层的反差就是一个杀猪的人打了一个读书人。一个杀猪人打了一个读书人,我们读得却很痛快。为什么?生:当时社会的阶层氛围“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商人是最低的一个等级,却打了最高等级

14、的范老爷,这种反差很痛快。师:当时社会流行的是“万般皆下品”生:唯有读书高。师:士农工商,士是最上层的,商是最下层的。这里的反差才是更耐看的地方、反差更大的地方。到这里,同学们应该明白了,是谁打了范进一巴掌?生:胡屠户。师:表面上看是胡屠户,实际上是生:底层人民。师:是谁安排底层人民打了范进这一巴掌?生:作者吴敬梓。师:范进该不该打?生:不该打,他很可怜。师:现在看上去,范进很可怜,饭都吃不饱,所以不该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作者一定很不喜欢这个范进,我们可以在后面的阅读中找到一些理由。我们继续往下走。胡屠户这一巴掌我们都看得很痛快,很过瘾,因为它非常好笑。可笑的原因,往里分析是因为不和谐

15、,有反差,这就是喜剧性。【屏显】何为喜剧性?鲁迅先生讲过:“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就是说,滑稽可笑的人物或事物披上了一件令人炫目的漂亮外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庸俗或丑恶,而当这件漂亮的外衣被撕破时,不仅暴露出自己的本质原形,而且当众受到嘲笑、讽刺和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喜剧性是一种突现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和谐,给人以笑的审美类型。师:在这篇文章里,这件漂亮的外衣是什么?生:中举。师:中了举以后为什么很好?生:有钱。师:看文章,应该是有了做官的机会。是谁“撕下了这件漂亮的外衣”?生:吴敬梓。师:撕开了以后,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中那么多庸俗的、丑恶的东西,都一一呈现出来。

16、我们发现这个社会,原来这么荒诞、吊轨、好笑。思辨主题师:我们继续往主题深处走。【屏显】1.胡屠户这巴掌打在范进脸上,还打在谁的脸上?2.胡屠户一巴掌打醒了范进,范进从此一路高歌猛进,中了进士,选考御史,担任山东学道,管理全省教育工作,相当于教育厅厅长。你怎么看?师:先看第一个问题。生:张乡绅。师:张乡绅脸上这一巴掌,打得可是啪啪作响啊。我们来看看张乡绅是如何表演的?请把张乡绅最可恶的、最庸俗可笑的地方找出来。生:第十段。张乡绅说“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至亲骨肉”是形容父母兄弟这种有血缘关系的近亲的,他用这个词形容他跟范进的关系,可见他在极力拉拢中举后的范进。

17、师:范进中举后,你拉拢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这么肉麻、这么恶心、这么过分,吃相太难看了,是吧?生:第十段。“张乡绅先攀谈道”的“先”也可以看出来。按理来说,家里来了客人,是主人先说话的。师:这个时候,范进为什么不说话?生:他不知道怎样说。师:他还缺乏跟乡绅打交道的经验,有一瞬间的沉默,张乡绅就及时弥补了这个沉默。不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短暂的不适应后,我们的范进老先生就马上如鱼得水了。这个细节很重要,把“先”字圈起来。接着分析。生: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我感觉这里他在故意跟范进扯上关系。师:只要能扯上关系,哪怕经过十八弯,都要扯上。

18、“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张乡绅说:“都算!”这一巴掌,打在张乡绅脸上,还打在谁的脸上?生:我觉得也打在胡屠户他自己的脸上。第二段,范进想去参加乡试,因没有盘费,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淋头,说城里张府老爷方面大耳,范进尖嘴猴腮。中举后,又说他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些张府、周府的老爷,也没有他女婿这体面的相貌。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活生生地被自己打脸。确实,胡屠户地这一巴掌也打在自己的脸上。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了吴敬梓的高明之处,他没有自己跳出来说一句话,他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自己来打自己的脸。胡屠户一巴

19、掌打醒了范进,范进从此一路高歌猛进,中了进士,选考御史,担任山东学道,管理全省教育工作,相当于教育厅厅长。你怎么看?就是这样一个人,山东省的所有考生都要从他手里去选。你觉得这一巴掌还打在什么脸上?生:打在科举制度的脸上。这个科举制度让人都不像个正常的人。师:中了举呢,让人喜得发疯;没中举呢,又让人穷困潦倒。前三回还有谁发疯呢?生:周进。师:周进也发疯了,他是没中而发疯。所以你会发现,在这个科举制度下面,有没有正常的读书人?生:没有。师:有,但是很少,第一回就写了一个正常的读书人,是谁?生:王冕。师:王冕之所以是一个正常的读书人,因为他没有参加科举。那些汲汲于参加科举的读书人,都生:心灵扭曲了。

20、师:所以,说打在科举制度的脸上,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不完全正确。如果是打在科举制度的脸上,那胡屠户怎么解释呢?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啊,那些乡邻们怎么解释?乡邻们也都是趋炎附势的。其实哪个时代的乡邻都一样,今天我们的乡邻仍然是这样子。趋利避害、趋炎附势是人的本性。我们在这里暂停一下,回忆一下历史。在“二十四孝图”里面,你们知道孝子最多的是哪个朝代吗?生:汉朝。师:东汉。二十四孝子有八个都是东汉的,为什么东汉就出这么多孝子呢?生:当时有察举制度,皇帝选举孝顺的人做官。师:对了,历史老师教得蛮好的。考察你、举荐你的标准是啥?生:孝。师:你孝顺父母,就能做官,所以东汉的孝子就特别多。唐朝隐士特别多,隐居

21、在终南山。终南山离皇宫非常近,隐士名声如果很大,皇帝就会请你来做官,所以有个成语叫“终南捷径”。李白就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也曾在钟南山一带活动。所以你看,如果隐士可以做官的话,那么我们就去做隐士;如果科举可以做官的话,我们就去参加科举了。所以我们会发现,打脸科举制度是表层的,内里是围绕这个科举而建立的做官系统。科举只不过是做官的途径而已。做官也还是表层的,做官以后的好处是什么呢?生:钱。生:权。师:做了官以后,钱多了,权有了,什么都有了,用封建社会的话来说,什么都有了?生:功名富贵。师:所以这一巴掌,是吴敬梓打在“功名富贵”的脸上的。大家都像蚊子一样围着“功名富贵”嗡嗡地叫。为了赢得功名富贵,可

22、以不惜一切代价。我们来看一下,怀着这样的目的读书的范进,他当了官以后,会怎样?【屏显】范进当了官,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官?生:不是好官。师:百分之百不是一个好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本文找找看。生:第十段。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确幸得出自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刚提一下,他就赶紧抓紧讨好。师:很圆滑,很世故,一点都不像之前买鸡时那种唯唯诺诺的样子。很好!比较第一回,王冕是怎么做的?别人请他来做官,皇帝请他来作官,他都不去“不知所踪好久了”。还有哪一处?生:第十段。他给胡屠户六两银子,胡屠户不好意思拿回去,他就说:“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就感觉很师:他是不是

23、真来讨?是不是真来讨确确实实值得研究,你们研究出什么来了?生:他给钱给胡老爹的感觉,就很像赏赐。师:当你以一种赏赐的态度时,你的语气就是高高在上的。谁来接着补充?生:“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我感觉这里,范进很注重自己的容貌。师:“绾了头发”“洗洗脸”“邻居替他穿上鞋”,他一下子就拥有了胡屠户教他的两个字生:体统。师:他一下子就有了举人的“体统”,也就是我们说的生:派头。师:或者说是“架子”,这样的人,他怎么可能是一个好官呢?在后面的情节中,范进中举后本来要去做官,但是他的母亲死了,按照道理,他需要丁忧三年。他准备不报告,不报就可

24、以继续做官,大家看一下这里经典的描写,哪里是比较具有讽刺意味的?【屏显】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拱进后堂,摆上酒来。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箸来。范进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生:前面确实是啥也没吃,筷子都换了几回,但

25、是最后拣了一个大虾元子。师: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范进这个人很生:虚伪。师:这么虚伪的一个人,做了官以后怎么去考人呢?周进托付他去找一个人,说碰到他就给取中了,他就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报答周进对他的恩典。【屏显】会试已毕,范进果然中了进士。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命下之日,范学道即来叩见周司业。周司业道:“山东虽是我故乡,却也没有甚事相烦。只心里记得训蒙的时候,乡下有个学生叫荀玫,那时才得七岁,这又过了十多年,想必也长大成人了。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拔了它,也了我一番心愿。”范进听了,专记在心,去往山东到任。考事行了大半年,按临兖州府,

26、生童共是三棚,就把这件事忘怀了。范进在发童试案的前一晚才想起,顿时急了,怕没有办好老师吩咐的事,翻看了上百张卷子却没找到荀玫的卷子。幸得门下一个年老幕客的提醒,或许那荀玫已经中学被取了也不是。果不其然,已取的十几卷中头一卷便是荀玫。范学道看罢,不觉喜逐颜开,一天愁都没有了。师:这就是山东学道范进。对话作者师:之前我们留了一个伏笔,可能是吴敬梓特别不喜欢范进这样的人,所以设计的治疯方法,是狠狠打范进一巴掌。那你觉得吴敬梓有可能是什么样的人?生:没考上的。师:如果没考上就说考上的人不好,那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吗?还有可能呢?生:他比较清高。师:清高,他不愿意像他们一样在功名富贵里去打滚的。他家里

27、有钱吗?(有)人家家里可有钱了,你看一下:【屏显】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也。吴氏世望族,科第仕宦名于全椒。敬梓生颖异,读书过目辄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金二万余,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与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师:他的祖父中过殿试的第三名,也就是探花。【屏显】安徽巡抚赵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金陵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千卷,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或冬日苦寒无酒食,邀同好汪京门、樊圣谟辈五六人,乘月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

28、夜如是,谓之“暖足”。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晋芳延至其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敬梓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帖括(帖括即科举)士如仇,其尤工者尤嫉之。缘此所遇益穷。与程廷祚为至契,廷祚好治经,敬梓晚年亦治经,曰:“此人生立命处也。”敬梓既殁,其同年王毂原又曾适客扬州,告转运使卢见曾,敛而归其殡江宁。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士争传之,比于石头记水浒传云。安徽通志稿列传卷三,胡止澄纂,民国印本生:吴敬梓好叛逆呀。师:一般人家里没有钱去考科举,举全家好几代人的努力才可

29、能培养出来一个读书人,所以这个读书人如果中了举的话,他是有义务去照顾全家族的人。在我们湖南有句话叫做“方尚书做官,连带湖南一省”,意思是方尚书做了官,湖南一省都要照顾。刚才同学的说法是非常合理的,吴敬梓很叛逆,他就是这个家族的叛逆者,他们家是什么样的人?生:世代科举的人。师:他是什么样的人?生:嫉科举如仇。师: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博学鸿词科,你们知道清代谁被举荐博学鸿词科吗?纪晓岚。博学鸿词要求很高,一是渊博精深的学识,二是优美恢宏的文词。可见吴敬梓的确有才华,但他拒绝了,确实很叛逆。生:他是一个有材并且惜才的人,因为,他写书,后面写到他看到有才之士就会想去举荐他,可以看出他也很惜才。师:对,

30、自己有才华,所以他也珍惜有才华的人,这样有一个成语叫生:惺惺相惜。生:他是一个败家的人。“袭父祖业有金二万余,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与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师:就是一个败家子。别人把钱看得很重,比如我们课本里面的胡屠户,哪里可以看得出来看得很重?生:把钱“攥”起来。师:“攥起来”“舒过来”“缩回去”,爱钱如命,你们爱钱如命,我就挥金如土。生:我认为吴敬梓还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他不仅读书,还“歌吟啸呼”。师:这会让我们想起生:魏晋名士。师:他身上是有魏晋名士的习气的,我们读儒林外史,就会发现,里面有一批人就是名士。生:他是一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生:很自由。师:说到

31、这里,我们一定会问一个问题,吴敬梓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他一定遭受了一件事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家道中落。师:对。家道中落。他祖父是探花,他父亲也中了一个进士,是教书先生,但是家里还是有钱。他的父亲死了以后,族里的人就来争夺家产,极尽各种丑恶的手段,吴敬梓那时还很年轻,二十二三岁,正是一个青年叛逆的时候,所以他就走上了叛逆的路。他的家是安徽的,他为了跟他的家族彻底决裂,就搬到南京去了,所以他就过得更穷了,也就叛逆的更严重。你会发现,在儒林外史这一帮可笑的人,背后有吴敬梓一双怎样的眼睛?生:犀利的眼睛。师:这双眼睛目光是怎样的?热的还是冷的?生:冷的。师:吴敬梓用自己的牺牲来跟这个社会抗衡,他

32、有没有像我们今天有些人一样“躺平”了,啥都不做了?生:他写了很多书,儒林外史是最著名的一部。师:他为什么要来写这部书?南京举行泰伯祭祀时,他把自己的房子都卖掉了来支持这件事,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想通过儒林外史这部书来生:展示自己的信仰。师:什么信仰?这个信仰是希望读书人像谁一样?生:王冕。师:对,他是希望读书人能像王冕一样,知礼义,知廉耻,而不能像周进、范进那样寡廉鲜耻,为了功名富贵什么都不要了,所以他的冷眼背后,其实是一颗热心。【屏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乡里传为子弟戒谤书: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吴敬梓这一巴掌,想唤醒什么?

33、师:吴敬梓的行为,引起了当时乡里人的反感,教自己孩子都说“不要学吴敬梓这个败家子”,“乡里传为子弟诫”,并说儒林外史是谤书,几百年过去了,历史给了吴敬梓一个公正的评价。红楼梦的这段话,是不是也可以形容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呢?儒林外史在有些人看来是不是“满纸荒唐言”,是不是有“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作者傻不傻?痴不痴?而“谁解其中味”,留给同学们读完儒林外史这部书再来说。吴敬梓这一巴掌,他想唤醒什么?读完这本书,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师:儒林外史开篇有一个开篇词,我们一起来读:【屏显】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

34、,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儒林外史开篇词师:今天我们读了范进中举,这篇文章确实好笑,但是笑过以后我们知道,这其实是吴敬梓的“辛酸泪”,大家要注意这本书的开篇词,每本书的开篇词都基本奠定了这本书的感情基调,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什么?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师:儒林外史的开篇词,你觉得哪四个字最重要,成为了全书的主线?生:功名富贵。师:太棒了!就是功名富贵。吴敬梓反对的不是科举,或者说不完全是科举。这里我们要再讲一个问题。吴敬梓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讲不讲功名富贵?讲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儒家是主张你去追求功名富贵的,但正如孔子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吴敬梓希望大家用合乎道义的方式去追求功名富贵。而且有了功名富贵以后,也不是来为自己去谋福利,而是为这个社会做贡献。所以在儒林外史的后面,你会发现有很多正面形象的读书人,他们也追求功名富贵,但是没有钻到钱眼里面出不来,是吴敬梓理想的读书人形象。所以这是一本厚厚的书,从今天开始,每天看一回,慢慢读,细细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