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课外文言文翻译.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888267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课外文言文翻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七上课外文言文翻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课外文言文翻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课外文言文翻译.ppt(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上课外文言文翻译七上课外文言文翻译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尝曾经。3(诸)众,多,一些。4(游)嬉戏玩耍。5李李子。6(折枝)压弯树枝。7竞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8走跑。9唯:只有。10信然真的确实是这样。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

2、母知其渲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1)少时:小时候(2)诵:背诵,背书(读出声音来)。(3)方:正在。(4)织:织布。(5)辍(chu)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6)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进:背诵下去。(7)渲:这里指“遗忘,忘记”之意。(8)何为:即“为何”,为什么。(9)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10)引:拿来,拿起。(11)裂:割断。(12)戒:告诫。(13)自是之后:从此之后。自是:从此。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

3、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说:“我把布剪断了,还能继续织吗?(以这件事作为警告)。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遗忘书中的内容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故事也同时告诉我们:作为小辈要善于理解长辈的教导,因为长辈总是为我们好。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2),窃(3)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4)默记。暮归,忘其牛。或(5)牵牛来责蹊田(6)者。父怒,挞(7)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8)如此,曷(9)不听其所为?”冕因去(10)

4、,依僧寺以居。夜潜(11)出,坐佛膝上,执策(12)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13)。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14);冕小儿,恬(15)若不见。1)牧:放牧。(2)陇:田埂。(3)窃:偷偷地,暗中。(4)辄:总是(常常)、就。(5)或:有人;有的人(6)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7)挞:鞭打。(8)痴:入迷。(9)曷:通“何”,为什么。(10)去:古义离开,离去。今义:到去。(11)潜:暗暗地、悄悄地。(12)执策:拿着书卷。(13)旦:早晨,天亮。(14)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5)恬:心神安适。(16)异:(意动)(17)一词多义(之)父怒,垯之:他。执策应长明灯读之:无实义。(

5、17)“被”通“披”:穿戴(18)亦:也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

6、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远:从远方;委:抛下之:他,这里指生患重病的朋友疾:重病;值:恰逢,赶上;胡:中国古代泛指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秦汉时一般指匈奴;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语:动词 对.说,告诉子可去:您可以离开这里。子,第二人称代词“您”的尊称。去,离开相视:看望你;相,具有指代性的副词;令:使,让败义以求生: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邪:句末语气词,

7、表疑问,相当于吗,呢;既:已经;一:全;整个;无义:没有义气;郡:这里指城;汝:通“你”独止:一个人留下;止:留下;委:舍弃、抛弃;以:用;遂:于是,就;相谓:相互议论无:不懂;义:道义;之:的;吾:第一人称,我;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还:撤回;一:整个。并:都;获全:得到保全;做人要像荀巨伯那样讲义气、不背叛仁义与道德,方可获得他人的赏识与尊重。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

8、,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全句的意思是: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智慧的意思)。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

9、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出处】:论语里仁1【注释】:见:动词,看见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齐:向看齐,与平等。“焉”:代词,意为“他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

10、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注释心不在此。此:这决不能记。决:肯定心到最急。急:至关重要的要点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孔子过(1)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

11、哀。夫子式(2)而听之。使子路(3)问之,曰:“子之哭也,壹(4)似重(5)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6)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7)政。”夫子曰:“小子(8)识(9)之,苛政猛于虎也!”(1)过:路过。(2)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做动词用 扶轼。(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4)壹:的确,确实。壹似重有忧者: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5)重:重叠。(6)舅:丈夫的父亲。(7)苛:繁重的,沉重的。政:征税。(8)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9)“识”读zh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

12、路前去询问子路走到女子身旁,说:“听您的哭声,真像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我怎能不伤心呢。”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的统治。”孔子沉默了一会,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害人啊!”1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译

13、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孤:幼年丧父范仲淹 以为:把当作谪:贬谗:说别人坏话沃:浇适:旧指女子出嫁。世家:家世。去:离开,离去。寝:睡觉。或:有时。辄(zh):总是。啖(dn):吃,喝。旨:要领

14、。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馕(zhn)粥:稠粥。日昃:太阳偏西。昃(z)。孤:幼年丧父。辞:辞别沃:冲洗。这里是“洗”的意思。食:饭,三餐。给:提供,给。士:有志向的人去:离开。南都:指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氏:姓。尝:曾经。或:有时。既:已经;以后。再:两次。旨:要义。始:曾经。昏怠:昏沉困倦;怠,疲惫困倦。食不重肉: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同“食不兼肉”。之:到.去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能以索持犀牛却行。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

15、忠,擢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原文翻译 折叠 编辑本段.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浓眉俊目,长相英俊,身材颀长,神采灼烁,双手过膝,可在百步之外可以一箭穿过杨叶,号“小养由基”。能用铁索牵引犀牛倒退而行。曾经乘骏马驰骋突袭敌阵,来往如飞一般。起初,解元从保安军德清砦zhi 起兵,积累功绩任命清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提拔他做偏将军。韩世忠兵出下邳,听说金兵大队人马将要到达,众人惊恐,军心动摇。韩世忠对此感到

16、担忧。解元便带领二十余骑兵,擒拿金兵俘虏,详细知道敌方的情况。不久再次去往,敌方从四面集中数千骑兵,解元身陷敌方布阵,左右像鹘一样猛击,大声呼喊,声振刀甲,一位酋长惊恐,坠下马,马跑了,众金兵恐慌逃走。解元因为功绩任命阖门宣赞舍人。郑人有逃暑1于孤林2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3衽4以5从阴。及6至7暮8,反9席10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11阴,而患露12之濡13于身。其阴逾14去15,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1.逃暑:避暑,乘凉郑人逃暑2.孤林:独立的一棵树3.徙(x):移动4.衽(rn):卧席5.以:为了,目的是6.及:等到7.至:到 8.暮:黄昏 9.席:睡 10.于:在

17、 11.从:跟从 12.露:露水13.濡(r):沾湿14.逾:(通假字,同:愈)同愈,更加 15.去:离开16.患:苦于17反:通”反“18徙衽(xrn):移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郑国有个人在一棵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

18、思,六岁便解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非常)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一起)诣太学,补国子生(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还过(拜访)江革,时大雪,见革敝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穿)襦(短袄),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江革小时候就很聪明,很早就表现出写文章的才能和情思,六岁时就会写文章。江柔之非常赏识他,说:“这个孩子一定会

19、振兴我的家族。”江革九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弟弟江观一起生活在孤苦无依的贫困中,也没有老师朋友作伴,兄弟两人就互相激励,读书的精力始终没有表现出疲倦。十六岁母亲去世,他因为孝顺闻名。服丧完毕,江革就和弟弟江观一起到太学,被增补为国子生,在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南齐的中书郎王融、吏部(官员)谢朓对他很推崇。谢朓曾经担任皇家夜间警卫,回家时(顺路)拜访江革。当时下着大雪,(谢朓)看见江革穿着破棉衣,铺着单薄的席子,但是沉醉于学习中不知疲倦(寒冷),叹息了很长时间,就脱下自己穿的短袄,并亲手割下半片毡给江革作为卧具才离开。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

20、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负:背。3.笈(j):书箱。4.或:有时。5.庵:茅草小屋。1 6.荆:这里指荆的枝条。7.刻:划。8.缚:捆扎。9.麻蒿(ho):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10.题:题写。11.其:书上的。12.悦:敬佩。13.静:“静”为通假字,通“净”。14.易:交换。15.终:死,终止。16.诫:告诫。这是他临终时对他弟子说的话。17.夫(f):句首发语词。18.犹:如同。19.虽:即使.20.耳:罢了。21.学无

21、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22.负笈不远险阻:背着书箱不认为这是万里险阻。远:认为这23.人而不学,则何以成:人如果不去学习,凭什么成功?24.暗则/缕麻蒿/以自照:如果视线昏暗就捆麻蒿点燃它用来照明自己。25.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人要勤奋好学,虽然去世了可是精神仍在。而不好学的人,虽然还活着,只是生命活着罢了!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籍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任末有时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麻蒿取光。看书有

22、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同学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任末的成功,告诉了我们学习中要注意的很关键的问题:一是学习态度,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勤奋学习;二是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随时记录。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有好的心得要随时记录下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有用的知识。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并不是靠短暂的记忆来见证的,而是要靠日月积累、刻苦努力得来的 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

23、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薪:砍柴。裘:羊皮袄。瞋目(chn m):睁大这眼发怒样。视:眼光。仪貌之庄:外貌高雅。皮相之士:只看重外表的人。谢:道歉顾:回头看延陵季子外出,看见路上有别人丢失的金子。正值比较炎热的五月,有一个披着羊皮袄砍柴经过这里的人,季子对他说:“你把地上掉在那里的金子捡起来。”砍柴的人把镰刀丢到地上,眯着眼睛做出轻蔑的样子,将手一甩,说:“你地位那么高,为什么眼光那么浅?外貌高雅,为什么说话却那么粗俗?我五月天披着

24、羊皮袄砍柴,难道就是捡人家丢失的金子的人吗?”季子向他道歉,并向他请教他的姓与名。砍柴的人说:“你只是个看重外表的人,我怎么值得向你通名道姓呢?”他于是不回头地走了 昔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再掷之,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如鹘,可能猎兔耳,乃鸭邪?凫举掌而示,笑而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他兔否?1)鹘(h):鹰隼类鸟名,一种凶猛的鸟,可饲养用以打猎。(2)去:到、前往。(3)凫:野鸭。(4)扬:掷开、丢出。(5)蹒跚:指腿脚不灵便,走路一歪一扭的样子。(6)其分:才是你的本分。“

25、分”同“份”(7)提掷:提起来抛投出去。掷,抛、投。(8)将猎:准备去打猎。(9)鹘:隼的旧称,一种凶猛的鸟。(10)昔人:前人,古人.(11)原:原野。(12)掷之使击:掷,投掷,抛掷,扔。把凫投放出让它袭击兔子。击:攻击,攻打。(13)投:掉落。(14)以:用法同“而”。(15)杀而食之乃其分:食:吃。其分:这才是你的本分。其,指代鸭。(16)奈何加我以掷之苦乎: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加:增加。(17)其:那。(18)谓:以为(19)尔:你。(20)搦:捕捉。(21)为:是。(22)否:同“不”。(23)加:加于。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

26、(yng)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南岐:地名,在当时秦蜀一带。辄:音zh,就,总是。瘿(yng):颈瘤病,俗称大脖子病。群小3:贬称见识浅陋的人。故:所以甘:甜焦:通“憔”,细瘦。吾类:像我们;类:像垒然:像垒砌一样,指加粗了。焉:哪里,为什么。方:地方。然:代词,这个样子终:自始至终莫:没有聚:聚拢善:好去:去除以:认为耶:吗南歧在秦蜀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味道甘甜,但水质不好,只要喝了这种水的人都生颈瘤病,所以那里的居民

27、没有一个不患有颈瘤病。后来他们见到外地人来了,一些见识浅陋的人和妇人们一起涌去围观还嘲笑外地人说:“邹人的脖子真奇怪!又细又瘦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说:“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颈瘤病,你们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认为我的头颈细瘦(不正常)吗?”嘲笑(秦蜀)的人大笑道:“我们这地方的人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啊?”他们终究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方:正,正在。至:到。反:同“返”,返回

28、,回去。言:说。嘻:叹词,表示惊叹。过:过失。交游:交朋友。进:入朝为官。退:不做官。食:吃。豆:古代一种食器。亦:也。市租:税租。以:用。再拜:拜两次,表示十分恭敬。辞:推辞,不接受。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 从前有个人要去打猎却不认得鹰隼,买了一只鸭子,就到野外去了。野外窜出一只兔子,(他

29、)扔出鸭子,要它去追捕(兔子)。鸭子不会飞,跌到地上。(他)又扔它出去,(鸭子)还是跌到地上。这样重复了三四次后,鸭子忽然蹒跚(走着)像人那样说:我是鸭子,(被)杀了吃肉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掷的痛苦加于我呢?那个人说:我当你是只鹰隼,可以追捕兔子,(没想到)你竟是只鸭子呀!鸭子举起脚掌给主人看,笑着说,你看我这样的脚掌,能够抓到兔子吗?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

30、为友如初。”从前有个借宿在朋友家里的楚国人,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来,楚国人不知道。恰好他让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鞋,仆人私藏了买鞋的钱把偷来的鞋子交给他,楚国人也不知道。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看见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国人的脚上,很惊讶地说:“我本来就怀疑是你(偷了我的鞋),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于是和他断绝了关系。过了几年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他的朋友来到这个人的家里,向他道歉说:“是我不够了解你,才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请让我们和好如初吧。”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阙子【注释】错

31、:镶嵌。纶:钓鱼绳。是:正确。者:的人处位:所处的位置.好(ho)爱好。2.桂肉桂树皮可做香料用桂皮制作的香料饵引鱼上钩的食物。3.错以银碧镶嵌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错,镶嵌。碧,青白色的玉石。以:用。4.翡翠(ficu)鸟名,有蓝色和绿色的羽毛,羽毛可做装饰品。纶(ln)钓鱼用的丝线。5.处位所处的位置。是正确。6.不几不多。几:多少。7.为:作为。8.故:因此。9.芳饰:漂亮的装饰。10.辩言:说辞。11.缎:锻造。12.务:事情。1鲁国有个人喜欢钓鱼。他把桂皮当做诱饵,他用黄金做成鱼钩,上面还镶嵌着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作为装饰;他用翡翠鸟的羽毛捻成细线。他钓鱼时选择的位置和摆出的姿势

32、都很正确,但是钓到的鱼却寥寥无几。因此说:“钓鱼重要的不是漂亮的装饰;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在于善辩。”做任何事情,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不仅仅要依靠华丽却虚浮的外表来完成。不是依靠绘声绘色、无懈可击的语言办成的,而是真正的能力。这则寓言中那位用金钩桂饵钓鱼的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证!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见五六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1.去:距离。2.许:左右、大约。3.刹(ch

33、):寺庙。4.颇:很。5.夕:傍晚。6.盗:古代盗是小偷.7.逾:翻越。8.觉:察觉。9.遂:于是,就。10.亡:逃跑。11.诣:到.去。12.从:跟从,跟随.13.伫足:停步;停留。14.肆:店。15.怪:对感到奇怪。16.啮:咬。17.置:放。18.盖:用在句首,表示推测19.立仆:向前倒下(死了)仆:向前倒下。20.疑:对.感到怀疑。21.翌(y)日:第二天。22.俄而:一会儿23.徒:酒徒。24.越:抢劫。25.古:古老。26.盖:大概。26.缚:绑。距离杭州一百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翻越墙头进入庙内。狗大叫起来,一位僧人醒了,(他发现了那个小

34、偷)。小偷就砍下僧人的头,僧人就倒在地上,死了。于是小偷偷完财物后逃走了。第二天,有两个小僧人进入房间,看见了那位僧人的尸体,非常惊讶。于是他们就到官府报案,那只狗也和他们一起去了。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五六个酒徒在喝酒狂欢。狗停止脚步不向前走,僧人(对狗停止脚步不向前走这个举动)觉得很奇怪。不一会儿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徒不放。僧人怀疑他是小偷,便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后,果然是他。原来狗也是有智慧的。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选自战国策).方:正。2.蚌:

35、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产珍珠。3.曝(p):晒(太阳)。4.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5.喙:嘴,专指鸟兽的嘴。6.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7.即:就,那就。8.谓:对说。9.舍:放弃。10.相舍:互相放弃。11.并:一起;一同。12.禽:通“擒”,捕捉,抓住。13.钳:夹住。14.喙:嘴。15.即:就。16.出:指鹬的喙被夹住后拔不出。17.日:天。18.啄:吃。有个河蚌刚刚打开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

36、你的嘴不取出来,那就会有死鹬了。”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蔡磷,字勉旃(zhn),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w)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y)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nin)而致之。重:以为重诺责:诺言和责任敦:重视风义:情谊语:告诉辇(ni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亡何”:不久。通“无”,没有“其人亡”中的亡:死亡翁:父亲知:了解;知道致:还给;送还尝:曾经故:所以且:而且卒:最终券:字据亡何:不久愕:惊讶致:给全文翻译

37、吴县有一个叫蔡磷,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磷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蔡磷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了解我,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磷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共:一起。捉:拿起来,

38、举起,握。掷:扔。去:抛去。尝:曾经。乘轩服冕:复词偏义。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如故:像原来一样。如:如同,好像。废书:放下书。废:停止。观:观望。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窥:偷看。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子:指你。割席:割开草席,分清界限,断交关系。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

39、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倾,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两虎之功。卞庄子:一作管庄子,传说为春秋时期鲁国勇士。馆竖子:旅馆的童仆。竖子:童仆。止:阻止。且:将要。从:由;伤:指伤虎。一举:一次行动。立:站立;须:等待。须:等待。有顷:顷刻一会儿。卞庄子想要刺杀老虎,旅馆里的童仆阻止他说:“两只老虎正将要吃一头牛,它们会因为肉味甘美必定互相争抢起来,争抢了就必定会打起

40、来,打完强者受伤,弱者死亡。(再)刺杀伤虎,一次行动就有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卞庄子也认为是这样,于是站立等待。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争斗起来,强者受了伤,弱者死亡。卞庄子刺杀了受伤的虎,一次行动果然有杀两虎的功效。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暮:夜晚。令:派、使、让、命令。方:才。之:代词,指老朋友。俟(s):等待。恐:恐怕,担心。信:讲诚信,守信。故:旧的,原来的。食:吃饭。信:讲诚信,守信。(讲信用

41、,为动词)止:停止。求:寻找。止之食:留故人吃饭。返而御:你先回去等我。昔:从前令:派故人;老朋友服:让信服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那你等我。”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

42、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4)汝曹:你们。(5)戮力:合力,协力。(6)社稷:古代帝王和诸候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拿一支箭来。”他把拿来的箭一一折断,扔在地下,隔了一会儿,阿豺又对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断。”慕利延毫不费力地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再取十九支箭来把它们一起折断。”慕利延竭尽全力,怎么也折不断。阿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单独一支容易折断,聚集成众就难以摧毁了。只要你们同心协力,我们的江山就可以巩固。”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

43、,杀而埋之;归而泣,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必死,向者吾见孙叔敖埋蛇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也。泣:哭泣。归:回去。故:原因。对:回答。为:是。故:缘故。今:现在。及:等到。安在:在哪里?安”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在”之前。有阴德者,天降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阴德,指有徳于人而不为人所知。去:离开。向者:从前,过去。这里指“刚才”。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仁:仁慈。楚令尹:楚国的宰相。令尹:官职名,相当于宰相。信其仁:信服他的仁慈。孙叔敖:春秋是楚国人。楚庄王时为楚令尹.两头蛇;长两个头的蛇孙叔敖幼年的时候,曾经游玩时,看见一条长着两个头的蛇,便杀死它并且埋了起来;(他)回到家里就哭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哭泣,孙叔敖便回答说:“(我)听说看见长两只头的蛇的人必定要死,刚才我看了一只长有两头的蛇,所以害怕我会离开母亲而死去的。”他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担心别人再看见它,就把它杀掉并埋起来了。”他母亲对他说:“我听说对别人有恩德而又不为人所知的人,老天会报答他的好处的,所以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长大成人后,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上任,人们就已经都相信他是个仁慈的人了。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