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A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ppt(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rA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 一、乌一、乌鞘鞘岭隧道岭隧道岭脊段概况和设计思想岭脊段概况和设计思想 二、监控量测的目的和内容二、监控量测的目的和内容 三、监控量测方法与结果三、监控量测方法与结果 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五、三维位移监测及应用五、三维位移监测及应用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一、乌鞘岭隧道概况和设计思想一、乌鞘岭隧道概况和设计思想v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铁路兰州至武威段增建二线工程,两座单线
2、隧道,埋深400 1100m,线间距40m,隧道长20.05km。岭脊区段隧道穿越F4、F5、F6、F7四条7587m 范围分布的区域性大断层组成的宽大“挤压构造带”,岩性主要为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千枚岩和压性断层破碎的泥砾及碎裂岩。围岩强度应力比仅为0.0310.040。高地应力软岩区段施工挤压大变形显著,变形控制困难,计划工期2.5年,时间紧,显示出显著的乌鞘岭特色。v乌鞘岭高地应力软岩区段隧道设计思想v 控制挤压性围岩大变形的设计理念有刚性和柔性法。刚性设计法仅在小埋深、低地应力的软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而柔性设计的先行导坑法、多重支护法、可缩式支护法和分阶段综合控制法其基本理念是相
3、同的,都是容许围岩变形,释放地应力,减低支护压力,同时又能约束围岩松弛和过分变形,保持隧道稳定的目的。v但在技术手段上又有各自差异,从经济、工期上具有较大差距,例如先行导坑应力释放法虽然扩挖隧道施工经济,但导坑本身施工仍然困难,增加支护工程量大;可缩式支护结构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较长。v 针对乌鞘岭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区段实际情况,采用柔性结构设计理念分阶段综合控制法。即首先选择合理的断面形状,留足预留变形量,短锚管超前支护,中等长等系统锚杆和少量补强锚杆围岩加固,多重支护,适当提高衬砌刚度和提前施作衬砌。vF7断层区段:正洞隧道为圆形断面形式,加强第一次支护刚度的多重支护,较大刚度的钢
4、筋混凝土衬砌。v岭脊高地应力软岩区段:采用椭圆形断面,一次支护25cm,预留变形量2535cm等作为多重支护,大刚度钢筋混凝土衬砌。(一一)量测目的量测目的二、监控量测的目的和内容二、监控量测的目的和内容1.1.1.1.提供监控设计的依据和信息提供监控设计的依据和信息提供监控设计的依据和信息提供监控设计的依据和信息 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掌握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掌握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掌握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掌握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2.2.2.2.指导施工,预报险情指导施工,预报险情指导施工,预报
5、险情指导施工,预报险情 作出工程预报,确定施工对策;作出工程预报,确定施工对策;作出工程预报,确定施工对策;作出工程预报,确定施工对策;监视险情,确保施工安全。监视险情,确保施工安全。监视险情,确保施工安全。监视险情,确保施工安全。3.3.3.3.校核理论,完善工程方法校核理论,完善工程方法校核理论,完善工程方法校核理论,完善工程方法4.4.4.4.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二二)监测项目与内容监测项目与内容1.1.1.1.地质和支护状态现场观察;地质和支护状态现场观察;地质和支护状态现场观察;地质和支护状
6、态现场观察;2.2.2.2.岩体岩体岩体岩体(岩石岩石岩石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力学参数测试;力学参数测试;力学参数测试;3.3.3.3.围岩与结构应力应变测试;围岩与结构应力应变测试;围岩与结构应力应变测试;围岩与结构应力应变测试;4.4.4.4.围岩压力测试;围岩压力测试;围岩压力测试;围岩压力测试;5.5.5.5.围岩性能物理探测;围岩性能物理探测;围岩性能物理探测;围岩性能物理探测;6.6.6.6.围岩和结构位移测试;围岩和结构位移测试;围岩和结构位移测试;围岩和结构位移测试;7.7.7.7.爆破振动测试等。爆破振动测试等。爆破振动测试等。爆破振动测试等。规范规定的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
7、规范规定的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规范规定的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规范规定的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三、量测方法与结果三、量测方法与结果(一一)地质素描地质素描 结合隧道施工、同步进行洞内围岩地质工作:结合隧道施工、同步进行洞内围岩地质工作:结合隧道施工、同步进行洞内围岩地质工作:结合隧道施工、同步进行洞内围岩地质工作:它是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它是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它是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它是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地质工作,是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和支护措施的合地质工作,是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和支护措施的合地质工作,是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和
8、支护措施的合地质工作,是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和支护措施的合理性的最直观、最简单、最经济的描述和评价。理性的最直观、最简单、最经济的描述和评价。理性的最直观、最简单、最经济的描述和评价。理性的最直观、最简单、最经济的描述和评价。1.1.1.1.岩性;岩性;岩性;岩性;2.2.2.2.结构构造特征;结构构造特征;结构构造特征;结构构造特征;3.3.3.3.岩体风化程度;岩体风化程度;岩体风化程度;岩体风化程度;4.4.4.4.地下水的特征、涌水量化数值;地下水的特征、涌水量化数值;地下水的特征、涌水量化数值;地下水的特征、涌水量化数值;5.5.5.5.施工情况;施工情况;施工情况;施工情况;6.6.6
9、.6.不良地质特征;不良地质特征;不良地质特征;不良地质特征;7.7.7.7.支护情况等。支护情况等。支护情况等。支护情况等。地质素描的内容地质素描的内容 (二二)位移监测位移监测 隧道开挖后,深埋隧道位移、浅埋地表隧道开挖后,深埋隧道位移、浅埋地表隧道开挖后,深埋隧道位移、浅埋地表隧道开挖后,深埋隧道位移、浅埋地表位移和隧道位移是围岩施工动态的最显著表位移和隧道位移是围岩施工动态的最显著表位移和隧道位移是围岩施工动态的最显著表位移和隧道位移是围岩施工动态的最显著表现,最能反映出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因此现,最能反映出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因此现,最能反映出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因此现,最能反映出围
10、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因此对坑道周边位移的量测是最直接、最直观、对坑道周边位移的量测是最直接、最直观、对坑道周边位移的量测是最直接、最直观、对坑道周边位移的量测是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意义、最经济和最常用的量测项目。最有意义、最经济和最常用的量测项目。最有意义、最经济和最常用的量测项目。最有意义、最经济和最常用的量测项目。1.1.1.1.浅埋隧道的地表位移;浅埋隧道的地表位移;浅埋隧道的地表位移;浅埋隧道的地表位移;2.2.2.2.拱顶下沉;拱顶下沉;拱顶下沉;拱顶下沉;3.3.3.3.相对收敛变形;相对收敛变形;相对收敛变形;相对收敛变形;4.4.4.4.隧底隆起变形;隧底隆起变形;隧底隆起变形;
11、隧底隆起变形;5.5.5.5.围岩内部变形;围岩内部变形;围岩内部变形;围岩内部变形;6.6.6.6.围岩三维变形等。围岩三维变形等。围岩三维变形等。围岩三维变形等。位移监测内容:位移监测内容:位移时间关系曲线位移时间关系曲线0初期支护初期支护二次支护二次支护下台阶开挖下台阶开挖位移位移时间时间位移位移-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位移位移距离距离上、下台阶开挖上、下台阶开挖锚杆锚杆喷混凝土喷混凝土位移监测结果:位移监测结果: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F4F4断层区段右线隧道变形沿隧道纵向分布断层区段右线隧道变形沿隧道纵向分布YDK
12、170+250YDK170+250+500+500+750+750YDK171+000YDK171+000F4F4断层断层+290+290+440+440+640+640+740+740主带主带影响带影响带影响带影响带里程里程YDK174+500YDK174+500YDK175+000YDK175+000+500+500+900+900变形变形/mm/mm斜井开口斜井开口YDK175+330YDK175+330板岩占板岩占50%80%50%80%千枚岩占千枚岩占60%85%60%85%兰州方向兰州方向武威方向武威方向里程里程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区段右线隧道变形沿隧道纵向分布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区段
13、右线隧道变形沿隧道纵向分布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 F7F7断层断层YDK176+800YDK176+800+200+200+400+400+600+600+800+800YDK177+000YDK177+000变形变形/mm/mm影响带影响带主带主带影响带影响带里程里程F7F7断层区段右线隧道变形沿隧道纵向分布断层区段右线隧道变形沿隧道纵向分布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大变形规律乌稍岭隧道分区段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量统计乌稍岭隧道分区段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量统计乌稍岭隧道分区段最大变形速率
14、与累计变形量统计乌稍岭隧道分区段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量统计 乌鞘岭隧道龄脊段分区段变形量测技术指标统计表大变形规律乌鞘岭隧道龄脊段分区段变形量测技术指标统计表大变形规律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系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系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系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系 在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在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在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在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中,除累计变形外,变中,除累计变形外,变中,除累计变形外,变中,除累计变形外,变形速率是另外一个进行形速率是另外一个进行形速率是另外一个进行形速率是另外一个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围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围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围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判别
15、指标。研究最大变判别指标。研究最大变判别指标。研究最大变判别指标。研究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系也是在施工初期阶段系也是在施工初期阶段系也是在施工初期阶段系也是在施工初期阶段进行最终变形预测的方进行最终变形预测的方进行最终变形预测的方进行最终变形预测的方法之一。法之一。法之一。法之一。最大变形速率与最大变形速率与最大变形速率与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系累计变形的关系累计变形的关系累计变形的关系最大变形速率最大变形速率/mm/mm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mm)(mm)(mm)(mm)包括:包括:包括:包括:1.1.
16、1.1.锚杆轴力监测;锚杆轴力监测;锚杆轴力监测;锚杆轴力监测;2.2.2.2.钢架应力监测;钢架应力监测;钢架应力监测;钢架应力监测;3.3.3.3.支护应力监测;支护应力监测;支护应力监测;支护应力监测;4.4.4.4.二衬混凝土应力监测二衬混凝土应力监测二衬混凝土应力监测二衬混凝土应力监测(三三)应力监测应力监测 系统锚杆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围岩的松弛变形。系统锚杆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围岩的松弛变形。系统锚杆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围岩的松弛变形。系统锚杆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围岩的松弛变形。锚杆长短影响施工效率、也影响围岩加固效果。锚杆长短影响施工效率、也影响围岩加固效果。锚杆长短影响施工效率、也影响围岩加
17、固效果。锚杆长短影响施工效率、也影响围岩加固效果。故应通过锚杆监测验证锚杆设计长度。故应通过锚杆监测验证锚杆设计长度。故应通过锚杆监测验证锚杆设计长度。故应通过锚杆监测验证锚杆设计长度。1.1.锚杆轴力锚杆轴力 锚杆轴力量测的布置锚杆轴力量测的布置锚杆轴力量测的布置锚杆轴力量测的布置围岩内部位移测孔布置围岩内部位移测孔布置围岩内部位移测孔布置围岩内部位移测孔布置(a)(a)(a)(a)三测孔三测孔三测孔三测孔(b)(b)(b)(b)五测孔五测孔五测孔五测孔(c)(c)(c)(c)七测孔七测孔七测孔七测孔锚杆轴力测试结果锚杆轴力测试结果锚杆轴力测试结果锚杆轴力测试结果锚杆拉力峰值位置分布锚杆拉力
18、峰值位置分布锚杆轴力量测结果锚杆轴力量测结果锚杆轴力量测结果锚杆轴力量测结果2.2.钢架、支护、衬砌混凝土应力钢架、支护、衬砌混凝土应力拱脚收敛基线边墙收敛基线B1B2Y1Y2G水平收敛水平收敛水平收敛水平收敛锚杆轴力锚杆轴力锚杆轴力锚杆轴力围岩压力围岩压力围岩压力围岩压力初支砼应力初支砼应力初支砼应力初支砼应力及钢架应力及钢架应力及钢架应力及钢架应力拱顶下沉拱顶下沉拱顶下沉拱顶下沉二衬接触压力二衬接触压力二衬接触压力二衬接触压力及二衬砼应力及二衬砼应力及二衬砼应力及二衬砼应力(a)(a)(a)(a)变形、压力、应力测点变形、压力、应力测点变形、压力、应力测点变形、压力、应力测点(b)(b)(
19、b)(b)三维位移测点三维位移测点三维位移测点三维位移测点椭圆形断面测点布置图椭圆形断面测点布置图椭圆形断面测点布置图椭圆形断面测点布置图围岩压力、接触压力及支护衬砌应力量测结果围岩压力、接触压力及支护衬砌应力量测结果围岩压力、接触压力及支护衬砌应力量测结果围岩压力、接触压力及支护衬砌应力量测结果(MPa)(MPa)(MPa)(MPa)3.3.围岩压力(接触压力)监测围岩压力(接触压力)监测 支护支护支护支护(喷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衬砌喷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衬砌喷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衬砌喷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衬砌)与围岩之间与围岩之间与围岩之间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应力大小,既反映了支护的工作状态,
20、又反映的接触应力大小,既反映了支护的工作状态,又反映的接触应力大小,既反映了支护的工作状态,又反映的接触应力大小,既反映了支护的工作状态,又反映了围岩施加于支护的形变压力情况,因此,围岩压力了围岩施加于支护的形变压力情况,因此,围岩压力了围岩施加于支护的形变压力情况,因此,围岩压力了围岩施加于支护的形变压力情况,因此,围岩压力的量测就成为必要。的量测就成为必要。的量测就成为必要。的量测就成为必要。二次衬砌所承受的围岩压力,及衬砌与支护层之间二次衬砌所承受的围岩压力,及衬砌与支护层之间二次衬砌所承受的围岩压力,及衬砌与支护层之间二次衬砌所承受的围岩压力,及衬砌与支护层之间的接的接的接的接触触压力
21、量测,可明确衬砌的受力情况,验证设压力量测,可明确衬砌的受力情况,验证设压力量测,可明确衬砌的受力情况,验证设压力量测,可明确衬砌的受力情况,验证设计理论。计理论。计理论。计理论。右线右线右线右线DK175DK175DK175DK175475475475475断面围岩压力分布及时间曲线断面围岩压力分布及时间曲线断面围岩压力分布及时间曲线断面围岩压力分布及时间曲线(a)(a)(a)(a)横断面分布横断面分布横断面分布横断面分布(MPa)(MPa)(MPa)(MPa)(b)(b)(b)(b)压力时间曲线压力时间曲线压力时间曲线压力时间曲线0.7220.7220.7220.7220.0690.069
22、0.0690.0690.1670.1670.1670.1670.1350.1350.1350.1350.0950.0950.0950.0950.0420.0420.0420.0420.0370.0370.0370.037 通过对实测支护压力终值的统计分析,可得荷载通过对实测支护压力终值的统计分析,可得荷载通过对实测支护压力终值的统计分析,可得荷载通过对实测支护压力终值的统计分析,可得荷载侧压力系数。具体统计公式为:侧压力系数。具体统计公式为:侧压力系数。具体统计公式为:侧压力系数。具体统计公式为:对对对对F4F4F4F4断层的断层的断层的断层的2 2 2 2个量测断面及志留系千枚岩地层的个量测
23、断面及志留系千枚岩地层的个量测断面及志留系千枚岩地层的个量测断面及志留系千枚岩地层的7 7 7 7个量测断面进行统计分析,得侧压力系数结果如表所个量测断面进行统计分析,得侧压力系数结果如表所个量测断面进行统计分析,得侧压力系数结果如表所个量测断面进行统计分析,得侧压力系数结果如表所示。示。示。示。岭脊千枚岩地层实测侧压力系数结果汇总岭脊千枚岩地层实测侧压力系数结果汇总岭脊千枚岩地层实测侧压力系数结果汇总岭脊千枚岩地层实测侧压力系数结果汇总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围岩压力比例始终是隧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围岩压力比例始终是隧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围岩压力比例始终是隧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围岩压力比例始终
24、是隧道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道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道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道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荷载荷载荷载荷载结构结构结构结构”模模模模式计算中的重要计算参数,它关系到二衬受力状态式计算中的重要计算参数,它关系到二衬受力状态式计算中的重要计算参数,它关系到二衬受力状态式计算中的重要计算参数,它关系到二衬受力状态及稳定程度。及稳定程度。及稳定程度。及稳定程度。根据实测初支围岩压力和二衬接触压力进行统根据实测初支围岩压力和二衬接触压力进行统根据实测初支围岩压力和二衬接触压力进行统根据实测初支围岩压力和二衬接触压力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出实测二衬分担压力比例,具体计算计分析,可得
25、出实测二衬分担压力比例,具体计算计分析,可得出实测二衬分担压力比例,具体计算计分析,可得出实测二衬分担压力比例,具体计算公式为:公式为:公式为:公式为:二衬分担压力比例分布二衬分担压力比例分布二衬分担压力比例分布二衬分担压力比例分布11.2%11.2%11.2%11.2%65.0%65.0%65.0%65.0%61.5%61.5%61.5%61.5%72.4%72.4%72.4%72.4%13.8%13.8%13.8%13.8%17.6%17.6%17.6%17.6%40.0%40.0%40.0%40.0%初支初支初支初支二衬二衬二衬二衬四、量测数据分析与反馈四、量测数据分析与反馈地表沉降量测
26、区间地表沉降量测区间地表沉降量测区间地表沉降量测区间量测区间量测区间量测区间量测区间上半上半上半上半下半下半下半下半(25)(25)D DH H+h h3 3上半上半上半上半下半下半下半下半D D45450 0H Hh h1 1h h2 2(一一)净空位移分析与反馈净空位移分析与反馈单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单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单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单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1.1.根据位移量测值或预计最终位移值判断根据位移量测值或预计最终位移值判断 双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双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国外有关位移管理标准国外有关位移管理标准
27、国外有关位移管理标准国外有关位移管理标准规范变形管理等级规范变形管理等级规范变形管理等级规范变形管理等级注:注:注:注:U U U U实测位移值;实测位移值;实测位移值;实测位移值;U U U U0 0 0 0最大允许位移值。最大允许位移值。最大允许位移值。最大允许位移值。极限位移性质极限位移性质 拱顶下沉拱顶下沉拱脚水平收敛拱脚水平收敛墙腰水平收敛墙腰水平收敛毛洞隧道毛洞隧道5015011178117813041304初支后隧道初支后隧道227227710710770770二衬后隧道二衬后隧道228228742742812812极限位移性质极限位移性质拱顶下沉拱顶下沉墙腰水平收敛墙腰水平收敛
28、毛洞隧道毛洞隧道400400660660初支后隧道初支后隧道136136272272二衬后隧道二衬后隧道140140280280乌鞘岭岭脊千板岩地层区段隧道极限位移乌鞘岭岭脊千板岩地层区段隧道极限位移乌鞘岭岭脊千板岩地层区段隧道极限位移乌鞘岭岭脊千板岩地层区段隧道极限位移 单位单位单位单位(mm)(mm)(mm)(mm)乌鞘岭乌鞘岭乌鞘岭乌鞘岭F7F7F7F7断层区段隧道极限位移断层区段隧道极限位移断层区段隧道极限位移断层区段隧道极限位移 单位:单位:单位:单位:(mm)(mm)(mm)(mm)管理等级管理等级管理位移管理位移施工状态施工状态U U150150可正常施工可正常施工150150U
29、 U300300应加强支护或二次衬砌应加强支护或二次衬砌U U300300停工,并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停工,并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注:注:U U隧道开挖后隧道总变形量隧道开挖后隧道总变形量乌鞘岭隧道岭脊段位移控制基准乌鞘岭隧道岭脊段位移控制基准乌鞘岭隧道岭脊段位移控制基准乌鞘岭隧道岭脊段位移控制基准 (单位单位单位单位:mm):mm):mm):mm)从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1)(1)(1)(1)变形急剧增长阶段变形急剧增长阶段变形急剧增长阶段变形急剧增长阶段变形速率大于变形速率大于变形速率大于变形速率大于1mm/d1mm
30、/d1mm/d1mm/d时;时;时;时;(2)(2)(2)(2)变形速率缓慢增长阶段变形速率缓慢增长阶段变形速率缓慢增长阶段变形速率缓慢增长阶段变形速率变形速率变形速率变形速率10.2mm/d10.2mm/d10.2mm/d10.2mm/d时;时;时;时;(3)(3)(3)(3)基本稳定阶段基本稳定阶段基本稳定阶段基本稳定阶段变形速率小于变形速率小于变形速率小于变形速率小于0.2mm/d0.2mm/d0.2mm/d0.2mm/d时。时。时。时。2.2.根据位移速率判断根据位移速率判断岩体破坏前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岩体破坏前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岩体破坏前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岩体破坏前
31、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1)(1)(1)(1)基本稳定区基本稳定区基本稳定区基本稳定区 (2)(2)(2)(2)过渡区过渡区过渡区过渡区(3)(3)(3)(3)破坏区破坏区破坏区破坏区变形速率逐渐增大,即变形速率逐渐增大,即变形速率逐渐增大,即变形速率逐渐增大,即 0 0 0 0。表明。表明。表明。表明围岩已进入危险状态,须停工,进行加固。围岩已进入危险状态,须停工,进行加固。围岩已进入危险状态,须停工,进行加固。围岩已进入危险状态,须停工,进行加固。3.3.根据位移时间曲线根据位移时间曲线(位移时态曲线位移时态曲线)形态形态判断判断乌鞘岭隧道分区段极限位移取值乌鞘岭隧道分区段极限位移取值乌
32、鞘岭隧道分区段极限位移取值乌鞘岭隧道分区段极限位移取值 (mm)(mm)(mm)(mm)变形及变形速率管理基准变形及变形速率管理基准变形及变形速率管理基准变形及变形速率管理基准不同大变形等级的防治措施不同大变形等级的防治措施不同大变形等级的防治措施不同大变形等级的防治措施 通过声波、围岩内部位移和锚杆应力测试,综通过声波、围岩内部位移和锚杆应力测试,综通过声波、围岩内部位移和锚杆应力测试,综通过声波、围岩内部位移和锚杆应力测试,综合确定围岩松动区,验证设计锚杆长度是合理的。合确定围岩松动区,验证设计锚杆长度是合理的。合确定围岩松动区,验证设计锚杆长度是合理的。合确定围岩松动区,验证设计锚杆长度
33、是合理的。(二二)围岩内位移及松动区分析与反馈围岩内位移及松动区分析与反馈(三三)围岩压力分析与反馈围岩压力分析与反馈 当围岩压力大、而变形量不大,这表明支当围岩压力大、而变形量不大,这表明支护时机、尤其是支护的封底时间合理;护时机、尤其是支护的封底时间合理;当围岩压力大、且变形量也很大,此时当围岩压力大、且变形量也很大,此时应加强支护,限制围岩变形,控制围岩压力应加强支护,限制围岩变形,控制围岩压力的增长。的增长。五、三维变形(位移)监测五、三维变形(位移)监测 传统的隧道变形量测方式,主要是对洞室净传统的隧道变形量测方式,主要是对洞室净传统的隧道变形量测方式,主要是对洞室净传统的隧道变形量
34、测方式,主要是对洞室净空各测点间的收敛变形进行量测,所得到的资料空各测点间的收敛变形进行量测,所得到的资料空各测点间的收敛变形进行量测,所得到的资料空各测点间的收敛变形进行量测,所得到的资料为隧道两测点间的相对变形,对于承受偏压或受为隧道两测点间的相对变形,对于承受偏压或受为隧道两测点间的相对变形,对于承受偏压或受为隧道两测点间的相对变形,对于承受偏压或受整体边坡滑动影响的隧道,在很多时候则无法反整体边坡滑动影响的隧道,在很多时候则无法反整体边坡滑动影响的隧道,在很多时候则无法反整体边坡滑动影响的隧道,在很多时候则无法反映其真正的变形情况。映其真正的变形情况。映其真正的变形情况。映其真正的变形
35、情况。隧道掘进至不同地质强度时拱顶测点的位移隧道掘进至不同地质强度时拱顶测点的位移隧道掘进至不同地质强度时拱顶测点的位移隧道掘进至不同地质强度时拱顶测点的位移向量方位趋势线变化情形向量方位趋势线变化情形向量方位趋势线变化情形向量方位趋势线变化情形(a a a a)硬岩区掘进至软岩区情况)硬岩区掘进至软岩区情况)硬岩区掘进至软岩区情况)硬岩区掘进至软岩区情况(b b b b)软岩区掘进至硬岩区情况)软岩区掘进至硬岩区情况)软岩区掘进至硬岩区情况)软岩区掘进至硬岩区情况 全站仪自由设站三维观测是指从任一观测站全站仪自由设站三维观测是指从任一观测站全站仪自由设站三维观测是指从任一观测站全站仪自由设站
36、三维观测是指从任一观测站观测若干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算观测若干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算观测若干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算观测若干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算出该自由测站上仪器中心的坐标,以此计算出其出该自由测站上仪器中心的坐标,以此计算出其出该自由测站上仪器中心的坐标,以此计算出其出该自由测站上仪器中心的坐标,以此计算出其余点的新坐标。余点的新坐标。余点的新坐标。余点的新坐标。F7F7F7F7断层、志留系地层三维变形断面测点布设示意图断层、志留系地层三维变形断面测点布设示意图断层、志留系地层三维变形断面测点布设示意图断层、志留系地层三维变形断面测点布设示意图
37、B1B2Y1Y2GGY2Y1B1B2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初期支护 两种隧道两种隧道F7F7断层断层-圆形断面圆形断面志留系地层志留系地层-椭圆形断面椭圆形断面右线正洞右线正洞左线平导左线平导以千枚岩含量为以千枚岩含量为主主以板岩含量为主以板岩含量为主竖直位移竖直位移3503501601603003004545横向位移横向位移1501501001002002005050纵向位移纵向位移909070701001001515量测历时量测历时1010天左右天左右1010天左右天左右2020天左右天左右F7F7F7F7断层和千枚岩地段隧道三维位移实测最大值断层和千枚岩地段隧道三维位移实测最大值断层和千枚岩地段隧道三维位移实测最大值断层和千枚岩地段隧道三维位移实测最大值 (mm)(mm)(mm)(mm)F7F7F7F7断层和千枚岩地段隧道三维位移量测均值断层和千枚岩地段隧道三维位移量测均值断层和千枚岩地段隧道三维位移量测均值断层和千枚岩地段隧道三维位移量测均值 (mm)(mm)(mm)(mm)F7F7F7F7断层位移向量方位趋势线断层位移向量方位趋势线断层位移向量方位趋势线断层位移向量方位趋势线千枚岩地层区段位移向量方位势线千枚岩地层区段位移向量方位势线千枚岩地层区段位移向量方位势线千枚岩地层区段位移向量方位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