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内容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案内容七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教案内容七篇五年级数学教案内容篇1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教学重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数、百分数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备注栏一、复习旧知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二、指导练习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全班讲评5.教学“实践活动”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五年级数学教案内容篇2课题:简单的土石方计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方”并解决土石方计算问题的过程。2、了解“方”的具体含义,能够灵活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3、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熟练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
3、式演变成“横截面的面积乘长”。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激趣引思。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有关内容,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体积?体积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统一公式是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回答问题。这节课我们运用体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二、自主互动,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例题1:让学生读题,讨论:挖出的土与地窖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交流计算的结果。教师介绍“方”,让学生用方描述挖出的土。课件出示例题及拦河坝的和示意图。让学生观察,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4、怎样计算拦河坝的体积?为什么这样计算?使学生知道:拦河坝的体积=底面积高。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三、应用拓展,反思交流。1、应用:(1)试一试帮助学生弄清图意,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解决。(2)练一练第1、2题,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事物和信息,再独立完成。第3、4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要解决问题,先要求出什么?2、拓展:练一练5板书设计:简单的土石方计算21.61.5=4.8(立方米)拦河坝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答:要挖出4.8立方米的土。横截面的面积:(8+3)42=22(平方米)土石体积:2250=1100(立方米)答:修这个拦河坝一共需要土石1100立方米。五年级
5、数学教案内容篇3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一、引入:1、出示:条形统计图(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
6、众人数统计图(2)新芽书苑20_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1)上虞电影院20_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2)百官镇一农户9620_年人均收入统计图。二、展开:(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学生自由讨论交流。(2)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折线统计图的
7、绘制。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A、小组讨论B、汇报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3、学生尝试绘制。(1)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2)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3)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推断发展趋势。(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三、应用1、出示:李_(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_年人均收入统计图。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对比练习:(1)出示:“
8、吉祥鞋店20_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B、你有什么建议?(3)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四、总结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五、课外作业省略五年级数学教案内容篇4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83页包装的学问。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及表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材把数学与购物这一
9、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安排在第六单元后,主要意图是通过这样一系列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主要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两部分知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分别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计算中的最优策略以及多个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本课教学内容是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的最后一个内容。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包装的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
10、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出单一物体的棱长、表面积、体积,能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组合成新的正方体。初步接触了由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发生的变化。在第二单元探索活动露在外面的面中,又训练了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和计算露在外面的面面积的能力。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大都接触过物品的包装,能清楚地意识到用包装纸包装起来的部分就是求物体的表面积。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学习方式的研究。学生在探究由四个或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
11、,对于方案的多样化与策略的最优化可能存在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由4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的六种拼摆方案,但思维可能会无序,对于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也存在困难。因此以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可以说是本课的较佳路径,让同伴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五年级数学教案内容篇5活动目标通过发豆芽活动,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多种途径查询和收集相关资料,并能运用数学的方法记录和描述豆芽的生长情况,培养同学们动手实践、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并先做一次实验。学生分组准备黄豆、绿豆各50g,以及发豆芽的器皿。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2、?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豆芽的生长过程吗?你自己发过豆芽吗?2.学生根据查询的资料和咨询科学教师得到的知识进行交流。3.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我们也来试一试发豆芽。揭示课题:发豆芽。二、讨论交流,得出活动步骤1.提问:发豆芽要做哪些准备?怎样记录发豆芽的过程呢?对最后的记录如何分析呢?结合学生的交流,得出本次活动的主要步骤:调查与收集;发制与记录;整理与分析;推测与应用。2.学生结合教材了解4个环节应该做什么,并在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提问:发豆芽的统计图画什么好?为什么?如何计算发豆芽的盈利情况?三、学生分组活动1.教师演示发豆芽的过程。2.教师提出要求:(1)发豆芽活动要做的事情比较多,我们
13、要分组进行,每组5个人。(2)为了方便观察与记录,我们都将豆芽统一放在教室里进行观察,每天每个组在固定时间进行浇水。3.各组学生进行发豆芽实验。时间大约是6天。教师对各组实验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指导,对各组的记录进行及时督促与检查。各组在发豆芽完成后,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好相应的统计图表,写好分析总结。四、小组交流,感受价值交流发豆芽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五、观察、记录、分析1.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大约6天时间)2.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每天进行记录)3.把豆芽的生长情况制成统计图表。4.分析统计图表,写好总结。六、总结反思小组结合统计图汇报豆芽生长情况,说说在发豆芽活动中的收获。注:五、六两
14、个教学过程在课外进行。简评:本课设计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发豆芽的相关资料收集,讨论发豆芽的活动步骤,对发豆芽活动进行分析、交流、评价。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统一在教室进行,便于学生观察、比较、交流、互相激励。同时,把发豆芽活动的重点放在依据实验数据制作、分析统计图表上,以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综合应用的数学味。五年级数学教案内容篇6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的意义。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教学重点:1、容积的概念。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教学难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
15、料瓶、纸杯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二、准备: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平),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三、新授:1、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1升(L)=
16、1000毫升(mL)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练一练:1.8L=()mL3500mL=()L15000cm3=()mL=()L1.5dm3=()L(4)小组活动:(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542=40(立方分米)40立
17、方分米=40升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订正)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四、巩固练习: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2、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
18、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4、提高题:p55、16五、作业:五年级数学教案内容篇7教学目标:1、能将正方体、长方体、棱锥、棱柱展开成平面图形;并由它们的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3、经历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认识归纳出棱柱的特性,并能初步感受到研究空间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简单的立体图形判别平面图形;反之,根据平面图形判别立体图形。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让学生自己出示现实生活中某些商品的包装盒(课前准备工作),制作这些纸盒,我们是先根据它们表面展开后图形的形状剪裁纸张,再折叠围成,从而引入课题展开与折叠。二、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图形(棱柱)的感受,体会棱柱的性质做一做活动一:1、如图1所示的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棱柱?请同学们以同桌的形式动手做做看。2、操作完后,请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模型。3、实践验证图1所示的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如图2所示的棱柱。4、教师介绍棱柱的各部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