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柳永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柳永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雨霖铃-柳永教案 雨霖铃教案 一、导入: 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 明确: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名作雨霖铃,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柳永这个多情浪子的世界。 二、作家作品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欢送。 二、整体感知 1、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哀婉、哀痛、凄清 2、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 明确:上阕写别离的场面;下阕推想别后的情景和苦痛心情 三、详细赏析课文 1、上阙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写景) 明确:对。写别时景
2、。点明季节、时间、地点和大事。勾画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2)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明确: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黄昏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所以,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这写什么?(写情) 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
3、舍难分。 2)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 明确: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冲突冲突何其锋利。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你怎么来对待这句的意境美? 明确: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2)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 明确:这句写什么?(写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
4、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风光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压抑、苦闷。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2、下阙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动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溶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
5、情比古人更深。 2)“清秋节”一词,照顾前面哪句?(寒蝉凄切) 明确:前后照顾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气氛。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毕竟好在什么地方? 明确:词中有画,景中含情。联系特定情境。画面消失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旧鲜亮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连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2)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
6、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争论3分钟,谈谈看法。 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躲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学生自主争论)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加了抒情颜色,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呈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这两句表达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
7、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 3)词人采纳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根底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行分,相互衬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由于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观赏的兴致
8、,只能徒增怅触而已。 2)“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动。“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如此归纳全词,如同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四、整体归纳: 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入景的特点。词中采纳了虚实相济的写法,别时场景实写,别后情景虚写,虚实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哀婉、无奈、凄清的别离气氛。 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 情 别前 寒蝉 骤雨 长亭 悲戚 (实) 别时 兰舟 烟波 暮霭 楚天 不舍 愁苦 (实) 别后 杨柳 晓风 残月 孤寂 落寞 (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