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1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教法
2、学法: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2)课件出示例2.(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
3、少元?”来研究。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1)鼓励学生探究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教师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1)课件出示算式,147-726 327-56+78 56815 323+37学生说说计算顺序。(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
4、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3)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再计算。设计意图:练习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最后计算的模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高了计算能力。四、归纳总结(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板书设计: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45-702=45-35=10(元)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
5、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达到学生正确计算的目的。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2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备课重点: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
6、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重点思考: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
7、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学生验证,再交流汇报。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个体的测量结果都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3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会分析、解答简单的两步应用题;2、
8、能力目标:学会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情意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把握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应用题,你知道哪些有关应用题的知识?你还想对应用题有哪方面的了解?二、游戏激趣、明白结构那么,让我们来做个游戏,你们看老师手中有很多花,现在给第一个学生2朵,给第二个学生3朵,你能说出老师手中花的朵数吗?如果老师说,比第一个学生多8朵呢?或说,是两学生的花的总数呢?你能说出来吗?师生共同领会: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要有: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国庆节就要到了,
9、我们来做些花布置教室吧!出示黄花25朵,紫花18朵,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解答。如果添上“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这一题中知道些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你们小组最喜欢的方式把题意表示出来。手势、图形、线段;请你们互相说一说,题中哪句话最能表示出问题和条件的联系;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四、尝试创造、加深理解小组协作、师生合作,改变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即“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你们能编出怎样的应用题,请试试看;学生汇报创造的成果。五、巩固练习、学以致用完成课后“做一做”;同桌合作互相分析其中一道题。六、阅读课本、学会发现
10、请你们阅读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发现。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4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学具准备: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千克=( )克3千克=( )克1000克=
11、( )千克5000克=( )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一筐苹果约重20( )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
12、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 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
13、1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出示: 3吨=( )千克8000千克=( )吨(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3)练习质疑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
14、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5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计算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的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并拓展研究不规则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二、教学重难点分析建立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并会测量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教学重点;正确、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教学难点。注意设计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质疑问难
15、、小组讨论等学习形式来强化对周长的理解,让难点在不经意中获得突破。三、教学意图和教学思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体现做数学、玩数学的活动性和趣味性,感知先行,凸现探究过程。具体做到两个拓宽:拓宽周长概念的外延,拓宽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中尽力把绣球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争、去辩,在悟中得法。教学思路:从生活情境中引出周长概念+通过指和描理解周长概念十通过测量计算三角形和一般四边形的周长巩固周长概念并铺垫测量计算周长的一般方法+探究测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般方法+探究测量计算不规则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四、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师生沿着操场的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1.体验中引出周长。沿着操场的
16、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板书一圈、边线)、让学生比划路线,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边线、贴平面图,让学生用粉笔画跑步的路线,强调起点、终点、操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评析: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赋予周长这一知识点以现实意义。这样学生的学习得到了感性材料的支撑,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也很容易进入角色。此外,本节课把周长描述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简明易懂,充分体现了周长这一数学问题的现实性。2.操作中理解周长。(1)指导学生找出身边物体的周长、指出课本封面的周长。(电脑显示给予确认)(2)让学生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多媒体随后显示)评析:采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材料作为
17、研究素材,增强学习的亲切感。通过指、描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操作中理解周长,而多媒体的效果使周长是什么更加清晰明朗。3.测量计算中深化对周长的认识。(1)(多媒体显示老鼠和兔子分别绕三角形、四边形的草坪跑步一圈)提问:谁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们各自的周长呢?(板书:测量计算)评析:多媒体的动态显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很快变成学生自觉探索的问题。(2)在作业纸上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再组织小组汇报。(强调:所有边长的总和)评析:通过练习获得测量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为探索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奠定基础。(3)测量更多边形的周长,总结强调周长即一周边线
18、的总长度。4.引导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1)出示方格纸上的正方形、长方形,要求测量计算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2)巩固练习。正方形的边长为2分米,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由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强调:计算的应是有关图形一周的总长度。评析:通过这一变式练习,使周长即一周的总长度得以巩固,进一步强化了对周长含义的理解。(3)测量并计算周长。(出示下面的图形)5.合作解决问题。测量计算出硬币和树叶的周长。评析:对周长的理解不局限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等规则平面图形中,避免了学生生搬硬套,产生思维定势。把周长拓展到不规则平面图形中,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9、。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6教学目标: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比较小数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难点: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教学准备:课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逛商店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逛商店。我们先到食品店去逛一逛。在逛的同时别忘了记一记你所看到的食品的价格。(课件播放视频)师:你记住了哪些食品的价格?(学
20、生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回答,以此来复习小数的读法。)2、接下来我们到文具店去逛一逛。咦!这儿有三个文具店。这三个文具店分别叫“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 “豆豆文具店”,我们挨个进去瞧瞧。(课件3出示三幅图)(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对三家文具店的商品的价钱进行介绍。)二、探究新知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1)师:新学期到了,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买一个铅笔盒,请同学们帮他拿拿主意,他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些呢?学生说自己的想法。(2)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分析自己的看法。(3)问: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4)小组讨论。(5)全
21、班交流。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师完成板书:4.9元5.1元)2、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办法,真了不起。3、我们的好友笑笑也还准备到这三家店里买些学习用品,你猜猜她可能会买什么?应该到哪家去买?(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提出问题。(可能会买尺子,彩笔,书包,橡皮)“去哪家文具店买书包便宜?”(个别学生汇报,全班交流。师板书:8.2元8.5元)“去哪家文具店买橡皮便宜?”板书:2.63元2.36元2.65元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先进行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进行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最后得出:2.36元2.63元2.65元4、小结:先观察这几组小数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发
22、现并总结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元),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元)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角),以此类推。三、新知应用1、(第4页的第1题)淘气和笑笑买完文具,他们俩清点了自己的钱包,发现都还剩有很多钱。这是淘气剩下的,这是笑笑剩下的。(课件出示图片)说一说他们各自剩有几元钱?谁剩的钱多?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2、(第4页的第2题)智慧老人看见同学们表现这么棒,也想来考考大家。(1)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并把结果填在课本上。(2)班内反馈时请学生分别说出答案和自己判断的过程,让其他学生进行判断,并补充不同的判断方法。重点处理3.50元和3.
23、5元的大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不同的想法进行比较,总结出两个数是相等的。3、(练一练第2题)淘气和笑笑买完文具,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三个新开的百货商店。(课件出示第2题图)(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然后读出各种商品的价格,并用几元几角几分进行口头表达。(2)解决“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3)如果要买牙刷,到哪个商店买便宜?如果买牙膏呢?四、总结提升:(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增添了许多智慧。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到几家商店看看,在商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要选择价格较低的商品。这就叫“货比三家知好坏,价问三处知贵贱。”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
24、教案7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图体温并解答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二、学习新课1、观察图意
25、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2、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224/2112(本) 112/4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4*28(层) 224/8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4、讨论比较。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三、应用提高1、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
26、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2、想想做做2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3、想想做做3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解答后同桌学生交流比较。四、课堂作业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8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
27、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15()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
28、吨”来作单位。(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1)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学生汇自己的体重。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1吨(2)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
29、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通过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3)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
30、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4)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三、看书质疑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吨。3、想一想,填一填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学数学苏
31、教版三年级教案9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教学重难点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创设情境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看,今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出示课件)。看到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
32、桥吗?2、了解学习起点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有大货车、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出示货车图)3、谈话揭题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去森林公园玩的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二、新授(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1、搬一搬(1)师提出
33、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看他一次能搬几袋这样的大米。(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4)想象推算。让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觉如何?引导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于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2、抱一抱。(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2)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3)推算:如果按每人2
34、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介绍用字母“T”来表示。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1吨大约等于()头牛(500千克一头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吨
35、”对孩子们来说是抽象的,通过让学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推算、估计、想象。并通过“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学加老师跳一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学的体重”等具体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吨”的概念表象。在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小熊400千克小马300千克小牛500千克小鹿100千克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他们能一起过桥吗?谁来回答,限重1吨,他们不能一起桥。(如鲸的体重,大象的体重;厚街标志的雕塑,海月岩公园的石头等)(3)交
36、通工具的载重量;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吨?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吨。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杀手”。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生活中用吨作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如钢铁、水泥、煤等等。5、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货车载重4()(2)明明体重35()(3)一个鸡蛋的重量是50()(4)我国广东籍的举重运动员陈燮霞,在奥运会上以212()的总成绩打破奥运会记录并获得08年奥运会首面金
37、牌。(5)虎门港码头停泊的一艘货轮能载重30()(二)吨的单位换算吨和千克的关系: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吨=1000千克,你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吗?(课件出示)(1)一只河马约重那3吨,想一想:3吨=()千克?5吨呢?你是怎么想的?(2)一只大象重约6000千克=()吨你怎么想?四、应用1、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利用“吨”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2、解决导入时主题画的问题(出示画面并出示每只动物的体重)小熊400千克小马300千克小牛500千克小鹿100千克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他们能一起过桥吗?谁来回答,限重1吨,他们不能一起桥。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你有什么
38、方法让他们过桥吗?3、课后延伸(数学日记)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节水的方法?请写一篇数学日记。五、总结师:学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日记”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六、教学板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10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
39、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1、计算:1403+280 4004008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学生练习,指名板演。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题。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
40、式吗?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2、试一试:150+12065。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
41、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484+24484+20448-4+2448+4+243、“想想做做”5。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6。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案11教学内容: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42、。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3420xx10133021304320xx40517063307210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44321342112123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二、巩固练习1、笔算。1244321342112
43、123233241212223341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2、391131 31233322241241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列竖式计算。342131 13121222111125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四、思维训练1、连一连。1810 86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