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2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2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无忧 教学事业!第七章综合检测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答案B解析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说明物种
2、进化;Aa自交后代,A的基因频率始终等于a的基因频率;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隐性遗传方式,而非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不同。2小吴同学对高中教材中一些“根本原因”进行归类总结,其中不恰当的是()A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物种基因库的不同C生物出现新性状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合成受DNA控制,故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3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比较,不同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
3、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答案C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这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不同。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下列按顺序出现的生物类型的几种排列,可能性最大的是()A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B需氧自养、厌氧自养、自养C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自养D厌氧异养、光能自养、需氧异养答案D5对于突变与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突变了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D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答案D解析突变的利害取决于环境,无所谓有利突变
4、多少。突变中的基因突变才可以增加等位基因数量,产生的基因有可能是隐性基因,也有可能是显性基因。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合称为突变。6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A用进废退学说B自然选择学说C过度繁殖学说 D生存斗争学说答案B解析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7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色,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A25% B32%C50% D64%答案B解析该人为组成的群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802)/ (1002)100%80%,b的基因频率为20%。
5、可见,该种群产生的B配子和b配子的比例分别是80%和20%,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子代Bb的比例为16%16%32%。见下表:8.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BAB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答案D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害虫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9外形相似但不同种类的鱼,在生殖时把各自的精子和卵排放在同一水域中,其中一种鱼的精子不能进入另一种鱼的卵内。这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A生态隔离 B地理隔离C行为隔离 D生殖隔离
6、答案D10调查发现男性色盲大约占人群的7%,根据这一概率推算,女性色盲占人群的比率大约为()A0.25% B0.49%C0.7% D1.4%答案B解析据题意女性色盲占人群的比率为7%7%0.49%。1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使基因库不能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重组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答案A解析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12共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有细长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捕食者的存在
7、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猎豹与斑马、兰花与蛾都是典型的共同进化的实例,捕食者一般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共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13生物物种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物种B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是一个物种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的性状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14下列各项中符
8、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变异决定,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C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D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答案B解析生物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15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的是()A产生变异的机制 B自然选择所起作用C生物的适应性 D生殖过剩的原因答案A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是不能很好解释遗传变异的原因。16鉴定牧民放牧的马和由国外赠送返回原产地放养的野马是两个物种主要的依据是()A野马比牧马更善于奔跑B野马与牧马存在地理
9、隔离C野马与牧马存在生殖隔离D野马比牧马更适合野生环境答案C解析区别两个物种的主要依据是存在生殖隔离。17隔离的本质是()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C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答案C解析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从本质上讲,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地理条件、生殖条件,使基因不能在个体间自由交流。18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对这种抗性解释最好的是()A病毒的获得性遗传B由于生殖隔离形成C病毒的某种结构的用进废退D自然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保留答案D解析抗流感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是因为流感病毒对旧的疫苗产生了抗药
10、性。1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是长期应用的结果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A BC D答案B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0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A进化为另一新种 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 D绝灭答案D解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若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此昆虫就会被淘汰甚至绝灭。21雌葱柱头上的细胞膜表面有一种糖被,可以使不同种的花粉不能萌发从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这个现象属于()细胞识别 抗性生殖隔离
11、 应激性A BC D答案C解析细胞膜表面上的糖被具有识别作用,使不同种的花粉不能萌发从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表现为生殖隔离现象。22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接自交直到Fn,则在此过程中()AAA和aa的亲本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B此过程共发生了n次等位基因的分离C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保持不变DA和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连续自交没有改变基因频率,仍然是各占1/2,只是改变了基因型频率;Fn是F1自交了n1次,故此过程发生了n1次等位基因的分离。23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的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兔性状的遗传只受遗
12、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B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C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以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D这两对相对性状,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答案D解析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假设后代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但不能判断直毛对卷毛为显性。毛色的遗传无论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都会出现题中的杂交结果,所以无从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的具体位置。24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不能依据()A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C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DmRNA分
13、子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答案C解析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是固定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无差异,所以不能是分子鉴定的依据。25隔离导致()A物种绝灭 B物种形成C物种不能交配繁殖 D导致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6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A物种是可变的 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答案B解析生物的大量繁殖和少量生存的事实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达尔文用生存斗争的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知道物种是可变
14、的,选择是定向的。A选项符合达尔文的观点,但与题意不符。D选项是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点。2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频率是指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造成基因频变的改变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答案B28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B生物同时存在遗传和变异的矛盾C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活资源之间的矛盾D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答案C29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
15、能力A BC D答案D3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产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答案D解析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31(11分)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
16、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这一调查显示大熊猫种群的濒危和中国历史上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密切相关。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基因可以通过_过程传递给后代。(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_、_、_和_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大熊猫种群的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答案(1)基因库多样性生殖(2)生物进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基因频率解析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17、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题中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是指基因多样性。32(11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通过有性生殖中的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其产生的方向是_,其来源包括_、_和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18、_。(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_,a的基因频率为_。答案(1)基因库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变异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原材料方向(2)2106(3)65%35%解析(1)某一物种的全部基因构成种群的基因库,其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不同的生物个体通过有性生殖而使生物体内的基因进行重组,形成新的基因型,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的原因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外,还包括染色体变异,在这三个来源中最主要的、也是生物进化主要因素的就是基因突变,因为只有这一来源能够产生新的基因。这些可遗传的变异只能为生物的进
19、化提供原始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21071051042106。(3)根据题意,在100个个体中,AA占35只,Aa占60只,aa占5只,即在200个基因中,A基因占23560130个,基因频率为130200100%65%;a基因占:106070个,基因频率为70200100%35%。33(11分)下图展示了现代小麦的起源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该过程表示一种育种方法,这种方法称为_。(2)杂种F1是否是一个新物种_。原因是_。(3)杂种F1不育的原因是_。(4)最后形成的小麦是不是一个新物种?它与一粒小麦杂交形成的后代,其生殖能力怎样?_。(5)(4)的结果说明了它们之
20、间已经形成了_。答案(1)多倍体育种(2)不是F1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3)F1在形成配子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4)“现代的小麦”是一个新物种。它与一粒小麦杂交后形成的后代是不育的。其原因是杂交后代中多个染色体组之间无同源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为奇数,不能产生可育性配子(5)生殖隔离34(11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当时地球表面没有游离的氧,但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在距今31亿年时,地球上出现了微生物A,由于这种生物的出现,使地球上的大量有机物被消耗掉。到距今25亿年时,生物B的出现使大气中的含氧量逐渐增多,以后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生物C、D
21、、E等,经测定,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一种叫做细胞色素C的物质(与有氧呼吸有关)。(1)原始生命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2)物种A和物种B在代谢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_。(3)物种D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需氧型或厌氧型)。(4)物种A和B可能是_生物,物种C可能是_生物。(“原核”或“真核”)答案(1)异养厌氧型(2)能否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3)需氧型(4)原核真核解析考查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由于原始生命的结构简单,不能自身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外界现成的有机物,故属异养型,又由于当时没有游离的氧存在,因此是厌氧型。物种A形成以前,地球上无氧气,物种A形成以后,又消耗有机物而不能生产有机物,因此是异养厌氧
22、型。物种B的出现使大气中O2增加,说明物种B能释放O2,而在生物体内释放O2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又由于物种B形成时没有O2存在,因此物种B属自养厌氧型,所以A和B在代谢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物种C、D、E体内有细胞色素C,能利用O2,故能进行有氧呼吸,根据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可以断定:A和B可能是原核生物,物种C可能是真核生物。35(11分)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1)若该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抗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2)请预测以后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将该变化在下
23、边的坐标中以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标明基因,绘出大致趋势即可)。(3)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与雄鸟尾羽长短有关,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做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将若干只尾羽长度相似且生长状况一致的雄鸟均分成A、B、C三组,将_组雄鸟的尾羽剪短,把剪下来的尾羽用黏合剂黏在_组雄鸟的尾羽上。对_组雄鸟的尾羽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给三组雄鸟带上标志后放归野外进行观察。实验结论:_。答案(1)60%(2)(3)ACB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解析(1)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0%40%40%,a的基因频率为100%60%。(2)由于aa的个体对羽虱没有抵抗力,故aa个体将减少,a的基因频率将降低。(3)由图可知,A的尾羽最短,C的尾羽最长,B的尾羽处在中间的长度,所以是将A组鸟的尾羽剪下粘在C组鸟的尾羽上,B组鸟作为对照;并且雌鸟筑巢数是CBA,由此得出雄鸟的尾羽越长越易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