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册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x--点击预览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导学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早期奴隶制国家的出现,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史料实证查阅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的相关史料,了解这些文明留下的历史遗迹、遗物等,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时空观念明确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了解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明确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分析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家国情怀了解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及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欣赏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第 1 课古代埃及课标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2.过程与方法:观察古代埃及示意图,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农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关于金字塔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重点难点重点: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与发展;古埃及代表性的文明成就;金字塔。难点:理解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随笔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古代亚非文明的地图。教师: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些大河流域分别诞生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等文明古国。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其中,气势恢宏、被人们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是哪一流域的文明古国创造出的文明成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古代埃及。导与学过程二、新课讲授板块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指导学生观察古代埃及示意图,并回答古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答案: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2.通过古代埃及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尼罗河贯穿了埃及南北。分析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何作用。答案:尼罗河定期泛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因此,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3.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古埃及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以绘制时间轴的方式将古埃及的发展历程梳理出来,并请代表上台展示。答案:4.古埃及文明经历外族入侵后,虽然文明中断,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却流传至今。阅读教材,梳理一下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说一说古埃及在哪些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答案:主要文明成就:太阳历、象形文字等。突出领域:天文学、数学和医学。过渡语: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还会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因此,只要保住躯体,灵魂就能依附于它而万世长存。为了把尸体保存下来,他们千方百计把尸体脱水变干,制成木乃伊。板块二金字塔1.古埃及的国王为了让自己的灵魂不死,生前令人将自己死后的尸体制成木乃伊,为了防止“躯壳”遗失,他生前使人建造了金字塔。根据金字塔内部结构图(见课件)并结合课本内容指出金字塔的功能。答案: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教师:因为古埃及金字塔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而非埃及人自己称“金字塔”。2.观看视频(见课件),指出金字塔主要分布在哪里,并结合所学说明金字塔的地位。答案:位置:尼罗河西岸。地位: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3.依据金字塔内部结构图及两则材料(见课件),你从中获得什么信息?答案:金字塔建造技术高超;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古埃及劳动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处境悲惨,很多人为修建金字塔而失去生命;金字塔的修建需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显示了古埃及法老的无限权力。过渡语:金字塔的建造显示了古埃及法老的无限权力。古埃及法老在古埃及的地位如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权力?让我们走进下一板块的学习。板块三法老的统治1.金字塔是古埃及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结合教材,说出金字塔的塔尖是谁。答案:法老。2.依据图片及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指出法老在古埃及有什么样的地位及权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埃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答案: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古埃及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统治。3.古埃及法老至高无上的统治有没有持续下去?结合教材知识加以说明。答案:没有。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公元前 525 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结束语: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古埃及创造了太阳历、象形文字、木乃伊、金字塔等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古埃及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在法老的统治下,带着血和泪,推动着古埃及文明不断前进。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与外部因素影响,古埃及逐渐走向衰落,新的文明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诞生。但历经数千年,古埃及为世界文明留下的文明成果却愈发熠熠生辉。我们去瞻仰、学习并以此激励自己,在我们的时代,努力奋斗,也会为后代留下更加美丽的存在。板书设计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位置2.国家出现及初步统一3.文明成就二、金字塔1.用途2.地位三、法老的统治1.法老的地位2.王权的衰落当堂达标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易于学生理解较枯燥内容;通过设置情境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读教材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得以提升,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得以丰富,使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课标要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实;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辩证地看问题、评价历史事件和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识读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 3500前 539),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识读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理解君权神授;通过角色扮演,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汉谟拉比法典,认识汉谟拉比法典虽然保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也是人类在法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重点难点重点:两河流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初步统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崛起与统治;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地位。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随笔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并同步展示歌词。注意重点标记以下歌词:“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底格里斯河、古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泥板上的字迹、楔形文字”。教师:这是一首具有历史沧桑感的歌曲,歌词据说是作者在参观博物馆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这首歌以独特的想象把西亚的历史文明融入其中,让人回味无穷,它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世界古代文明之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两河流域,去了解那段历史吧!导与学过程二、新课讲授板块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流域(1)指导学生观察古代两河流域地理图片(见课件),并回答古代两河流域的“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答案: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结合地图,说一说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答案: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2.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如何兴起与统一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以绘制时间轴的方式(见课件)将古代两河流域发展历程中的兴起与统一梳理出来。答案:约从公元前 3500 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 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3.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7 页“相关史事”,归纳这一地区的文明成果。(图片展示两河流域文明兴起时的成就)(见课件)答案:文字:楔形文字;天文历法:阴历;数学:60 进位制。过渡语: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它是如何发展成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高峰的呢。接下来我们学习板块二。板块二古巴比伦王国展示教材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 3500前 539)(见课件),让同学们在图中找到公元前 18 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统治范围,指导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古巴比伦王国。试对古巴比伦王国发展及统治作简要概述。答案:发展:起初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过渡语: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这部法典又有何历史地位及影响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板块三。板块三汉谟拉比法典1.观看汉谟拉比法典图片和视频(见课件),阅读教材文字,回答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观察法典上部的浮雕(见课件),其体现了怎样的思想?答案: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内容: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思想:君权神授。2.出示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创设模拟法庭(见课件),加深对法典实质的理解。答案: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答案: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4.问题讨论:分析法典中部分材料(见课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答案: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奴隶毫无地位可言;刑罚比较残酷,具有一定的野蛮性和原始性;同现代法律相比,法律公平是十分有限的。结束语: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本课主要讲述了在西亚地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养育了两河流域人民,在适合人类农业耕作的自然环境中催生了灿烂的两河流域文明,文明成果有楔形文字、阴历、60 进位制等。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板书设计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2.兴起与初步统一3.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二、古巴比伦王国1.建国与统一2.统治三、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制定者2.内容3.实质4.意义当堂达标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易于学生理解较枯燥内容;通过设置情境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读教材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得以提升,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得以丰富,使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第 3 课古代印度课标要求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并了解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及传播;通过对种姓制度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识读古代印度示意图,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通过了解种姓制度和佛教对印度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确立唯物史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重点难点重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发展和对外传播。难点: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对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认识。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地图、示意图、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师随笔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泰姬陵吗?你们知道泰姬陵在哪里吗?教师出示泰姬陵图片及简介(见课件)。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词。这座宏伟的陵墓,正如万里长城一样,浓缩着一个伟大民族和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那么,印度的文明是从何时开始,又有哪些文明成就呢?这一切都与我们要学的新课有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印度。导与学过程二、新课讲授板块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根据古代印度示意图(见课件)识别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哪一大河流域。该河的源流概况如何?答案: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以绘制时间轴的方式(见课件)将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梳理出来。答案:(2)在时间轴上着重标注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并列举史实例证其鼎盛。答案: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例证: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3)古代印度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识读图片(见课件)回答出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答案:“阿拉伯数字”。过渡语:印度河、恒河流域创造文明的同时,政权巩固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会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板块二来看看。板块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森严的种姓制度。根据示意图和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内容,从等级名称、人员构成和职责与义务等方面列表归纳。答案:等级名称人员构成职责与义务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者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贱民:在这四个等级之外,是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2.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见课件),归纳种姓制度的影响。答案:有利于维持印度统治及社会安定;随着印度社会发展,造成种族隔离,下层群众备受歧视,激化社会矛盾,延缓社会进步。过渡语: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佛教应运而生。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西汉末年,佛教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境内,唐朝时,玄奘西行天竺(即古代印度)取经,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那么,佛教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广泛传播的呢?板块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观看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内容,指出佛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始人。答案:创立于公元前 6 世纪;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2.分析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内容,指出佛教的主要思想主张。答案: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3.观察佛教传播示意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内容,指出佛教对外传播的时间、对外传播的国家,绘制传播路线示意图。4.观看图片(见课件),理解佛教对外传播的影响,知道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和世界古代著名佛寺。结束语: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公元前 1500 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古代印度达到鼎盛。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板书设计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2.发源地3.文明历程4.文明成就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时间2.实质3.内容4.特点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2.教义3.传播当堂达标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教学反思通过对古代印度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佛教的教义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受到统治者特别是刹帝利的扶持。根据特定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导学1.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2.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3.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唯物史观初步认识民主政治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作用,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知道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进步性;能够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斯巴达克起义;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知道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史料实证认识古代欧洲文明史,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其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以史料为支撑论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特点及贡献时空观念知道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发展历程,能够根据重要事件划分历史时间,并叙述相关史实;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之间的相互关联,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解释能够有条理地概述希腊城邦的相关史实,了解、评价雅典民主政治;认识亚历山大东征的两面性;知道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家国情怀认识古希腊和古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尊重和欣赏西方古典文化成就,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第 4 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标要求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城邦的概念和特点;简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了解、评价雅典民主政治;观看电影亚历山大大帝的片段,感知亚历山大其人;描画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填写东征经历的文明区域,以典型事例说明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民主政治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习亚历山大坚毅勇敢的性格以及远大的抱负;认识亚历山大东征的侵略性、残酷性,以及促进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客观进步性。重点难点重点:希腊城邦的特点;雅典民主政治;亚历山大东征。难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及评价;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进步性与侵略性。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地图、人物图、表格、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随笔一、导入新课出示古代奥林匹亚遗址、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火种采集仪式两幅图片(见课件)。教师问:同学们知道奥运会的来历吗?教师: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北京冬奥会火种就是在古奥林匹亚遗址采集成功的。古时候,希腊人把体育竞赛看作是祭祀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一种节日活动。公元前 776年,在距离雅典约 300 千米的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村举行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动会,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今天,我们就走进古希腊,领略欧洲的海洋文明。导与学过程二、新课讲授板块一希腊城邦1.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指导学生观察古代希腊示意图(见课件),结合示意图和教材知识了解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和特征,分析这一特征带来的影响。答案: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特征: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影响:政治上,多山影响了希腊的统一;经济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2.文明历程指导学生观察古代希腊早期文明演进示意图,欣赏文明遗址(见课件),说出古希腊文明的大致历程。答案: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中断后,希腊进入一个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继而进入城邦时代。3.希腊城邦(1)出示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指出希腊城邦的出现时间、概念、突出特点和代表性城邦。答案:出现时间:公元前 8 世纪。概念: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突出特点:“小国寡民”。代表:雅典和斯巴达(最大城邦)。(2)阅读教材内容,填写完成有关城邦居民的表格内容(见课件)。答案:构成权利义务关系特征公民权利:参政权,占有土地权,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义务:参军打仗外邦人是自由人,无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非公民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过渡语: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经济活动影响巨大,也可以说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人类早期不同的文明类型。希腊因雅典的民主政治而闻名。板块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雅典的强盛展示雅典卫城遗址图片(见课件),概括雅典的强盛。答案: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 200 多个城邦的盟主。2.观看视频和伯里克利人物图像(见课件),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内容,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主要内容。答案: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10 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3.结合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和图画(见课件),分析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答案: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过渡语:雅典民主政治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民主制度是直接民主制,只能在小国推行,民主政体逐渐缺乏生命力。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逐渐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王国通过对外扩张成为一个大帝国。让我们走进下一板块的学习。板块三亚历山大帝国1.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指导学生观察骑在战马上的亚历山大(见课件)和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见课件),观看视频(见课件)并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亚历山大东征的开始时间、路线、结果。答案:开始时间:公元前 334 年。路线:进攻波斯帝国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进入埃及转入两河流域再度与波斯大军会战,灭波斯。结果: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2.分析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答案:消极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积极影响: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结束语: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之后希腊经历了荷马时代和城邦时代。希腊典型的城邦主要有雅典和斯巴达,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亚历山大通过对东方的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古希腊文明是一个失落的文明,它的消逝已距我们生活的时代两千余年,但继承者以其特有的理性和智慧建构起来的巍峨宏阔的文化大厦,至今仍令世人惊叹不已!板书设计一、希腊城邦1.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2.文明历程: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城邦时代3.希腊城邦“小国寡民”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雅典的强盛2.雅典民主政治:抽签制、公民大会、津贴制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三、亚历山大帝国1.亚历山大东征过程2.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当堂达标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探讨了雅典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东征这两个重难点问题。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能够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分析评价。学生们对于此类探究活动很感兴趣,各小组都能够积极发言,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第 5 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标要求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罗马城邦;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庞大的帝国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分裂和灭亡。2.过程与方法:识读罗马城的象征凯撒屋大维等图片,获取关于罗马建城、建立共和国、走向帝制等方面的信息;解析地图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包含的文明交流、扩展方面的地理、历史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重点难点重点: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罗马帝国的演变。难点:古代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及原因;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的原因。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地图、示意图、视频、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随笔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罗马城的象征(母狼乳婴)(见课件),讲述罗马城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与学过程二、新课讲授板块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1.指导学生观察古代罗马示意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罗马城邦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兴起时间。答案: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公元前 1000 年左右。过渡语:罗马的最后一任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是个骄纵跋扈、独断专行的暴君。公元前509 年,大家揭竿而起将国王推翻。为了防止再有残暴的国王,贵族们把“王政”改为共和政体,采取共同执政的方式来管理国家,从此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归纳出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答案:公元前 509 年。3.结合教材知识和罗马的共和制行政机构示意图(见课件),找出罗马共和国是怎样进行国家管理的,并理解其实质。答案:决策权掌握在由 300 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实质是贵族共和与平民民主相结合的政治体制。4.展示十二铜表法图片(见课件),说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时间、内容、作用、性质。答案:公元前 450 年左右。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罗马颁布的成文法。5.罗马共和国建立后,罗马人内部通过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形成了被古代史学家誉为“世界最好的政体”的政治制度,外部则通过一系列战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通过阅读教材,指导学生绘制罗马共和国扩张流程图。答案:6.观看视频和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斯巴达克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起义发生在哪一年?结果怎样?有何影响?答案: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使阶级矛盾尖锐。公元前 73 年。遭到血腥镇压。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过渡语:声势浩大的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打击了奴隶制度,震撼了罗马的统治,罗马又会走向何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板块二。板块二罗马帝国1.观看凯撒人物图和遇刺的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凯撒的主要事迹。答案:公元前 49 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攻入罗马城,控制元老院;后来,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不久,被谋杀,内战又起。2.指导学生观看屋大维人物图(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罗马共和国是怎样演变为罗马帝国的。答案: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3.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适应了当时奴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指导学生观察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见课件),讲述罗马帝国的强盛表现。答案:公元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过渡语:200 年的和平发展后,强大的罗马帝国从 3 世纪开始出现危机,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分裂、灭亡。板块三罗马帝国的衰亡指导学生观察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示意图(见课件),分析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指出罗马帝国分裂情况和西罗马帝国灭亡时间。答案: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不断,日耳曼人的入侵等。4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结束语:古代罗马继承古代希腊的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度,以武力征服和奴役展现了欧洲奴隶制的鼎盛和血腥,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纵观罗马的历史,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刀光剑影、战争频繁。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在西欧崩溃,西欧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但东罗马帝国依然存在,又称拜占庭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直到 1453 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才灭亡。板书设计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1.城邦兴起:公元前 1000 年左右2.罗马共和国(1)建立:公元前 509 年(2)行政机构: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保民官(3)法律:十二铜表法(4)对外扩张:征服意大利半岛、灭掉迦太基、称霸地中海地区(5)衰落:公元前 73 年斯巴达克起义二、罗马帝国1.背景:凯撒夺权,内战又起2.建立: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3.强盛:2 世纪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分裂:4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2.灭亡: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当堂达标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虽然不多,但从罗马城邦到罗马共和国再到罗马帝国,跨越时间长,历史事件较多,因此讲解每个知识点时尤其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两个重要知识点时,先让学生自学,梳理大事年表,然后再讲历史事件,尽可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罗马的兴衰。然而,本课中时间概念多,尽管准备充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仍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第 6 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课标要求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和罗马的文学、雕塑、建筑艺术、哲学和法学成就,以及公历的缘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对西方古典文化的感知和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材料、制作学习卡片、观看影像资料等方法,交流、分享有关文化遗迹、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等方面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和欣赏西方古典文化成就,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培养关注人类社会、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希腊和罗马的文学、雕塑、建筑艺术、哲学和法学成就。难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繁荣的原因及特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反映的时代背景。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图片、视频、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随笔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雅斯贝尔斯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年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 30 度上下,就是北纬 25 度至 35 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教师问:在“轴心时代”希腊都涌现出了哪些精神导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导与学过程二、新课讲授板块一文学和雕塑1.结合你所读过的希腊神话作品,观察图片(见课件)中的希腊神话描写的神,指出他们和人有何相同点。答案:“神人同形同性”。2.出示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及其视频(见课件),结合文字介绍和教材内容分析作品的文学地位。答案: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3.观察两件希腊雕塑代表性的作品(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说出各自的地位。答案:古希腊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过渡语:古希腊在文学与雕塑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板块二建筑艺术1.指导学生观察帕特农神庙遗址(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希腊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典型代表。答案: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2.播放古代罗马文化视频(见课件),指导学生观察古代罗马建筑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罗马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典型代表,分析其与希腊建筑艺术的关系。答案: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凯旋门、引水道工程、大竞技场和万神庙等。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过渡语:在哲学方面,希腊同样成果辉煌,古典希腊哲学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让我们走进下一板块的学习。板块三哲学和法学1.希腊哲学。指导学生观察希腊哲学家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出各自的名字及其成就。答案: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认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2.罗马法学。指导学生观察罗马法制成就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相关史事和材料研读(见课件),链接教材知识说说罗马法学的代表、范围。答案:代表:十二铜表法。范围: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过渡语: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怎么来的呢?板块四公历的缘起指导学生观察太阳历、儒略历和公历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答案:罗马人在古埃及人太阳历的基础上创立了“儒略历”,4 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结束语:“光辉的希腊,伟大的罗马”,这是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特点的高度概括。如果说古代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那么古希腊和古罗马两大文明就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西方人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希腊的自由探究精神和民主科学思想,以及罗马在法制建设上的伟大创举,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源流。板书设计一、文学和雕塑1.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2.文学:荷马史诗3.雕塑:宙斯像、掷铁饼者二、建筑艺术1.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2.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三、哲学和法学1.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2.法学: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学系统四、公历的缘起儒略历、公历当堂达标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中,古希腊哲学是最不好讲的地方,学生容易忽略历史学科知识点本身而钻哲学的牛角尖,教师拓展也不是,不拓展也不是,需要很强的课堂掌控力度。同时,在讲解法学方面成就时,需要有一定的拓展来丰富知识点的趣味性,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导学1.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2.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3.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4.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唯物史观知道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史料实证通过史料了解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的内容,掌握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与义务;运用史料,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在西欧庄园中的作用;阅读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料,掌握其内容及地位时空观念能够按时序论述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能够将特定的史事与特定的时间和
展开 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