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可见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因素是A最早接触西方文明B工业化基础雄厚C革命思想广泛传播D清政府统治薄弱2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其主要意图是A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B提倡民主科学,推动社会进步C彻底批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D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319
2、05年至武昌起义期间,孙中山多次在宣言、誓表、军约等文件中沿用明末以来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以此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这一做法A表明孙中山封建残余思想严重B是团结各反清力量的斗争策略C反映了三民主义思想的缺陷D证明了“天运”纪年法的正确4如图是民国时期的集体婚礼照片,读图可知当时文明新式的婚礼获得一定认同青年择偶标准趋向一致化西方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婚姻自由成为社会的共识A B C D5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A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
3、争核心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D民国时期重视平等和法制意识的培养6辛亥革命时期,通过实行核定地价和土地国有的方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一个相对温和的方法来瓦解封建地主经济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然而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这说明()A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传统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C资产阶级立宪道路在中国行不通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相对弱小71900年,杜亚泉在他主编的亚泉杂志序言中称;“实质上,只有靠人文和科学,政治学上的进步才能实现。”由此可知,杜亚泉A主张传播民主和科学观念B强调民众思想启蒙的重要性C高举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帜D积极推动清
4、末预备立宪进程81916年,陈独秀在某文中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旨在说明A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B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独裁不得人心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D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它所彰显的政治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政体B否定了儒表法里治国思想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D断绝了袁世凯称帝的梦想10经过19061907年共和与专制、民权立宪与开明专制等论题的大论战,共和民权思想在中国知识精英阶层赢得了胜利。1908年后,“批判的武器”进一步
5、推动了“武器的批判”。这表明A清末新政客观上传播了革命思想B国民觉醒促进救亡图存C民主与科学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D思想启蒙推动反清斗争11独秀文存中说:“宪政实施有二要素,一曰庶政公诸舆论,一曰人们尊重自由,否则虽由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号称政党政治即可,号称立宪政治则犹未可,以其与多数国民无交涉也。”这主要反映了陈独秀A主张政党政治B主张提高政治觉悟C主张新的民主政治D主张政治革命12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新词汇不断涌现。下列词汇突出体现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是A师夷长技B适者生存C实业救国D自由恋爱131913年,时报时评:“商界何以反对南方兵事?盖兵事一起,商人之损失无限。此不独中国之商
6、人然也,即外国商业亦甚望贸易之国处于平静之地位,安居乐业,勿复惊扰。且商业凋零,则人民均受其影响,故彼等之反对亦有不得已之苦衷。”这反映了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B实业救国思想影响深远C革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民主革命进程的艰巨性14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尽管19151916年和1917年曾经有过企图抹煞辛亥革命的尝试,但主张共和政体革命党人还是达到最低目标: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这里提到的企图是A签署“中日民四条约” B段祺瑞与黎元洪“府院之争”C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 D颁布了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5中国近代的社交礼仪,从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到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在称呼上,从“老爷”、“大人”到
7、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这一现象始于A甲午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国民革命后 D抗日战争后16孙中山评价20世纪初发生在广州的某一事件时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的“斯役”是指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17孙中山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二、材料分析题18材料: 荣宗敬(1873 1938年)和荣德生
8、(1875 1952年)两兄弟生于江苏无锡西乡荣巷, 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实业家。荣氏兄弟于1896年以广生钱庄发家起步,在1899年荣德生赴广东 三水河口厘金局任总账。广州的所见所闻所学对他思想产生很大冲击,最终走向了一条实业 救国之路,决定试办一家面粉厂,为此虚心求教、各方奔走并考察国内外面粉厂。1902年他们 创办保兴面粉厂,从1912年至1921年,所经营的面粉厂达到12家,拥有粉磨301部,日产面粉 能力7.6万包,十年间扩张了 24倍,占当时全国民族资本面粉生产能力的31.4%,因而荣氏兄 弟获得了面粉大王的桂冠。进入20年代以后,他们在继续扩张企业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 花在了企业内部
9、管理的革新上,并且提高工人福利。还在地方上出资创办大公图书馆及铺桥、 修路、建筑园林。然而30年代中期,荣氏企业遇到了空前的困难,特别是1937年8月13号战 火波及上海及江南地区,荣氏企业当即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摘编自近代民族工业的巨子荣宗敬、荣德生(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两兄弟取得“面粉大王”桂冠的历史机遇。(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荣氏兄弟实业之路的主要因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
10、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
11、,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20阅读材料,
12、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防止袁世凯上台后倒行逆施搞封建复辟,南京临时政府迫切希望制定一部国家根本法来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人权“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在第二章“人民”部分规定了广泛的权利就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而言,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试图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民主共和国。摘编自韩大元辛亥革命与宪法学知识谱系的转型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
13、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时约法的意义。(2)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参考答案1B2A3B4B5D6D7B8A9A10D11C12D13D14C15B16A17A18(1)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末新政奖励实业;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辛亥革命的影响;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影响。(2)因素:国家政策、国际局势、政局变动、社会环境、
14、个人奋斗、家国情怀等。19(1)特点:传承性,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贯穿始终。多样性,古代传统文化领域广阔,有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包容性,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形成新的文化成果。本土性,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重伦理,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秩序。(2)表现:由维护封建礼教转变为批判礼教;由压抑人的个性转变为重视人的个性;由为专制统治服务转变为适应民主政治;由重等级秩序转变为重自由平等。原因:民族危机的严重;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黑暗;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国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冲击了国人的思想。(3)价值: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民族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丰富民族精神;为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1)内容:确立人民主权原则;平等人权且赋予人民广泛权利;确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中国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河;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为后世立法提供了借鉴。(2)成功之处: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经济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正统地位,解放了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习俗上,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