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代诗歌阅读(三).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855823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代诗歌阅读(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代诗歌阅读(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代诗歌阅读(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代诗歌阅读(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 古代诗歌阅读(三)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大洋黄子云不觉舟如叶,随风入窅冥。潮来天宇白,日照海门青。孤屿遥相认,危樯觉有灵。中流抚身世,万里一浮萍。注这首诗是黄子云随清朝册封使者入琉球时所作。窅(yo)冥,此指大海深处。(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不凡,诗人将时间、地点、事件等常规要素全都摒弃在有限的篇幅之外,单刀直入,从自己的感觉写起。B.第五、六句写诗人看到远处的孤岛,急于辨认是不是目的地,感觉在大海中颠簸的小船有如神灵护佑一般。C.末二句即景生情,诗人身处孤舟之中,面对浩瀚的大海,抚叹自己的身世,抒发了对

2、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D.全诗描写了壮美空阔的大海景色和海行感受,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束。章法严谨,对仗工稳,形象鲜明。(2).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大海的壮阔景色的。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问题。秋日杂感(其一)陈子龙满目山川极望哀,周原禾黍重徘徊。丹枫锦树三秋丽,白雁黄云万里来。夜雨荆榛连茂苑,夕阳麋鹿下胥台。振衣独上要离墓,痛哭新亭一举杯。注陈子龙:松江华亭人。明亡后,在抗清斗争中壮烈殉国。茂苑:战国时吴国的苑囿。胥台: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闾所筑。要离:春秋时期著名刺客,刺杀庆忌后自杀。(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望”字引出下

3、文所见之景,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哀”则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氛围。B.第二句运用“黍离”的典故,点明哀伤徘徊是出于故国之思、亡国之悲,诗人将自我形象融入诗歌意境中。C.颔联描绘色彩纷呈的景物,“三秋”“万里”所写时空极为阔大;诗人因眼前壮美之景而生发亡国之悲情。D.尾联用典,借要离刺杀庆忌之事表明反抗清廷的决心,但诗人同时又非常清醒,为可能到来的失败而忧愁。(2).诗歌的颈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寄平甫弟衢州道中王安石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幽乌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安得冬风一吹汝,

4、手把诗书来我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炯”写浅溪受到日光照耀后光彩明亮;“碎”写其光影细碎,这应与野林的蔽日有关。B.前两联从多种感觉写景,“阴翳长”是视觉,“但闻语”是听觉,“犹有香”则是嗅觉。C.作者长年远游,虽有美景相伴,却是无人作陪,自娱自乐也未能消除心中的孤独和悲伤。D.尾联写冬风一吹,汝即手把诗书飘然降临;“安得”引出的一问,表现出作者想象力之奇。(2).作者借本诗向平甫弟传递了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和王介甫寄安丰知县修芍陂陈舜俞雩娄陂水旧风烟,可喜斯民得继传。万顷稻粱追汉日,五门疏凿似齐年。才高欲献营田策,公暇还

5、来泛酒船。称与淮南夸好事,耕歌渔唱已相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从雩娄写起,意在突出此地有水利发达的悠久历史,如今还能够很好地传承。B.第二联紧承上联,描绘出安丰县农田种植和水利灌溉的盛况,对仗工整,韵律和谐。C.第三联借呈献营田良策和公务闲暇之余载酒泛船,展示诗人才能突出,有生活情趣。D.本诗是应和王安石诗歌的作品,用语质朴,情感真挚,结句意蕴悠长,富有感染力。(2).全诗洋溢着喜悦之情。诗人因何而喜?又是如何表达这种喜悦之情的?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杜甫马度秦关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故

6、国移居见客心。剩欲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注】此诗为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想搬家至江陵时,得知二弟杜观也将携家到江陵所作。蓝田,今属陕西西安。江陵,今属湖北荆州。如意,用来搔背痒的工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杜观搬家时翻越冰天雪地的高山,行程艰苦,侧面写出诗人的牵挂。B.颔联写杜观为我从蓝田搬到江陵,使我感到春天到来般的喜悦和兄弟情深。C.颈联先写诗人闻知喜讯后的高兴,后写他由喜悦转为人生苦短的白发悲吟。D.本诗与登高都用了直接及间接手法,“极尽变化”地抒写了自己的情感。(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阅读下面

7、这首唐诗,完成12题。暮春山行田家歇马李郢雨湿菰蒲斜日明,茅厨煮茧掉车声。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何处樵渔将远饷,故园田土忆春耕。千峰万濑水潏潏【注】,羸马此中愁独行。【注】潏潏(y y):水涌流貌。(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诗的首句“雨湿菰蒲斜日明”写春雨打湿菰蒲、天色将晚的情景,次句写当日的田家生活。B. 颔联写蛇竹一色、黄蝶嬉逐等情景,反衬出山间的一切和谐,让人觉得身处桃花源般的梦乡。C. 颈联运用联想,写诗人看到当地渔夫樵子为远行准备行装的场面,不由精神恍惚,神归故园。D. 这首羁旅诗的主要特点就是写景与抒情结合,触景生情,情由境生,也就是做到了

8、情景交融。 (2).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杜牧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注】以官解:以公务在身而不能前来。泛然:飘然,无拘束的样子。(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因友人未至,诗人飘然独游,悠闲地欣赏樊川景色。B.颔联 媚矜二字化静为动,将水光山色描绘得尤为动人。C.颈联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诗人在野外漫步的所见所闻。D.尾联用姜太公钓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从政的期待。(2).这首诗的情感较为丰富,试结合诗句简要

9、分析。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上礼部李侍郎白鹭刘长卿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看,这首诗是献给礼部李侍郎的诗;它既是咏物诗,又是自荐诗。B.“延颈”写白鹭盼望诗人到来,“寒”“孤”二字透出久待不至的凄凉落寞。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白鹭的心理:自有美姿,渴望振翅长空一展风采。D.尾联字面上是说如果有长风吹送,白鹭必能高飞远举,实际上另有深意。(2).咏物诗讲究“粘脱”。粘,即笔墨集中在写物上;脱,即离开此物而言它。一首好的咏物诗,应该是粘脱自如。请具体分析本

10、诗在这方面的特点。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注】平。【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用比喻手法写出诗人和东吴生流离失所,表达了沦落天涯的感伤之情。B.颔联写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表达了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C.颈联写出诗人对身处陋巷贫苦生活的不满和对权贵豪门奢华生活的期盼。D.尾联用自嘲的口吻写趁未衰之年应满怀信心,期望风调雨顺,民康国泰。(2).诗中

11、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答案:(1).C(2).运用反衬、比喻的手法。诗人以“舟如叶”为喻,反衬出“洋”之壮阔。运用白描手法。三、四句写汹涌澎湃的潮头一浪高过一浪,迎面奔啸而来,海天之间白茫茫一片;越来越远的海门(河流入海处)在日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发青苍。运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就清晰地描绘出大海的壮阔景色。解析:(1).作者借“浮萍”抒发的不是“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而是“个人身世飘零之感”。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与手法、评价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需要我们对诗歌有整体上的把握。(2).审题指导:首先要明白哪些诗句表现了大海的壮阔景色,其次要弄清楚这些诗句

12、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又是如何表现的。必须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本诗前四句写的是大海的壮阔,由第一句“不觉舟如叶”中的比喻词“如”可以判断该句用了比喻手法,而“舟如叶”则从反面衬托大海的壮阔;第三、四句运用白描的手法,仅十个字就把大海浩瀚开阔、雄浑壮美的景色描绘了出来。诗歌鉴赏:这首诗是黄子云随清朝册封使者入琉球时所作,写空阔壮美的大洋景色和海行感受。发端二句劈空而来,恰似异峰突起,高山坠石,形成劲捷冲荡的气势,笼罩全篇。挂帆起航时,风遂人意,不知不觉中船已像一片秋叶驶进大海深处。“不觉”而“入窅冥”,以感觉上时间之短暂和事实上船已远离海岸,暗示出风大船轻、行进速度极快。起笔不凡,令人称快,三、四句更

13、是全诗精华所在。朝前看,汹涌澎湃的潮头一浪高过一浪,迎面奔啸而来,海天之间白茫茫一片;往后看,越来越远的海门(河流入海处)在日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发青苍惹眼。这两句,“潮来”取动态,“日照”取静态,动静互衬,相得益彰。“天宇”“海门”,空间纵横交错,将上下四方囊括无余。“白”“青”二字,锤炼妥帖,似不费力,却能呈现出对比强烈的视觉色彩。寥寥数笔,就把大海特有的雄奇风光十分传神地描绘出来了。既不夸张,亦不渲染,唯用白描,只求简淡,而笔下的境界竟是那样浩瀚开阔,雄浑壮美,那样摇人心旌,动人心魄!船在茫茫无垠的大海上行进,四面空阔,除了水便是天,别的什么也看不到。突然,前方极遥远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座

14、孤岛,一下子吸引住了诗人的视线。他仔细地辨认着,揣测着那大概就是目的地吧?一个“认”字把诗人专注的神态和惊喜的心情全盘托出。当他收回目光,看着眼前那高高的桅杆,忽上忽下,出没于浪尖波谷时,一种异样的感受油然而生,觉得好像有神灵在暗中护佑着这只“如叶”小舟安全地驶向目的地。其实,这是诗人经历了千难万险,遥见“孤屿”之后暗自庆幸心理的形象表露。末二句忽作一转,即景生情。抒发游子飘零之慨。从全诗看,这两句似与前六句气韵不大谐调,但是若站在诗人的角度着想,就不难理解一个横渡大洋、漂流海上之人其时其刻的复杂心情。再说黄子云少负俊才,老大无成,此番随使入琉球,依然布衣未脱,面对这汪洋大海,渺渺孤舟,抚叹身

15、世,生出万里浮萍之感,自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而言,以转作结,戛然而止,平添猛截奔马之效。由于收拢得住,使得急流回溯,破堤而溢,更突出了前六句的壮浪气势,可见这两句诗不但感慨深沉,章法上亦有妙处。2.答案:(1).D(2).情感表达:颈联写出了清军南犯所造成的荒芜纷乱、荆棘丛生的战争残景,意境悲凉,深刻地反映出诗人痛心疾首、为国运深忧的情感和对故国盛景的无限追思与怀念。结构安排:颈联承上而转,与颔联形成强烈对比,引起尾联直抒胸臆,使整首诗歌呈现曲折起伏之美。解析:(1).“为可能到来的失败而忧愁”理解错误,诗人独上要离之墓,为江南国土的沦陷而伤心痛哭,这痛哭声不仅是感时伤怀的愤懑,更是对反抗清廷的

16、勇士的呼唤。(2).颈联描绘了“茂苑荆榛”“胥台麋鹿”两幅图景,呈现出一片荒芜景象,这与颔联江南风物的多彩壮丽形成强烈反差,带来这一变化的原因自然是清军南下。悲凉的意境、悲愤的内心控诉了清兵南犯给繁荣秀丽的大好河山带来的灾难,表达出诗人对国家罹难的深切担忧,对故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怀念。从整首诗的结构来看,颈联为“转”,描写内容与颔联形成对比,同时又引起尾联的直抒胸臆,诗歌由美景写到哀情,避免了平铺直叙,有了顿挫之美。诗歌鉴赏首联从总体上奠定了全诗的低沉基调。江南的秋日本是层林尽染、天高云淡的美好时节,然而盘桓在诗人心中的却是深重的黍离之悲,所以眼中的山川也笼上了萧瑟悲凉的氛围。典故的运用直接点明

17、“我”哀伤徘徊是出于故国之思。颔联通过对色彩纷呈的秋天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秋景原有的鲜明华美、平静旷远,描绘出一幅浓缩了时空的画卷,为下文思绪的突转蓄势。颈联承上而转,写出了清军南犯所造成的荒芜纷乱、荆棘丛生的战争残景。夕阳西下更使诗中意象笼上了一层悲凉色彩,与上联形成强烈对比,深刻地反映出诗人痛心疾首、为国运担忧的情感和对故国盛景的无限追思与怀念。尾联照应首联,续写诗人的行踪。他独上要离之墓,为江南国土的沦陷而伤心痛哭,表达出满腔深沉郁愤的爱国情感。全诗收束于情感表现的高潮之时,这痛哭声不仅是感时伤怀的愤懑,更是对反抗清廷的勇士的呼唤。从开始的徘徊远望到最后的痛哭失声,展现出一片爱国丹心。

18、此诗精于用典、炼字,对仗工整,内涵深厚,体现出诗人凝重、沉郁的诗风。字句之中饱含着诗人的爱国情怀,写得真挚动人,发人深省。3.答案:(1).C; (2).于衢州道中看到美好凤光而生的喜悦之情。溪光明亮,野林影长,幽鸟歌唱,小梅飘香。心境开朗,心情舒畅。远游时感到的寂寞伤感之情。“远游虽好更悲伤便是对此情的印证。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作者在尾联中表达了希望弟弟前来共论诗书的愿望。解析:错在“自娱自乐也未能消除心中的孤独和悲伤”,原句是“无可自娱乐”,即不能自娱自乐。 4.答案:(1).C; (2).(1)(首联)诗人因号鉴水利工程兴盛的历史得以继传,惠及当地百姓而喜,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2)(额

19、联)诗人因安丰具灌溉便利、箱粱方顷、物阜民足而喜,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3)(颈联)诗人因安丰知县心系民生、与民同乐而喜,运用了叙事挤情的手法。(4)(尾联)诗人因安丰县好事连连,百姓过着祥和快乐的生活而喜,运用了以景结情(或借景挤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解析:呈献有误,应改为想要呈献;诗人有误,应改为安丰知县。 5.答案:(1).C(2).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屋檐前来回走动时,希望梅花和他一起欢笑,而那些疏枝上的梅花,也真有很多忍不住笑了起来。诗歌最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移情入景,借花的欢笑更加突出表达了诗人因弟弟携家迁至江陵,兄弟即将团圆的喜悦和兴奋。解析:(1).“写他由喜悦转为

20、人生苦短的白发悲吟”错误。白头吟,在杜诗中有两种含义,一指古曲名,传为卓文君所作,如“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更多的时候即泛指歌吟,白头为杜甫自指。这里是后一种用法,指歌吟。(2).首先要解释诗句意思;然后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诗句运用的手法,分析其中的情感。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听到长久分离的兄弟即将到来,喜不自禁,抒写兄弟相煦相濡之情。6.答案:(1).B; (2).对山间田家美好的农村风景及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对故园春耕的无限怀想、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羁旅他乡、漂泊江湖的离愁别绪,形影相吊、顾影自怜的悲怆之慨。解析:“反衬”错,应该是正面烘托。 7.答案:(1).D; (2).对

21、友人爽约的遗憾之情。友人因公务在身无法前来,诗人只好独游樊川,稍觉遗憾。对大好秋色的热爱之情。樊川的水光山色、野竹岩泉,无不让人喜爱,足以怡情悦性,诗人兴致倍增。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垂钩”即垂钓,是隐逸的代称,全诗以此收结,委婉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高雅淡泊的情环。解析:D,此处并未用此典,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8.答案:(1).B; (2).这首诗集中笔墨描写白鹭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它的孤独与内心的渴望,这是粘。 诗人的用意却并不在写白鹭上,而是以鹭喻己,表现自己的处境及对李侍郎提携、举荐的希望,这是脱。全诗句句写鹭,又句句写己,粘脱不露痕迹,可谓自如。解析:错在 “盼望诗人到

22、来二 9.答案:(1).C; (2).颈联将“贫”与“富”,“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揭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自己身世遭际的不平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将“泪满缨”与“开口笑”对比,表现了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但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解析:(1).“不满”“期盼”错,应为揭示当时贫富不公的现状。(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指出表达效果。“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以“陋巷”“贫”者饥寒交迫的坎坷生活与“豪家”“贵”者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对比,生动揭示出了社会贫富不公的现象,表达了对自己才华遭到压抑的不平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白首相逢泪满缨”“且对一尊开口笑”,“泪满缨”与

23、“开口笑”对比,“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而破涕为笑,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译文】 十年来身世漂泊若浮萍,白发相逢涕泪沾满冠缨。 人老了不知道花有美态,离乱时只觉得酒甚多情。 贫居陋巷怀疑春天也少,贵居豪宅感觉月亮最明。 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 【赏析】 原诗题下注:“及第后出关作。”诗人从公元883年(唐僖宗中和三年)流落江南起,直到公元894年(昭宗乾宁元年)擢第,历十二年,战乱频仍,颠沛流离,所以这首诗劈头便感慨万端地说:“十年身事各如萍”。诗人用随风飘泊的水上浮萍,刻画了自己流离失所的

24、“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自不免同病相怜。 “白首相逢泪满缨”,按理,这时韦庄已登第,禄食有望,似不该与故人泪眼相对,但自己在外飘泊多年,已是五十九岁的人了。因此,遇故人便再也忍不住涕泗滂沱,泪满冠缨。 三、四句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回想当年大家欢聚一起观花饮酒的情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诗人为痛苦折磨得衰老、麻木,似乎已不感觉到花儿是美丽的了,再也没有赏花的逸兴了。而酒与诗人却变得多情起来,因为乱世颠沛,年华蹉跎,只好借酒浇愁。细味诗意,字字酸楚。 五、六句是痛定思痛的激愤语。乱离社会,世态炎凉,“贫”与“贵”,“陋巷”与“豪家”,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

25、,相距何其悬远。有才华的人偏被压在社会最下层,沾不到春风雨露;尸位素餐者偏是高踞豪门,吟风弄月。诗句是对上层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 泪干了,愤闷倾吐了,诗人转而强作笑颜:“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且对”一作“独对”,据题意以“且对”为允。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这两句是说:趁未衰之年,暂拚一醉,而破涕为笑,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自许和自慰。诗人就是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而开怀一笑。这一笑,既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 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关锁严密。“泪”是回顾,“笑”是前瞻。“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字挟风霜,声振金石。 【点评】选择题是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