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855769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案3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一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20江苏扬州二模)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议和大臣耆英就如何处理通商口岸的华夷纠纷向璞鼎查发出照会:“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此照会实质上反映出清廷()A欲图解决华夷纷争B主动放弃对英人的审判权C避免英国再起衅端D缺乏近代国际法则的意识 2(2020江苏南京三模)2007年,湖北鄂州市年过八旬的老人王华兴向记者展示了其珍

2、藏的3张太平天国土地税单。一张为“春纳执照”,另两张为“秋纳执照”,规定农民在春秋两季交税,并写明了要交纳的税银数量。日期是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土地税单的出现反映了()A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B太平天国进行西征的正确性C资政新篇颁布的必要性D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空想性 3(2021山东青岛期末)甲午战后,海军衙门要求幸存的官佐总结教训,条陈败因,下表为相关概况。由此可见()条陈者职务条陈内容曾嘉祥枪炮官西人创立海军多年,其中利弊,无微不至,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饶鸣衢守备海军章程,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难而操胜算也郑祖彝千总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弊A.统治

3、集团深刻认识到战败根源B制度变革已经不可回避C学习西方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D战败导致崇洋情绪弥漫 4(2020北京大兴一模)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1901年被中国学者译为黑奴吁天录。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该著作翻译的背景是()A维新变法运动兴起B义和团运动的高涨C清末“新政”倡导西学D民族危机极其严重 5(2021陕西咸阳期末)美国公使田贝曾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表述说明()A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帝国主

4、义国家结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C美国从此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D帝国主义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6(2020山西太原三模)1910年2月,广州新军发动起义;4月,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几万群众捣毁米店,烧毁巡抚衙门,捣毁外国洋行和教堂,终于迫使清廷妥协;10月,立宪派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这些现象表明()A晚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B清末“新政”引发群众不满C民族矛盾引发社会动荡D群众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7(2021山东烟台模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职、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

5、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A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B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C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 8(2020山东日照6月统考)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A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9(2020山东泰安五模)1926年,蒋介石在北伐军总司令的就职宣言中向北方军人宣称:只要你们向义输诚,即引为同志,“决无南北畛域之见,更无新旧恩仇之分”;张

6、作霖此时也宣称他只知救国,而“绝无南北新旧之见”;孙传芳在对蒋宣战的最后通牒中,称“不知南北,不问党派,惟知有民宜爱,有国当保”。三人的言论反映出()A南北地域观念逐渐消弥B当时国家统一意识的增强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新旧政治力量已达成共识 10(2020安徽二模)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B革命根据地日益壮大C国民经济建设深入开展D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 11(2020河北张家口市二模)1937年7月23日,中共中央

7、要求国民政府承认现有爱国团体的合法地位,扩大爱国团体的组织于工农商学各界,武装民众实行自卫,并配合军队作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主张实行全面抗战B力图谴责国民党独裁统治C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维护国共党内合作的局面 12(2021四川乐山调研)边区政权建设受到各阶层关注。抗战期间,沦陷区绅士邹鲁山等参议员冒险参加苏北盐阜区第一届参议会;解放战争时期,逃亡地主纷纷返回边区,其中许多人后来还参加了政府工作。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革命即将走向胜利B三民主义在边区全面实施C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D中东部沦陷区人口的内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

8、分,共计52分。)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国民享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所有政府官员的选举权与罢免权。”临时约法材料三“臣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符合法律所定资格者,可为文武官吏。”材料四“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五第五章“内阁总理”,规定:“内阁总理辅佐临时大总统”;“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临时约法(1)比一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达的观点有什么不同?指出两则

9、材料各反映的时代背景。(8分)(2)材料三出自1908年清政府为安抚人心颁布的一部所谓的宪法,材料四是临时约法,比一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3)材料五中内阁总理同总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这样规定?综合上述材料评价临时约法。(11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重大事件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75年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1901年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改外务部为外交部1915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1919年巴黎和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1943年国民政府

10、与美英等国谈判,废除“治外法权”,美英放弃了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特权从上述重大事件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1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

11、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战场名称开始时间标志终止时间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1945年5月8日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1945年5月8日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1945年9月2日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45年9月2日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9月2日(1)材料一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9分)考案3必修一

12、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一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20江苏扬州二模)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议和大臣耆英就如何处理通商口岸的华夷纠纷向璞鼎查发出照会:“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此照会实质上反映出清廷(D)A欲图解决华夷纷争B主动放弃对英人的审判权C避免英国再起衅端D缺乏近代国际法则的意识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领事裁判权,这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侵犯,反映出清政府缺乏近代国际法则的意识,D项

13、正确;A、B、C三项与领事裁判权这一主旨信息无关,排除。2(2020江苏南京三模)2007年,湖北鄂州市年过八旬的老人王华兴向记者展示了其珍藏的3张太平天国土地税单。一张为“春纳执照”,另两张为“秋纳执照”,规定农民在春秋两季交税,并写明了要交纳的税银数量。日期是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土地税单的出现反映了(D)A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B太平天国进行西征的正确性C资政新篇颁布的必要性D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空想性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并没有获得土地,因此“规定农民在春秋两季交税,并写明了要交纳的税银数量”的税单只能是空想,农民没有土地,无法纳税,

14、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空想性,而不是革命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西征,排除B项;资政新篇并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排除C项。3(2021山东青岛期末)甲午战后,海军衙门要求幸存的官佐总结教训,条陈败因,下表为相关概况。由此可见(B)条陈者职务条陈内容曾嘉祥枪炮官西人创立海军多年,其中利弊,无微不至,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饶鸣衢守备海军章程,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难而操胜算也郑祖彝千总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弊A.统治集团深刻认识到战败根源B制度变革已经不可回避C学习西方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D战败导致崇洋情绪弥漫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三人的总结皆涉及传统的束

15、缚,因此改革传统,变革制度已经不可回避,故B项正确;材料是海战幸存者的总结,不能代表整个统治集团,故A项不正确;C项表述不全面,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崇洋媚外,故D项不正确。4(2020北京大兴一模)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1901年被中国学者译为黑奴吁天录。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该著作翻译的背景是(D)A维新变法运动兴起B义和团运动的高涨C清末“新政”倡导西学D民族危机极其严重 解析根据“190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6、故选D项;维新变法的兴起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排除A项;到1901年,义和团运动已经失败,排除B项;1901年清政府尚未开始“新政”,排除C项。故选D项。5(2021陕西咸阳期末)美国公使田贝曾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表述说明(A)A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帝国主义国家结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C美国从此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D帝国主义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解析依据“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意斥责不称职的中国官吏”可知,外国公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中国的内政,这说明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17、工具,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材料中涉及的美国公使的言论,但并不能据此说明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排除C项;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6(2020山西太原三模)1910年2月,广州新军发动起义;4月,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几万群众捣毁米店,烧毁巡抚衙门,捣毁外国洋行和教堂,终于迫使清廷妥协;10月,立宪派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这些现象表明(A)A晚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B清末“新政”引发群众不满C民族矛盾引发社会动荡D群众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解析革命派的军事暴动、民众的反抗以及立宪派的请愿活动都说明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清政府的不满与日俱增,说明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危机,A项正确;清末“新政”主要是

18、在政府层面进行改革,并未直接波及群众,而且题干所列群众运动与清末“新政”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排除C项;题干不仅仅罗列了群众反抗运动,还有资产阶级的行动,而且民族意识更多的强调对外,题干中群众运动指向清政府,属于对内,排除D项。7(2021山东烟台模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职、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A)A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B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C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

19、分立原则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 解析革命派制定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立法机关限制以袁世凯为首的行政机关的权力,因此对议会权力的规定明确详细,而对总统和内阁的权力规定不够明确。这些规定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没有关系,排除。8(2020山东日照6月统考)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C)A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B中华民族意识的

20、觉醒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五四运动爆发后,促进知识分子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一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C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华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在抗日战争时期,B项排除;此时国民革命运动尚未爆发,D项排除。故选C项。9(2020山东泰安五模)1926年,蒋介石在北伐军总司令的就职宣言中向北方军人宣称:只要你们向义输诚,即引为同志,“决无南北畛域之见,更无新旧恩仇之分”;张作霖此时也宣称他只知救国,而“绝无南北新旧之见”;孙传芳在对蒋宣战的最后通牒中,称“不知南北,不问党派,惟知有民宜爱,有国当保”。三人的言论反映出(B)A南北地域观念

21、逐渐消弥B当时国家统一意识的增强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新旧政治力量已达成共识 解析据材料可知,三人都主张打破南北地域观念,强调国家统一,反映了当时国家统一意识的增强,故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还是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三人言论的发表正是北伐战争爆发之际,“新旧政治力量达成共识”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0(2020安徽二模)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B)A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B革

22、命根据地日益壮大C国民经济建设深入开展D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 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革命根据地壮大,蒋介石增加军事经费调拨来“围剿”红军,所以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壮大,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的信息也未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问题,所以选项A、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军费调拨“围剿”红军而非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项。11(2020河北张家口市二模)1937年7月23日,中共中央要求国民政府承认现有爱国团体的合法地位,扩大爱国团体的组织于工农商学各界,武装民众实行自卫,并配合军队作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A主张实行全面抗战B

23、力图谴责国民党独裁统治C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维护国共党内合作的局面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行抗战,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A项正确;材料与谴责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无关,B项排除;当时党的工作重心是在抗日战争上,并未发生转移,C项排除;此时第二次国共合作尚未建立,D项排除。故选A项。12(2021四川乐山调研)边区政权建设受到各阶层关注。抗战期间,沦陷区绅士邹鲁山等参议员冒险参加苏北盐阜区第一届参议会;解放战争时期,逃亡地主纷纷返回边区,其中许多人后来还参加了政府工作。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A民主革命即将走向胜利B三民主义在边区全面

24、实施C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D中东部沦陷区人口的内迁 解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政权建设得到包括绅士、地主等社会各阶层关注、支持和参与的主要原因是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C项正确;民主革命即将走向胜利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统战政策的结果,A项错误;“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纲领而不是中共建设边区政权的指导思想,B项错误;中东部沦陷区人口的内迁不是根据地政权发展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计52分。)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

25、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国民享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所有政府官员的选举权与罢免权。”临时约法材料三“臣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符合法律所定资格者,可为文武官吏。”材料四“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五第五章“内阁总理”,规定:“内阁总理辅佐临时大总统”;“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临时约法(1)比一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达的观点有什么不同?指出两则材料各反映的时代背景。(8分)(2)材料三出自1908年清政府为安抚人心颁布的一部所谓的宪法,材料四是临时约法,比一比内

26、容上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3)材料五中内阁总理同总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这样规定?综合上述材料评价临时约法。(11分)答案(1)主权在君和主权在民。时代背景:周代分封制下,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辛亥革命,建立民国,颁布约法,西方政治学说传入中国。(2)臣民和国民,说明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有无各民族平等,说明是否放弃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官吏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说明官吏的产生是由上级任免还是选举产生。(3)关系:相互监督、相互牵制。规定:防止袁世凯专权。评价: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意义,但后来被北洋军阀破坏。解析(1)根据“莫非王土”可得出材料一强调主权在君,根据“国家主权属于国

27、民”可得出材料二强调主权在民。时代背景:根据周代的内容可得出周代分封制下,天子具有至尊权威;结合辛亥革命的内容可得出辛亥革命,建立民国,颁布约法,西方政治学说传入中国。(2)根据“臣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可得出臣民和国民,说明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可得出有无各民族平等,说明是否放弃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根据“符合法律所定资格者,可为文武官吏。”“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得出官吏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说明官吏的产生是由上级任免还是选举产生。(3)关系:根据“内阁总理辅佐临时大总统”;

28、“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可得出二者是相互监督、相互牵制。规定:结合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可得出是防止袁世凯专权。评价:根据所学可得出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意义,但后来被北洋军阀破坏。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重大事件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75年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1901年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改外务部为外交部1915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1919年巴黎和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1943年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谈判,废除“治外法权”,美英放弃

29、了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特权从上述重大事件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论题: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阐述:鸦片战争前,中国奉行“朝贡外交”理念,未建立正式的外交机构;鸦片战争以后,迫于列强压力,清政府在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总而言之,中国在近代列强侵略的逼迫下打破“朝贡外交”体制,开始被动接受近代外交观念,并逐渐建

30、立了自己的外交体制,中国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所给的材料提取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的信息进行阐释。比如本题可以依据材料“18611943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围绕“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提取信息,阐述依据材料和所学,从鸦片战争前中国奉行“朝贡外交”理念、鸦片战争后总理衙门的设立以及八国联军侵华后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来分析回答。最后从中国在近代列强侵略的逼迫下打破“朝贡外交”体制,开始被动接受近代外交观念以及中国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总结结论。1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

31、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战场名称开始时间标志终止时间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1945年5月8日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1945年5月8日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1945年9月2日中国战场1

32、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45年9月2日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9月2日(1)材料一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9分)答案(1)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2)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大战场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

33、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准备(或提供了条件;或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1)主要表现:根据材料知道这场战争是抗日战争,“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指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军事上: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

34、意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从表格信息可以得出:“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开始,结束于1945年9月2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大战场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抗日战争打倒了日本法西斯国家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在全民族的抗战下,以及国共两党的合作下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抗日战争的胜利赶走了法西斯国家,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准备(或提供了条件;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民主革命的第一阶段任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备受世界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