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领域美洲作物玉米、甘薯等推广种植,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出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2)手工业领域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萌芽。传统与新兴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场开始出现。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提升。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领域: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进一步发展,商业资本逐渐集聚。商帮和会馆的出现。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成为地区
2、贸易网络的核心。2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局限(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二、思想领域的变化1背景(1)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3)思想方面: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进步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4)政治方面: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朽。(5)外部因素:西方近代科学传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空疏学风
3、造成冲击。2表现(1)对传统的继承:陆王心学。思想核心:致良知。“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评价: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2)对传统的批判李贽(明朝后期):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明末清初三大家A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B王夫之:批判专制,主张革新。C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人概括);批判君主专制。(3)评价:陆王心学是对儒家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
4、展;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虽具有进步性,但始终未突破传统的桎梏。三、小说与戏曲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2小说(1)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2)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3)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3戏曲(1)特点: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2)代表作家:明朝汤显
5、祖、清朝孔尚任等。(3)舞台演出方面: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收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四、科技1科技著作: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医药学)、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宋应星天工开物(工艺学)。2地理和地质学名著:徐弘祖徐霞客游记。3西学东渐(1)时间:明末清初。(2)代表人物:以欧洲传教士为主,如意大利人利玛窦等。(3)内容传教士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包括地球和各大洲、大洋等地理概念。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
6、地图。(4)结果:西学东渐带来的技术和器物被清朝部分士大夫贬斥为“奇技淫巧”,这一阶段的西学东渐,由于雍正时期的禁教政策以及罗马教廷对来华传教政策的改变而中断,但小规模的西学传入并未完全中止。(5)影响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引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了新的一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使当时的国人窥见了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1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
7、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市场。材料表明(C)A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植B农民阶级出现分化C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D小农经济已经瓦解解析:据材料“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市场”得出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作物的种植,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和市场的关系,没有涉及农民阶级关系的变化,排除B项;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项。2据徐一夔的织工对记载:杭州根据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来规定工资,“吾艺固过于人,而受值与众工等,当求倍值者而为之佣。已而,他家果倍其值佣之。
8、主者阅其织,果异于人,他工见其艺精,亦颇推之。主者退自喜曰:得一工,胜十工。倍其值不吝也”。这段史料(C)A是研究元代手工业发展的原始史料B证明资本主义萌芽在元代已出现C可作为古代经济关系变迁研究的素材D就史料研究而言,毫无利用价值解析:依据题干“杭州根据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来规定工资”“他家果倍其值佣之”等信息可知,这段史料可作为古代经济关系变迁研究的素材,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题干史料有利用价值。3清朝在制订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在制订外商来华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则是“怀柔远人”的思想。这反映出
9、当时(A)A传统观念制约经济发展B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变异C外商来华得到政府鼓励D制度更新助推社会转型解析:“重农抑商”和“怀柔远人”是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思想,以这样的传统观念来管理对外交往,对经济发展不利,故选A项;清政府依据传统观念处理对外交往,说明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发生变异,故排除B项;清政府对待外商来华贸易采取“怀柔远人”的思想,并不能说明是鼓励外商来华,故排除C项;在当时的对外交往上清政府没有作出制度的更新,更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故排除D项。4王守仁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A)A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10、B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C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D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解析:材料“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说明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修正不正确的观念,表明王守仁旨在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故A项正确;材料是王守仁对“致知格物”的解释,无法体现王守仁“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排除B项;王守仁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而非“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排除C项;王守仁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故排除D项。5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su)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11、!”李贽这种思想(C)A批判理学空疏学风 B与陆王心学思想一致C挑战孔孟正统权威 D源于明朝统治将亡解析:材料中李贽反对将孔孟经典视为权威,而强调“童心”“真心”,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理学空疏学风,故A项错误;李贽的思想与陆王心学一致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源于明朝统治将亡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6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外,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有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裁焉”。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C)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B“共治天下”理念已经被普遍认同C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解析
12、:材料“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外,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有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裁焉”反映了王夫之主张以法和义限制君权,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故选C项;当时西方君主立宪思想未在中国传播,故A项错误;B、D两项都不符合史实,排除。7下表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有关言论。据下表可知,这些思想家(A)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王夫之“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唐甄“天子之尊,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世无君矣,岂有臣乎”A对传统封建政治制度做了反思B描绘了民主政治的蓝图C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的弊端D主张限制君权扩大
13、相权解析:从材料中的“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一姓之兴亡,私也”“天子之尊,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可得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进行反思,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存在的问题,故A项正确;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信息只能表明三位思想家认识到封建政治制度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并未涉及对君主专制的剖析,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8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融诗词、戏剧、绘画、园林、建筑、医药、饮食、茶道、服饰、年节、礼俗、佛道、巫术等为一体,被誉为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其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反映了(D)A皇帝好恶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B读者猎奇心成
14、为文学创作的动力C文学家担负起承古萌新的使命D古典文学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解析:“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说明红楼梦在民间极受欢迎,即红楼梦是世俗化的文学,故D项正确;皇帝好恶不可能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故A项错误;红楼梦的创作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文学家的使命,故C项错误。9据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这说明(B)A昆曲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B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C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D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解析:材料“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
15、,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说明昆曲艺术深受社会欢迎,迎合社会需求,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昆曲发展是否走上专业化道路,排除A项;C项“决定”、D项“开始”说法错误。10明朝中后期,在理学的重重束缚下,早期启蒙思想和市民文学兴起,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介绍了西方科技,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充。这说明当时(A)A出现社会转型的倾向B传统文化得以革故鼎新C程朱理学的根基动摇D早期启蒙思想传播广泛解析:材料“在理学的重重束缚下,早期启蒙思想和市民文学兴起,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介绍了西方科技,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充”说明当时出现社会转型的倾向,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与题目中“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充”不相符,排除;C项表述与题目中“在理学的重重束缚下”不相符,排除;材料只是提及早期启蒙思想兴起,并未体现传播广泛,故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