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Ⅲ)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5519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Ⅲ)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新课标Ⅲ)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Ⅲ)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Ⅲ)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生物高考生物(课标专用)专题11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考点1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2018江苏单科,6,2分)一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遗 传 实 验 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五年高考答案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子二代要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雌雄配子中各类型配

2、子活力无差异以及各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条件,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规律总结规律总结杂合子自交、测交子代表现自交3112121933196115163214221成因正常不完全显性显性纯合致死正常基因互作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测交111111111112131111111112.(2014海南单科,25,2分)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答案答案B抗病株与感病

3、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据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3.(2013课标,6,6分,0.54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答案答案A孟德尔分离定

4、律的本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如题中选项A用纯合子验证的话,可用杂交再测交得出子二代11的性状分离比,这样也能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都不影响验证结果,故A选项符合题意,影响较小;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的实验要求所选相对性状有明显的显性隐性区分,否则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验证实验中所选的相对性状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样才符合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否则会导致实验误差。考点考点2 2基因的分离定律

5、及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1.(2018天津理综,6,6分)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B.1/4C.1/8D.1/9答案答案D本题以基因的表达为载体,考查概率的计算。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1A2的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产物N1与N2的数量比为12,且表达产物N1与N2又 可 随 机 组 合 形 成 二 聚 体 蛋 白,因此N1与N1结合的概率为,即。2.(2017课 标,6,6分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答案D控制身高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因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而身高不同,反之,控制身高的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环境因素而身高相同,A正确;在黑暗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而变黄,这种变化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B正确;O型血夫妇控制血型的基因型均为ii,其后代控制血型的基因型仍为ii

7、,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主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也可能是由环境影响的,D错误。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型、性状、环境等遗传学概念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在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由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3.(2015山东理综,6,5分)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 因 频 率 不 同 的 玉 米 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0p1时,亲代群体

8、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C.p=a时,显 性 纯 合 体 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答案答案D若亲代群体只含有纯合体HH和hh,由于基因型频率不确定,则基因频率也不确定(0p1),所以随机交配后均可出现如图所示现象,A正确;若亲代群体只含有杂合体,则p=1/2,B正确;H的基因频率为p,设h的基因频率为q,则F1代中HH、Hh、hh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2、2pq、q2,p=a时,hh和Hh的基因型频率相等,即2pq=q2,且p+q=1,可得p=1/3,所以F1代中HH的比例为p2=1/9,C正确;同理p=c时,p、q

9、分别为2/3、1/3,HH、Hh和hh基因型频率分别占4/9、4/9、1/9,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4/9+4/91/2+1/9=7/9,D错误。解题关键解题关键理解图中p=a和c时的特点,并计算出H和h的基因频率是解题的关键。4.(2017天津理综,9,8分)玉米自交系(遗传稳定的育种材料)B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但难以直接培育成转基因植株,为使其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依次进行步骤、试验。.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自交系A,技术路线如下图。(略).通过回交使自交系B获得抗除草剂性状(6)抗除草剂自交系A(GG)与自交系B杂交产生F1,然后进行多轮回交(如图)。自交系B作为亲本多次回

10、交的目的是使后代。(7)假设子代生活力一致,请计算上图育种过程F1、H1、H2、H3各代中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并在图1中画出对应的折线图。若回交后每代不进行鉴定筛选,直接回交,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折线图。(8)下表是鉴定含G基因植株的4种方法。请预测同一后代群体中,4种方法检出的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从小到大依次是。对Hn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玉米自交系。答案答案(共8分)(6)积累越来越多自交系B的遗传物质/优良性状(7)(8)x4,x3,x2,x1解析解析.(6)通过回交可以使子代携带B品系的基因的纯合子的比例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越来越高。(7)品系A(GG)与品

11、系B杂交,F1个体全部含G基因,通过筛选得到的Hi为含G基因的杂合子,与不含G基因的B品系杂交,后代有1/2个体含G基因。若回交每代不进行筛选,随回交代次增加,不同代次间含G基因的个体比以1/2比例递减。(8)依据基因表达的特点:含有G基因的植株中G基因不一定转录合成mRNA,G基因转录的mRNA不一定翻译合成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后不一定表现抗除草剂性状,故4种检测方法对同一后代群体G基因的检测结果,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从小到大依次为x4,x3,x2,x1。5.2016天津理综,9(1)(2)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

12、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条带。答案答案(1)P3P3或P4P4(2)25%3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鲫鱼中编码GPI肽链的等位基因是a3和a4,编码的肽链分别为P3和P4,其纯合体(a3a

13、3或a4a4)内GPI类型是P3P3或P4P4。(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其基因型分别为a1a2、a3a4,鲤鲫杂交子一代中a2a4个体所占比例为1/21/2=1/4,即25%;因鲤鲫杂交子一代均为杂合子,任一尾鱼的组织均含有2种不同的肽链,其两两组合共有3种GPI类型,对其进行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3条带。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准确获取题干的信息“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以及对于图谱的解读,是解题的突破口。6.(2015课标,32,9分,0.720)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

14、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答案答案(9分)(1)111210.5(每空2分,共6分)(2)A基因纯合致死(1分)11(2分)解析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基因分离定律的辩证关系。(1)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对于只有一种基因型Aa且雌雄

15、个体数目相等的果蝇群体而言,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1。从理论上分析,Aa随机交配相当于Aa自交,故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aa的数量比应为121,A基因频率为0.5。(2)依据上述分析,若产生第一代中不是1AA2Aa1aa,而是2Aa1aa,则可推知,该群体存在显性纯合子(AA)致死现象。由第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计算A、a所占比例为:A=1/3,a=2/3,故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21/32/3)(2/32/3)=11。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致死基因会导致异常分离比。若Aa自交后代隐性纯合致死,则AaAA=21(只有一种表现型);若Aa自交后代显性纯合致死,则Aaaa=21

16、;但若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时,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aa=11。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7.(2014上海单科,14,2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B.C.D.答案答案A每个实验袋中的D、d可看作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的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从甲、乙袋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合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因此正确;该实验只能模拟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实

17、验,而不能模拟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8.(2017江苏单科,32,9分)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3和-5均为AB血型,-4和-6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2)-5个体有种可能的血型。-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如果-1与-2婚配,则后代为O血型、AB血型的概率分别为、。(4)若-1与-2生育一个正常女

18、孩,可推测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若该女孩真为B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答案答案(9分)(1)常染色体隐性2/3(2)33/10(3)1/41/8(4)5/1613/27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及患病概率的计算。(1)根据图示中-1和-2表现正常,而其女儿-2患病,可以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2关于该病的基因型均为Tt,则-2的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1/3,Tt的概率为2/3。(2)-5为AB血型,其父亲-5可能为A血型、B血型或AB血型。-3的基因型为TTIAIB,TtIAIB,-4的基因型为Ttii,利用-3产生配子T的概率为,产 生 配 子t的 概 率 为,可计

19、算其子代中TT的概率为=,Tt的概率为+=,tt的 概 率 为=,而-1表现正常,故其为Tt的概率为=;-1为A血型(IAi)的 概 率 为,所以-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1和-2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均为IAi、IBi,二者产生配子i的概率均为,产生配子IA的概率均为,产生配子IB的概率均为,所 以 后 代 为O血 型(ii)的 概 率 为=,为A B血型的概率为+=。(4)由(3)分析可知,-1与-2生育的正常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控制患病的基因与控制血型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根据(2)知,-1为TT的概率为,Tt的概率为,其产生配子T的概率为,产生配子t的概率

20、为;-2为Tt的概率为,为TT的概率为,其产生的配子中t的概率为,T的概率为,所以-1与-2的子代中,TT的概率=,Tt的概率为+=,-1与-2生育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儿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注意-1表现正常,在表现正常的个体中Tt的概率和在子代中Tt的概率不同。9.(2015北京理综,30,17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性状,其中长刚毛是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2)实验

21、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基因型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3)根据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答案答案(17分)(1)相对显Aa、aa(2)两AA1/4(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

22、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高达25%的该基因纯合子解析解析(1)根据实验2可判断,长刚毛是显性性状。实验1的杂交后代中显、隐性比例为11,且与性别无关,结合实验1亲本表现型得出实验1亲本杂交组合为测交(Aaaa)。(2)实验2中,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2种,一种是腹部长刚毛、胸部短刚毛,基因型为Aa。另一种是腹部长刚毛、胸部无刚毛,基因型为AA,占全部后代的1/4。(3)果蝇腹部长刚毛,胸部无刚毛的原因可能是A基因的纯合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这说明基因突变类型为碱基对的缺失。(5)果蝇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性状,但由于数

23、量较多,占全部后代的1/4,说明该性状的出现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A基因的纯合导致的。试题点评试题点评本题以果蝇刚毛性状遗传研究为背景,考查遗传基本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和遗传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容易忽视实验2中突变型的两种表现型比例而误答。10.(2014浙江理综,32,18分)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请回答:(1)甲的基因型是。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2)请用

24、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出,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答案答案(18分)(1)AA不完全显性(2)种皮白色种皮浅色种皮黑色=121(3)液体

25、悬浮细胞壁(4)种皮浅色种皮黑色=11(5)基因文库种间(或远缘)解析解析(1)由题意知乙为纯合子,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可推知甲为纯合子AA,AA表现型为白色,Aa表现型为浅色,aa表现型为黑色,这种显性现象为不完全显性。(2)书写遗传图解时,注意代次,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及比例要齐全。(3)愈伤组织通过液体悬浮培养可以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4)注意运用逆向思维方法,若种皮颜色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则缺1条7号染色体种皮白色的植株基因型为AO,其与aa杂交,子代中Aa(浅色)aO(黑色)=11。(5)从乙植株的基因文库中能获取种皮黑色基因,运用转基因技术和

26、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均可以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远缘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考点考点1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2017云南曲靖一中高三第三次半月考,20)假说演 绎 法 是 现 代 科 学 研 究 中 常 用 的 方 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

27、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三年模拟A A组组 201620162018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答案答案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A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错误;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如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细胞质遗传现象,D错误。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考查了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两个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2.(2016广西柳州铁路一中一模,3)孟 德 尔 在

28、 探 索 遗 传 规 律 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答案答案B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A正确;受科学发展的局限,孟德尔时期还没有发现染色体结构,孟德尔仅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假说,B错误;“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C正确;“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

29、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D正确。3.(2016广西来宾二模,4)椎实螺螺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 旋(D)对左旋(d)是完全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螺壳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椎实螺螺壳旋向的遗传现象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DDC.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ddD.控制左旋和右旋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案答案B基因型为DD个体的母本一定含D基因,因此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螺壳一定表现为右旋。考点考点2 2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1.(2017贵州贵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

30、四次适应性考试,4)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将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F1中单瓣花重瓣花=11,且用F1中的单 瓣 紫 罗 兰 继 续 自 交 得F2,F2仍出现单瓣花重瓣花=11,重复多次,结果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紫罗兰花瓣形态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F2统计的样本数目少C.单瓣紫罗兰中含有显性基因的花粉不育D.F2中显性纯合子致死答案答案C紫罗兰花瓣形态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重复多次,结果相同,因此统计样本较大,B错误。单瓣紫罗兰中含有显性基因的花粉不育,会导致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中单瓣花重瓣花=11,C正确。若F2中显性纯合子致死,

31、则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中单瓣花重瓣花=21,D错误。解题关键解题关键解答此题的要点:要结合问题理解题干信息;将题目中给出的特殊性状分离比与正常情况下的性状分离比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不同”找到解答思路。2.(2017云南昆明高三复习质量检测二,18)如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 乙 是 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与该遗传病有关的基因(A、a)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2的有关基因组成最可能是图乙中的()答案答案D由-3表现正常而其父母患病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且-3的基因型为XaXa,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A,故-2(患病)的基因型应为XAYA或XaYA;又由于人的性

32、染色体中,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故有关基因组成应为或,D项正确。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利用“口诀法”判断出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推出-2的基因型。3.(2017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4)育种工作者在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中,得到的F1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株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的影响,该F1植株可能发生了变异),则该F1植株产生含显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A.B.C.D.答案答案C根据题意可以推测: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的影响,该F1植 株 可 能 发 生 了 染 色 体 数 目加 倍,幼苗

33、发育成为基因型是DDdd的植株。由于四倍体DDdd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子二代出现的矮茎dddd占=,因此,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所以该F1植株产生含显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疑难突破疑难突破四倍体DDdd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配子中的基因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同时4个等位基因间的分离是随机的,进入同一个配子的是4个等位基因中的任意2个,故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B B组组 201620162018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30分钟 分值:55分)1

34、.(2018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第二次模拟,6)南 瓜 的 黄 花 和 白 花 是 一 对 相 对 性 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合一的亲本一定为纯合子B.组合二、三均可判断黄花是显性性状C.组合二的后代中黄花个体一定是杂合子D.组合三的后代中黄花个体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组合亲本后代组合一白花白花白花组合二黄花黄花2/3黄花,1/3白花组合三黄花白花1/2黄花,1/2白花答案答案B由组合二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可判断黄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而组合三属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黄花是显性性状,B项错误。组合一的亲本都是隐性个体,所以一定为纯合子

35、,A项正确。组合二的后代中黄花白花=21,说明显性纯合致死,所以黄花个体一定是杂合子,C项正确。组合三相当于测交,其后代中黄花个体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都是杂合子,D项正确。2.(2018广西防城港1月模拟,3)孟德尔利用高茎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B.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证明了分离定律真实可靠D.若让F2中的高茎豌豆自交,理论上子代中矮茎植株约占2/3答案答案B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必须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及人工授

36、粉的操作,才能实现异花传粉,A错误;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B正确;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自己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C错误;由于F2中高茎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12,若让F2中的高茎豌豆自交,理论上子代中矮茎植株约占2/31/4=1/6,D错误。名师点睛名师点睛高茎豌豆(DD)和矮茎豌豆(dd)杂交,F2中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前提条件:(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中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2)F1产生的D和d两种配子机会均等,活力相同;(3)每种配子参与受精作用的机会均等;(4)各种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机会均等;(

37、5)该性状为完全显性遗传;(6)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3.(2018四川南充第二次适应性考试,6)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中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花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色的表达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后代中可能出现红花白花=11C.若两植株杂交后代同时出现四种花色,则亲本植株一定为橙花个体和紫花个体D.若杂合白花植株与橙花植株杂交,则后代中白花个体和橙花个体所占比例相同答案答案C据图可知,A1、A2和A3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

38、制花色,A项错误;红花植株A1A1与纯合白花植株A2A2或A3A3杂交,后代花色应为A1A2(橙花个体)或A1A3(紫花个体),B项错误;若两植株杂交后代同时出现四种花色,则亲本植株均含A1,两植株分别为A1A2(橙花个体)、A1A3(紫花个体),C项正确;杂合白花植株A2A3与橙花植株A1A2杂交,后代中白花个体(A2A2、A2A3)和橙花个体(A1A2)比例为21,D项错误。4.(2017云南昆明一中三测,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

39、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5/8B.3/5C.1/4D.3/4答案答案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b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的结果始终是bb。由于AabbAAbb=11,所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个体间自由交配后,理论上种群中AA的个体占9/16,Aa的个体占6/16,aa的个体占1/16,但aa纯合致死,故AA的个体占9/15=3/5,即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3/5。解题关键解题关键本题虽然涉及两对基因,但由于群体中所有个体中涉及B-b的基因型都是bb,因此实际上,本题只涉及A-a这一对基因的遗传,应利用分离定律分析

40、此题。5.(2017四川德阳高三三诊,3)某种植物(2n=28)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其中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形成,含有相应色素就开相应颜色的花。已知各种色素均不含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组复等位基因通过间接途径控制该植物的花色B.各种花色的该植物所对应的基因型均有2种C.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子代均开红花D.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答案答案A根据各种色素均不含肽键可知,色素的本质不是蛋白质,故基因是通过间接途径控制该植物花色的,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红花植株

41、对应的基因型有3种,即A+A+、A+A、A+a,而黄花植株对应的基因型只有1种,即aa,B错误;基因型为A+A或A+a的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子代均有蓝花植株,C错误;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或211或11,D错误。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一个基因如果存在多种等位基因的形式,这种现象就称为复等位基因。任何一个杂合的二倍体个体只存在复等位基因中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6.(2016四 川 成 都 七 中 入 学 考,22)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C.非同源染

42、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答案答案D性状分离的概念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本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随之发生自由组合,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7.(2017广西重点中学联考,6)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 一 对 等 位基 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

43、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根据下列杂交组合结果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雌雄甲黄色()黄色()黄238黄230乙黄色()黄色()黄111,黑110黄230丙乙组的F1黄色雌雄个体交配黄358,黑121黄243,黑119A.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B.丙组子代的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C.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答案答案C丙组中乙组的F1黄色雌雄个体交配子代中出现了黑色个体,所以黄色是显性性状,A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可知,丙组的亲本个体都为

44、杂合子(Aa),其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比应为31,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在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为21,说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因此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隐性纯合致死),雄性激素会促使致死基因表达(雄性个体死亡),且丙组子代的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故C项错误,B、D项正确。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分析丙组可知,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黑色个体,说明黄色对黑色为显性,且黄色个体都是杂合子,基因型都是Aa,后代雌性个体中黄色黑色31,符合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雄性个体中黄色黑色21,说明在雄性个体中,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

45、(共13分)8.(2018四川双流中学月考,10)(13分)在一个纯合白身家猫种群中,一只雌猫由于核基因突变,出现了黑身性状,该雌猫与白身雄猫杂交,F1中雌雄个体均既有黑身,也有白身。请回答:(1)白身性状是性状,理由是。(2)每对家猫产生的后代数量足够多,请以F1为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交,确定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现在已选定F1中的白身雌猫作为母本,请你写出父本的表现型并预测实验结果。答案答案(1)隐性该雌猫与纯种白身雄猫杂交,子代中雌雄个体均既有黑身,又有白身(2)父本的表现型:黑身。预测实验结果:杂交子代中白身性状只在雄猫中出现或者杂交子代中黑身性状只在雌猫中出现,则说明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杂交子代中黑身性状在雌雄猫中都出现,则说明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解析解析(1)该黑身雌猫与纯种白身雄猫杂交,子代中雌雄个体均既有黑身,又有白身,说明白身为隐性性状。(2)要确定突变基因(用A表示)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以用F1中的白身雌猫(母本)与黑身雄猫(父本)进行交配。若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则杂交子一代中雌猫均为黑身,雄猫均为白身,即白身性状只在雄猫中出现。若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A_,则杂交子一代中雌雄猫均可能出现黑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