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第三单元达标题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第三单元达标题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泰安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第三单元达标题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达标题A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玄虚(xin)怀古伤今(伤害、诋毁)呻吟(yn)B渺茫(mio)玄虚之至(极点)蔓延(mn)C诓骗(kung)为民请命(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安逸(y)D堕(du)落 不然(这样)相形见绌(ch)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按照上级布置,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B对敌无情讽刺鞭苔、对人民赞颂呕歌、爱憎分明,正是杂文应该遵循的原则。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赢得最后的胜利。D原来这帮慨叹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人是在混淆“中国人”的概念。3反驳的基本技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怎样揭出对方谬论;二是怎样_;三是怎样_。4仿照例句,谈谈对加粗字的理解:例: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总”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_他们有确信,不自欺。_5选择衔接恰当的项:通过对表面现象掩盖下的实质的层层剖析,真相大白,原来过帮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人是在混淆“中国人”的概念,揭开他们的西洋景,只不过是 A一小撮中国反动派B中国的脊梁C全体中国人D想把自己装扮成“爱国英雄”,以掩盖其卖国求荣的嘴脸。6李铭同学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一
3、直不好,朋友们认为很有必要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请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的不同要求各写一句话,帮助李铭提高认识。(注意得体,不限字数)用激励的语气:_用规劝的语气:_用批评的语气:_二、阅读理解下文,完成714题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
4、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7“正史”是加了引号的,这个引号的作用是_8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指代_将“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_9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_意思。“状元宰相”是指_。10文中划线的ab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请分别指出:a中国人:_ b中国人:_11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_”,所批驳的观点是_。12指出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 A捏造事实B以偏概全C不明真相D以小见大13作者所写的,“这一类人们”的总的
5、特点是_,作者用一个比喻句集中称赞他们的业绩和品格,这个句子是_。14鲁迅的语言饱蘸感情。请选择恰当的分析项说明下列加点词语分别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讽刺 B赞颂 C自豪 D愤慨我们从古以来( ) 所谓“正史”( )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 那简直是诬蔑( )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达标题B卷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诓骗(kung)渺茫(mio)B玄虚(xun)脂粉(z)C宰相(zhi)麻醉(zhu)D省悟(xng)脊梁(j)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鼓舞民族自信而写
6、的一篇杂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集。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史史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C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意思是说: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而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罢了。D“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二、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310题。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
7、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
8、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3阅读、段,分析作者摆出了论敌什么样的论据和论点。(1)论敌得出的论据是_。(2)论敌得出的论点是_。4文章段
9、,作者层层剥茧,直接批驳论敌的论点和论据,并分析推导论敌的论证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即:失掉的是( ),发展着的是( )。这两句话,作者用了怎样的修辞格,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5第段作者提出了怎样一个针锋相对的论点?6阅读段,分析作者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1)用大量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是为( )(2)用来间接反驳论敌的观点,是为( )7阅读第段,分析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文中画线的“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分别指的是什么?(1)结论:_。(2)“筋骨和脊梁”指:_。 “状元宰相”指:_。8本文的语言即有辛辣嘲讽,又有热烈的赞颂,能否找出文章中一两个例子加以剖析。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
10、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达标题C卷一、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1第一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最后一句最初发表时被删去了,你认为是删去好,还是不删好?3文中划线的“这”指代什么?二、【创新能力训练】 傅雷家书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11、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哩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不由得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
12、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1)
13、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答:(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答: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答:(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答: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用理由。(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答
14、: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答:(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答:(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答: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答:三、【学科渗透训练】 人们常会天真地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你看,有那么些人,带着全副装备,历尽千难万险,爬到千年积雪的顶峰,把手中的小旗往脚下一插,就豪迈地宣布:我们已经征服了高山。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如果高山有情,面对这些“征服者”也会笑得前仰后合。一只蚂蚁,有幸艰难地爬上了大
15、象的背,于是它宣布:我已征服了这只大象。这是不是太滑稽了?意大利有位女探险家,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她要挑战自然,徒步穿越大沙漠,创造奇迹。可是当她走出沙漠时,却跪倒在沙漠边上。记者问她有什么感想,她说她不承认征服了沙漠,而是感谢沙漠能允许她通过。 我们曾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口口声声说要创造自然。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几百年才长成的林木,人类可以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让它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将它们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使它绝迹。人类还有什么不能办到的?大家说人类的力量真是伟大
16、。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水土流失使江河床位上升,水灾频发,生灵涂炭;沙暴肆虐,大气污染,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已不适合人类居住。这到底是谁征服谁? 究竟什么才是人类的力量? 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1文中“蚂蚁征服大象”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答: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探险家认为成功穿越大沙漠,是因为大自然提供了机会和条件。B女探险家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自己成功穿越大
17、沙漠。C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威力。D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认识到不应把大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3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形成时间上的强烈对照。这对于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什么作用?答:4根据文章,指出“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是什么。答:A卷参考答案 : 1 C 2D 布署部署呕沤 急待及待 3选择反驳的突破口 选择反驳方式 4“只”字,表示惟洋是崇,不相信自己 “他们”指“现在”的像“埋头苦干的人”等“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 5D 6表述不求一致,表达内容和语气必须符合题目要求。 7表示对正史的否定 8“这一类”指“埋头苦干的人”等 “中国的脊
18、梁”就是现在也未尝少。 9支柱(中坚、栋梁、支撑) “状无宰相”指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10a一小撮中国反动派 b全体中国人 11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12B 13有确信,不自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4C A B DB卷参考答案:一、1A2C(不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是二十四个朝代皇帝的家谱)二、3(1)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4“他信力”“自欺力”仿词的修辞格,一字之差,将论敌自欺欺人、自我麻醉的嘴脸刻化得入木三分,显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5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6例证法(或举例论证);反证
19、法。7(1)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2)借喻有骨气、有自信力的中坚力量,就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借代,指反动御用文人8例如段中“一味”求神拜佛,“一味”揭露了国民党官僚、社会名流愚陋成习、顽固不化;再如段“往往也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第段“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等等,都热情地讴歌了从古到今、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中国的革命力量。C卷参考答案:一、1过渡2不删好。因为这句话指出了求神拜佛的后果。3国联就渺茫二、【创新能力训练】1、(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
20、父母而惆怅。2(1)儿子变成了朋友。(2)转折或衬托;反问3填第(2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样。4(l)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缺点。(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三、【学科渗透训练】1人类征服自然的说法是可笑的。2B3深刻揭示人类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表达了作者对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的痛恨和惋惜。4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吴汉何尝杀妻达标题A卷 一、填空:1、邓拓,笔名 ,当代 家, 家。他曾与 、 合写杂文 。本文选自 。2、
21、吴汉杀妻又叫 。3、给加点的字注音。自刎 篡位 给事 校正 祠堂 捏造4、解释词语 。死心塌地 殊不知 原封不动 无稽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旧戏舞台上,许多人都曾看过一出戏,名叫吴汉杀妻,又叫斩经堂。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 吴汉杀妻一剧的情节,大体是: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王莽篡位以后,下令捉拿汉宗室刘秀。吴汉守关时捉住了刘秀,正要送去报功,他的母亲告诉他说,王莽是他的仇人,他的父亲是被王莽杀害了的,那时他年纪太小,不懂事,现在应该为父报仇,并且命令他杀死王莽的女儿,扶助刘秀恢复汉室的江山。吴汉持剑去杀妻,正好其
22、妻在经堂念佛。吴汉不忍杀她,就将实情告诉她。于是,王莽的女儿就自刎而死;吴汉的母亲为了促使吴汉下决心,也上吊自杀了。这样吴汉果然死心塌地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所谓中兴名将之一。 这个故事情节,根本不合历史事实。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不知道后来的剧作者,为什么要无中生有地硬把“杀妻”的情节,安在吴汉的头上。那位剧作者显然以为这样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价,殊不知在我们看来,这样反而诬害了吴汉。 而且,照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这又证明,从来历史记述都没有把吴汉描写成斩经堂的人物。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么,在后汉书上一定
23、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5、解释词语。无中生有 大书特书6、第段有什么作用? 7、第段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这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8、第段中写到“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请找出证明这一观点的论据。 9、“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请结合学过的历史和看过的电视剧三国演义,谈谈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吴汉何尝杀妻达标题B卷 一、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由于吴汉是北京地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所以北京人对于吴汉的生平故事,应该知道得特别清楚。据后汉书吴汉传记载:“吴
24、汉字子顏,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看了这一段记载,就可以明白,吴汉并不是王莽手下亲信的将官,而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他曾因宾客犯法而亡命逃走,并没有当王莽的女婿,更没有杀王莽的女儿。他与王莽也并非是有杀父之仇的冤家,与刘秀的关系更不同于旧戏所描写的那样。吴汉起兵响应刘秀,终于成为光武中兴的功臣,也不是因为他不违母命的结果。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 然而这些证明还不够有力,还不足以推翻“杀妻”之说,必定要从正面找出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才可以令人心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查究:吴汉的家庭和夫妇关系到
25、底怎样? 上述后汉书吴汉传中,有一段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重要叙述。它写道:“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也。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昆弟外家。”由此可见,吴汉的家庭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过“杀妻”之类的变故。1、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第段根据什么史料,证明什么?史料 ,证明: 史料 ,证明: 3、“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查究:吴汉的家庭和夫妇关系到底怎样?”一句起什么作用? 4、从第段中我们得知吴汉并没有当上王莽的女婿。你还从哪儿可以看出? 二、课外迁移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
26、”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他是“读书”与“出户”关系处理得恰当的人。史记既有读书得到的东西,又有司马迁亲自考察的材料。徐霞客游记则更是不可能不出户就诞生。社会、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大书,眼光敏锐者能发现其中精彩的句子。杜甫主张博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博览群书却一字也写不出的书篓子:南宋的“硕学”陆澄,写宋书时就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簏”;颜士家训里那个买驴博士,“书卷三纸,未有驴字”,就买不来驴。相反,有些
27、人能文能武:张良、韩信、曹操、范仲淹等人都经天纬地,作文章“倚马可待”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出户”。古人关于“出户”论及的甚少,对“读书”的见解颇多,其中又主要在“博”与“精”上有分歧。关于博与精,同为清代学者的戴震和江藩,就主张不一。戴震主张“学贵精,不贵博”。江藩主张“读书易博,先博后约”。陶渊明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有点博与精的辩证意味。郑板桥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知暴富儿,颇为用钱苦。”说得很挖苦。老子主张“少则得,多则惑”。孟子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刘向认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总之,关于博与精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宋朝诗人尤袤说得漂亮:“饥读之,以当肉;
28、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看来,根据需要有目的地细读书,成效才大。有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赵光义的宰相赵普,原识字不多,宋太祖时就是宰相。他听了太祖的劝告读了书,到太宗时说:“以半部论语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论语佐陛下致太平。”他喜“读书”,又喜“出户”,就是“出户”与“读书”的结合。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古人尚且做到了,那么,在我们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不更应该身体力行吗?5、翻译下列句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译: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译: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7、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内容上
29、、结构上分别起什么作用? 内容: 结构: 8、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9、文中提到司马迁亲自考察,我们也学过一篇他写的文章,题目是 ,司马迁,字 , 朝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 家。鲁迅称史记为“ , 。”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吴汉何尝杀妻达标题C卷 【类文品析】 不求甚解 邓拓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丢了他说的后一句,就对陶
30、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讲道理的非议。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
31、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
32、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
33、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心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太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给加线字注音。暂时()豁然()2本文属于议论文中的驳论文,文中所反驳的观点是什么?3在文中绕线处填上相应的词语,依次是()(
34、)()A虽然B往往C偶而D而且E而F所以C因此4文中在追溯“不求甚解的出处时,引用了五柳先生传中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应怎样理解?5第3段的主旨句是哪句?(标出序号即可)6文中在具体论述“不求甚解”的含义时,作者引用了哪两个事例?(1)(2)7、对文末“开卷有益”的正确理解是什么?8根据“不求甚解”的正确含义,本文在论述读书的方法时,又具体论述了哪两种方法?(1)(2)9文中对“不求甚解”四字含义的概括有两层,请指出。A卷参考答案: 1、马南邨 ,历史学,杂文,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2、斩经堂 3、wn cun j jio c ni 4、略 5、略 6、由
35、旧戏斩经堂说起,提出论点: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7、记叙 为下文的批驳树起靶子。 8、论据: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么,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9、提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太奸诈,多疑,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很好。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并不那么坏。B卷参考答案:1、吴汉字子顏,是南阳宛县人。家庭贫穷,在县里供职做亭长。王莽末年,因为宾客事件犯法,逃命到了渔阳。资财缺乏,于是以买卖马匹自食其力。往来于燕蓟之间,所到之处,交往的都是豪杰之士。 2、史料:后汉书.吴汉传证明:吴汉并不是王莽
36、的亲信,也不是王莽的女婿。史料:后汉书.吴汉传证明:吴汉家庭关系很正常,不会有“杀妻”的变故。 3、过渡句,承上启下。 4、从“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也。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昆弟外家。”这几句看出来吴汉之妻并非王莽之女,否则何必买田宅呢? 5 、略6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或意思同即可。7、内容: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重点阐释“读书”的见解。结构:承上启下,由总说转为分说。8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举例略 9 、细柳营 ,子长,汉,史学,文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卷参考答案:1略2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3BEC4、指读书重在
37、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每当读到妙处时,便高兴得忘记吃了。5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6(1)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在读马克思著作时的曲解。(2)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7读书便会从中受益。8(1)不能死抠一字一句而因小失大。不应为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2)看不懂的书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达到理解。9(1)虚心。(2)读书的方法。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小猫洞达标题A卷 【类文品析】储蓄人生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便想到了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亲情。
38、这一储蓄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我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这张“存单”,借助它走出困境。有了亲情这笔储蓄,我们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可以很富有;如果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非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学识的储蓄要锲而不舍。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
39、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学校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在长长的一生中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1、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和。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是 。2、揣摩第三节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直白简明的语言替代比喻的说法,完成下面句子。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而且 。3、第四节加点的词中,“充实”是说知识需要 ,“更新”知识则强调 。4、文章说“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你认为还需要储蓄什么?请写出一点并简要说明理由。还可以储蓄 ,因为 。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小猫洞达标题B卷 一、基础训练1、给加粗划线字注音:爵士()辉煌()燕京()玲珑()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相关内容。第一个分论点:第二个分论点:中心论点:3、解释下列词语。认死理:无独有偶:4、本文的两个故事很有特色,请你分析一下这两个故事的语言特色。5、你认为本文的论证方式与前两篇有什么不同?二、阅读课文“名人免不了有故事流传,-这故事靠不住。”回答。6、第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