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人教版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人教版 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测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9分)1、读下面的诗,完成(1)(4)题。(6分)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1)诗中加点字“薄”的读音是 。(1分)(2)第1行诗中“簇新”的意思是 。(1分)(3)仿照“我是理想,刚脱”的句式,给“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续写下句。(2分) (4)本节一系列的生机勃勃的意象,表现了 的情形。(2分)2、名句积累(4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 。(2)沁园春雪中最能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主旨句是 , , 。(3)江城子密州出
2、猎中引用了典故的句子是 , 。(任写一句)(4)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写出一句关于善待他人的名言。3、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1分)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外号: (1分) 性格特征: (2分) 4、阅读下列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空白处内容已删除) 调查对象名次 日本15所高中学生1303人 美国
3、13所高中学生1051人 中国22所高中学生2201人 日本 美国 中国 第一名 父亲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1).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2分) (1)日本: (2)美国: (3)中国: (2).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1分)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2分)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1分)(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56题。(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5、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诗句是 。出奇创意表
4、现愁绪的句子是 。(2分)6、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请抓住关键的词语简要地分析。(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鸢雏,子知之乎?夫鸢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鸢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梁国而吓我邪?” 乙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了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5、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空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这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惠子相梁( ) (2)夫鸢雏发于南海(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甚矣,汝之不惠! 9、两文在描写人物有相同之处,都运用 描写,两位人物却有不同的性格,庄子 ,愚公 。(3分)10、请就其中的一个故事,谈一点体会。(2分) 11、庄子讲鸢雏的故事用意何在? (2分) (三)阅读生
6、活如椅子,回答1215题(10分) 生活如椅子梭罗说过这样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凳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时用两张,社交时用三张。 “人只有一个半朋友”,一个肝胆相照的,半个能为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所以交友只需两张凳子,一张给朋友,一张给自己。社交需要三张椅子,留一张自己坐,一张给增长的知识,一张给促膝而谈的乐趣。如果还有其它的椅子,就显得多余了。有四张,想凑一个麻将桌或牌桌;如果是五张,其中一张必是“名”正襟危坐的座位,“利”也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跻身其间,旁若无人地坐下,跷起二郎腿。对过着纯粹的内心生活的梭罗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他是一个从社会结构中分离出来的原子,五张椅子会让他回到他原有的
7、生活状态。三张椅子梭罗的需要,就那么简单。 有趣的是,我的目光穿过历史,又在居里夫人的客厅里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 居里夫人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两张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梭罗纯粹,居里夫人高尚,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可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 淡泊以
8、明志,宁静以致远。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简化,比如减掉多余的椅子,不让“身外之物”有落座的机会。椅子以舒适为标准,过于豪华,就变成一种装潢了,结果不是人坐椅子,而是椅子成为盘踞你生活的一种累赘了。 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富深邃了。坐上庸俗和卑劣,就坐不下伟大和崇高;坐上虚伪和暴戾,纯真和善良就无处坐落;坐上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就无法容纳有了多余的椅子你就回想到与之协调的华丽房子,想到许多人苦心钻营的位子,想到那轻飘飘而又沉甸甸的票子于是你忙忙碌碌,心情也沉甸甸的,没有了坐下来的轻松和欢乐。 泰戈尔说,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高远的。同样,有了
9、多余的椅子,你不但不能飞翔,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消失了。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得只需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12、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在本文中阐述的观点是:“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富深邃了”。 B、文章开头即表明作者的观点,然后引用名人事例进行阐述。 C、文章中所提到的椅子都是指实物。 D、全文共选了梭罗、居里夫人和泰戈尔三位名人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13、你认为文中“多余的椅子”指的是什么?(2分) 答: 14、文中所说的“梭罗纯粹”、“居里夫人高尚”具体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或用自己的语言来
10、概括。(3分) 答: 15、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四)、阅读下文,回答1621题。(15分)我们常听人说:“在人生的旅途上,别忘了驻足片刻,欣赏路边绽放的玫瑰。”但现代人忙碌得如陀螺打转,又有多少人曾放慢脚步,注意身旁美好的事物呢?我们脑里装的尽是排得密密麻麻的行程表,整日为工作烦心,还要被乌烟瘴气的交通搞得头顶冒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乎忘了身旁还有他人存在。最糟糕的是,我也是属于这类庸庸碌碌、对生活失去敏感度的人,特别是在拥挤的街道上开车时。然而前一阵子我在街上目睹了一件事,霎时让我了解,在我这封闭的世界外,原来有这么广阔的一片天地。那天我开车赶赴
11、一个会议,一路上我一直在构思发言的内容。当我开到一个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时,红灯突然转亮。我心想:“没关系,待会儿速度冲快点,就不会再碰到红灯。”就在我心浮气躁地加足马力,准备绿灯一亮就冲出去时,路旁一幅景象突然吸引了我的视线。一对双眼失明的年轻夫妇手挽着手,准备穿越这个车辆川流不息的路口。先生手上还牵了个小男孩,少妇胸前则背了个婴儿,他们拿着白色拐杖一步一步探着,小心翼翼地往前进。初见这一幕我十分感动。在所有的残疾中,我总觉得失明是最不幸的,失明真是一大惨事,我不禁为自己庆幸着。就在此时,我见到这家人走离了人行道,往路口中心的方向移动,对面的来车随时会将他们撞倒,但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危险情况却浑
12、然不知。我坐在车上替他们捏了一把冷汗,万一哪个司机闪避不及就当这一幕在我眼前发生时(我有全场最佳的视野),我见到一件令人不敢置信的事:从四面八方开来的每辆车,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没有人鸣按喇叭表示不耐,也没有人火冒三丈地大叫:“滚开,别挡路!”在这一刻,。我睁大眼睛,转头望望身旁的车辆,发现里面的驾驶员也都瞪大眼睛看着这一家人。突然我右边的驾驶员将头探出车外,对着他们大喊:“往右走,往右走!”其他的人受了他的感染,也都跟着叫:“往右,往右!”这家人开始一步一步地调整自己的方向,在拐杖的扶持和众人的指示下,最后终于平安无事地到达路口的另一边。这时,他们仍是紧紧地手携着手,这一点带给我莫名的悸动
13、。我注意这对夫妻脸上并无惊魂未定的表情,可见他们并不知道刚才的情况有多危急,然而目睹到这一幕的驾驶员们,都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最先见义勇为的那位先生转过头,隔着车窗对我说,刚才好险呀!而我左边车道的女士则说了一句:真是不可思议。显然所有的人都被这个偶发事件所感动。这对失明夫妻的目标只是想穿过路口,而他们身旁却有八线川流不息的车道。但在毫无畏惧及怀疑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对街。其实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同样有相当多的艰险困难;我们若能信任自己的直觉,并接受明眼人的指导,自然能稳当地走到目的地。当我开车离开那十字路口时,对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周遭的人更多一分关怀。我十分感谢上天
14、给我健康的双眼,以前我总认为看得到是理所当然。试想整日活在黑暗中是何种滋味?闭着眼穿越马路,心情该是何等慌张恐惧?我们常忘记自己在生活中拥有许多看似平常,却十分珍贵的天赋。既然上天赐我一双眼睛,我就该多观察身旁的世界,并尽力帮助其他不幸的人。我后来常回想起这件事,同时也从中领悟了许多。走过人生这一遭时,帮你自己一个忙吧!停下匆忙的脚步,花点时间,仔细观察你四周发生的事物。也许你会得到不少惊喜。16、细读选文,根据文意,为选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17、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本文的题记,要求能揭示主旨。(2分) 18、选文第二段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段意及上下文意进行简要的分析。(2
15、分) 19、请结合文意在文中画线处加入对当时环境的描写,要求能渲染出当时的气氛。(3分)在这一刻, 20、文中作者说道“我后来常回想起这件事,同时也从中领悟了许多”,你认为作者领悟到哪些,请根据其中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认识。(3分) 21、文中提到“我们常忘记自己在生活中拥有许多看似平常,却十分珍贵的天赋”,你对这句话如何认识,请简要地论述。(3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探究:(10分) 22、“十一”黄金周到来前夕,学校举办“爱我庆阳宣传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1)、请你拟写一条宣传家乡庆阳的广告词,(不超过20字)(2分) (2)、在这宣传活动周中,如果你是策划人,你打算怎
16、样进行,请写出三项具体的措施来?(3分) (3)、庆阳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我最喜欢的一位是谁?理由是什么?(3分)人名:理由:(4)、在庆阳的某个旅游景点,有这样一条警示语“严禁掐花折枝,随地乱扔垃圾”。游客看了很不自在,你认为怎样写,游客看了才比较易接收。(2分) 卷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稍逊(xn) 分外(fn) 风骚(so) 济慈(c) B喑哑(n) 丝缕(1) 襁褓(qing bo) 折腰(zh) C闪烁(shu) 颤抖(chn) 凝望(nng) 留滞(zh) D静谧(m) 遐想(xi) 栖息(q) 角落(jio)2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虔诚:
17、恭敬而信任的意思。 B风流人物: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C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D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3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4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 我快乐,是因为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
18、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19、 ( )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师表中描写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是 , 。 (2)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有感于出师表中作者的耿耿忠心,写下的诗句是 , 。 (3)过尽千帆皆不是,。(4),沙场秋点兵。(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陈涉世家选自 的巨著,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鲁迅称它是“,”。(7)武陵春是南宋派女词人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8)辛弃疾是南宋派词人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他的破阵子一词中,表现自己有雄心壮志,却无法最终实现的句子是 , 。 。(9
20、)足蒸暑土气, 。 鸡声茅店月, 。二、综合性学习请你帮本校图书馆制作一个“名著推荐卡”。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名 著 推 荐 卡书名 作者 推荐语(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方面选取一两点作推介):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鲁滨逊漂流记,三、阅读理解(一)沁园春 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沁
21、园春”是 ,“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的是 。(5分)2、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2分)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3、词的上阕“望”字所及的内容是 ;下阕“惜”是 的意思,它所及的内容是 。在上下两阕中起过渡作用的语句是 。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4、“山”、“原”,这些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样以 写 的手法,给你怎样的感受?(3分) 5、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5分) (二)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
22、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
23、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
24、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出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25、。1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用原文词语回答)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和_的修辞方法。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_ (作者名); (篇名)3作者在文中对学生的读书提出了 和 的要求。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 。5第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答: 四、古诗文阅读(一)唐雎不辱使命 (15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
26、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27、,徒以有先生也。”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释义。(2分)(1) 通 ,意为 (2) 通 ,意为 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1)请广于君 ( )()秦王谓唐雎曰 ( ) ()天下缟素 ( ) ()长跪而谢之曰 ( )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布衣之怒 B。天子之怒 C。庸夫之怒 D。专诸之刺王僚翻译下面句子()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答: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这一变化表现了
28、秦王、的性格特点。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二)多多益善 司马迁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
29、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注:本文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指汉高祖刘邦。差(C):高低。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上尝从容与倌言诸将能不。 (2)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2下列加点词语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B如我能将几何?C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D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3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 通 义: (2
30、) 通 义: 4翻译下列句子。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5不善“将兵”的刘邦最终擒获了善“将兵”的韩信,为什么?(3分)(三)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 长烟 落 日 孤城 闭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现北国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诗句:理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