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七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ppt(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验七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目的】1测定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2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和原理和方法。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数据。4/26/20231【实验装置】实验七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4/26/20232【实验原理】一、杨氏弹性模量 选用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长度为L,截面积为S,将其上端紧固,下悬质量为m的砝码。当金属丝受外力F=mg作用而发生形变L时,金属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内应力F/S,其应变为L/L,根据虎克定律有,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应力F/S与产生的应变成正比,即式中E为比例恒量。将上式改写为 实验七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4/26/20233【实验原理】二、光杠
2、杆和镜尺系统是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装置 光杠杆结构如图所示,它实际上是附有三个尖足的平面镜。三个尖足的边线为一等腰三角形。前两足刀口与平面镜在同一平面内(平面镜俯仰方位可调),后足在前两足刀口的中垂线上。镜尺系统由一把竖立的毫米刻度尺和在尺旁的一个望远镜组成。镜尺系统和光杠杆组成如图所示的测量系统。实验七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4/26/20234【实验原理】二、光杠杆和镜尺系统是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装置 实验七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4/26/20235【实验内容】1在钢丝的下端悬一钩码和适量槽码,使钢丝伸直(这些重量不算在以后各次所加重量之内)。2安置好光杠杆,前足刀口置于固定平台的沟内,后足
3、置于钢丝下端附着的平台上,并靠近钢丝。3使平面镜M与平台大致垂直,沿望远镜筒上面的缺口和准星观察M,改变M的仰角使M中央出现望远镜紫色物镜的像,再观察望远镜的目镜,调节镜筒下面的竖直旋纽,在目镜中看到M的反射光束。调节望远镜筒右侧的聚焦旋纽,可看到支架的像,向右平移望远镜,看到标尺,再调聚焦旋纽,可清晰地看到标尺刻度。调节目镜旋纽,看到十字叉丝,记下水平叉丝对准的标尺刻度n0.4在钩码上逐次加槽码1.0千克,每次待稳定后记下望远镜中相应的读数ni.槽码加到9千克。实验七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4/26/20236【实验内容】5再从钩上逐次取下1.0千克,直至取完所加槽码,记下每次相应的读数ni
4、.6用钢卷尺测量钢丝原长L和平面镜到标尺间的距离D,各测量一次。7从G上卸下光杠杆放在纸上,将后足在纸上压出针孔,M下面刀口压出直线,由针孔对直线画垂线,用米尺量出垂线距离b,测量一次。8测L、D和b的不确定度0.05cm.9测F的不确定度0.01kg.10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钢丝直径d,在不同部位测量十次。实验七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4/26/20237【预习思考题】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证明反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时,平面镜转动角,则入射光线转过角。2根据光杠杆原理说明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这种提高有没有限度?3本实验中,哪个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及哪个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最大?根据自己的测量讨论如何改进。4在代入公式时,若采用时,那么F用多少代入实验七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4/26/2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