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8讲 光合作用(Ⅰ)——光合作用的色素、场所和过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44960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X 页数:102 大小:6.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8讲 光合作用(Ⅰ)——光合作用的色素、场所和过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8讲 光合作用(Ⅰ)——光合作用的色素、场所和过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8讲 光合作用(Ⅰ)——光合作用的色素、场所和过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8讲 光合作用(Ⅰ)——光合作用的色素、场所和过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10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8讲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色素、场所和过程第二单元 细胞的代谢)。KAO GANG YAO QIU考纲要求1.光合作用的概念、阶段、场所和产物(b)。2.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a)。3.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b)。4.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NEI RONG SUO YIN内容索引考点一 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01考点二 光合色素、叶绿体的结构02考点三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过程03探究真题预测考向04课时作业05考点一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解读答案1.实验原理有机溶剂(如95%的乙醇)能溶解色素因溶解度不同而扩散速度不同2.实验步骤答案乙醇单层尼龙布剪去两角铅笔铅

2、笔线色素滤液34次层析液胡萝卜素橙黄叶黄素黄叶绿素a蓝绿叶绿素b黄绿滤纸条上色素带宽窄不同的原因:不同种类的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不同,含量多的色素带宽,反之色素带窄。提醒1.正常实验结果(色素带)分析在滤纸条上4条平行分布的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1)从色素带的宽度可推知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2)从色素带的位置可推知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3)在滤纸上相邻色素带间,距离最近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相邻距离最远的是胡萝卜素与叶黄素。注意:4种色素中溶解度差异最大的是

3、首尾的胡萝卜素和叶绿素b,而非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关键点拨2.异常实验结果(色素带)分析(1)色素带太淡的原因:叶片颜色不够深绿,导致色素含量不够;提取时加过多乙醇使提取液色素浓度太低;提取时研磨不充分、太迅速,导致研磨过程中色素提取量少;画滤液细线时未重复使分离色素不足;色素分离时层析液触及了滤液细线,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使扩散色素不足。(2)色素带不全的原因:叶片不够浓绿或不新鲜,导致色素种类不全;CaCO3未加或不足,导致叶绿素遭到破坏;滤液暴露在阳光或空气中时间过长,导致叶绿素遭到破坏。(3)色素带不齐或重叠的原因:制滤纸条时染上了手上的油脂或其他污物影响色素扩散;滤纸条剪角不对称;画滤液

4、细线太慢或未干就重复画,导致滤液细线太粗,使色素带彼此重叠等。3.改进实验本实验中,若用圆形滤纸,用滤液画一小圆,缺毛细吸管时可用去铅笔芯的铅笔代替。在其中央滴一滴层析液,对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层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由内到外依次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命题点一实验选材、原理、步骤1.关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解析色素易被滤纸吸附,故用单层尼龙布过滤,A错误;每次重复画色素滤液细线时,需等干燥后再进行,C错误

5、;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因此研磨叶片时需用95%的乙醇,D错误。命题探究答案解析2.在做“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答案解析试剂甲乙丙丁95%的乙醇水CaCO3SiO2A.B.C.D.命题点二实验分析与实验拓展3.(2019温州模拟)为研究强光照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

6、卜素的合成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4.(2018杭州质检)迁移率(Rf)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下表是叶绿体中色素层析的部分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溶剂移动距离色素甲移动距离色素乙移动距离色素丙移动距离色素丁移动距离实验组17.81.9实验组28.21.5实验组38.01.4平均移动距离8.07.60.8迁移率(Rf)无0.530.10A.色素甲的迁移率(Rf)是0.95B.色素丙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色素乙的扩散速度比色素甲快D.叶片衰

7、老过程中色素丁的含量逐渐减少解析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因此色素甲的迁移率(Rf)7.6/8.00.95,A项正确;色素丙的迁移率(Rf)(1.91.51.4)/(8.03)0.2,故色素丙为叶绿素a,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色素丁为叶绿素b,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B、D项正确;色素乙的迁移率小于色素甲,表明色素甲的扩散速度比色素乙快,C项错误。答案解析考点二光合色素、叶绿体的结构1.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知识梳理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2)叶绿素对_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

8、吸收量较少。答案可见光红光和蓝紫光蓝紫光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2.叶绿体的结构(1)外表:双层膜。(2)内部答案基质:含有与有关的酶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碳反应提醒(1)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很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叶色变黄的原因是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较稳定,叶片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叶色变红的原因是秋天降温时,植物体为适应寒冷环境,体内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青素,又因叶绿素逐渐降解,叶片呈现红色。(2)无色透明大棚膜能透过日光中各种色光,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无色透明的大棚中植物的光合效率

9、最高;叶绿素对绿光吸收量最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中植物的光合效率最低。(1)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2)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3)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4)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5)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常考基础诊断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答案完善叶绿体的结构与光合作用过程,思考回答相关问题。教材热点拓展JIAO CAI RE DIAN TUO ZHAN答案观察右面的叶绿体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为,为。光碳外膜内膜O2CO2RuBP(2)为基粒,是由许多堆

10、叠而成的,其膜可称为光合膜。为液态的,含有许多酶。类囊体叶绿体基质答案(3)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光照: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植物在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此呈现。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为24,最适宜的温度为30,最高温度为40。秋天叶片变黄,是由于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同时原有的遭到破坏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无机盐: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缺氮、镁时合成受阻。黑暗黄色活性低温叶绿素氮、镁叶绿素命题点一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1.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命题探究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

11、0500nm波长的光B.进入到秋季,植物对420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C.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的量减少答案解析2.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造成的答案解析命题点二叶绿体的结构3.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12、是A.图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而增大B.图乙所示的结构来自图甲中的C.含有4种色素,其中叶绿素b的含量最多D.ATP的合成场所是,分解场所是答案解析4.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叶片呈绿色是由于上含有大量叶绿素B.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上完成的C.中CO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D.、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答案解析考点三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过程1.光合作用概述(1)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的过程。(2)总反应式。知识梳理答案CO2和H2O释放出氧气答案2.光合作用的过程.光

13、反应(1)条件:。(2)场所:。(3)产物:。(4)物质转变水在光下裂解为。水中的氢(He)在光下将。(5)能量转变:被吸收并转化为。叶绿体色素、酶、光和水叶绿体类囊体膜NADPH、ATP、O2H、O2和电子NADP还原为NADPH光能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答案.碳反应(1)条件:。(2)场所:。(3)产物:。(4)主要变化CO2的固定:3CO23RuBP 6。三碳酸分子的还原:三碳酸分子接受中的氢和ATP中的_,被还原成,这是碳反应形成的产物。CO2、多种酶、ATP、NADPH叶绿体基质三碳糖三碳酸分子NADPH磷酸基团及能量三碳糖答案RuBP的再生每个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就形成分

14、子的,后者都被还原为,其中个三碳糖分子在卡尔文循环中再生为,另一个三碳糖分子则离开卡尔文循环,或在叶绿体内合成淀粉、蛋白质或脂质,或运出叶绿体,转变成。36三碳酸分子三碳糖5RuBP蔗糖(1)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2)3磷酸甘油酸是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后形成的第一个糖()(3)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过程()(4)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强度和碳反应强度都降低()(5)在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

15、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分子和RuBP的含量都迅速增加()(6)水中的氢(H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NADPH()常考基础诊断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答案教材热点拓展JIAO CAI RE DIAN TUO ZHAN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1)图中的甲表示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上。(2)乙表示阶段,又称作循环。(3)图中的物质a是,物质b是。(4)图中的ATP(填“能”或“不能”)运出所在的细胞器,用于其他生命活动。答案光反应类囊体膜碳反应卡尔文NADPHCO2不能1.光合作用过程分析重点剖析项目光反应碳反应过程利用光能使水光解产生O2,同时产生A

16、TP和NADPH将CO2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物质变化水的光解:H2O 2H2e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NADPH的合成:NADPH2eNADPHCO2的固定:CO2RuBP2个三碳酸分子三碳酸分子的还原:2个三碳酸分子ATP、NADPH酶2个三碳糖RuBP的再生:三碳糖RuBP能量变化光能 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完成标志O2释放、ATP和NADPH的生成糖类等有机物的生成联系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ATP、NADPH,碳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2.“模型法”分析三碳酸分子和RuBP含量变化在限

17、定条件下,根据三碳酸分子和RuBP的来源与去路,分析三碳酸分子和RuBP的含量变化,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当CO2供应不变、光照发生变化时,主要通过图中和过程分析,如表:光照分析结果强弱光反应减弱,NADPH和ATP减少,三碳酸分子还原减弱三碳酸分子含量增多,RuBP含量减少弱强光反应增强,NADPH和ATP增多,三碳酸分子还原增强三碳酸分子含量减少,RuBP含量增多(2)当光照不变、CO2供应发生变化时,主要通过图中过程分析,如表:CO2供应分析结果充足不足CO2固定减弱,三碳酸分子产生减少,RuBP消耗减少三碳酸分子含量减少,RuBP含量增多不足充足CO2固定增强,三碳酸分子产生增多

18、,RuBP消耗增多三碳酸分子含量增多,RuBP含量减少(3)当环境中某一因素,如光照或CO2供应发生变化时,三碳酸分子和RuBP、NADPH、ATP含量变化趋势总是相反的,RuBP、NADPH、ATP含量变化是一致的。如图所示:命题点一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1.(2019湖州模拟)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命题探究A.图中H通过主动转运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B.通常,在光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物质A的释放速率已达到最大值C.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物质N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D.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绿光,而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答案解析2.(2018西湖区校级模

19、拟)下图是黑藻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用字母代表物质)。请分析回答:(1)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其中产物B是_。解析为光反应,场所在类囊体膜上,其中产物B是H。类囊体膜H答案解析(2)在反应中RuBP不断被利用,但含 量 仍 能 保 持 稳 定 的 原 因 是_。光合作用合成的三碳糖,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还有一部分在叶绿体中转变成_。解析在碳反应中RuBP不断被利用,但含量仍能保持稳定的原因是RuBP可以再生。三碳糖可在叶绿体中转变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答案解析RuBP可以再生淀粉、蛋白质和脂质(3)若要分析黑藻叶绿体的色素种类,制备色素提取液时加入_可使研磨充分。将提取到的滤液收集到试管

20、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条件下23min后,试管内氧气的含量_(填“增加”“减少”“不变”)。解析要分析黑藻叶绿体的色素种类,制备色素提取液时加入二氧化硅可使研磨充分。由于研磨后叶绿体遭破坏,只有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试管内氧气含量基本不变。答案解析二氧化硅不变(4)给黑藻提供C18O2和H2O,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_。解析给黑藻提供C18O2和H2O,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C18O2经光合作用产生H218O,然后光合作用利用H218O产生含18O的氧气。答案解析C18O2经光合作用产生H218O,然后光合作用利用H218O产生含18O的氧气答案解析命题点二分析条

21、件骤变对光合作用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3.(2018宁波模拟)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RuBP及ATP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上升、下降、上升B.上升、下降、下降C.下降、上升、下降D.下降、上升、上升4.(2018杭州质检)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三碳酸分子和RuBP浓度的变化情况,该植物在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阶段是某个环境条件降低引起的瞬时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答案A.阶段在类囊体膜上进行,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B.图中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降低了光强度C.图中物质甲转变成物质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

22、DPHD.阶段的光饱和点比阶段低探究真题预测考向1.(2017浙江11月选考)在黑暗条件下,将分离得到的类囊体放在pH4的缓冲溶液中,使类囊体内外的pH相等,然后迅速转移到含有ADP和Pi的pH8的缓冲溶液中,结果检测到有ATP的生成。根据实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溶液的H均来自于水的裂解B.黑暗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可产生ATPC.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腔内H浓度较高D.若使类囊体的脂双层对H的通透性增大,ATP生成量不变答案解析12342.(2016江苏,17)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

23、素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解析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错误;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但色素并没有减少,也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加入多于10mL乙醇,C错误;叶绿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挥发消失,D错误。答案解析12343.(2016浙江4月选考)叶绿体中的色素、蛋白质等在某种膜上的分布及部分反应的示意图如右。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膜是_膜,其上含有色素和催化

24、光反应的_。光反应中,色素吸收的光能转换为ATP等物质中的_。解析光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膜,类囊体膜上含有各种光合色素和光反应所需的酶;色素吸收的光能通过光反应过程转移至ATP、NADPH等物质中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类囊体酶化学能答案解析1234(2)光反应的产物除图中所示的物质外,还有电子和_。ATP为碳反应提供了能量和_。答案解析1234解析光反应的产物包括O2、H、电子、ATP和NADPH等;ATP除为碳反应供能外,还可以在三碳酸分子被还原生成三碳糖的过程中提供磷酸基团。NADPH磷酸基团(3)分离新鲜菠菜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应注意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_的液面。滤纸条上最宽色素带

25、中所含的色素是_。解析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以免细线上所含的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而无法沿着滤纸条向上扩散,从而无法分离形成不同的色素带;色素含量越多则色素带越宽,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为叶绿素a。层析液叶绿素a答案解析12344.(2017浙江4月选考)为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经_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_光减少而降低了光合速率。由此推知,若遇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可对该植物进行_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叶绿素含量低温和光

26、照蓝紫光和红遮光1234答案(2)提取上述四组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可加入适量的_。对上述四组色素提取液分别进行纸层析分离,结果发现,第4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的第_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的提取液并测定_,可得到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1234碳酸钙3、4吸光率答案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温州联考)科学家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供给14CO2,检测发现14C最早出现在下列哪种物质中A.三碳酸分子B.三碳糖C.RuBPD.蔗糖解析在碳反应阶段,1分子二氧化碳首先与1分子RuBP结合生成2分子三碳酸分子,三碳酸分子再进一步被还原生成三碳糖和

27、RuBP,故科学家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供给14CO2,检测发现14C最早出现在三碳酸分子中,A项正确,B、C、D项错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2.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解析红枫叶片含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不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3.(2018温州2月模拟)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在0.003%CO2

28、和1%CO2两种不同环境中某植物叶肉细胞卡尔文循环中三碳酸分子和RuBP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合理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A.ab段碳反应速率越来越小B.bc段甲物质浓度降低是因为生成速率变小C.cd段光合作用较弱是因为光反应产物不足D.ae段叶肉细胞的光饱和点稳定不变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4.(2018绍兴模拟)如图是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时得到的结果,出现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A.用70%乙醇作为提取液B.研磨时未加SiO2C.研磨时未加CaCO3D.分离时层析液液面高于滤液细线答案解析12345678910

29、111213145.如图是碳反应及光合产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利用示意图,其中阿拉伯数字表示生理过程,罗马数字表示反应场所,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A.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溶胶B.生成一分子c,需要各循环1次C.若过程受阻,则的过程都会受阻D.过程都直接与光反应相关,d最可能是蔗糖6.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取滤液再画线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

30、线进行纸层析解析首先应是提取色素,排除A项;制备滤液时,需要先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故答案为D。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7.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三碳酸分子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三碳酸分子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RuBPD.光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RuBP含量会升高8.(2018绍兴一中月考)卡尔文等人在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小球藻中提取并分

31、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A.光照时间越长,三碳酸分子的积累越多B.光照时间越长,RuBP的积累越多C.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D.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集中分布在类囊体膜上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解析9.如图表示某同学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蓝绿色答案解析10.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

32、,结果如下表。1234567891011121314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放射性物质分布12大量3磷酸甘油酸22012种磷酸化糖类360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的分布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放射性物质分布12大量3磷酸甘油酸22012种磷酸化糖类360除上述12种磷酸

33、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二、非选择题11.(2018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下图为光合产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为中发生卡尔文循环提供能量的结构是_。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磷脂和蛋白质类囊体膜(基粒)(2)CO2首先与_结合生成三碳酸分子,然后被还原为三碳糖。形成一分子三碳糖,需要进行_次卡尔文循环,需要由光反应产生的_提供氢。解析碳反应中CO2首先与RuBP(核酮糖二磷酸)结合生成三碳酸分子,然后被还原为三碳糖,卡尔文循环以光反应产生的能量固定和还原CO2,每循环一次只固定一个CO2分子,所以生成一分子三碳糖需

34、要循环3次,碳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NADPH供氢。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RuBP(或核酮糖二磷酸)3NADPH(3)三碳糖在中能够转化为淀粉、蛋白质、脂质,说明中有许多起催化作用的_。X表示_,能为植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利用。解析生物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三碳糖在中能够转化为淀粉、蛋白质、脂质,说明中有许多起催化作用的酶。叶绿体中一部分三碳糖离开叶绿体,转变成蔗糖,能为植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利用。酶蔗糖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2.(2018台州中学第一次通练)高浓度重金属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某科研小组研究了锶对油菜

35、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1234567891011121314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表明高浓度的锶使_的减少量更大,该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光。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叶绿素a红光和蓝紫(2)为验证上述结论,可采用_法分离色素,与正常叶片所提取的色素条带进行比较,若滤纸条从上到下第_条明显变窄,则可证明此结论。解析正常叶片所提取的色素条带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上述结论是高浓度锶使叶绿素a减少量更大,为验证该结论,可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与正常叶片所提取的色素条带进行比较,若滤纸条从上到下第3条明显变窄则可

36、证明。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纸层析3(3)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的光能转变为NADPH等中的_能,并用于卡尔文循环中将三碳酸分子还原为_,该还原产物大部分用于_,以保证卡尔文循环的继续进行。解析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的光能转变为NADPH等中的化学能,并用于卡尔文循环中将三碳酸分子还原为三碳糖,该还原产物大部分用于再生RuBP,以保证卡尔文循环的顺利进行。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化学三碳糖再生RuBP13.(2019海宁检测)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径,因此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

37、尔化学奖。右图为简化的卡尔文循环示意图,表示相关物质,请回答问题: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在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_,其 中 的 为 3 磷 酸 甘 油 酸 的 还 原 提 供 了 _和 能 量,在_(场所)重新形成,所以卡尔文循环只有在_条件下才能一轮一轮循环不已。三碳糖氢类囊体(基粒)有光1234567891011121314(2)对培养小球藻的试管,先进行一定强度的光照后,再黑暗处理,暗处理后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会_。如果加入18O标记的CO2,则会形成_,进而产生18O2。解析暗处理后,NADPH和ATP减少,3磷酸甘油酸消

38、耗减少,合成不变,其含量会增加。加入C18O2,先生成H218O,进而生成18O2。增加H218O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3)提取并分离小球藻中的光合色素,滤纸条上从上至上第二个色素带的颜色是_。解析色素分离滤纸条至上而下第二条色素带是叶黄素,颜色是黄色。解析答案黄色14.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请分析回答:(1)提取色素时为了研磨充分应加入_,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解析在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时在研钵中加二氧化硅可使研磨充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高,扩散速度快;溶解度低,扩散速度慢。解析答案123

39、4567891011121314二氧化硅(SiO2)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快,反之则慢(2)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_,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据图可知,共有的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颜色是橙黄色、黄色;根据实验流程图可知,韭黄和韭菜的区别是生长过程中是否有光照,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韭黄的色素带缺少叶绿素,故可推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橙黄色、黄色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3)将等量刚制备的韭菜和韭黄色

40、素滤液分别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结果”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_光区域。将制得的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h,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_。解析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韭菜和韭黄色素滤液的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红光区域;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h后,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叶绿素不稳定,在强光下易分解。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红叶绿素不稳定,在强光下易分解(4)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H、Cu2等置换。韭菜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_的颜色相似,呈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是_。解析叶绿素能被酸性物质破坏,所以加入5%HCl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碳酸钙的颜色相似。通过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可推测,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1234567891011121314碳酸钙(或CaCO3)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