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一心脏杂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一心脏杂音.ppt(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5 心 脏 检 查6.心脏心脏(xnzng)杂音杂音 (cardiac murmur)1)心脏(xnzng)杂音的概念 2)心脏(xnzng)杂音产生的机制3)心脏杂音听诊的要点 第一页,共十五页。(1)心脏(xnzng)杂音(cardiac murmur)是指除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出现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声音。心脏(xnzng)杂音可与心音分开或相连续,甚至完全遮盖心音。S1S1S2第二页,共十五页。(2)心脏杂音(zyn)产生的机制1)血流加速(见于运动、甲亢)2)血液粘稠度降低(如贫血)3)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 (见于风湿性心脏病)4)异常通道(如室间隔缺损)5)
2、心腔内漂浮物(如心内膜炎时的赘生物(shngw)或断裂的腱索)第三页,共十五页。(3)心脏(xnzng)杂音听诊的要点 1)部 位 2)时 期 3)性 质 4)传 导 5)强 度 6)体位(t wi)、呼吸、运动对杂音的影响第四页,共十五页。1)部位(bwi)是指杂音的最响部位(bwi)临床上,根据杂音出现的最响部位,一般(ybn)就可作出某些心瓣膜病的定位诊断。杂音(zyn)最响部位 杂音的发生部位 相应的病变部位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肺动脉瓣病变三尖瓣病变第五页,共十五页。2)时 期 收缩期杂音(zyn)(systolic murmur,SM)舒张期杂音(diastolic murmur,
3、DM)连续性杂音(continuous murmur,CM)S2S1S1SMDMS1S1S2CM第六页,共十五页。心脏杂音出现(chxin)时间和心瓣膜病的关系 瓣膜病变 收缩期 舒张期二尖瓣或三尖瓣 关闭不全 狭 窄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 狭 窄 关闭不全第七页,共十五页。3)性质(xngzh)是指杂音的音调和音色,可分为:吹风样吹风样柔和的吹风样杂音常为功能性杂音;二尖瓣区粗糙的吹风样杂音,常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隆隆样隆隆样心尖部隆隆样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特 征性杂音。喷射样喷射样主动脉瓣狭窄时可在主动脉区闻及。叹气样叹气样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特征性杂音。乐音样乐音样见于(jiny)感染性心内膜
4、炎。机器声样机器声样动脉导管未闭。第八页,共十五页。4)传导 杂音常沿着产生杂音的血流方向传导,亦可借周围组织向四周扩散。根据(gnj)杂音的最响部位及传导方向,可判断杂音的来源及其病理性质。二尖瓣狭窄的舒张(shzhng)期杂音常局限于心尖部。SM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M SM主动脉瓣狭窄(xizhi)第九页,共十五页。5)强度(qingd)即杂音的响度,其取决于:狭 窄 程 度 血 流 速 度 压 力 阶 差 心 肌 收 缩 力 一切(yqi)使声音传导不良的因素第十页,共十五页。收缩期杂音强度(qingd)的分级1级级杂音很弱,在安静环境下仔细听才能听到。杂音很弱,在安静环境
5、下仔细听才能听到。2级级杂音柔和但容易听到。杂音柔和但容易听到。3级级杂音明显但不很响。杂音明显但不很响。4级级杂音响亮,通常伴震颤。杂音响亮,通常伴震颤。5级级杂音很响亮,听诊器离开胸壁即听不到。杂音很响亮,听诊器离开胸壁即听不到。6级级杂音特别响,听诊器离开胸壁仍能听到。杂音特别响,听诊器离开胸壁仍能听到。记录方法:记录方法:16/6,分子,分子=杂音强度杂音强度/分母分母=分级分级(fnj)法法。一般认为,一般认为,2/6级以下的杂音多为功能性;级以下的杂音多为功能性;3/6级及其以级及其以上的杂音多为器质性的,具有病理意义。上的杂音多为器质性的,具有病理意义。第十一页,共十五页。6)体
6、位、呼吸、运动对杂音(zyn)的影响体位:如左侧卧位时,二尖瓣狭窄的杂音 呼吸:深吸气时,起源于右心瓣膜的杂音 深呼气时,起源于左心瓣膜的杂音 运动:由于心率增快,心肌(xnj)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和血流速度增加,可使器质性杂音 如二尖瓣狭窄舒张(shzhng)期隆隆样杂音于运动后可明显增强。第十二页,共十五页。小 结1.部位:杂音在主动脉瓣第一听诊(tngzhn)区响;2.时期:是一个收缩期杂音;3.性质:呈喷射性;4.传导:向颈部、胸骨上窝传导;5.强度:3/6级杂音;6.深呼气时,杂音增强;诊断(zhndun):主动脉瓣狭窄第十三页,共十五页。谢谢 谢谢 大大 家家 宁夏医学院护理系内科(nik)教研室第十四页,共十五页。内容(nirng)总结5心脏检查。心脏杂音可与心音分开或相连续,甚至完全遮盖心音。二尖瓣区粗糙的吹风样杂音,常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1级杂音很弱,在安静(njng)环境下仔细听才能听到。3级杂音明显但不很响。4级杂音响亮,通常伴震颤。5级杂音很响亮,听诊器离开胸壁即听不到。6级杂音特别响,听诊器离开胸壁仍能听到。记录方法:16/6,分子=杂音强度/分母=分级法。传导:向颈部、胸骨上窝传导第十五页,共十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