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与测试 语文版 试题.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30481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与测试 语文版 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与测试 语文版 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与测试 语文版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与测试 语文版 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与测试本单元的四篇议论性文章,或驳斥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调,或对某个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性提出质疑或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出新的道理,或鼓励我们永葆好奇心,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寻根究底。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吴汉何曾杀妻也是一篇驳论,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法。大小猫洞是一篇立论文章,其中心论点是“故事里面有道理”。世上没有傻问题是一篇思想丰富的议论性散文或散文化议论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但文章的逻辑结构却并不简单,文章的题目表明了论点,即“世上没有傻问题”。这一论点的正面论据是“每一个

2、问题都表明他们渴望理解这个世界”。其反面论据是“孩子怕提出所谓的傻问题是我们成人造成的”。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思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不仅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颇能启迪智慧。这对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本单元,要领悟作者是如何敏锐地抓住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从形式上说,本单元为议论文单元,是在八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议论文。八年级(上)的议论文都是立论的。在这个单元中,同学们将学习驳论,并学习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法。培养议论能力,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点。相关的知识点在于:议论可分为立论和驳论,驳论的种类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写议论文应当善于将

3、立论和驳论结合运用。议论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从社会文化生活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议论,议论入情入理,有较强的说服力。议论文分析理解的基本思路是先从总体上看文章是立论还是驳论。如果是立论,那么其论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哪些理论论据,哪些事实论据)?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如果是驳论,那么被反驳的是什么?作者是驳论点、驳论据还是驳论证?作者提出了哪些理由?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议论文的语言学习也应当是一个要点,因为议论文的语言与记叙文、说明文等有着明显的区别。要体会议论文长句子多、表达严密等特点,有的课文语言犀利,有的课文语言平和,我们在阅读中可以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思考语言风格与特定的话题、语境

4、、作者和文章立意之间的关系。语文之旅成功档案(语文之旅到了一个驿站啦,该“温故知新”啦!)识字与写字1下面是本单元每课的词语集成,它们应汇入你的词汇的海洋。(可以自己先归纳,写出字形,再注音,然后根据拼音,再写出字形)(同桌之间一个报,一个写,看是否读准字音,写好字形,明确词义)慨叹 玄虚 渺茫 省悟 依赖 脊梁 摧残 诬蔑 诓骗 为民请命地大物博 怀古伤今 篡位 自刎 典籍 殊不知 记载 贩马 冤家无稽 祠堂 捏造 校订 死心塌地 仆人 徒步 泮宫 无独有偶疏忽 瞥 贬低 脆弱 深奥 呵护 灌输 滔滔不绝 嘲弄 乏味2用简要的语言记录下你的“仿写之旅”。 阅读与积累1本单元的四篇议论文,或驳

5、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或对某个历史剧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或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出新的道理,或鼓励我们永葆好奇心,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寻根究底。在四篇课文的学习中,就你印象最深的内容作一下记录吧。(也可以自己设计栏目哟)(1)用一句话概述印象最深的人物。 (2)用一句话概括某个作者的观点,写出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论据。 (3)默写体会最深的三句话。(多多益善) 2在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中,你一定经历并掌握了一些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请你依照提示作一下总结。(先作自我小结,然后在小组上交流,与同学们分享成功的喜悦)(1)通过阅读 ,受到 启发。(2)我学习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说明) 。3阅读之旅不限

6、于这四篇课文吧,在生活中,你应该在名著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1)课余时间,我背诵的古诗词有 。(2)结合这一单元所学的课文,我阅读的名著有 。(3)我想向同学推荐的篇目有 ,推荐的原因是 。(4)最近一周我摘抄的佳词妙句有 。口语交际一、口语交际内容1阅读文学评论性文章,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2积累小故事、名言警句作为论据,做成知识卡片。3推荐书目:鲁迅杂文、燕山夜话、钱钟书文选人兽鬼、钱钟书文选写在人生边上。4推荐网站:逸海书城现代文学 http:/wwweasyseacom/xiandai/luxun/qjtzwfj/邓拓专辑 http:/wwwwhite-collar. net/01-au

7、thor/d/03-deng-tuo/deng_tuo.htm钱钟书文选 http:/wwwshuku. net /novels/qian/qiang. html二、口语交际示例这里是心灵自由飞翔的天空,这里是思想尽情展示的舞台,这里是才智纵横驰骋的原野,这里是个性异彩纷呈的大地文人墨客审视人间,思考人生,或醉或醒,或喜或悲给我们带来深深的震撼!组织知识竞赛,竞赛分为两个部分:讲述题、辩论题。1讲述题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一篇文章,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限时3分钟。2辩论题(1)正方:当班干部会吃亏 反方:当班干部不会吃亏(2)正方:勤能补拙 反方:勤不能补拙(3)正方:苦难是财富 反方:苦难不是

8、财富(4)正方:知足者长乐 反方:知足者乐不长指导:让事实说话;有理观点正确;有据依据充分典型,有代表性。写作训练一、写作话题1就一则广告谈谈自己的见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2人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是善良。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二、写作准备了解必备的文体常识;认真积累论据,深入思考。三、写作中写出个性,写出文采,写出感情。四、写作反思1最近,我写了一篇议论文,题目为“ ”,我的观点是 ,运用的论据有 ,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通

9、过反思,我认为自己写得最精彩的是 ,不足是 。综合性学习一、内容: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不同见解的撞击中,闪烁出智慧的火花。在下列三项活动中,选择一项开展。1上网利弊谈上网正在普及,但对上网的利弊,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是,上网利大于弊。网上信息量大,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网上信息质量高,可以向最好的教师学习,可以得到最新的信息;上网自由灵活,随时可以开机学习,可以与远方的朋友很方便地在网上交流。另一种意见是,上网弊大于利。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容易受有害信息的影响;上网不当导致上瘾,沉迷于网上聊天或游戏中,一坐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有

10、人因此而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全班或者分组讨论:怎样看待上网?2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甲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1+1=2,难道还有其他答案吗?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难道还会改变吗?一本书的好坏,可以见仁见智,但总有一个客观标准,这有什么疑问吗?乙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而实际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对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俗话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全班或者分组讨论:“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个观点对不对?为什么?3关于克隆的争议奇妙的克隆一文说:“科技进步是一

11、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最近,关于人、兔细胞融合的研究就引起了激烈争议。反对者说:这是对生命伦理的践踏。从人和动物杂交克隆的“人类胚胎”所得到的胚胎干细胞,培植出来的各种人类组织器官,如果移植到人体上,将会把动物的某些遗传特性或遗传疾病带入人体。万一被居心叵测者搞出一个人兔杂交种,更是亵渎人类尊严。支持者说:克隆器官,造福人类。研究者已经采取防止措施来避免人兔杂交可能带来的异种的疾病(如兔子的“艾滋病”),而“人头兔身的怪物则根本不可能产生,因为这种胚胎99.999%的DNA来自人类。目前,所有的异体器官移植除了

12、同卵双胞之外,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移植排斥反应,严重的可致死,而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克隆出的器官就不会发生移植排斥反应。因此,克隆器官可以挽救病人生命。全班或分组讨论:我看克隆。以上活动,都为你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与同学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启发的机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条理清楚。二、辩论赛评分表序号项 目权重得分合计1论据真实充分,分布较广152论据能支持论点153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104语言畅达,精彩105善于发现对方论点的弱点,并进行有效反驳156善于发现对方论据的虚假或论据不能支持论点,并进行有效反驳157相互配

13、合好108言谈举止文明礼貌10素养养成型评价试卷评价时间:12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一、语言运用(共10分)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ki tn( ) xng w( ) y li( )cu cn( ) w mi( ) kung pin( )cun wi( ) din j( ) sh h( )cu ru( )2给下列粗体字注音。记载( ) 无稽( ) 捏( )造校( )订 一瞥( ) 倾( )向愚( )蠢 玄( )虚 乘( )车真假难辨( )3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字。(1)他的字写得工 极了。 (2)学习必 刻苦钻研。(3)歹徒终于真相 露。 (4)他反 的情况很重要。4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

14、字并改正。(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粱。( )(2)既使是一次不完全的赏试也会起到消除疑虑和鼓励的作用。( )(3)刘珍是后汉安帝永初年间的史官,曾奉诏校定东观诸书,并且负责编辑建武以后的名臣列传。( )5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1)于是有人 (慨叹、赞叹、哀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2)不知道后来的剧作者,为什么要 (别出心裁、无中生有、别有用意)地硬把“杀妻”的情节,安在吴汉的头上。6解释下列句中粗体词语的意义。(1)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 (2)我们的自尊心竟如此脆弱吗?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从

15、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B或者我们可以说:“我不知道答案,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也许等你长大的时候,你会成为第一个发现答案的人。”C“吴汉杀妻”一剧的情节,大体是,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D据说他曾经当使者到楚国去办外交。楚国人要给他一个“下马威”。8修改病句。(1)“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2)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3)他那种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同学效尤。 9“因此

16、,帮助学生砍断自卑的枷锁,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从下文抽出来的一句话,它应该放在( )。自信心是学生走上成才之路的第一步。学生如果自卑,将会失去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学习时就会忐忑不安,心乱如麻,不能专心,本来能想出来的东西也提不出来。如果自悲年深日久,形成一种顽固的条件反射,那么,他做什么都会有一种消极自我暗示:我是不行的。A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习怎么会搞好?B教师应当在学生的心田上撒上自信的种子。C让自信的种子在学生实际学习中生根,开花,结果。D10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宋代有个叫陈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17、1)根据这段话,请提炼出两个观点。 (2)对这一事例,你如何理解?(限用50字作答) 二、阅读理解(共50分)(一)优点零毕淑敏一位作儿童心理研究的朋友告诉我,他发给孩子们一张表,让每人填写自己的优缺点和美好愿望。孩子们很认真地填好了,把表交上来。他一看,顿时傻了眼。很多孩子填的是优点零,愿望零。我对世上是否存在没有优点的成人,不敢妄说,但我确知世上绝无没有优点的孩子。我或许相信世上有丧失愿望的老人,但我无法想象没有愿望的孩子,将有怎样枯萎的眼神。不知道愿望和优点这两样对人激励重大的要素,假若排出丧失的顺序,该孰先孰后?是因为丧失了愿望,百无聊赖,才随之沉没,成为没有优点的少年;还是一个孩子首

18、先被剥夺了所有的优点,心如死灰,之后再也不敢奢谈一丝愿望;也许它们如同绞缠在一起的铅丝,分不出谁更冰冷僵硬?没有愿望,必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孩子不敢再期望黎明,因为每一天都被功课塞满,晴天看不到太阳,阴天闻不到雪花,日出日落又有何不同?不再留意鲜花,因为世界一片苍白,眼中暗淡了温暖的色彩;不再珍视夜晚,因为厚重的眼镜遮挡了星光,即使抬头也是泪眼迷蒙;不再盼望得到师长的嘉奖,因为那不过是成人层层加码的裹了蜜糖的手段没有优点的孩子,内心该怎样痛楚地喘息?见过一个胖胖的男孩,当幼儿园教师第一次问:谁觉得自己是个美男子?他忙不迭地从最后一排挤到前面,表示自己属于其中一员。可惜他紧赶慢赶,动作还是晚了一点

19、。另有好几个男孩抢在他前面,在老师面前排成自豪的一排。没想到老师伶牙俐齿地向他们说,还真有你们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竟觉得自己是美男子,臊不臊啊?后来,那几个男孩子,开始为自己的容貌羞涩,无法像以前那样快活。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也可以说明一点问题。每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如果成人爱他,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他会感觉自已是天地间的一个宝贝,他的生命的存在就是一个大优点;假若成人粗暴地打击他,奚落他,嘲讽他,鞭挞他,那脆弱的小生灵,就会被利剪截断双翅,从此萎靡下来,或许跌落尘埃一蹶不振。看不到自身优点的人,必也看不到他人的优点。他们的谦恭,可能是高度自卑下的懦弱;他们的服从,可能掩饰着深刻的妒忌和

20、反叛;他们的忍让,可能埋藏着刻毒的怨恨;他们的赞美,可能表里不一,信口雌黄我以为愿望是人生强大的动力之一。假若人类丧失愿望,世界就在那一瞬关闭了前进的引擎。因为有跑的愿望,人们有了汽车;因为有说话的愿望,人们有了电话;因为有飞的愿望,人们有了卫星;因为有传递和交换的愿望,人们有了因特网优点和愿望,是孩子们的双腿。希望有一天看到他们填写的表格上这样写着优点多多,愿望无限。11给第段中两个加点的“没”字注音。沉没 没有 12作者写道:在没有愿望的孩子眼中,师长的嘉奖“不过是成人层层加码的裹了蜜糖的手段”。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谈谈你的观点。字数在30左右。 13第段中那个男孩在受到老师嘲讽后会是怎样的

21、心情呢?请你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他的心情。 14读第段,根据“因为有的愿望,人们有了”的句式与文章的内容,再仿写一句。 15只要充满理想,就不会“丧失愿望”。古人曾留下许多展示远大理想与抱负的诗文名句,请写出令你深受鼓舞的一句。 (二)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后一句含意深刻,使人大有所悟。大家知道,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正书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丰满遒劲,柳体骨立挺健,至今仍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柳体创始者柳公权是颜派鼻祖颜真卿的后辈,早年从师于颜鲁公。后来,柳公权发现颜体虽雄浑厚朴,但不乏臃肿肥大之弊病。于是,柳公权不断揣摩,择颜体雄健的优点,改其臃

22、肿肥大之病,掺入自己“骨立如嶙”的特长,终于创立了世代奉为经典的“柳体”。这一新体的诞生不正是“择善而从”的典范吗?倘若柳公权一味效法颜体,而不顾其弊端,那么,可能现在不会有相提并论的“柳骨颜筋”,那该是多么可惜啊!及古思今,改革之风已靡及中华大地。要改革必须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但“开窗”虽好,不免有苍蝇蚊虫飞进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头脑。可就是有一些“失其本性”的人,沉湎于西方物质“文明”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为腐朽糟粕所吸引而锒铛入狱。他们就是不善“择善”而咎由自取的典型。由此可见,对待一切事物,我们要开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脑筋,放出

23、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吸取,有所突破;反之会身陷泥潭,一误再误。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句的意思是 。17末段粗体的“这样”指代 。18引文的论点是 。19“不免有苍蝇蚊虫飞进来”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20不改变原意,将“这一新体的诞生不正是择善而从的典范吗”一句改为陈述句。 21引文所举的事实论据有 ,它们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前者着重证明了 的重要性,后者则着重证明了 的危害性。22引文从论证方式看属 论。(三)守住信念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战场上群雄逐鹿,铁血纷飞。儿子血气方刚,被征入伍。父子生离死别,泪湿衣襟。临别时,父亲拿

24、出一把刀交给儿子,说:“这是一把宝刀,见血封喉,是我家代代相传的宝物。佩之可避邪,免遭杀身之祸。只是千万不能将刀拔出,否则灵气便会逃走,宝刀便会成为一块废铁。”儿子身佩宝刀四处征战,果然英勇非凡,连打胜仗,敌军视之如虎。又一场大战临近,已当将军的儿子立在阵头,稳操胜券,英姿勃发。他突然好奇心起,取下身上所佩的宝刀,拔出一看,大吃一惊:这只不过是一把十分普通的刀!英勇的将军竟然面如土色,大战一开始,就被敌军斩于马下。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地质勘探小组在原始森林里迷路了,而经验丰富的老队长又不幸被蛇咬伤。弥留之际,老队长取出一块圆形的石头,对队员们说,这块石头就是我们要找的矿石,价值非凡,你们一

25、定要设法走出森林,把这块矿石拿回去作最后的鉴定。队员们十分小心地护着这块石头,历尽艰难,终于走出了森林。但化验结果表明,那块石头根本不是有价值的矿石,而是一块十分普通的石英石。队员们终于知道了老队长的良苦用心,相拥而泣。生活中确实有太多的恐惧和诱惑,它无时无刻不在消磨人的意志,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那张可怕的网轻易捕获,一切靠信念建立的自信和光辉就会訇然倒塌。一个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生活,但不能缺少生存和成功的信念,它可以使你在生命的困厄中看到希望的光芒,在绝境中找到生存的机会。23读第四段,说说“稳操胜券”一同的含义和作用。 24第七段中说“队员们终于知道了老队长的良苦用心”,老队长的“良苦用心”

26、是什么?请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出他的心里话。 25第八段“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那张可怕的网轻易捕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张可怕的网”是指什么? 26从文章中心的角度看,文章所叙述的两个故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7作者所言“守住信念”,他认为最应该守住什么信念?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作文(共40分)28某班举行辩论会,主持人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忽然落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它又向着原来的目标,一步步地往上爬(1)注视着这只蚂蚁,得到的启示是:挫折面前要百折不挠。(2)注视着这只蚂蚁,得到的启示是:一再受挫要重新选择目

27、标。于是,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辩论,正方赞同(1)的观点,反方赞同(2)的观点。假设你参加这次辩论,请写一份400字左右的发言稿。不管你赞同哪一方,都要围绕你赞同的观点发表见解,要针对对方的观点,“论”得有理,“辩”得有力。参考答案1慨叹 省悟 依赖 摧残 诬蔑 诓骗 篡位 典籍 疏忽 脆弱2zi j ni jio pi qng y xun chng bin3整 须 毕 映 4(1)梁 (2)即 尝 (3)辑5(1)慨叹 (2)无中生有6(1)毫无根据。 (2)禁不起挫折,不坚强。7C8(1)“减负”后,我们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2)是否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28、3)他那种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同学学习。9B10(1)勤能补拙;勤奋是成功的阶梯。(2)即使有些人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也是可以变笨为巧,变拙为灵的。11m mi12围绕话题,有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即可。13痛苦、沮丧、羞惭、委屈、反感、郁闷等。14表述通顺,符合文段思路即可。15:所写句子为古人谈理想或表达个人理想抱负的均可得分。16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17对待一切事物都要开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脑筋,放出眼光去学习。18择善而从,不善而改19比喻 形象说明对外开放后资本主义腐朽东西也传进我国20这一新体的诞生正是“择善而从”的

29、典范。21柳公权批判地继承颜体而创立了柳体、一些人不善“择善”而犯罪 择善而从不善“择善”22立23“稳操胜券”是指有把握取得胜利,它形象地写出了已成为将军的“儿子”满怀必胜信念的心理。24我不能带你们走出原始森林了,这时你们不能沉湎在悲痛之中,万万不可丧失走出去的信念啊。那么,就让我手中的普通石英石做一回“价值非凡的矿石”,用来激发你们的使命感、坚定你们的信念吧。(大意对,合乎情理即可)25比喻,是指生活中的“恐惧和诱惑”。26这两个故事的相同处是都表现出“信念”对于人的极端重要性;不同之处:前者侧重从反面写失去信念带来的不良后果,后者侧重从正面写守住信念带来的良好结局。27作者认为最应该守住的是“生存和成功的信念”。第二问是开放题,可结合实际谈启示。2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