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ppt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88529981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ppt(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 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l玄学思想是以老庄的面貌出现的,但又不等于先秦老庄思想,是它的变种,是在不完全“背弃儒家封建伦理的基本观念的条件下,吸收了汉以来名家、法家的学说,以老庄思想为标志的哲学思潮。”(汤用彤、任继愈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第一节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一、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 由前此政治教化,美刺讽谏逐渐转变为以写个人悲欢遭际为主,着重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描写个人的曲折经历,以及对动乱现实的深沉感慨。如古诗十九首,三曹七子的诗篇“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文心雕龙明诗)二、特别重视作家的创作个性l l建安时代的“文学自觉”,实

2、即是人的自觉。这一时期作家的创作个性从作品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如曹操的古直悲凉;曹丕的缠绵悱恻;曹植的慷慨多气等。在理论上,曹丕提出了“文气”说;刘勰提出了“体性”说。在文学实践中,魏晋名士风度正体现个性自由发展的特征。三、重视文学创作本身特点与规律的研究l l在建安之前,文学比较重视内容,而且限于儒家道德规范的内容,很少艺术形式方面的研究,但建安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鲁迅说这一时代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正说明了这种变化。如陆机文赋对文学创作规律的研究等。四、玄学对文学的影响l l玄学家关于言、象、意的讨论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玄学家关于言、象、意的讨论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很大。很大。王弼王弼王弼王弼

3、周易略例周易略例周易略例周易略例 明象明象明象明象“夫象者,出意夫象者,出意夫象者,出意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

4、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l l这些论述为我国后来的意象理论,意境理论奠定这些论述为我国后来的意象理论,意境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了理论基础。第二节 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l l曹丕的曹丕的典论典论

5、 论文论文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具有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鲁迅说中国文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鲁迅说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从曹丕开始。曹丕在中国文学价值学的自觉时代从曹丕开始。曹丕在中国文学价值思想史上的地位,一如意大利诗人但丁。恩格斯思想史上的地位,一如意大利诗人但丁。恩格斯把但丁称为:把但丁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我们则认为曹丕第我们则认为曹丕第一个冲破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束缚,勇敢地呼唤文一个

6、冲破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束缚,勇敢地呼唤文学自身的价值。把文学由政治、伦理的附庸地位学自身的价值。把文学由政治、伦理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使其有了独立品格,有了自身独特的解放出来,使其有了独立品格,有了自身独特的价值。卢佑诚价值。卢佑诚曹丕文学价值观新论曹丕文学价值观新论西北师西北师大学报大学报19941994、1 1一、作家论和批评论l l以“建安七子”为批评对象,“建安七子”的名目因之成立。l l对当时批评风气的批评:“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等。二、文体论l l“四科八目四科八目”:“诗赋欲丽诗赋欲丽”曹丕清晰地将诗赋曹丕清晰地将诗赋这样的文学样式的作

7、品和奏议等实用文体区别开这样的文学样式的作品和奏议等实用文体区别开来,这是对文学本质的深刻认识。意即文学作品来,这是对文学本质的深刻认识。意即文学作品以以“丽丽”为目的,丽即美。这是对文学作品审美为目的,丽即美。这是对文学作品审美本质的第一次概括。鲁迅先生说:本质的第一次概括。鲁迅先生说:“但华丽好看,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药及酒之关系)鲁迅说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从)鲁迅说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从曹丕开始,就是从这一点上说的。是曹丕第一次曹丕开始,就是从这一点上说的。是曹丕第一次将文学和非文学区别开来。或者说中国文学的自将

8、文学和非文学区别开来。或者说中国文学的自觉是从文体的自觉开始的。觉是从文体的自觉开始的。三、文气说l l“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四、价值论l l“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第三节 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l l陆机在创作中是古代少有的优秀作家,世说注引文章传曰:“机善属文,司空张华见其文章,篇篇称善,谓曰人之文章,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多也。”钟嵘诗品列为

9、上品,称为“太康之英”“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文赋是我国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一、文赋的写作目的l l“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l l“意不称物”指构思内容不能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文不逮意”指文章不能充分表现思维过程中所构成的具体内容。二、艺术构思问题l l1、“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坟典”强调艺术构思前的准备,一是虚静的精神状态,二是知识积累。l l2、构思时的情状:“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l l3、构思时的灵感问题:“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若夫感应之会,通塞之纪,来不

10、可遏,去不可止。”三、十类文体问题“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l l每类文体都涉及本质和风格两个问题。特别是他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具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这是对先秦两汉以来正统文艺观“诗言志”的反拨。是对曹丕“诗赋欲丽”思想的发展。说明他已深刻认识到文学的“情感”特征。附录l l朱自清先生在朱自清先生在诗言志辨诗言志辨中说:中说:“诗言志诗言志 一句虽经引申到士大夫的穷通出处,还不能包括一句虽经引申到士大夫的穷通出处,还不能包括所有的诗。所有的诗。诗大序诗大序变言变言 吟咏情性吟咏情性,却又,却又附带附带 国史国史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 的条的条件,不便断章取义用来

11、指件,不便断章取义用来指 缘情缘情 之作。之作。韩诗韩诗列举列举 歌食歌食 歌事歌事,班固浑称,班固浑称 哀乐之心哀乐之心,又特称,又特称 各言其伤各言其伤,都以别于,都以别于 言志言志,但这些词句还是不能用来独标新目。可是但这些词句还是不能用来独标新目。可是 缘情缘情 的五言诗发达了,的五言诗发达了,言志言志 以外迫切的需要一以外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目标。于是陆机个新目标。于是陆机文赋文赋第一次铸成第一次铸成 诗缘诗缘情而绮靡情而绮靡 这个新语。这个新语。缘情缘情 这词组将这词组将 吟咏吟咏情性情性 一语简单化,普遍化,并隐括了一语简单化,普遍化,并隐括了韩诗韩诗和和班志班志的话,扼要地指明了当

12、时五言诗的趋的话,扼要地指明了当时五言诗的趋向。向。”四、艺术风格问题l l1、外物多样带来风格多样:“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l l2、作家的个性多样,带来风格的多样:“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l l3、不同的文体带来风格的多样:文赋中提出十种文体,其风格是各各不同的。五、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五字标准应、和、悲、雅、艳l l“应”相对于“孤”“独”而言,亦即相对单调而言。l l“和”相对于不调谐而言,和,即和谐。l l“悲”相对矫饰而言,要求文章有真情实感。l l“雅”相对“俗”而言,要求文章格调要高。l l“艳”相对质木无文而言,要求文章必须有文采。

13、第四节 永明声律论和文笔之争l l南朝文学思想发展中有两个十分中重大的问题,即是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永明,是南朝齐武帝萧赜的年号。一、声律论1、声律论的产生l l沈约著范晔沈约著范晔狱中与诸甥书狱中与诸甥书“性别宫商,识清性别宫商,识清浊,特能适轻重,济艰难,斯自然也。观古今文浊,特能适轻重,济艰难,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来。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钟嵘钟嵘诗品序诗品序也说也说“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尝欲进知音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尝欲进知音论,未就。论,未就。”由此可见,范晔、

14、谢庄是声律论的由此可见,范晔、谢庄是声律论的前驱,皆刘宋时人。到齐永明时,王融、谢眺、前驱,皆刘宋时人。到齐永明时,王融、谢眺、沈约等人探讨和提倡,声律论才正式形成。沈约等人探讨和提倡,声律论才正式形成。南南史史 陆厥传陆厥传有详细记载。(见教材有详细记载。(见教材7777页)当时页)当时周顒著有周顒著有四声切韵四声切韵有有四声谱四声谱两书今皆不两书今皆不传。传。产生原因l l四声说的产生一是当时诗赋骈文创作日益追求形四声说的产生一是当时诗赋骈文创作日益追求形式美有关。二是与当时声韵学的发展有关,如魏式美有关。二是与当时声韵学的发展有关,如魏李登著有李登著有声类声类,是我国第一部韵书,孙炎著,

15、是我国第一部韵书,孙炎著尔雅音义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晋吕静用反切注音;晋吕静韵集韵集等。等。三是受到当时佛经转读的影响,陈寅恪三是受到当时佛经转读的影响,陈寅恪四声三四声三问问“南齐武帝永明七年二月二十日,竟陵王子南齐武帝永明七年二月二十日,竟陵王子良大集善声沙门于京邸,造经呗新声。实为当时良大集善声沙门于京邸,造经呗新声。实为当时考文审音之一大事。在此略前之时,建康之审音考文审音之一大事。在此略前之时,建康之审音文士及善声沙门讨论研究,必已甚众而且精。永文士及善声沙门讨论研究,必已甚众而且精。永明七年竟陵京邸之结集,不过此新学说研求成绩明七年竟陵京邸之结集,不过此新学说研求成绩之发表耳。此四

16、声说之成立,所以适值南齐永明之发表耳。此四声说之成立,所以适值南齐永明之世,而周顒、沈约之徒又适为此新说代表人之之世,而周顒、沈约之徒又适为此新说代表人之故也。故也。”2、声律论的具体内容l l宋书宋书 谢灵运传论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后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互节,若前有浮声,后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文。”宋书宋书乃沈约所撰,这是他关于声律问乃沈约所撰,这是他关于声律问题的

17、一段很重要的论述题的一段很重要的论述 。是说应使高低轻重不同。是说应使高低轻重不同的字音互相间隔运用,使语音具有错综变化,和的字音互相间隔运用,使语音具有错综变化,和谐悦耳之美。沈约等人还提出诗歌创作中的谐悦耳之美。沈约等人还提出诗歌创作中的“八八病病”问题,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问题,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小韵、旁纽、正纽。文镜秘府论文镜秘府论有较详细的有较详细的解说。解说。3、论争l l刘勰刘勰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有有声律声律专篇论及,表赞成;钟嵘专篇论及,表赞成;钟嵘诗品序诗品序则认为过分追求声律则认为过分追求声律“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使文多拘忌,伤

18、其真美”“”“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调利,斯为足矣。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闾里已具。”后之学者多从私人恩怨方面来比较二人的声后之学者多从私人恩怨方面来比较二人的声律观,如清纪昀认为钟嵘律观,如清纪昀认为钟嵘“尝求誉于沈约,约拒之尝求誉于沈约,约拒之”(见(见南史南史本传)所以说本传)所以说“齐梁文格卑靡,此学独有千古,齐梁文格卑靡,此学独有千古,钟记室以私憾排之,未为公论。钟记室以私憾排之,未为公论。”而近人黄侃则认为刘勰而近人黄侃则认为刘勰文心文心初成

19、,将欲取定沈约(见初成,将欲取定沈约(见梁书梁书本传)故本传)故“不不得不枉道从人,以期见誉。得不枉道从人,以期见誉。”两说均不得其要,窃以为比两说均不得其要,窃以为比较二人的声律观,还必须联系二人的诗学价值观来考察。较二人的声律观,还必须联系二人的诗学价值观来考察。(详见拙作(详见拙作“持人情性持人情性”与与“吟咏情性吟咏情性”刘勰、钟刘勰、钟嵘诗学观比较嵘诗学观比较 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981998、4 4)二、文笔论l l南朝时代区分文、笔,正是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1、刘勰的文笔观l l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这是就声律来区分文笔。2、萧统的文笔观l l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选文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这是就有无文采来区分文笔。3、萧绎的文笔观 l l 萧绎金楼子立言:“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唯须绮縠纷披,宫徴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是就有无文才情感来区分文笔。l l近人黄侃说“其于声律以外,又增情采二者,合而定之,则曰有情采韵者为文,无情采韵者为笔。”(文心雕龙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