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优秀课件(23张)(共23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优秀课件(23张)(共23张PPT).ppt(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第 3 3 课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标要求:课标要求: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了解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的经济。经济重心经济重心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提供主要财政支持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
2、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业是否发达。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 1、四大经济区分布、四大经济区分布 山东、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黄河流域全国全国经济经济重心重心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山东、山西以北(塞内、塞外)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 长江以南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农业区,经济实力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2.全国全国经济经济
3、区域的特点(区域的特点(战战国国东汉东汉)(1 1)多样性(地域分布)多样性(地域分布)(2 2)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1.四大经济区分布四大经济区分布 山东、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1.“1.“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汉时期两汉时期,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的经济区。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全国经济重心经济重心的是的是A A山西、江南山西、江南 B B山东、江南山东、江南 C C龙门碣
4、石以北、江南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D D山东、山西山东、山西2.2.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多样性和经济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主要原因包括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主要原因包括(1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2 2)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3 3)开发早晚)开发早晚 (4 4)生产技术)生产技术A A、(、(1 1)()(2 2)()(3 3)B B、(、(2 2)()(3 3)()(4 4)C C、(、(1 1)()(3 3)()(4 4)D D、(、(1 1)()(2 2)()(3 3)()(4 4)江南地势复杂江南地势复杂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覆盖
5、,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覆盖,不利于开发。不利于开发。两汉两汉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生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产技术落后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请思考:江南地区是如何从落后、荒凉变成一个经济繁荣、请思考:江南地区是如何从落后、荒凉变成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的?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的?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并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并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才使得江南变得如诗如画。才使得江南变得如诗如画。二、中
6、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一一曰天(天灾),二曰官(政府的徭役),三曰军曰天(天灾),二曰官(政府的徭役),三曰军(供给军队物资),四曰钱(高利贷),五曰愚(供给军队物资),四曰钱(高利贷),五曰愚(经营不善)。(经营不善)。”历史上中原人口有几次大的迁徙?具体是什么?历史上中原人口有几次大的迁徙?具体是什么?时期原因影响1、三次南迁高潮、三次南迁高潮农耕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经济重心的南移靖康之变靖康之变两宋之际两宋之际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中唐以后中唐以后两晋之际两晋之际共同原因共同原因:战乱战乱1.1.为南方带来劳
7、动力和先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促进经进的工具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济发展;2.2.带来新的风俗习惯;带来新的风俗习惯;3.3.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民族融合(风俗、风俗、语言等语言等)。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少数民族内迁朝代南 方北 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万20998万80唐朝392万43514万57北宋1122万63662万37材料一:中国古代南北人口变化表材料一:中国古代南北人口变化表北民南迁北民南迁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1)中原人口的南迁(劳动力、工具和技术);中原人口的南迁(劳动力、工具和技术);(2)
8、(2)(2)(2)自然条件优越,蕴含潜力;自然条件优越,蕴含潜力;自然条件优越,蕴含潜力;自然条件优越,蕴含潜力;材料一:材料一:(东晋建立后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则数郡忘饥。(3)(4)(3)(4)宋书宋书孔秀恭等传论孔秀恭等传论 (3)(3)(3)(3)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4)(4)
9、(4)(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2.过程时期时期程度程度表现注意:政治注意:政治中心和重心中心和重心仍在北方仍在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南宋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南方逐渐超过北方中唐以后中唐以后初步开发初步开发孙吴、东晋、南朝孙吴、东晋、南朝3.影响材料一: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材料一: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宋史卷卷337337材料三: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10、?(1)1)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承担者。材料四: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材料四: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2)(2)文化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南方114北方48南直浙江福建四川广西江西湖广广东北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272611922212517135112课堂小结中原人口的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大量南迁时间时间:两晋之际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后唐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两宋之际共同原因共同原因:战乱战乱四大经济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区的形成分布分布:山东山东;山西山西;江南江南;龙门碣石以北龙门碣石以北特点特点: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多样性和
11、发展不平衡古代经济重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心的南移原因原因:中原人口南迁中原人口南迁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原有潜力原有潜力过程过程:孙吴东晋南朝开发孙吴东晋南朝开发 中唐以后中唐以后 宋都南迁后宋都南迁后 影响影响:文化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的南移1.“1.“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B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C 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D 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C
12、 C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C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3.“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句诗,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唐朝后期,扬州成为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
13、、洛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A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 B B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C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 D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C C4.4.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成的是A A、“江南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稔,则数郡忘饥。”B B、“扬一益二。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益州则居天下第二)C C、“苏湖熟
14、,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D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C C材料:夫材料:夫山西山西饶材、竹、榖、纑、旄、玉石;饶材、竹、榖、纑、旄、玉石;山山东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江南出棻、梓、姜、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革;龙门、碣石北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较也。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较也。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货殖列传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
15、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哪几大经济区?国分为哪几大经济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四大经济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 2)中唐以后全面开发,南方逐渐超过北方)中唐以后全面开发,南方逐渐超过北方 中唐以后,长江流域的中唐以后,长江流域的扬州和益州(成都),商业扬州和益州(成都),商业繁荣,经济地位已凌驾于长繁荣,经济地位已凌驾于长安、洛阳之上,当时有安、洛阳之上,当时有“扬扬一益二一益二”的说法。唐朝后期,的说法。唐朝后期,国家财政支出主要仰仗江淮国家财政支出主要仰仗江淮财赋。财赋。各行业均逐渐超越北各行
16、业均逐渐超越北方方。宁波唐代它山堰遗址宁波唐代它山堰遗址 (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晋书晋书食货志食货志永嘉行永嘉行 (唐(唐 张籍)张籍)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公元永嘉之乱:公元311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晋怀帝帝的乱事。晋初重行分封,终致八王之乱,加以天的乱事。晋初重行分封,终致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