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性定时作业试题(二)(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2109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性定时作业试题(二)(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性定时作业试题(二)(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性定时作业试题(二)(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性定时作业试题(二)(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2014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性定时作业试题(二)(无答案) 新人教版考生注意:1.全卷满分为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完卷。 2.试卷共4页,有4大题,29小题。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C.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40的冰没有内能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3. 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 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在用久了的日光灯和白炽灯的玻璃内壁会变黑,这是因为灯丝经历了()A 先汽化后凝固B先汽化后凝华C先升华后液化D先升华后凝华5.质量相等的金属块甲和乙,放在沸水壶中煮10min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也相同的两杯水里,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测量发现放甲的水温

3、高于放乙的水温,则()A金属块甲的比热容大B金属块甲原来的温度高 C金属块甲有较多的热量D金属块甲有较好的导热性 6.如图1-1所示电路中,在开关S闭合后( )AL1变亮,L2不亮BL1、 L2都不亮 CL1不亮,L2变亮DL1、 L2都变亮图1-17.通过导体a、b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右图1-2所示,比较导图1-2体a、b的电阻大小,可得到的结论为( )A、RaRb B、RaRb C、RaRb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图1-3 8.如右图1-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适当,要使电铃和电灯同时有电流通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断开Sl,闭合S2、S3; B断开S3,闭合S1、S2C闭合Sl

4、,断开S2、S3; D闭合S2,断开S1、S39.在图1-4甲所示的电路中,A1的示数为1.2A,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Ll的电流为0.7AB通过Ll的电流为1.2A C通过L2的电流为1.2AD通过L2的电流为2.5A图1-410如右图1-5所示,电源电压是5V并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 ) AL1两端的电压为3V BL2两端的电压为3V图1-5 CL2两端的电压为2V DL1两端的电压为5V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 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是通过 的方

5、式增加燃料混合物的内能。12.严寒的冬天,窗户玻璃的 层常常凝结冰花。(填“内”或“外”)。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 生成的,有时又可看到竖直的冰痕,这是由室内的水蒸气先 ,再在沿玻璃下淌的过程中 而成的。 13.一天,小明早上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甩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到窗台上,上学去了。晚上回家,他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为 ,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大于”、“小于”、“等于”)这个示数,其理由是 。14.物理学上规定 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 ,另一是 。15.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8;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8,放在

6、教室里示数是26,那么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_。16.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1800r/min,该汽油机每秒内完成_冲程,做功_ 次。 17.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若丙带正电,则甲带_电,乙带_电。18.一个导体当它两端加10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它的电阻是 ;这段导体两端加5V电压时,它的电流为 A,电阻为 ;当它两端电压为0v时,导体的电阻是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19.如图2-1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甲测量的是通过灯 (选填“L1”“L2”或“L1和L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量的是通过 (选填“L1”“L2”或“L1和L2”)的

7、电流L1和2两只灯泡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关系20.图2-2甲所示的是收音机上用以调节音量的一种电位器, 图2-2乙为其说明书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接线柱O必须接入电路。由此可知,电位器调节收音机音量的原理是 。图2-2图2-121.有甲、乙两只电灯,若它们的通电时间之比是2:3,通过乙灯的电量是通过甲灯电量的2倍,则甲、乙两灯中的电流之比是 。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20分)22. (2分)如图3-1所示,电压表表盘上的指针示数是 V;电阻箱此时连入电路的电阻是 。图3-1图3-223.(2分)如图3-2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如信息

8、: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一: ; 信息二: 。24.(4分)小林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A21B21C21SL2L1V【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图3-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 小林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小林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_.UAB/VUBC /VUAC /V2.41.43.75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

9、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右面表格中.分析小林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串联电路总电压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25.(5分)如图3-4-图(1)是王明和小林做“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时未连好的电路,现要求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灯L1和灯L2并联,且电流表测灯L2中的电流。(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帮他们完成电路连接图一 (2分) (2)上述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则灯L2中电流为 A(3)将上述电路中的电流表改测干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干路电流为 ,灯L1中

10、的电流为 A.。图3-426(7分)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图3-5R/图3-5 (1)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法。(2)上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甲”或“乙”)(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 。(4)实验的结论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 27小题5分,28、29各4分 共13分)27.李明同学学习了有关的热学知识后

11、,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他想估算一下家中每天烧水、煮饭需要的热量于是他仔细地记录了烧水、煮饭所需的时间,并经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将100kg、20的水烧开(1)李明同学家每天生活饮食需要多少热量?(2)普通煤的热值为3107J/kg,按每块蜂窝煤含煤0.5kg计算,他家每天实际用煤3kg, 推算他家供热系统的热效率是多少?(3)说明家用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4)家用煤炉除了热效率以外,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什么?28. R1和R2串联接在电路中,R1的阻值为15,R2的阻值为30,测得R1两端的电压为3V ,求:(1)通过R1的电流;(2)R2两端的电压;(3)总电压。 29. 如图4-1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R112,电路总电阻为9,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电源电压;通过R2的电流;电阻R2的阻值。图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