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个性及其倾向性.ppt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8851773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_个性及其倾向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九章_个性及其倾向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_个性及其倾向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_个性及其倾向性.ppt(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个性及其倾向性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的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需要需要第一节第一节 个性概述个性概述学习内容清单学习内容清单一、个性的概念一、个性的概念二、个性的心理特征(二、个性的心理特征(重点重点、难点难点)三、个性的形成三、个性的形成四、个性的基本结构四、个性的基本结构 问题流程清单问题流程清单1、什么是个性?、什么是个性?2、个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个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中中国国有有句句俗俗话话:“人人心心不不同同

2、,各各如如其其面面”。人人的的心心理理差差异异就就像像人人的的面面孔孔千千差差万万别别、千千姿姿百百态态。我我们们身身边边的的人人有有的的活活泼泼、有有的的文文静静;有有的的勇勇敢敢,有有的的懦懦弱弱;有有的的聪聪明明,有有的的笨笨拙拙,这这些些差差异异就就是是心心理理学学研研究究的的个个性性。每每个个人人都都有有自自己己的的个个性性。个个性性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发展与成就。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发展与成就。开篇开篇一、个性的一般概念一、个性的一般概念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persona,原,原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它代

3、表剧中人的身分,后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分,后来引申为一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引申为一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来的内心活动。|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和。想一想想一想:个性与人格有何关系?:个性与人格有何关系?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人格一词含义很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特点的总体。”人格有时个性同义;有时人格有时

4、个性同义;有时却要比个性的外延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却要比个性的外延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而面的特质,而且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而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补充:人格概念解析补充:人格概念解析性格性格: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心理学):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心理学)品格品格:国民要以人格求救国。个人的道德品质。:国民要以人格求救国。个人的道德品质。(伦理学)(伦理学)体格体格:人的外表、容貌和给人的印象(生物学):人的外表、容貌和给人的印象(生物学)资格资格:人的能作为权

5、利、义务的主体资格。法律: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法律保护的人格权(名誉权、健康权、姓名权等)保护的人格权(名誉权、健康权、姓名权等)(法学)(法学)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整体性 1.1.个个性性是是人人的的整整体体精精神神面面貌貌的的表表现现,是是一一个个人人的的各各种种个个性性倾倾向向性性和和个个性性心心理理特特征征的的有有机机结结合合。所所谓谓有有机机结结合合,是是指指各各种种个个性性倾倾向向性性和和个个性性心心理理特特征征错错综综复复杂杂地地相相联联系系,交互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个性。交互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个性。统合性(整体性统合性(整体性)也

6、是由思想、情也是由思想、情感等内在的心理特征和外部的行感等内在的心理特征和外部的行为方式构成的的统合模式。为方式构成的的统合模式。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二、个性的基本特征2.2.个性的整体性的表现:个性的整体性的表现:1)1)个个性性的的内内在在统统一一性性。即即各各种种心心理理成成分分的的一一致致性性,能能正正确确评评价价认认识识自自己己,能能及及时时地地调调整整个个性性中中的的矛矛盾盾成成分分,使使其其心心理理和和行行为为保保持持一致。一致。人人格格分分裂裂:二二重重人人格格或或多多重重人格人格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二、个性的基本特征2)2)个个性性是是由由各各个个紧紧密密联联系系的的成成分分构构

7、成成的的多多层层次次,多多水水平平的的统统一一整整体体。只只有有从从整整体体出出发发,才能更好地认识个别。才能更好地认识个别。同一行为,在不同人身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同一行为,在不同人身上具有不同的意义 如沉默寡言:如沉默寡言:A A、害羞、害羞怯懦怯懦 B B、不想暴露、不想暴露虚伪虚伪C C、等着得利、等着得利懒惰懒惰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个性是在许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个性是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和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可能是完全

8、相同的,然而人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然而人的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的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性,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性,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同一群体在个性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同一群体在个性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性。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性。这也是这也是“个性与共性个性与共性”差异:独特性体现个体之间人差异:独特性体现个体之间人格不同。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但同一民族之间,存格不同。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但同一民族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在一些共同的人格特

9、征。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M 稳定性是指在各种不同情境和行为活动中,经常表稳定性是指在各种不同情境和行为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固定的心理特点。如现出来的那些比较固定的心理特点。如某人乐善好施,某人乐善好施,而某人自私自利,某人谦逊好学,而某人刚愎自用而某人自私自利,某人谦逊好学,而某人刚愎自用。这。这些个性特征是长期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下,受内外些个性特征是长期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下,受内外因素相互影响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因素相互影响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而且是持续的、长期的和必然的。、而且是持续的、长期的和必然的。b “江山易改,

10、秉性难移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个性具有相。说明人的个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的稳定性。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三、个性心理的基本特点(一)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一)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稳定性是指在各种不同情境和行为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固定的心理特点。识别和预见他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就是根据个性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一般他说,已经形成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不容易改变的,如某人乐善好施,而某人自私自利,某人谦逊好学,而某人刚愎自用。这些个性特征是长期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下,受内外因素相互影响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而且是持续的、长期的和必然的。(四

11、)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v 马克思指出的:个性马克思指出的:个性“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性社会特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第1卷人民出版社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第270页)。页)。v 人是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体。在个性形成和发展中,既要受到生物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个体的遗传因素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五)个性的功能性 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甚至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二、个性的基本特征小结小结:个性的

12、基本特征:个性的基本特征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个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个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个性的功能性个性的功能性 提示:整体性和个别性;独特性和共同性;内控性提示:整体性和个别性;独特性和共同性;内控性和外控性;客观性和能动性和外控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三、个性的形成三、个性的形成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三、个性的形成(一一)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决定于人一生的个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决定于人一生的个性,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个性,在娘的肚子性,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个性,在娘的肚子里就决定

13、了,既无需后天的环境,更不需里就决定了,既无需后天的环境,更不需后天的徒劳。后天的徒劳。三、个性的形成(二二)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影响决定人的个性,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影响决定人的个性,也就是说,要让一个人成长为怎么样的人,也就是说,要让一个人成长为怎么样的人,既无需他的遗传素质,只要给他提供一定既无需他的遗传素质,只要给他提供一定环境就可以随意的将他教育培养成所指定环境就可以随意的将他教育培养成所指定的的人人。三、个性的形成(三三)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 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性的形成。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性的形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

14、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四)在影响个性发展的许多因素的关系:(四)在影响个性发展的许多因素的关系:先天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先天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社会生活条件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个性形成发展社会生活条件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决定因素;教育在个性形成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教育在个性形成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心理(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的主观能动

15、性心理(状态、倾向、水平等)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内在动态、倾向、水平等)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因。因。四、个性心理结构四、个性心理结构个个性性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信念、世界观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能力、气质、性格(一)个性结构的内容(一)个性结构的内容个性的结构个性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气质性格能力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价值观决定行为的独特性决定行为的积极性自我调控系统三、个性心理结构三、个性心理结构(二)(二)个性结构的理论个性结构的理论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卢特卡尔的人格层次说(课外阅读

16、)卢特卡尔的人格层次说(课外阅读)莱尔喜的人格层次说(课外阅读)莱尔喜的人格层次说(课外阅读)意识潜意识本我自 我超 我前意识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本我是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本我是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例如,我们有性欲的例如,我们有性欲的冲动、有贪生怕死的冲动、有贪图享受的冲动等。本我的活动冲动、有贪生怕死的冲动、有贪图享受的冲动等。本我的活动只受只受“快乐原则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追求无条件、一时的满足。的支配,一味地追求无条件、一时的满足。意识潜意识本我自 我超 我前意识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

17、是关注现实的一部分,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关注现实的一部分,受现实的陶冶变得受现实的陶冶变得“识时务识时务”,不盲目去追求快乐。,不盲目去追求快乐。它使人能它使人能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地、正常地生活。它遵循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地、正常地生活。它遵循“现实原则现实原则”,力,力求避免痛苦、追求满足。求避免痛苦、追求满足。意识潜意识本我自 我超 我前意识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超我是我们希望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是理想超我是我们希望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是理想的自我。的自我。它遵循它遵循“理想原则理想原则”及道德标准,及道德标准,是我们生活中的典范。对自我进行监控。是我们生活中的

18、典范。对自我进行监控。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论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论 本我(本我(本我(本我(IdIdIdId)自自自自我(我(我(我(EgoEgoEgoEgo)超超超超我我我我(Superego)(Superego)(Superego)(Superego)需要:需要:需要:需要:生生生生物性物性物性物性 基本社会性基本社会性基本社会性基本社会性 高高高高级社会性级社会性级社会性级社会性 动力:动力:动力:动力:性性性性本能本能本能本能 自自自自我生存我生存我生存我生存 社社社社会发展会发展会发展会发展 原则:原则:原则:原则:唯唯唯唯乐主义乐主义乐主义乐主义 现现现现实主义实主义实主义实主义 完完

19、完完美、至善美、至善美、至善美、至善 意识:意识:意识:意识:潜潜潜潜意识意识意识意识 自自自自我意识我意识我意识我意识 理理理理想、信念想、信念想、信念想、信念 欲欲欲欲 力力力力 社社社社会适应会适应会适应会适应 良良良良心、道德心、道德心、道德心、道德 途径:途径:途径:途径:攻攻攻攻 击击击击 竞竞竞竞 争争争争 奉奉奉奉献、迁让献、迁让献、迁让献、迁让 弱弱弱弱肉强食肉强食肉强食肉强食 合合合合理争取理争取理争取理争取 自自自自我牺牲我牺牲我牺牲我牺牲 特征:特征:特征:特征:极极极极力满足力满足力满足力满足 适适适适当满足当满足当满足当满足 自自自自我压抑我压抑我压抑我压抑 情感:

20、情感:情感:情感:情情情情 绪绪绪绪 情情情情 感感感感 情情情情 操操操操 结论:结论:结论:结论:兽兽兽兽 人人人人 神神神神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自我受现实的影响,要求我们的行动符合现实;自我受现实的影响,要求我们的行动符合现实;自我又受本我的影响,本我的原始本能冲动时不自我又受本我的影响,本我的原始本能冲动时不时地想让我们只一味地追求快乐;同时,自我还时地想让我们只一味地追求快乐;同时,自我还受超我的影响和指导。受超我的影响和指导。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组成部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个组成部分必须是均衡

21、、协调的。也就说,按照也就说,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我们就应该学会平衡和协调自我、本康的人格,我们就应该学会平衡和协调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小结:学习内容小结:学习内容一、个性的概念一、个性的概念二、个性的心理特征(二、个性的心理特征(重点重点、难点难点)三、个性的形成三、个性的形成四、个性的基本结构四、个性的基本结构 测评测评1、什么是个性?、什么是个性?2、个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个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

22、内容?、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第二节第二节 需要需要学习内容清单学习内容清单一、需要的概念一、需要的概念二、需要的特点二、需要的特点三、需要的种类三、需要的种类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问题流程清单问题流程清单1、如何理解需要的概念?、如何理解需要的概念?2、需要有哪些特点?、需要有哪些特点?3、需要的种类有哪些?、需要的种类有哪些?4、什么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何评价、什么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何评价这一理论?这一理论?一一.需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 (一一)什么是需要:什么是需要: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

23、动和行为的基本动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力。休闲的需要休闲的需要理解:需要的概念理解:需要的概念(1)需要的基础是体内平衡原理需要的基础是体内平衡原理(2 2)需要的原因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需要的原因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3 3)需要的作用是)需要的作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基本动力。(4)需要的性质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需要的性质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需要概念的理解需要概念的理解(1)1)需要的基础是体内平衡原理需要的基础是体内平衡原理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这种这种不平衡状不平衡状态包括:态

24、包括:生理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如生理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如“渴渴”,是,是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孤独孤独”,是一种心理不平衡,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由于缺乏朋友引起交友的需要。状态,由于缺乏朋友引起交友的需要。(2)需要的原因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需要的原因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 要求有两个方面要求有两个方面:机体内部环境生理上的要求(即生机体内部环境生理上的要求(即生理需求)理需求);机体周围环境及社会的要求(即社会需求)机体周围环境及社会的要求(即社会需求)(3(3(3(3)需要的作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的作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

25、最基本的动力需要是个体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需要是个体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需要是个体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基础;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基础;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基础;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基础;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4)4)4)4)需要的性质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需要的性质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动物所没有的,如生产劳动的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动物所没有的,如生产劳动的需要、文化生活的需要、受教育的需要等是动物没有需要、文化生活的需要、受教育的需要等是动物没有的。的。二、需要的特点二、需要的特点(1)对象性对象性(必

26、需有一定对象来满足必需有一定对象来满足)(2)动力性动力性(需要与活动的联系需要与活动的联系)(3)多样性多样性(人有多种生理与社会的需要人有多种生理与社会的需要)(4)社会性社会性(人的需要的内容人的需要的内容,发展水平与满足发展水平与满足方式方式 不同不同)(5)个体性个体性(需要的主体性与需要的个体表现形需要的主体性与需要的个体表现形式上式上)(6)发展性发展性 提示提示:层次性、周期性、独特性、历史性等:层次性、周期性、独特性、历史性等 三、需要的种类三、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性需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要n n人有哪些自然需要?人

27、有哪些自然需要?n1 1.自然需要:自然需要:与维持个体的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关的需要。关的需要。n2.2.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人类在社会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说一说说一说:人有哪些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人有哪些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自然需要:如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如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生育需要等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生育需要等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社会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

28、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求知需要等赞许需要、求知需要等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1.1.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娱乐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需要求知需要、娱乐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需要2.2.物质需要:物质需要:如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如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时髦等。漂亮、时髦等。1、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指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与结果。自我实现是人格发展与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马斯洛的个性发展理论2、需要层次需要层次:在达到自我实现之前,必须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29、这些需求是人格发展的动力。3、高峰经验高峰经验:在追求自我实现时所经验到的一种登峰造极、超越时空的自我心灵满足感和完美感。高峰经验是自我实现的伴随产物。(五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论 1.1.理论提出:理论提出:马斯洛是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创始人。19431943年他提出了年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主要有五种基本需要,这主要有五种基本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次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联系形成一个系统。联系形成一个系统。2、需要层次论的内容、需要层次论的内容生生 理

30、理 需需 要要安安 全全 需需 要要爱与归属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尊 重重 的的 需需 要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心理心理需要需要基本基本需要需要写一写写一写:五个层次的需要的具体内容:五个层次的需要的具体内容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生理需要:知识、理想、信念、抱负知识、理想、信念、抱负成败、力量、权利、名誉等成败、力量、权利、名誉等社交、归属、亲爱等社交、归属、亲爱等回避危险和恐惧等回避危险和恐惧等饥饿、口渴、空气、性等饥饿、口渴、空气、性等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

31、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基本需要的层次人类基本需要的层次需要层次理论内在关系需要层次理论内在关系等级性: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层次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衣食等级性: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层次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复杂的(自我实现)。住行)到复杂的(自我实现)。非固定性:基本需求实际上并非固定不变,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似乎非固定性:基本需求实际上并非固定不变,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似乎是按照这种顺序排列的,但也有例外,如,对一些人来说自尊比爱情是按照这种顺序排列的,但也有例外,如,对一些人来说自尊比爱情更重要。更重要。相对满足

32、性:现实社会中,绝大部分正常成员的基本需求只有部分得相对满足性:现实社会中,绝大部分正常成员的基本需求只有部分得到满足,同时也有部分得不到满足。例如,一般公民可能在生理需求到满足,同时也有部分得不到满足。例如,一般公民可能在生理需求方面满足方面满足85%,在安全需求方面满足了,在安全需求方面满足了70%,在爱情方面满足了,在爱情方面满足了50%,在自尊方面满足了,在自尊方面满足了40%,在自我满足方面满足了,在自我满足方面满足了10%。多样性:在多样性:在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往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每一个时期总有一种

33、需要占支配地位。往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每一个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需求层次理论的假设需求层次理论的假设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立的三个假设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立的三个假设:1人要生存,他的需求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求能人要生存,他的需求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求不能充当激励工具。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求不能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到复杂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到复杂的。的。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当人的某一级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

34、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其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其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3.主要论点主要论点1.1.生理与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自我实生理与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自我实现与尊重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爱与归属需要现与尊重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属于中间过渡。属于中间过渡。2.2.在同一时期内,一个人的需要不只一个,在同一时期内,一个人的需要不只一个,而是多个,在不同具体条件下,必定有一种而是多个,在不同具体条件下,必定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成为推动某行为活动的优需要占主导地位,成为推动某行为活动的优势动力。势动力。3.3.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最为强烈,也最易满最低层次的生理需

35、要最为强烈,也最易满足,而层次越高的需要,越难完全满足足,而层次越高的需要,越难完全满足4.评价 (1)1)积极方面积极方面A.A.本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地探讨本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地探讨本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地探讨本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在人类生活中的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在人类生活中的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在人类生活中的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作用,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作用,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作用,

36、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B.B.本理论强调了人内在的需要是激励行为活动的主要本理论强调了人内在的需要是激励行为活动的主要诱因和动力,所以,否定和批判了人的行为是单纯的诱因和动力,所以,否定和批判了人的行为是单纯的对外部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外因决定论。对外部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外因决定论。C.C.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比较接近现实,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比较接近现实,对搞好教育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搞好教育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需求层次理论的贡献第一,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对第一,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对于促进管理中对人的重视具有积极意义。于促进管理中对

37、人的重视具有积极意义。第二,需要层次理论概括了一般人在不同层次上第二,需要层次理论概括了一般人在不同层次上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因而获得了广泛认同。动的共同规律,因而获得了广泛认同。第三,需要层次理论肯定了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性,第三,需要层次理论肯定了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性,有助于发挥精神利益的作用。有助于发挥精神利益的作用。需求层次的影响需求层次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知历史和当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知历史和当代人物行为的动机代人物行为的动机为我们更好的实现自我实现,成为我们更好的实现自我实现,成长为自己所要成为的人指明道路

38、长为自己所要成为的人指明道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管理者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管理者所采用的管理措施,方法和实施的采用的管理措施,方法和实施的政策,也可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政策,也可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 我们还认我们还认为为 1 2 3(2)(2)局限性局限性A.A.本理论只强调个人的需要、个人的意志自由和本理论只强调个人的需要、个人的意志自由和自我实现,而没提出社会现实对人需要的制约作自我实现,而没提出社会现实对人需要的制约作用。用。B.B.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

39、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例如,有些人虽然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例如,有些人虽然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例如,有些人虽然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例如,有些人虽然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所创造;有些人为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所创造;有些人为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所创造;有些人为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所创造;有些人为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一切;一切;一切;C.C.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测量指标。依据和客观测量指标。依据和客观测量

40、指标。依据和客观测量指标。4.评价评价需要层次理论的缺陷需要层次理论的缺陷尽管他给予我们对于人类动机和人类潜能更为积极的认识框架,但尽管他给予我们对于人类动机和人类潜能更为积极的认识框架,但是。是。首先首先,对已经得到满足的需求的确对已经得到满足的需求的确不再起激励作用,但对怎么才算不再起激励作用,但对怎么才算满足界定的不够明确满足界定的不够明确再者,当生理上的需求合理地得到满再者,当生理上的需求合理地得到满足以后,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预足以后,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预测对某一个人来说,哪一种高级测对某一个人来说,哪一种高级的需求将成为下一个必须满足的的需求将成为下一个必须满足的需求需求其次,马斯洛

41、并没有找到一种公认的其次,马斯洛并没有找到一种公认的方法来预测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以方法来预测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另一种更高级的需求发展起后,另一种更高级的需求发展起来以前的时间间隔来以前的时间间隔 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人类激励理论人类激励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1943冲突,挫折和威胁理论冲突,挫折和威胁理论(A Theory of Conflict,Frustration and Imtimidation)1943激励与个性激励与个性,1954存在心里学探索存在心里学探索(Existence of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1962科学心里学科学心里学1967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别忘了,我们都是人别忘了,我们都是人马斯洛管理马斯洛管理第三思潮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马斯洛心理学2001,弗兰克,弗兰克G戈尔布戈尔布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2003,爱德华,爱德华霍夫曼霍夫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