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846808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共4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章 人的毕生发展第一节 概述人的毕生发展:人从胚胎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个体的身心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1、 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环境刺激,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其作出反应。2、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特征和行为会招致人们对其的不同反应。3、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完成和建构自己所爱好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作用于个体。二、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个别差异:不同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发展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生

2、理学意义上的两种年龄: 实足年龄:个体出生之日算起的年龄。 发展年龄:代表身心发展的年龄。两种年龄的关系: 两种年龄接近或相等,代表个体发展正常,发展年龄大于实足年龄,代表个体发展较一般人早熟,发展年龄低于实足年龄,表示个体发展较一般人晚熟。三、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或个体群组的发展水平进行观测与研究,并加以比较的研究方法。 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收集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的研究资料,显得较为经济。 不足: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会受世代变迁的影响。 (二)、纵向研究: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某一组特定个体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在其发展的

3、不同阶段系统地进行反复观测,从而取得连续性的发展材料。 (三)断代序列研究:结合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做法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追踪。第二节 孕期与婴儿期一、出生前的发展 胚芽阶段:受精后的两周。 胚胎期:第三到八周。 胎儿阶段:第九周之后。二、婴儿期的发展(一) 体能发展1、 身体和脑的发展出生后的两年内身体发育的速度最快婴儿期神经系统发展最快营养和感觉及认知刺激是影响大脑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2、 反射和运动技能(二)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包括个体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儿童语言的发展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1、 简单发音阶段:出生到三个月2、 重复连续音节阶段:四到八个月3、 不同连

4、续音节阶段:九个月到一岁4、 单词句阶段:一岁到一岁半5、 一岁三个月到一岁四个月,词成为主要的发音和交际手段,连续音节退居次要地位。6、 一岁五个月到一岁半,词成为唯一发音类型和交际手段,还产生了简单句。7、 简单句阶段:一岁半到两岁。(三) 社会性发展依恋是婴儿依附于养育者的一种社会情绪性联系依恋的四个阶段1、 前依恋关系阶段。典型特征是预适应性。2、 形成中的依恋关系,典型特征是婴儿通过酷寄送等方式与重要联系人保持联系已清晰。3、 明显的依恋关系阶段,具有明显的依恋行为。4、 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婴儿已有自我观念。 依恋的四种类型1、 安全型依恋2、 不安全-回避型依恋3、 不安全-

5、抵抗型依恋4、 无组织或无定向型依恋。第三节 幼儿期和儿童期一 体能发展 幼儿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比婴儿期有所降低。童年期生理上生长和发展最大的特点是变化不明显。二 认知发展(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 认知发展的动力。他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的最高形式是认知。调整图示的两个概念,一是同化新的经验,即用个体现有的图示去理解他们。 顺应,从而使图示适合新经历的特殊性。 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年龄o2岁。 前运算阶段,年龄27岁。 具体运算阶段,年龄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年龄11岁以上。(二)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1、 认知发展的动力。 维果茨基认为人不同于

6、其他动物。因为人类能够使用符号与工具。人类创造了文化,它具自己独特的生命。 2、 在维果茨基看来,儿童并不是单独活动,而是在由共同文化的人组成的社会中获取知识。儿童正是通过言语对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3、 最近发展取得理论,是指从儿童是基本认知发展水平到他可能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三 道德发展(一) 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1他律道德2自律道德(二) 科尔伯特的三阶段理论方法,两难故事法 三水平,六阶段(1)前习俗水平,年龄在410岁。阶段1:惩罚定向。阶段2:寻求快乐定向。(2)习俗水平:年龄在1013岁 阶段3:好孩子定向。 阶段4:权威定向。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 阶段6:

7、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科尔伯特指出,儿童的道德构建是分阶段的有序过程。 批评:(1)道德判断不等于道德行为。 (2)对道德推理六阶段的普遍适用性质疑。 (3)有人认为道德发展有偏见。第四节 青少年期一 青春期体验 1 青少年期的标志是青春期,也称发身期。 女孩青春期标志为月经,男孩为遗精。 2 女孩月经初潮。11岁早熟,14岁晚熟;男孩12早熟,16晚熟。 二 自我意识的增强 1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以后,青少年逐渐能够思考抽象的问题和假设的情景。逐渐形成自我意识。2又有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不能把自己对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可能对自己的感受区分开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强烈要求摆脱父母,寻找同伴关系

8、。 三 与父母的冲突 1 父母和青少年子女之间的冲突可能被夸大了,在许多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2 青少年早期亲自冲突频率较高,到了青少年中期冲突的强度就会达到顶峰。四 对性行为的态度 性行为是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性行为的态度是青少年和父母产生矛盾的一个主要方面。五 同一性的探寻 1自我同一性或自我认同是一种对于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我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的稳定连续感。 2 青少年自我认同感变化的原因:是因为青少年身体的显著变化,身体变化会影响他们的外观形象及其对躯体的自我感觉,同时还要对性关系的模式做出决定,对职业、道德、政治取向作出决定。 3青少年有四种同一性状态 :同一性混乱、

9、同一性早定、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 4 挑战:(1)青少年在不同领域不可能同时经历同一性延缓我,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个领域可能获得了同一性,而另一个领域可能处于危机状态中。(2)同一性危机可能在成年期的某些时候,而且还可能是非常主导的任务。 ( 3) 同一性和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密切联系,青少年期同一性混乱很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第五节 成年期一 成年早期1 成年早期从2035或40左右。2主要任务是成家立业,生育子女等。 3 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适应人们期望的标准,就会遇到挫折,影响他的工作,生活等发展,会影响成年晚期的幸福等。二 成年中期1大约始于35或40岁到60岁,是人一生的事业,家庭的高峰期。 2中心问题是事业的发展和生理上的变化。 3更年期抑郁是形成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4更年抑郁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心理适应的程度,而非完全是生理引起的。三 成年晚期1成年晚期也叫老年期,不能用年龄判断老年期的开始。2从社会性角度,老年人的社交范围逐渐减小,男性和女性的差别日益减小,开始趋于中性。3老年期的三个亚阶段,精力充沛的中老年期,迟缓的高龄期,虚弱的老迈期。四 面对死亡1 死亡是生命发展历程的终结。 2五个阶段:否认、愤怒、对剩余时间的讨价还价、沮丧以及最后接受。 3 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许多进入中年期或老年期的人都会开始意识到死亡的接近。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