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历史(学习).pptx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842373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31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观历史(学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然观历史(学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观历史(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观历史(学习).ppt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然观的历史自然观是自然科学的逻辑基础;(柯林伍德)在欧洲思想史上,自然观有三个建设性时期:古希腊、文艺复兴和近代;20世纪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章 古希腊的自然观古希腊的自然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界渗透或充满着心灵这个原理上的;希腊思想家把自然中心灵的存在当作自然界规则或秩序的源泉;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理性的动物;希腊人把人自身与自然界相类比。1.1背景1 时间:大约公元前6世纪-公元2世纪;2 自然条件:多山少田地的希腊半岛,多港口,有利于航海和贸易,适宜造就坚强而活跃的民族;(环境图,地形图)3 政治:BC6-7世纪建立僭主政治,后来僭主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1.2爱奥尼亚的自然科学明确摆脱神话

2、传统,相信可以靠理性来认识自然;其自然观特征:无论何时它的信徒问“什么是自然”,他们都将此问题变成“事物是由什么组成的”,或者“什么是始基”;并借助单一的原理力图解说不同物体的性质及其变迁,即原始质料的转化;一 泰勒斯(约BC624-546):商人、政治家、工程师、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第一个假定整个宇宙是自然的,是普通知识和理性的探讨可以解释的,超自然的鬼神消失了;认为水或湿气是万物的始基,而这一始基是具有生命和灵魂的,表述了一元论的世界统一思想;大地象木头一样浮在水上;二 阿那克西曼德(约BC610-545):似乎是把已知的世界绘成地图的第一个希腊人;他把无限作为始基,无限是一种空间上无限同时

3、又无定质,永恒运动的东西;用无限解释宇宙的形成。三 阿那克西米尼(约BC584-528)受到阿那克西曼德的影响,以气为始基;用气来解释物质的形成:空气通过稀疏变成火,凝聚成风,再变成云、水、土和石头;认为虹 是太阳光照在光线穿不透的厚云层上造成的结果。1.3 毕达哥拉斯学派与数学一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毕达哥拉斯(约BC570-500),约在BC529年迁居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建立具有伦理、宗教和政治目的的社团;二 关于数学:他们注意世界上形式和关系的事实,发现量度、秩序、比例和始终一致的循环,可以用数来表示;认为数是万物的基础,是真实的实在,其他东西是数的表现;把 数看作是位于现象背后

4、的基本要素和基础;比如他们用八来表示爱情和友谊,因为爱情和友谊是和谐,而八个音度是和谐。火是四面体,土是立方体等。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含义:世界究竟由什么组成这没有什么关系,必须研究的是原初物质采用和承受的格式(Pattern),以及格式的变化,而这些可以用数学来说明。1.4 关于永恒和变化的思考无论是爱奥尼亚自然哲学家还是毕达哥拉斯学派都把某一事物作为始基、本原。尤其是爱奥尼亚自然哲学家认为万物由此始基产生。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纷繁复杂的万物以什么方式从始基产生?这涉及到“一”与“多”,“存在”与“生成”,“变易”与“不变”的问题。后来的哲学家关注的就是这个问题。一 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1 赫

5、拉克利特(BC535-475):核心思想:宇宙处于永不止息的变化状态之中;万物的本质是火,火最不稳定;“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没有什么东西的性质不变,没有什么东西具有永恒的性质,每种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比如,音乐中的和谐就产生于高低音调的结合,即对立面的统一。2巴门尼德(BC540-470)严厉抨击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根本否认变化和变易的可能性。基本思想:只有一个永恒的、不变的存在(充实);通过思维理解存在,得出思维即是存在,因为不能思维的就是非存在;感觉显示的变化和多样性,是非存在的一种存在,是谬误的原因。二 折中主义体系恩培多克勒和原子论者对变化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态度:绝对的变化不可能,

6、只有相对的变化。承认有一些东西或实在的分子是永恒、原始、不灭和非派生的;生成是元素的聚合;衰亡是元素的分离;变化是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化;1 恩培多克勒(BC495-435)核心思想:认为没有生成、衰亡只有混合和分离;土、气、火和水四元素是万物之根,各有其特殊性质,不生不灭,组成万物;虚构了爱和恨是两种形成万物和变化的力量。2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BC460-370)承认绝对的变化不可能,实在在本质上是永恒的、不可毁灭的和不变的,也承认变化正在进行,万物不断运动;原子在物理上不可分,性质相同,只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不同;运动是原子本身所固有的。与现代原子论的异同古希腊的原子论是从关于宇宙

7、的全面哲学理论中推导出来的;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的原子说和分子说是在有限和确定的事实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他们都认为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万物丰富多彩,基本粒子却不变;古代原子论为现代科学提供了思想来源,现代科学证实了这样一种思想。1.5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一 柏拉图(BC427-347)1概论主要探讨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问题,不太关注自然科学,只研究天文学和数学问题。哲学特点:把先前哲学发展的不同流派都结合在自身之中,如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爱利亚学派及原子论者。2柏拉图的自然观:蒂迈欧篇是柏拉图27篇对话篇中唯一仅有的科学对话篇,认为宇宙是创造而来的,此宇宙是有形体、

8、灵魂的活有机体。在这篇中把人和宇宙进行类比。认为真正的知识和思想所能理解的唯一世界是一个具有超感觉的、精神本性的世界,而自然界属于物质领域,只能有一种不可靠的模糊观念通过感觉传递给我们。数学和宇宙学这两门科学形成了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一种联系。二 亚里士多德(BC384-322)一 概述其著作是欧洲古代世界学术的百科全书,可分为三类逻辑、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是归纳法的创始人之一;是主张进行有组织的研究的第一人;主要功绩在于科学和知识分类;二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1关于感性与理性:认为感性知觉世界是真实的研究对象,概念和感性知觉共同是认识世界的手段;2 理想的科学:是概念的科学,个别事物要

9、用概念演绎来说明;3 运动的原因:目的论,目的为自然所固有,“自然不做无目的之事”;二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分为月上区和月下区,宇宙是有限的,到恒星天层,这是宇宙的外部边界。边界之外一无所有,甚至没有空间。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中空无一物的空间是不存在的。月上区的一切天体由不可败坏的元素以太构成。以太有一种沿着正圆轨道环绕宇宙中心运动的天然倾向。月下区的特征是变化、生长和衰退,繁殖和腐败。月下区的一切物质由气、土、火、水四种元素的混合,元素的比例决定着由此形成的物质的特性。每种元素在宇宙中有其天然的物质:土的天然物质在宇宙中心;水在地球的表面;气,在紧接着地球表面的上方区域内;火,在大气层的顶端,靠近月球的轨道。一切物体都有沿着直线向上或向下朝着它们天然位置运动的倾向。天然运动以外的一切运动必须有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